大鼠供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研究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叶启发 E-mail:wangyg122008@163.c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 acute rejection after allogenic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时缺血预处理(IP)对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大鼠分为6个实验组,每组供、受者各12只。同系移植组(2组)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2 min,同种移植组(4组)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2,15,0~2, 15 min,各组冷缺血时间均为80 min;另设假手术组仅在开腹并游离肝脏后关腹。同种移植3,4组先采用入肝血流阻断法进行供肝热缺血预处理5 min。肝移植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术后1,3,5,7 d每组分别处死3只受者,取移植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观察IRI程度,用Banff系统分级标准进行AR评分,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法检测移植肝组织Fas,穿孔素及颗粒酶 B的蛋白和mRNA表达,用TUNEL法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同种移植1~4组移植肝病理改变及IRI程度依次加重。术后1,3,5,7 d,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未发现AR,同种移植1~4组AR明显;同种移植3组AR评分较同种移植1组,同种移植4组较同种移植2组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术后各时点,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移植肝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均无表达,Fas mRNA仅有低表达;同种移植1~3组较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同种移植4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相同时点,同种移植3组表达量较同种移植1组,同种移植4组表达量较同种移植2组下降(P<0.05)。
      结论:IP能相应减轻肝移植相同冷、热缺血时间所致IRI程度及AR的程度,其机制是抑制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及穿孔素/颗粒酶 B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永刚|叶启发|时军|戴小明.大鼠供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739-742.
    DOI:10.7659/j. issn.1005-6947.2010.07.00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0-03-09
    • 最后修改日期:2010-05-28
    • 在线发布日期: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