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
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1.青海大学 研究生院,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青海 西宁 810007

作者简介:

王苗苗,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普通外科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260412)。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音频文件
  • |
  • 视频文件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感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多寄生于肝脏。肝棘球蚴病常见的病原类型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以单种棘球蚴绦虫感染者较为常见,而两种棘球蚴绦虫同时感染者少见,仅占肝棘球蚴病患者的0.92%。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最终疾病的确诊需进行病理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及诊治过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对晚期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39岁藏族女性,因出现间断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腹壁脓肿,术中与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多房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腹壁窦道切除手术治疗。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患者术后长期规律口服阿苯达唑治疗,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肝两型棘球蚴同时感染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肝棘球蚴病,缺乏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该病呈浸润式增殖,不仅可以直接侵犯邻近的组织结构,还可以经淋巴及血运转移到腹膜后和远隔器官如脑、肺等部位,故有“虫癌”之称,出现症状时多达中晚期;病理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者的诊治共识,就目前国内外对于单种棘球蚴病诊治指南中,对于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切除病灶并长期口服阿苯达唑治疗,防止复发。

    Abstract:

    图1 患者病情与治疗相关图片(白色箭头表示腹壁脓肿窦道部位,蓝色箭头表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灶部位,黄色箭头表示肝细粒棘球蚴病灶部位) A:腹壁脐上5.0 cm处见皮肤破溃并有脓液流出;B-C:术前腹部CT;D-I:肝段联合切除术+腹壁窦道切除术;J:术后腹部CT;K:术后切口外观;L:术后病理(HE×200)Fig.1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苗苗,安秀青,杨金煜,卢岩松,欧宏宇,赵顺云,刘林勋,阿吉德.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4,33(1):145-150.
DOI:10.7659/j. issn.1005-6947.2024.01.01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10-30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1-02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