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3(3):456-461.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3.018
摘要:背景与目的 机器人技术与导航技术相结合为外科手术的精准性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目前仍未见机器人辅助、荧光腹腔镜导航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切除的报道。本文总结1例终末期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荧光腹腔镜导航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病区2022年11月1例终末期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荧光腹腔镜导航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男性,61岁。术前诊断: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钙化,胰腺萎缩,2型糖尿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0 min,出血量200 mL。术后病理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术后未出现出血、胰瘘、胆汁漏、十二指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仅出现血糖升高,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于术后10 d康复出院。结论 在熟练掌握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的前提下,严格把握适应证,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荧光腹腔镜导航保留十二指肠全胰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该术式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2024, 33(9):1536-1541.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9.021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FCP)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与胰腺导管腺癌(PDAC)相似,容易导致诊断混淆,其治疗决策也十分棘手,致使患者延误准确、有效治疗。鉴于此,本文对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决策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此类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典型胰头MFCP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因长期反复腹痛、腹胀后加重入院,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胰头肿块。经多学科团队会诊后,2例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胰腺良性病变。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期间未再出现腹痛发作,均可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CT和MRI等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在MFCP与PDAC鉴别诊断中的关键作用。外科治疗在MFCP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病理学未明确排除PDAC之前,高度怀疑恶性肿块情况下,手术治疗既能治疗早期肿瘤,又能防止胰腺功能进一步退化。因此,对于胰头MFCP,应综合患者各方面因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减少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品质的关键。
2023, 32(9):1370-1378.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9.010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胰管出血(HP)是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目前尚无公认的诊疗标准。本研究总结近40年来文献报道的H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加深对HP的认识,提高早期识别与诊断的能力,为临床规范诊疗策略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977年1月—2021年12月公开发表关于HP的相关文献,分析HP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纳入文献151篇,共333例患者,其中男性267例,女性66例,男女比例约为4∶1;年龄3~94岁,平均45.9岁。病因以胰腺炎(82.3%)最常见,其中慢性胰腺炎占89.1%,其次为胰周动脉瘤(6.0%)和胰腺肿瘤(5.4%)。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黑便(74.2%)和腹痛(53.8%)。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内镜、腹部增强CT及腹腔相关动脉造影,282例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共140例(49.6%)可以经内镜检查明确诊断。204例行腹部CT检查,其中假性动脉瘤120例(58.8%)、假性囊肿46例(22.5%)、胰腺肿瘤15例(7.4%)、胰周动脉瘤13例(6.4%)、胰管结石4例(2.0%)。193例患者行腹腔相关动脉造影检查,112例(58.0%)显示阳性结果。最常见出血源是脾动脉(41.2%),其次是胃十二指肠动脉(16.7%)、囊壁出血(9.9%)、胰十二指肠动脉(9.6%)。36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180例患者尝试了介入治疗,147例(81.7%)患者成功;14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9例患者选择其他治疗方式。218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197例(91.4%)无复发性出血,13例(6.0%)再出血,5例(2.3%)死亡。结论 HP确诊较为困难,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重复的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治疗以针对病因为主导的综合治疗为主,同时根据疾病的临床进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2023, 32(9):1421-1425.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9.017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有多种,但治疗效果常常难以保证。笔者单位创新采用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治疗慢性胰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与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3年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治疗的4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45例顺利行胰管盆式内引流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液+胰周外引流术。术后出现生化漏38例,予适当延长拔管时间均愈合,未出现B、C级胰瘘、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1例出现上腹疼痛不适,复查CT提示慢性胰腺炎改变,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47例患者未出现腹痛复发,未增加糖尿病例数。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复查CT,未见胰腺结石增加。结论 胰管盆式内引流术能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症状、防止复发,同时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有效的胰腺组织,从而保护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2, 31(2):280-286.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2.02.018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胰管多发结石临床少见,其治疗比单发结石棘手且方案尚未统一。本文旨在探讨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的胰头切除术治疗胰管多发结石的可行性与优势,同时结合文献总结不同治疗方案在胰管结石中的适应证与优缺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优化对该病的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多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诊治特点与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的胰头切除术的手术原理和操作要点,并对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的胰头切除术虽然操作难度高,但创伤较小,最大程度保留了消化道完整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同时达到解除梗阻、缓解症状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胰瘘、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于术后第10天带管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腹痛等症状明显好转,无特殊不适。结论 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的胰头切除术属于器官保留手术,其操作难度大但在胰管结石这类良性疾病中患者受益明显,近期疗效得到肯定,但尚需大样本病例进一步验证。
2020, 29(3):369-376.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3.016
摘要:胰腺星状细胞(PSC)是位于胰腺小叶和腺泡周围的一种多能细胞。PSC在正常胰腺中处于静息状态,而在各种病理生理条件的刺激下,PSC会被激活,激活后的PSC可以转化为类似于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态表型。与静息态相比,激活态PSC可以增殖并主动迁徙,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并作为胰腺疾病微环境的重要组分参与调控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病程进展。同时,大量的研究阐明了PSC具有功能异质性,因其细胞标志物和功能学的差异分为不同的细胞亚群,这些亚群可以单独或协同地调节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PSC的相关外泌体可以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侵袭,并以此调控胰腺癌的病情发展。在慢性胰腺炎中,激活态PSC及其衍生的外泌体更是启动和促进胰腺纤维化的重要组分。因此,探讨PSC的功能异质性和其相关的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可以为胰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2019, 28(3):320-326.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3.011
摘要:目的:探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收治的16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男13例,女3例,就诊时中位年龄48.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及黄疸,6例CA19-9轻度升高(47.85~235.95 U/mL)。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均可见胰腺占位,其中3例(18.8%)考虑慢性胰腺炎可能;部分患者行B超、ERCP或其他检查,均主要提示胰腺占位,但均缺乏特征性。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块局部切除+胰肠吻合内引流+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未发生胰瘘、胆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慢性胰腺炎。平均随访3年,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上与胰腺癌极为相似,误诊率较高,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手术干预效果良好。
2019, 28(3):343-349.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3.014
摘要:沟槽状胰腺炎(GP)是一种主要累及胰腺沟槽区的慢性胰腺炎,因起病隐匿,大多数临床医师对它缺乏基本的认识,容易误诊。G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与胰腺癌极为相似,主要是餐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体质量进行性下降。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对高度怀疑GP,部分学者建议采用分步治疗的方法。因此,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探讨GP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2016, 25(3):434-438.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2
摘要: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胰头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案决然不同,且预后差别大。因此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工作者关注。笔者就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做一综述,以期望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2016, 25(3):439-442.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3
摘要:全胰腺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可以较好地缓解慢性疼痛以减少对镇痛药物的依赖,同时又保持了一部分胰岛功能从而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TP-IAT 已逐渐成为了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终末期患者。笔者就近年来TP-IAT 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