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4版《腹主动脉-髂动脉动脉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阚远晴,符伟国
    2024, 33(6):867-8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6.001
    [摘要](229) [HTML](126) [PDF 750.36 K](2653)
    摘要: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发布了2024版《腹主动脉-髂动脉动脉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对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病变的诊疗策略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该指南基于截至2023年8月的最佳证据,依据修改后的欧洲心脏病学学会评分系统制定了160条建议,较2019年版本新增59项全新建议。新版指南针对质量控制、流行病学与诊断筛查、小型腹主动脉瘤管理、腹主动脉瘤择期修复、破裂及症状性腹主动脉瘤管理、复杂腹主动脉瘤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证据总结与分级推荐。该指南对于指导国内血管外科腹主动脉-髂动脉瘤临床工作具有重大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注意结合本土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诊疗。本文对指南中相关部分进行了解读,供学者们参考讨论。
    2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3版《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马博,叶志东,刘鹏
    2023, 32(12):1829-18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2
    [摘要](325) [HTML](440) [PDF 991.66 K](1272)
    摘要: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发布了2023版《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的诊疗策略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该指南一共包含了133条推荐,其中11条推荐更新了证据等级或推荐强度,38条为新发布的推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合理的管理治疗策略能够降低卒中风险。因此,笔者根据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对指南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患者。
    3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腔内器械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
    伍尚至,陆清声
    2023, 32(12):1936-19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3
    [摘要](166) [HTML](307) [PDF 702.30 K](996)
    摘要:
    在血管外科领域,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高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的介入手术方法需要医生长时间穿戴防护铅衣,并且存在暴露于辐射的风险,这不仅为医生带来健康隐患,还可能对手术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EIR)的研发应用,可在减少医生辐射暴露的同时,提供相较于传统方法更高的操作精度和稳定性。介入器械的自动识别和实时跟踪两大关键技术可以使得EIR在复杂的介入手术中拥有对器械方位的把控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保证治疗的质量和安全。目前研究大多倾向利用介入影像实现EIR在血管结构中实时、准确地检测和定位器械,即令机器人观察图像信息进行手术。与此同时,介入器械识别技术与EIR的协同工作具有重大潜在价值。这要求机器人不仅要能精准执行命令,更需能够理解和预测医生的操作意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在辅助机器人更精确地识别和跟踪器械并修改定位误差方面提供支持,实现真正的协同手术。在此,笔者分析介入器械的自动识别和实时跟踪两大技术在EIR领域的应用情况,综合讨论它们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和总结。
    4  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瑾,李芸,张婉
    2023, 32(12):1959-19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6
    [摘要](272) [HTML](216) [PDF 679.51 K](668)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血管腔内治疗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介入科室中应用,股总动脉(CFA)是最常见的血管入路。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处理是腔内治疗中必须注重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证实,血管闭合装置(VCD)缝合股动脉安全性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探讨Perclose ProGlideTM缝合CFA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筛选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Perclose ProGlideTM缝合CFA穿刺点3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病例中男204例,女126例,平均年龄(74.4±9.9)岁。本研究观察终点为穿刺部位发生Perclose ProGlideTM相关并发症(PRC)事件,发生穿刺点缝合失败、穿刺点动脉夹层或假性动脉瘤或血肿、穿刺点感染、手术侧肢体远端缺血和瘀斑中的任一事件即可认为发生PRC事件。将入组病例分为PRC组与非PRC组,分析PRC发生的相关因素;其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学习曲线与PRC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生PRC 69例,发生率为20.9%(69/330),包括穿刺点出血(n=2)、周围血肿(n=4)、皮下瘀斑(n=47)、缝合失败(n=15)和假性动脉瘤(n=1),无穿刺点感染、夹层及远端肢体动脉栓塞发生。68例PRC患者通过保守加压治疗后缓解,1例假性动脉瘤进行再干预。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史与PCR的发生有关(P=0.019)。相关性分析发现,PRC发生率与学习曲线具有中等相关性(r2=0.743,P=0.000 2)。结论 Perclose ProGlideTM用于缝合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PRC。一定的学习周期对于减少PRC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5  抗阻运动对小鼠深静脉血栓血管生成的影响
    吴彩娇,李小荣,徐佳澳,黎小艳,韦佳妮,赵慧函,应燕萍
    2023, 32(6):867-8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6.008
    [摘要](834) [HTML](579) [PDF 2.26 M](1255)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目前有证据支持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在充分抗凝基础上早期活动,并不增加肺栓塞的风险,反而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但抗阻运动对DVT血管生成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抗阻运动能否促进DVT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静脉血栓再通。方法 将72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通过狭窄下腔静脉方法构建DVT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抗阻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小鼠通过尾部负重法进行抗阻运动干预,模型组小鼠不做任何干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7、14、28 d处死部分小鼠取材,取材前通过超声观察静脉血栓情况。HE染色法观察小鼠静脉血栓及肺组织病理情况;计算血栓再通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静脉血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小板内皮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情况,并计算CD31阳性血管数;qRT-PCR法检测含有血栓的静脉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发现两组小鼠术后血栓大小逐渐减小;与模型组比较,术后28 d抗阻运动组小鼠血栓大小和管腔直径明显减小;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结构均基本正常。术后7 d,两组间血栓再通率、血清VEGF浓度、血栓的VEGF-A和VEGFR-2表达量、CD31阳性血管数及含有血栓血管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4、28 d,抗阻运动组血栓再通率、血清VEGF浓度、血栓VEGF-A和VEGFR-2表达量、CD31阳性血管数及含有血栓的血管组织VEGF和VEGFR-2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抗阻运动可增加DVT小鼠的VEGF和VEGFR-2表达,从而促进DVT的血管生成与静脉血栓再通。
    6  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在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覃凤均,王成,张颖,杜伟力,贾伟,田轩,沈余明,刘建龙
    2023, 32(6):840-8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6.005
    [摘要](454) [HTML](213) [PDF 1.47 M](1075)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肢体部位的毁损性创面,常会合并主干血管的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而截肢的严重后果。为探索此类毁损性创面的诊治方法,本研究分析应用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来修复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此类毁损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主干血管损伤,并用游离皮瓣联合血管重建来修复的患者45例,总结血管损伤的评估及处理方法,修复毁损性创面所用游离皮瓣的种类,观察术后重建血管通畅情况和肢体血运情况以及皮瓣存活情况、创面和供瓣区愈合情况。最后一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手部肌腱、神经修复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屈、伸功能的肌力和手指感觉功能。结果 45例患者中,男38例,女7例;平均年龄(39.4±15.1)岁。上臂毁损性创面合并肱动脉损伤5例,前臂及腕部毁损性创面合并桡动脉和(或)尺动脉损伤40例。大隐静脉桥接重建肱动脉3例(6.7%),人工血管桥接重建肱动脉2例(4.4%),大隐静脉桥接重建尺动脉1例(2.2%),大隐静脉桥接重建桡动脉35例(77.8%),行血流桥接皮瓣重建桡动脉4例(8.9%)。股前外侧皮瓣移植29例(64.4%),脐旁穿支皮瓣移植12例(26.7%),腹股沟皮瓣移植1例(2.2%),背阔肌肌皮瓣(面积24~10 cm×35~18 cm)移植3例(6.7%)。供瓣区直接缝合封闭24例(53.3%),于附近转移皮瓣覆盖13例(28.9%),取断层皮移植覆盖8例(17.8%)。游离皮瓣存活率为97.8%(44/45),创面I期愈合率为93.3%(42/45)。38例患者获随访3~36个月,皮瓣及患肢血运良好,重建血管通畅率为92.1%(35/38)。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伸拇及伸指功能基本正常;屈拇及屈指肌力评定:Ⅴ级5例(13.2%)、Ⅳ级13例(34.2%)、Ⅲ级16例(42.1%)、Ⅱ级4例(10.5%);手指感觉功能评定:S4级5例(13.2%)、S3级10例(26.3%)、S2级12例(31.6%)、S1级8例(21.0%)、S0级3例(7.9%)。结论 上肢毁损性创面合并主干血管损伤需及时评估和处理损伤的血管,根据损伤血管的直径可用自体血管或人工血管桥接重建损伤的主干动脉,以避免肢体缺血坏死;重建的血管和毁损性创面需及时应用血循环丰富的组织瓣来覆盖,有条件的话,应优先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效果要优于远位带蒂皮瓣移植。
    7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2021年静脉血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临床热点解读
    蒋鹏,刘建龙,贾伟,田轩,程志远,张蕴鑫,李金勇,刘笑,周密,田晨阳
    2022, 31(6):717-7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2.06.003
    [摘要](538) [HTML](1233) [PDF 774.97 K](1847)
    摘要: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于2021年在《European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发表了该协会首个静脉血栓诊疗领域的指南:《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2021年静脉血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包括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肢DVT、浅静脉血栓形成(SVT)以及特殊部位血栓形成等方面,共给予了72条推荐意见;同时,除了关于治疗方法的推荐,还包括了健康经济学以及特殊患者人群的相关问题。该指南中的建议是通过对目前可以得到的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及评估制定的,会对临床实践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是,随着技术、证据以及知识的发展,指南可能需要不断更新。笔者团队根据指南更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中的热点问题,对指南给出的推荐意见做重点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指南原则及实用建议。
    8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研发现状
    何昊,叶子健,舒畅
    2021, 30(12):1477-14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2
    [摘要](1074) [HTML](2625) [PDF 614.77 K](2239)
    摘要:
    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血管外科、心血管内外科及神经内外科等不同学科所广泛应用。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依靠透视下手对导管导丝的操作,可持续性及精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操作者在长期X射线暴露及铅防护围裙负重中承担了较高的职业危害风险。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具有明显减少操作者X射线暴露、成像定位精准、操作准确稳定的优点,在减少器械与血管壁接触、操作颤抖的同时,增加操作者舒适感,目前已经成为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热点。笔者在此介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图像导航、机械臂结构、力反馈及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并对目前国内外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通过临床应用阐明该技术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尽管技术的进步使得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有了长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的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仍然存在较多不足:触觉力学反馈的缺乏使其在复杂困难病变、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缺乏适用操控各类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血管腔内器具,频繁更换介入器材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可操控性。人工智能与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机器人系统辅助下的血管介入手术提供更加精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在人工智能基础上,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与腔内影像设备的一体化融合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精准血管介入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指明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未来研究方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发展,是符合目前对于精准医疗的趋势,为血管介入医师提供一种保护,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精进这项技术,同时需要制定其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建立标准程序,并通过大量临床试验来评估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的长期疗效,使得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血管外科诊疗的思考和建议
    王伟 黄建华
    2020, 29(2):137-1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2.003
    [摘要](522) [HTML](840) [PDF 1.19 M](981)
    摘要: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WHO命名为COVID-19)疫情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血管外科门诊患者;如何应对血管外科的危急重症患者;如何安全的实施血管外科手术;如何做好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后管理和随访,这些都对血管外科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最新的文献报道和笔者所在医院的防控经验,本文对以上问题作出思考并提出个人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能够引发血管外科医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实施血管外科诊疗进行思考,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0  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的应用及中远期效果观察
    彭嘉欣 万恒
    2020, 29(12):1460-14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7
    [摘要](439) [HTML](1134) [PDF 1.35 M](1160)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阶段,大部分ESRD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而功能良好且通畅率令人满意的血管通路对其至关重要。上肢是患者构建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位置,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存在上肢血管或中心静脉资源耗竭等问题,无法构建上肢血管通路。对此,可以考虑构建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作为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通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构建下肢AVG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中远期随访结果,以期为此提供经验证据。
    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32例构建下肢AVG的ESRD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能触及AVG震颤,围术期1例患者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予药物、加强透析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后死亡;2例患者出现移植物血栓形成,切开导管取栓后造影未见吻合口及流出道静脉狭窄,术后AVG恢复通畅,顺利透析。所有患者围术期间无感染、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HAIDI)、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1个月。随访期间出现AVG狭窄13例(40.6%),闭塞10例(31.3%),经外科手术或腔内手术修复后恢复AVG通畅;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3例(9.4%),其中1例患者移植物局段感染,行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段切除,自体静脉移植术后顺利保留AVG并用于透析,2例患者因移植物全段感染予全段切除。期间未出现假性动脉瘤、HAIDI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初级通畅时间为(20.4±3.32)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为64.6%、44.7%、19.6%;次级通畅时间为(38.7±5.52)个月,1、2、3年次级通畅率为79.6%、79.6%、54.6%。
    结论:下肢AVG经修复后可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对于无法建立上肢血管通路患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通路选择。规范的术前评估、手术及穿刺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规律的随访是保证其远期通畅的重要因素。
    11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及其力反馈技术研究进展
    童静,储呈晨,李斌
    2023, 32(6):915-9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6.013
    [摘要](945) [HTML](836) [PDF 810.25 K](2683)
    摘要:
    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利用导管和导丝等器械,在视觉影像引导下,通过皮肤微创穿刺进入血管,对病变部位进行诊疗的手术方式。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血管的狭窄性和复杂性,在血管内部操作导管难以做到,加重了医生的认知负荷,延长了手术时间,继而增加操作者和患者的疲劳程度以及手术风险。另一方面,血管介入手术对医生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高,而可以开展大量手术的医生数量有限。这些都大大限制了血管介入手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手术因其精确性、灵活性、便捷性已经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共同期待,是实现血管介入手术远程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相对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图像导航、机械臂结构等其他关键技术,力反馈技术仍然有较大空白,力反馈的缺失使其在复杂困难病变、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故笔者在此分析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力反馈技术的基本问题、实现方式和技术需求,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力反馈技术的发展方向,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力反馈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从人手感知力问题和力补偿力损耗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力反馈技术面临的基本问题,并简述人手感知力的过程、感知力的范围、力损耗原因以及力补偿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力反馈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基于机械作用、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等方式的实验验证和系统开发上,这些方式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力反馈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机械力反馈难以克服惯性,噪声干扰和体积庞大限制应用场景;电流变液力反馈工作电压大大超出人体安全阈值;磁流变液力反馈伴随产生的大量热气以及被动黏度产生的摩擦力干扰了准确的力呈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更高效、更灵敏、更稳定、更适合远程操作的力反馈技术。另外,“局部力反馈”和“感知替代”也是值得探讨的两种有潜力的力反馈方式。对于力反馈技术实现的需求,从力传递过程出发,从传感器、力检测、力反馈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无线通信、材料学、物理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发展,可以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力反馈技术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创新点。同时,建立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监控平台,完善相应法律法规,降低成本、临床试验验证、融合5G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可以使得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2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封闭髂内动脉后的并发症及其与侧支血管形成的关系
    刘星华,朱龙图,李涛,宋超,魏小龙,张雷,袁良喜,包俊敏,赵志青,陆清声
    2023, 32(12):1872-18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6
    [摘要](552) [HTML](314) [PDF 995.66 K](813)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逐步成为腹主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已有各种微创腔内器具和介入技术运用于髂内动脉(IIA)的保留,但临床上需封闭IIA的情况仍不少见,而一旦封闭IIA,尤其进行双侧IIA栓塞的患者,可能出现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部分IIA侧支建立良好患者行双侧IIA封闭后无明显封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探讨分析EVAR中封闭单侧或双侧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缺血等并发症情况及其与侧支代偿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EVAR的1 902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学资料,筛选出426例行IIA封闭的患者(62例行双侧IIA封闭,264例行单侧IIA封闭),并进行并发症相关症状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中及术后影像观察侧支代偿情况,并分析侧支建立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426例患者中,73例(17.1%)出现臀肌缺血症状,7例(1.6%)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症状,3例(0.7%)出现性功能障碍。术后1~12个月复查全主动脉CTA,321例(75.4%)存在单侧或双侧IIA侧支血管,其中143例(33.6%)有股深动脉(DFA)-IIA侧支形成,79例(18.5%)有股总动脉来源侧支,90例(21.1%)有肠系膜上动脉-IIA脏支侧支建立,7例(1.6%)存在股浅动脉-IIA侧支,7例(1.6%)存在脾动脉-IIA侧支,13例(3.1%)存在髂外动脉-IIA侧支,76例(17.8%)有来自对侧IIA的侧支。全组患者中,有侧支血管建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侧支建立患者(OR=4.68,95% CI=2.84~7.71,P<0.05),且主要与对侧IIA的建立有关(OR=6.30,95% CI=2.21~17.94,P<0.05)。在双侧IIA封闭的患者中,有侧支血管建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侧支建立患者(OR=5.79,95% CI=2.65~12.67,P<0.05),且主要与DFA侧支建立有关(OR=2.91,95% CI=1.35~6.29,P<0.05)。结论 EVAR术中封闭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缺血症状,并发症发生与术后侧支血管代偿密切相关,对于需要在EVAR术中行双侧IIA处理的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相应侧支来源血管,并在术中予以保留。
    13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3版《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
    杨璞,盛昌,王伟,黄建华
    2023, 32(6):815-8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6.002
    [摘要](941) [HTML](832) [PDF 822.13 K](2560)
    摘要: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首次发布了2023版《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对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LEAD)的抗血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更新,并给出了21条具体的推荐。LEAD患病率和相关的公共卫生费用都在不断增加,抗血栓治疗是LEAD患者的治疗基石。因此,笔者根据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际,重点对LEAD的抗血栓策略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
    14  腔内技术重建髂内动脉治疗单纯髂动脉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
    韩辉,舒畅,李翔宇,范博文,马浩,罗明尧
    2023, 32(6):832-8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6.004
    [摘要](822) [HTML](643) [PDF 950.56 K](1079)
    摘要:
    背景与目的 髂内动脉病变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积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开放手术是髂动脉病变治疗的经典方法,但在技术方面要求更高,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也更大,腔内技术重建髂内动脉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这方面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合并腹主动脉瘤等治疗上,单纯针对髂动脉病变的研究较少。而且由于病变种类、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国内外尚无专门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髂内动脉病变的诊治,腔内治疗技术缺少统一的规范。这就要求临床诊疗过程中术者需根据病变特点、入路解剖、自身经验等制定因人而异的策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技术相对成熟的腔内治疗方法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合并髂外动脉者有“三明治”技术、分支支架技术等,各有利弊。本研究观察采用前述常见的腔内修复方法,针对髂内动脉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重建方案的近期治疗效果,以探讨应用个体化腔内技术重建髂内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22年6月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行髂内动脉重建的13例单纯髂动脉病变患者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有无术后新发臀肌跛行、勃起功能障碍等髂内动脉缺血症状,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至少1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血流是否通畅,有无内漏、支架移位、再狭窄等。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2(46~73)岁。分析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根据病变类型、解剖特点等制定相应手术方法,其中8例髂内动脉开口狭窄者采用单纯药物球囊扩张术,4例包括髂内动脉动脉瘤、夹层、穿通性溃疡者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髂总动脉瘤累及髂内动脉者采用“三明治”技术。术中均成功重建单侧髂内动脉,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大出血、肢体栓塞、死亡等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9(1~22)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髂内动脉支配区域缺血症状,复查CTA结果显示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血流通畅,支架形态、位置正常,未见内漏、栓塞或动脉瘤扩张等,2例髂内动脉开口重度狭窄行单纯球囊扩张者于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开口仍有中度狭窄,但较术前缓解。结论 应用腔内技术治疗髂内动脉病变安全可行,具体手术方案应个体化选择。
    15  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王暾 舒畅
    2020, 29(6):649-65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2
    [摘要](773) [HTML](1637) [PDF 1.02 M](1088)
    摘要:
    腹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罕见的严重主动脉疾病,好发于男性,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关系密切。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或无明显症状,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增强CT是诊断AAD的首选。初始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并结合影像学随访。当疾病进展出现手术指征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AAD的首选的手术方式,开放手术多用于病变解剖学条件不适合腔内修复术的患者。腔内修复术难度较高,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腔内修复术成功的关键。
    16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br# 模型构建
    周晨阳 周江敏 胡新昇 王金林 罗一鸣 舒畅 陈孝平 张志伟
    2020, 29(8):973-9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8
    [摘要](341) [HTML](1256) [PDF 1.11 M](1028)
    摘要:
    背景与目的:术后早期复发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评估模型,为预测复发风险、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5例肝细胞癌患者,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2年内复发)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变量的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用Cox回归方程建立早期复发的风险评分模型。
    结果:225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复发130例(57.8%)。肿瘤数目、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为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γ-GT、NLR以及γ-GT与NLR联合预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67.6%、59.1%、70.4%。将肿瘤个数、γ-GT、NLR纳入回归方程,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后,根据HR值,将γ-GT>108 U/L赋值为1,NLR>2.11赋值为2,肿瘤个数>1赋值为3,否则赋值为0,可得危险评分界值为0~6分。根据此模型,低危组(<3分)与高危组(≥3分)患者1、3、5年的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9%、44.5%、32.8%与33.4%、20.1%、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肿瘤个数、γ-GT、TNLR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来对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17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腔内治疗:附16例报告
    王沫 舒畅 张惟常 王暾 李鑫 何昊
    2020, 29(10):1234-12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0
    [摘要](617) [HTML](1311) [PDF 1.75 M](1103)
    摘要:
    背景与目的: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为主动脉弓部的一种先天畸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合并ARSA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既往临床上对其处理通常采用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逐渐被应用与TBAD合并ARSA的治疗,并展现出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由于ARSA与夹层破口相对位置的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夹层破口与ARSA成为了影响其腔内治疗的主要因素,完全腔内治疗这一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TBAD合并ARSA的腔内修复治疗方法,总结初步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TEVAR治疗的16例TBAD合并ARSA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6.1±11.3)岁;13例患者破口位于Z3区,3例位于Z4区;左椎动脉优势14例,右椎动脉优势1例,双侧椎动脉均势1例。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与双侧锁骨下动脉开口位置、椎动脉形态制定手术方案。
    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95.2±38.9)min,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患者保留双侧锁骨下动脉,5例患者封堵ARSA,7例患者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1例患者采用烟囱技术重建LSA并采用潜望镜技术重建ARSA,1例患者采用开窗技术重建LSA。弓部分支动脉重建的患者,术后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3.2(3~66)个月。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右上肢缺血2例,保守治疗后逐渐恢复;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主动脉CTA,降主动脉最大直径从(37.1±9.6)mm降至(33.9±8.9)mm,假腔与真腔之比从1.03±0.62降至0.21±0.31。长期随访,所有烟囱支架均保持通畅,未出现弓部分支动脉缺血、锁骨下动脉窃血、脊髓缺血等症状。
    结论:TEVAR辅以“烟囱”、开窗等技术治疗合并ARSA的TBAD安全可行,可以在保留LSA和(或)ARSA血流的同时良好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体的手术方式应由夹层破口与双侧锁骨下动脉的相对位置来决定,应至少保证椎动脉优势一侧锁骨下动脉的血流供应。 
    18  支架自显影定位法体外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附113例国际多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
    舒畅 李鑫 李全明 何昊 黎明 王暾 杨晨紫 王沫 周海洋 José Fernando Teixeira Suko Adiarto Tao Fan Bogdan Cherpark Imaev Timur Makhkamov Najmiddin Pavel Charnahlaz Giorgi Kheladze
    2020, 29(12):1426-14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3
    [摘要](905) [HTML](1089) [PDF 1.49 M](1192)
    摘要:
    背景与目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降主动脉疾病的一线治疗方式。在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时,体外开窗(PMF)是目前常用于重建弓部分支动脉的技术之一。它是指在选择合适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后,根据弓上分支动脉的位置,在覆膜支架相应位置上除去覆膜,建立人造的“窗孔”,在将有窗孔的大动脉支架准确对位释放后再释放分支支架。本文介绍一种利用主动脉支架本身所携带的不透X线标志快速、准确地将窗孔与分支动脉开口对准的开窗方法—支架自显影定位PMF技术(S-F技术),并通过总结利用该方法进行TEVAR的一组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以及随访数据,探讨利用S-F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治疗中的技术特点和其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利用S-F技术行TEVAR治疗的中国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和其他7个国家的国家级血管外科中心共113例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基本数据、术中技术数据和术后随访数据。
    结果:患者均根据S-F技术的操作标准流程进行的TEVAR,即时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118枚,其中植入桥接支架35例。手术时间(62.9±17.4)min,X线操作时间(23.1±9.8)min,造影剂用量(81.2±22.5)mL。术中开窗对位准确率为98.2%。补救性植入烟囱支架1例(0.9%),矫正后对位回准1例(0.9%)。开窗同时保留弓上三分支动脉2例(1.8%),开窗同时保留左颈总动脉(LC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A)6例(5.3%),保留LSA 110例(97.3%)。术后1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发现Ⅰ型内漏7例(6.2%)。随访时间中位时间24.5个月,死亡2例(1.8%);术后分支动脉闭塞3例(2.7%),分别发生在术后3个月(2例)和术后6个月(1例)。
    结论:S-F技术为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重建弓上分支动脉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部方法技术上的一项进步。
    19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动物应用研究
    舒畅,蔡文武,何昊,王暾,娄嘉,李益民
    2017, 26(2):205-21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7.02.012
    [摘要](656) [HTML](941) [PDF 2.60 M](826)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一种新型血管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30枚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新型血管内支架分别植入30只实验犬主动脉内,术后CT血管造影了解其在主动脉内情况,并通过大体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了解内术后不同时间支架表面新生内膜情况。 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植入实验犬主动脉内。术后支架通畅率100%,无支架移位、扭曲、断裂,无支架感染及血栓形成,管腔无狭窄或闭塞;支架的轴向回缩率均<2%,径向回缩率均<4%。术后1周,支架腔面迅速被一薄层半透明膜状结构覆盖;术后1个月,支架绝大部分表面可见与周围血管正常内膜相延续的新生内膜;术后2个月,新生内膜基本上完整覆盖整个支架腔面(98.83%),其厚度达到峰值(350.00 μm);术后3~6个月,新生内膜厚度逐渐降低,管腔内径逐渐增大至植入前大小,最后新生内膜表面被单层完全成熟的内皮细胞覆盖。除术后1周外,其余时间点支架表面新生内膜组织中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染色均呈阳性,而各时间点支架腔面新生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均呈阳性。 结论: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实验犬体内后形态结构稳定,并可迅速完成支架腔面内皮化,保持长期的通畅性,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及理化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  主动脉夹层患者升主动脉中层弹性蛋白与弹力纤维的变化
    戚悠飞||舒畅 |罗明尧|方坤|张文波|肖占祥
    2017, 26(6):729-73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7.06.010
    [摘要](249) [HTML](1143) [PDF 1.50 M](845)
    摘要: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升主动脉中层弹性蛋白和弹力纤维变化。 方法:收集10例Stanford A型AD患者术中获取的升主动脉管壁组织标本与10例脑死亡捐献手术中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的正常升主动脉管壁组织标本,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标本中膜层弹性蛋白表达;用EVG弹力纤维染色分析两组升主动脉中膜层弹力纤维形态及含量。 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升主动脉中膜层弹性蛋白含量较正常升主动脉明显降低[(0.32± 0.07)vs.(1.12±0.17),t=6.722,P=0.003]。EVG染色结果显示,AD升主动脉中膜层弹力纤维形态和排列紊乱,弹力板层断裂、丢失,而正常升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排列紧密、有序,弹力板结构完整,层次分明;AD升主动脉中膜层弹力纤维含量较正常升主动脉明显降低[(85 762.8±106.2)vs.(164 482.8±161.4),t=5.902,P<0.001]。弹性蛋白与弹力纤维含量在AD与正常升主动脉中膜层均呈明显正相关(r=0.953、0.973,均P<0.001)。 结论:Stanford A型AD患者升主动脉中层弹性蛋白和弹力纤维含量下降,弹力纤维形态和结构紊乱,该改变可能在AD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
    21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采用裙边型烟囱支架(Longuette™)的PATENCY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贺飞,舒畅,罗明尧,方坤,胡佳,左健,李晓强,李全明,何昊,李鑫,黎明,万子成
    2024, 33(6):885-8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6.003
    [摘要](148) [HTML](68) [PDF 1.06 M](569)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烟囱技术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的方法,Ⅰa型内漏是其主要并发症。裙边型烟囱支架(Longuette?)专为烟囱技术设计,用于重建LSA时降低Ⅰa型内漏。为评估Longuette?烟囱支架联合TEVAR治疗累及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疗效,笔者开展了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PATENCY临床试验)。本研究总结PATENCY临床试验的1年结果和经验。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3月,全国26家血管外科中心参与PATENCY临床试验,共纳入150例符合标准的TBAD患者。所有患者均在TEVAR术中采用Longuette?烟囱支架重建LSA。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12个月的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并分析患者术后1年累积生存率、LSA通畅率和无内漏率。结果 患者年龄30~77岁,平均(54.48±11.12)岁,138例(92.0%)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急性、亚急性和慢性TBAD分别占74.7%,17.3%和8.0%。124例(82.7%)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成功率为99.33%(149/150),手术时间(91.67±41.47)min,X线暴露时间(31.36±16.71)min,手术出血量为(71.55±60.40)mL。围手术期内漏发生率为5.33%(8/150),包括Ⅰ型6例、Ⅱ型1例、Ⅳ型1例;1例(0.67%)患者发生Longuette?烟囱支架急性闭塞,再次实施腔内手术后恢复通畅;1例(0.67%)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脑梗死;2例(1.33%)患者术后发生逆撕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1例术后3周死亡。术后30 d死亡2例(1.33%)。142例患者进行了密切随访,随访时间为11.67(5~16)个月。无主动脉支架和Longuette?烟囱支架移位。2例Ⅰ型内漏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年进行了再次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术后1年随访仍有6例患者有轻微的内漏持续存在,患者TBAD假腔保持稳定,无明显症状,均予以保守治疗。Longuette?烟囱支架内狭窄和闭塞分别发生1例和2例,逆撕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例,假腔增大,患者均无明显症状,予以保守治疗。无发生脑卒中、截瘫、左上肢缺血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累积生存率、LSA通畅率、无内漏率分别为97.96%、97.96%和91.91%。结论 采用Longuette?烟囱支架在TBAD腔内治疗中重建LSA简便、安全、有效,其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Ⅰa型内漏的发生率,为微创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22  TEVAR在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作用—2022年STS/AATS B型主动脉夹层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舒畅
    2022, 31(12):1557-15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2.12.001
    [摘要](643) [HTML](831) [PDF 667.52 K](1707)
    摘要:
    在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中西方学界一直存在分歧,既往欧美指南强调保守治疗。但随着TBAD患者长期随访数据的不断增多和腔内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改进,TEVAR在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有效作用在西方学界亦逐渐得到公认,并在今年的美国STS/AATS指南得到了阐述。因此,本文对指南中相关部分进行了解读,供学者们参考讨论。
    23  合并严重冠心病的短锚定区主动脉弓降部疾病的腔内修复
    罗明尧,朱梦依,方坤,陈祖君,吕滨,孙晓刚,侯志辉,欧阳晨曦,魏以桢,舒畅
    2017, 26(12):1536-154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7.12.005
    [摘要](392) [HTML](841) [PDF 1.25 M](661)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冠心病,已经接受或近期可能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须保留左锁骨下动脉,且近端锚定区又不足的主动脉弓降部疾病患者腔内修复治疗的策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6年7月期间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9例合并严重冠心病、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弓降部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0(37~76)岁,均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均需保留左锁骨下动脉,从而保留作为冠脉前降支桥血管最佳来源的左侧乳内动脉。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左侧乳内动脉均保留成功。术后发生I型内漏1例(1/9),随访3个月后内漏消失;术后4个月因冠状动脉回旋支狭窄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1例(1/9)。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4~7)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改善,无随访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已经接受左侧乳内动脉-冠脉前降支搭桥或即将接受冠脉搭桥手术的主动脉弓降部疾病患者,在实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时可采取个性化措施保留左锁骨下动脉,进而保留左乳内动脉,必要时可以采用“烟囱”等技术辅助。

    24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处理
    黎明,舒畅,阎方舟,李全明
    2016, 25(10):1488-149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10.020
    [摘要](278) [HTML](0) [PDF 1.29 M](937)
    摘要: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5月593例行TEVAR手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分析术后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处理方法。 结果:593例患者中,9例(1.5%)发生TEVAR术后截瘫。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围术期低血压和左锁骨下动脉封堵可能与TEVAR术后截瘫有关(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低血压是TEVAR术后截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截瘫患者经脑脊液引流、激素冲击、适当升压、抗凝、扩血管、营养神经、降颅压联合治疗后,神经系统功能均完全恢复。 结论:围术期低血压是TEVAR后截瘫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截瘫发生后早期采取相应保守治疗手段提高脊髓灌注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25  腔内血管外科时代|主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舒畅||郭媛媛
    2016, 25(12):1675-167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12.001
    [摘要](204) [HTML](0) [PDF 1.13 M](792)
    摘要:
    腔内血管外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主动脉疾病手术治疗的微创化。用最小的创伤治疗高危、复杂的主动脉疾病,是未来主动脉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腔内血管外科器械的进步和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诸多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禁忌的疾患成为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未来20年将是腔内微创治疗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