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碰撞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
作者:
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

1.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乳腺外科,江苏 南京210001;2.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京210001;3.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38;4.江苏省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两江医院 内科 江苏 南京211899

作者简介:

王崇高,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乳腺癌基础与临床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音频文件
  • |
  • 视频文件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碰撞瘤是指两种及以上来源不同、组织结构无混合或相互浸润的原发性肿瘤发生于同一解剖部位。乳腺癌虽为常见恶性肿瘤,但乳房碰撞瘤的报道极为罕见。本文通过回顾1例乳腺浸润性癌合并纤维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乳房碰撞瘤的临床特点与诊疗策略,以期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和规范化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例乳房碰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患者为63岁未婚女性,因左乳发现肿块5 d入院。影像学提示乳腺内存在2枚影像特征不同的肿块。手术切除及快速病理提示1个病灶为乳腺浸润性癌,另1个病灶为纤维肉瘤,后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术后诊断为左乳碰撞瘤:浸润性癌(pT2N0M0)合并纤维肉瘤(pT1N0M0)。MDT评估后给予化疗、靶向、内分泌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术后随访至今,患者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乳房碰撞瘤罕见,易被漏诊。对于单侧乳腺内同时存在性质差异的2个或以上病灶,应考虑碰撞瘤的可能性,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治疗上应结合各成分肿瘤的特性,重点兼顾高恶性潜能者,以实现更佳的治疗效果。

    Abstract:

    图1 影像学资料 A:左乳6点钟肿物超声像(BI-RADS 4C);B:左乳7点钟肿物超声像(BI-RADS 4C);C:左乳6点钟肿物胸部CT图像;D:左乳7点钟肿物的胸部CT图像Fig.1
    图2 大体手术标本 A:左乳7点钟肿物:灰红色、灰黄色不规则组织;B:左乳6点钟肿物(灰红色和灰黄色不完整组织,其切面有灰黄色分叶状坚硬结节)Fig.2
    图3 组织病理学 A: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细胞丰富、致密、大小不一(HE×200);B: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不规则,大小不一,核仁和有丝分裂明显(HE×400);C:浸润性导管癌ER免疫组化阳性率80%(×200);D:浸润性导管癌PR免疫组化阳性率80%(×200);E:纤维肉瘤的肿瘤细胞呈鲱鱼骨样排列(HE×200);F:纤维肉瘤的肿瘤细胞丰富,呈病理性有丝分裂(HE×200);G:纤维肉瘤CK7免疫组化阴性(×200);H:纤维肉瘤GATA3免疫组化阴性(×200)Fig.3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崇高,鲁凯,王康,潘梦璐,刘静.乳房碰撞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5,34(5):1077-1082.
DOI:10.7659/j. issn.1005-6947.2404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9-09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3-14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