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外科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许淙溪,王继涛,刘登湘,郭军,魏家豪
    2024, 33(1):100-1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1
    [摘要](264) [HTML](224) [PDF 750.18 K](789)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和高致死率的癌症之一。目前,根治性肝切除术依然是早期和部分中晚期HCC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肝切除围手术期并发症是影响HCC患者长短期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肝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HLF是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病因,术前及时发现高危PHLF患者是亟待解决的临床实际问题和研究热点。传统肝功能评估方法应用广泛,能够区分出PHLF高危患者,但其预测准确性相对不高。近些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级算法纳入更全面危险因素的模型被应用于PHLF预测领域。国内外学者通过各类统计学方法构建了新式PHLF相关预测模型,并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升。经过前期大量文献检索,笔者通过归纳总结PHLF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方便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各类型的PHLF预测模型。
    2  肝移植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变化与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汉文,王强,张朋朋,成柯,赵于军
    2024, 33(1):108-1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2
    [摘要](251) [HTML](228) [PDF 578.69 K](592)
    摘要:
    肝脏是甲状腺素转化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场所,肝移植(LT)围手术期必然伴随着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而TH对包括肝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正常代谢率调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甲状腺功能的变化与LT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为此,笔者对LT围手术期甲状腺功能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
    3  肝癌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姜树森,姚红兵,谭李军
    2024, 33(1):88-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0
    [摘要](324) [HTML](270) [PDF 835.44 K](760)
    摘要:
    肝癌是全球第六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目前肝切除术仍然是根治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其中,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围手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PHLF的发生与肝切除术后残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不足密切相关,因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评估显得至关重要。然而,慢性肝病的进展会引起肝功能储备的变化,肝脏不同区域功能存在差异,给术前准确评估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常见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综合评分系统、实验室血清学检查、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影像学以及核医学肝胆闪烁显像(HBS)等。其中血清学检查和临床评分系统是常用的肝功能不全筛查工具,成本低、易获取,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ICG清除试验已纳入国内各规范指南及专家共识,但评估的仍是整体肝功能。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其不仅能够提供肝脏解剖信息,还能够对局部肝功能进行定量评估。与ICG清除试验相比,Gd-EOB-DTPA增强MRI在预测PHLF方面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然而,由于高昂的成本、长时间的检查过程以及复杂的扫描序列参数调节等因素,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精准医学理念的持续推进,三维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指导手术精细操作、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AI辅助下三维重建能大幅缩短处理时间并且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三维成像技术是基于肝脏容积的整体评估,残肝体积和残肝功能并未完全对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灌注成像因广泛的扫描范围、高空间分辨率和准确的血流测量能力使其成为理想的肝功能评估工具。然而,由于CT辐射暴露与重复性差等限制,导致该技术无法常规应用。弹性成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段,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间接实现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HBS的优势在于可评估整体性及区域性肝功能、可结合SPECT/CT行体积评估,并且考虑到肝段间功能差异性和潜在病理情况。然而,目前国内应用仍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临床价值。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仍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都存在不同的局限性。本文就肝癌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4  误吞牙签继发肝脓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陈海敏,赵家锋,王贵福,叶俊杰,吴青松
    2024, 33(2):299-3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2.018
    [摘要](187) [HTML](170) [PDF 1.07 M](612)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异物性肝脓肿较为罕见,尤其是经口摄入的牙签所引起的肝脓肿更是罕见。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误吞牙签继发肝脓肿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疾病特点进行复习,以期为临床工作、生活习惯提供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误吞牙签导致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31岁女性,因发热伴腹泻入院。入院后腹部CT检查考虑肝脓肿,其内存在异物可能。此患者先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3 d后复查肝脏超声,异物性特征物体仍然存在。遂行腹腔镜探查,术中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切开病变肝脏区域、取出牙签。术中观察到十二指肠与右肝脏面存在粘连,分离粘连后未见瘘管、穿孔,考虑异物经消化道穿孔后该穿孔处自愈,术中未行消化道修补。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消化道吞入牙签所致异物性肝脓肿极为罕见,病程发展较长,早期发现较为困难。在其诊断中,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关键,手术是其较为彻底的治疗方式,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术前、术中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异物经消化道完全进入肝脏后,存在消化道穿孔处自愈概率。
    5  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高尔基体蛋白73及糖类抗原19-9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倪雅惠,秦东媛,王琳
    2024, 33(2):305-3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2.019
    [摘要](203) [HTML](206) [PDF 705.23 K](635)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既往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均有升高,但其血清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三个指标彼此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就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上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完成治疗和随访的8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其中A级20例、B级30例、C级3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TBA、GP73、CA19-9及肝功能指标的差异,以及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各自与肝硬化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TBA、GP73及CA19-9水平及其他常规肝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肝硬化患者中,三项指标水平均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递增而升高(均P<0.05),且与其他常规肝生化指标相比,升高幅度更明显;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血清TBA、GP73、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明显变化。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BA、GP73、CA19-9之间两两呈正相关,且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TBA、GP73、CA19-9水平升高,且升高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它们有望用于指导临床上肝硬化患者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
    6  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苗苗,安秀青,杨金煜,卢岩松,欧宏宇,赵顺云,刘林勋,阿吉德
    2024, 33(1):145-1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7
    [摘要](171) [HTML](129) [PDF 1.15 M](504)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感染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多寄生于肝脏。肝棘球蚴病常见的病原类型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其中以单种棘球蚴绦虫感染者较为常见,而两种棘球蚴绦虫同时感染者少见,仅占肝棘球蚴病患者的0.92%。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最终疾病的确诊需进行病理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特点及诊治过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对晚期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海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例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伴腹壁脓肿及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39岁藏族女性,因出现间断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腹壁脓肿,术中与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肝细粒棘球蚴病、肝多房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行多肝段联合切除术+腹壁窦道切除手术治疗。术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患者术后长期规律口服阿苯达唑治疗,至今未见复发。结论 肝两型棘球蚴同时感染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肝棘球蚴病,缺乏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该病呈浸润式增殖,不仅可以直接侵犯邻近的组织结构,还可以经淋巴及血运转移到腹膜后和远隔器官如脑、肺等部位,故有“虫癌”之称,出现症状时多达中晚期;病理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目前国内外尚无肝两型棘球蚴病混合感染者的诊治共识,就目前国内外对于单种棘球蚴病诊治指南中,对于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完整切除病灶并长期口服阿苯达唑治疗,防止复发。
    7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微创治疗策略
    张维志,刘连新
    2024, 33(1):122-1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4
    [摘要](323) [HTML](329) [PDF 706.64 K](919)
    摘要: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20%的患者伴有同时性肝转移,另20%患者在疾病的发展中也出现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是目前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切除仍然是患者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最佳治疗选择,其中微创切除更是兼具微创的优势与根治的效果,长期的肿瘤学疗效也与开放手术相当。但受限于肿瘤大小、位置分布等解剖因素、患者的肝脏功能以及一般状态等因素,只有少数患者在初诊时适合手术切除。其他微创治疗策略包括消融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介入治疗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单纯系统治疗的生存率。消融治疗对于选择性的患者兼具有微创与类似手术的根治性效果,对于深部肿瘤也更具优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不适合手术切除或消融困难或复发病灶的重要替代选择。Y90选择性体内放射治疗更是兼具肿瘤控制与增大余肝的双重作用,在转化治疗时代其地位也不断上升。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化与技术的进步,CRLM的微创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在精准、个体化与转化治疗时代微创治疗策略如何合理地联合或序贯使用等。在选择微创治疗策略时,应该根据多学科团队的指导进行个体化评估和综合治疗,尽可能实现R0切除或无疾病证据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本文就近年来CRLM的微创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
    8  肝癌铜死亡相关基因及其与预后、免疫浸润的关系分析
    陈伟毅,胡柯,刘雨,彭靖,李小成,段绍毅,陈立军,杨骐彰
    2024, 33(1):74-8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09
    [摘要](535) [HTML](190) [PDF 2.97 M](702)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铜死亡是一种铜依赖、新型的细胞死亡方式,继发于铜过载诱发的线粒体功能受损。铜死亡在多种肿瘤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其与肝癌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肝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从TCGA和GTEx数据库下载肝癌和正常肝脏组织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和突变分析。采用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LASSO、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基因并构建风险因子图。使用R包“rms”构建列线图。使用UALCAN数据库分析铜死亡相关基因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验证。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铜死亡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采用TIMER2.0数据库分析铜死亡相关基因表达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浸润的相关性,采用TISDB数据库分析CDKN2A和DLAT表达与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浸润丰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肝脏组织比较,9个铜死亡相关基因在肝癌中表达显著升高,CDKN2A突变频率最高。铜死亡相关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脂酰化、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等生物过程。基于LASSO、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S)的基因CDKN2A和DLAT,并以此构建风险因子图,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其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CDKN2A、DLAT、T分期和肿瘤状态是影响肝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了列线图,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预测和实际观察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UALCAN数据库分析发现CDKN2A、DLAT与肝癌临床分期、肿瘤分级有关,且GEO数据库、HPA数据库及肝癌细胞中的验证结果与之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CDKN2A和DLAT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表达相关;TIMER2.0数据库分析显示,DLAT表达与CAF浸润明显正相关;TISDB数据库分析显示,CDKN2A和DLAT表达与MDSC浸润丰度无相关性。结论 铜死亡相关基因CDKN2A、DLAT可能是肝癌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9  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与胆道狭窄的关系及诊疗策略分析
    莽源祎,杨彦,高杨,马俊,陈国煜,张升宁,王新超
    2024, 33(1):9-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02
    [摘要](417) [HTML](270) [PDF 1.12 M](887)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相对少见,但AMR是移植后移植物失功能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肝脏移植术后AMR的发生情况,以及AMR与胆道狭窄的关系及诊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0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的脑死亡捐献肝移植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3例肝移植患者中,发生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20例,其中AMR 7例、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TCMR)13例;发生胆道狭窄18例。发生急性排斥的患者中,6例(30.0%)发生胆道狭窄,未发生急性排斥患者中,12例(6.6%)发生胆道狭窄,前者胆道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02)。AMR患者中5例(71.4%)发生胆道狭窄,其中诊断急性AMR时3例患者合并胆道狭窄并处理,2例患者在AMR治疗好转后1年随访过程中出现胆道狭窄;TCMR患者中仅1例(7.7%)于术后3年发生胆道狭窄,AMR患者胆道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CMR患者(P=0.007)。7例AMR患者中,1例在移植术后2个月出现肝功能异常,在1周内快速出现肝功能恶化,经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因肝功能衰竭并颅内出血死亡;其余6例在处理胆道狭窄(发生胆道狭窄的患者)并针对AMR治疗后,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肝移植术后AMR增加胆道狭窄风险,对于急性AMR合并胆道狭窄的患者,除通畅胆道引流治疗外应尽快考虑AMR诊断和对应治疗。
    10  高糖环境下肝细胞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杨昊长,许永宁,廖嘉华,杨馨玥,秦雯
    2024, 33(3):376-38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3.008
    [摘要](268) [HTML](139) [PDF 1.78 M](593)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在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和调控下,一些非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胰腺癌中,高糖微环境可以促进其侵袭和转移。肝脏既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胰腺癌转移的高发器官,胰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在高糖微环境下肝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永生化肝细胞MIHA分别在高糖与正常糖培养基中培养后,从上清液中提取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对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进行鉴定;用荧光染料PKH67标记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后,分别与荧光染料DAPI标记的胰腺癌细胞PANC-1共培养,通过实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ANC-1细胞对外泌体的吞噬情况。将PANC-1细胞分别与高糖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高糖组)及正常糖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正常糖组)共培养,以未加外泌体培养的PANC-1细胞为阴性对照组,随后分别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NC-1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从MIHA细胞的两种培养基上清液中均提取出较多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球形囊泡,直径为40~150 nm;Western blot显示提取物的外泌体标志蛋白CD9和CD63均为阳性;实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两种培养基来源的外泌体均可被PANC-1细胞摄取。划痕试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高糖组PANC-1细胞的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糖组PANC-1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正常糖组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糖环境下肝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胰腺癌细胞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11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慢性肝病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方开晗,彭秀达,费书珂
    2024, 33(1):114-1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3
    [摘要](389) [HTML](313) [PDF 704.23 K](738)
    摘要: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丝氨酸蛋白酶,在胃肠道、胰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表达。PCSK9参与脂质代谢调节的肝细胞内外分子靶点众多,在肝脏中主要通过与肝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靶向溶酶体降解,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既往PCSK9在家族性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肿瘤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关注,并促进PCSK9抑制剂的快速研发,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PCSK9研究的深入及慢性肝病发病率的逐渐提高,PCSK9与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也逐渐被揭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阐述PCSK9在多种临床常见慢性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癌)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慢性肝脏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12  《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朱成佩,赵海涛
    2024, 33(1):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01
    [摘要](375) [HTML](493) [PDF 756.62 K](1260)
    摘要:
    我国是肝细胞癌(HCC)高发国家,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多数HCC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靶向免疫联合(靶免联合)治疗及靶免联合局部治疗是近年来中晚期HCC治疗的热点,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中晚期HCC患者的疗效。但是不同医疗机构方案和经验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共识及全程管理的模式可供参考。近期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学分会、免疫学分会以及靶免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协作组牵头制定并发布了《靶向免疫联合局部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对HCC行靶免联合局部治疗的定义、适用人群及管理、治疗方式的选择、转化为可根治性治疗的策略、肿瘤进展的治疗策略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笔者对该共识中要点进行解读,并对共识如何适应当前的研究或实践的背景进行展望。
    13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临床疗效的真实世界比较研究
    李军,姚磊,胡芳远,叶轲,肖莫延,张鸽文
    2024, 33(2):244-2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2.011
    [摘要](203) [HTML](146) [PDF 1.06 M](680)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HCC)的适应证已逐渐趋同于开腹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也逐步得到证实。但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外科医师往往存在选择偏倚,故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的选择也有待在不同的人群和医学中心仔细评估,且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不良肿瘤学结局心存疑虑。因此,本研究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HC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17例因HCC施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96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321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手术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及随访指标。结果 一般资料中,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术前白蛋白水平及肝切除部位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指标中,腹腔镜组的中位术中出血量(200.00 mL vs. 300.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 d vs. 8 d)、术后肝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3% vs. 14.02%)均优于开腹手术组(均P<0.05)。随访指标中,腹腔镜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优于开腹手术组(OS:χ2=4.478,P=0.034;DFS:χ2=8.915,P=0.00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匹配,每组51例)均衡两组的一般资料后比较,腹腔镜组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 d vs. 9 d)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2% vs. 19.61%)仍优于开腹手术组,但两组的OS与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HCC是安全、有效的,并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HCC的远期疗效相当。腹腔镜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在充分评估患者后,腹腔镜手术是HCC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14  肝癌免疫治疗后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陈卫煌,岑海强,汤馥豪,康钟杰,李作标,韩焕钦,周海红,律东,陈华林,杨永光
    2024, 33(1):138-1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16
    [摘要](149) [HTML](103) [PDF 1.45 M](468)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的同时,因其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分享2例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n-irAEs)患者的诊疗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知水平。方法 收集并整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例接受免疫治疗后出现n-irAEs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肝细胞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6岁与58岁。在行ICIs治疗后分别出现手足颤抖、失语、惊厥及四肢痛觉过敏等相关神经系统不良事件的临床症状,立即停药并予以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病例1停止免疫治疗改为仑伐替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接受肝中叶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有微血管侵犯(M1),术后行辅助性TACE 1次,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维持辅助治疗,患者拒绝放疗,行抗病毒联合口服瑞戈非尼治疗,患者现术后生存19个月,随访至今生活状态良好,无免疫性脑炎复发。病例2接受治疗20 d后肢体触痛消失,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前患者可自主站立约3~5 min,步行约30 m。出院后行电话随访,无n-irAEs复发,患者因肿瘤进展于2023年1月死亡。结论 n-irAEs在临床十分少见,但致死率高,因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呈多样性,且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征象,在肝癌的系统治疗中需警惕该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一旦发生应尽早诊治。
    15  整合评分法(aCTA评分)对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
    朱明强,廖启成,李莹,王小华,何晓,丁佑铭,谢星
    2024, 33(1):27-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04
    [摘要](300) [HTML](208) [PDF 771.89 K](717)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目前,有多种评估系统可用于肝癌预后指标的评估,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而联合评估可能提高预测效能。因此,本研究探讨由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肿瘤负荷评分(TBS)和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构建的整合了合并症情况、形态学特征、肝功能的联合评分(aCTA评分)对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236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周是否出现肝功能衰竭,分为PHLF组(19例)和非PHLF组(217例)。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通过Framingham研究中心Logistic模型建立积分系统的方法构建PHLF的加权风险评分。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该评分的临床实用性。 结果 23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中19例(8.1%)发生PHLF。Logistc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CCI( OR=1.557,95% CI=1.014~2.391, P=0.043)、TBS( OR=1.214,95% CI=1.022~1.442, P=0.027)、ALBI( OR=5.387,95% CI=1.844~15.733, P=0.002)是肝癌患者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aCCI、TBS、ALBI及三者联合预测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62、0.733、0.768、0.822。以aCCI、TBS、ALBI为基础,联合构建的aCTA评分系统(最高分为10分)的C指数为0.828(95% CI=0.732~0.925);AUC为0.809( P<0.05),表明该评分的区分度较好。该评分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接近,表明该评分预测的准确度较好;DCA显示,患者均能从aCTA评分模型中产生净收益,表明该评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aCCI、TBS、ALBI是肝癌患者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aCTA评分对高风险患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16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闫加艳,杨欣荣,周俭
    2023, 32(7):967-9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7.001
    [摘要](295) [HTML](641) [PDF 851.96 K](1353)
    摘要: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由德国Hans Schlitt教授在2007年首创,即通过Ⅰ期手术时结扎肝脏荷瘤侧肝叶的门静脉分支,同时分隔荷瘤侧和健侧肝组织,使健侧肝脏在1~2周内快速再生,待健侧肝脏增生足够时,Ⅱ期手术切除荷瘤侧肝脏,可使相当一部分原本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重新获得根治性切除的机会。ALPPS效果显著,相对于门静脉栓塞可更快速地诱导肝脏再生,并且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外科技术的改良,ALPPS术后并发症率明显降低,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脏肿瘤的治疗,包括结直肠癌肝转移、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等。ALPPS自创立以来,其临床改良术式不断涌现,包括基本手术技术和技巧的改进、肝脏分隔的微创改进、门静脉结扎的微创改进、手术入路的微创改进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补救性ALPPS等。ALPPS诱导肝再生过程中肝脏免疫微环境可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关键免疫组分的作用、肝再生的空间起源、分布及其亚群特征等仍有待明确。目前,ALPPS对肝脏肿瘤的具体影响及其机制并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索和证实。ALPPS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相关机制研究的转化也有望为临床主动诱导肝再生和肝功能衰竭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17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中晚期肝细胞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势域,成剑文,闫加艳,郭德镇,姜芝峰,杜凡,陈财忠,樊嘉,周俭,杨欣荣
    2023, 32(7):977-98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7.002
    [摘要](1005) [HTML](242) [PDF 1.33 M](1176)
    摘要:
    背景与目的 三维(3D)可视化技术借助计算机对CT和(或)MRI的检查图像进行3D立体重建,可直观、清晰地将肝脏、胰腺、胆道、血管及肿瘤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等进行展示,这对于明确肝脏脉管系统的解剖变异、准确计算残余肝体积以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术前肝脏3D可视化评估在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Ⅲa期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 Ⅱ~Ⅲa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接受的评估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共有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NLC Ⅱ~Ⅲa期HCC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常规影像学评估组74例,3D可视化评估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肿瘤数量、大血管侵犯情况、CNLC分期、预防性介入治疗和辅助靶向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影像学评估组和3D可视化评估组的90 d病死率分别为2.8%(1/36)和4.1%(3/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3D可视化评估组的OS率和RFS率均明显优于常规影像学评估组(P=0.024;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3D可视化评估是OS和RF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5;P=0.010)。结论 术前3D可视化评估可显著改善中晚期HCC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在中晚期HCC外科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18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动脉瘤合并脐静脉开放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郑宁刚,张倍宁
    2023, 32(7):1118-11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7.018
    [摘要](358) [HTML](378) [PDF 849.63 K](1021)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脾动脉瘤(SAA)合并脐静脉开放在临床极为少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导致SAA与脐静脉开放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SAA伴脐静脉开放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等,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SAA并脐静脉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此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为56岁女性,因突发意识障碍12 h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门静脉成像提示:所见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增粗,宽度为28 mm,侧支循环开放,考虑门静脉高压;腹部CT平扫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并侧支循环形成,伴脾大及少量腹水。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脐静脉栓塞术治疗。而后复查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并发SAA。经皮介入下SAA栓塞治疗,无不良并发症,术后顺利出院。结论 SAA合并脐静脉开放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诊断需综合患者临床表现、腹部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旦确诊,经皮介入微创治疗是有效手段。
    19  酗酒者肝移植公正分配的争议与未来方向
    胡蝶花,张欣
    2023, 32(1):117-1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1.011
    [摘要](716) [HTML](673) [PDF 746.91 K](1492)
    摘要:
    酗酒者肝移植的公正分配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研究领域备受争议的主题。这些激烈的争论围绕的主题主要包括:酗酒是疾病还是道德恶;酗酒者肝脏分配的责任(医学责任、道德责任以及责任能否作为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标准);公众意见在酗酒者肝移植分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绝对排除酗酒者的肝移植资格在当前的争论中不被支持,而伦理上的论证更倾向于支持降低酗酒者肝移植优先权的决定。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肝脏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加强酗酒者肝移植的个例评估,严格控制酗酒者肝移植术后的酒精摄入,并且重视公众意见在国家制定器官分配指南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就当前酗酒者肝移植公正分配的争议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器官分配及国家制定肝脏分配指南提供一定参考。
    20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38例临床诊治分析
    苏文欣,肖亮,米星宇,莫蕾,方统迪,龙果,陈麒丰,周乐杜
    2023, 32(1):40-4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1.003
    [摘要](955) [HTML](1163) [PDF 1.49 M](1352)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是一种少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及影像特征,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影响临床治疗。为探索肝脏PEComa的疾病特点及诊治方法,本研究通过总结我院既往收治的肝脏PEComa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诊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8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女性28例(73.7%),男性10例(26.3%),中位年龄46(21~66)岁。38例患者共发现40个肝脏结节,结节的大小1.0~20.0 cm,平均(6.02±4.84)cm,其中位于右肝21个(52.5%),位于左肝17个(42.5%),位于尾状叶2个(5%)。10例患者有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和腹痛或寒战和发热。35例患者行术前肝脏彩超检查,病灶表现为高回声(18例)、混合回声(12例)或低回声(5例)肿块。23例患者术前行增强CT检查,增强后动脉期均出现明显增强,19例在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4例在门脉期和延迟期仍有强化。10例行磁共振检查,其中6例病灶T1加权图像呈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为高信号,3例病灶T1为高信号,T2低信号,1例病灶T1和T2均为等信号;所有病例病灶在弥散加权图像中均表现为高信号。1例行18F-FDG PET/CT检查,肿瘤葡萄糖代谢低,胆碱成像显示病变摄取量异常增高,并在术前误诊为肝细胞癌。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肝切除手术治疗,包括2例被诊断为肝血管瘤并在外院接受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发生破裂出血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肝脏PEComa,各标志物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分别为:HMB-45为100%(38/38),CD34为47.4%(18/38),melan-A为44.7%(17/38),SMA为21.1%(8/38)。38例中有34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3~13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0.5个月,随访期间仅1例于术后3年死亡,余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肝脏PEComa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当出现症状、良恶性难以鉴别时应尽早手术切除。
    21  环状RNA对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免疫细胞和能量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叶道文,沈万波,查勇
    2023, 32(7):1079-10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7.013
    [摘要](896) [HTML](544) [PDF 804.21 K](1111)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肝癌患者总数的75%~85%。HCC的发生发展与编码RNA和非编码RNA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其中环状RNA(circRNA)代表了一类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circRNA也是一种共价闭环RNA,它通过对前体mRNA的反向剪接环化形成。与线性RNA相比,circRNA没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 A尾巴结构,可以调节哺乳动物中的基因表达。circRNA的结构保守且稳定,对核酸外切酶具有更高的耐受性。在HCC中,circRNA已被证明可以调节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死亡抵抗力。它们在调节血管生成、基因组不稳定、免疫监视和代谢转换方面的作用正在显现。但circRNA在HCC中所涉相关机制的细节仍然难以解析,尤其在调控HCC的血管生成、调节HCC细胞躲避免疫细胞的监测与攻击和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为HCC细胞供能,从而引发HCC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方面。研究在HCC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circRNA,针对其靶向治疗能有望提高HCC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就HCC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以及circRNA对HCC的血管生成、免疫细胞和能量代谢的调控做一综述。
    22  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治疗肝内胆管癌并血管侵犯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于小鹏,陈家璐,唐玥,陈晨,邱应和,吴泓,宋天强,何宇,毛先海,翟文龙,程张军,梁霄,李敬东,孙传东,马凯,耿智敏,汤朝晖,全志伟
    2023, 32(8):1146-115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8.003
    [摘要](489) [HTML](250) [PDF 1.03 M](832)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在过去,大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侵犯被认为是肝内胆管癌(ICC)根治性切除的禁忌证,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目前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安全性逐渐被认可,但其疗效如何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通过国内多中心数据探讨ICC并血管侵犯患者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安全性和疗效,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1年6月国内12家三甲医院收治的1 040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未发生血管侵犯872例,血管侵犯168例(其中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35例,行常规ICC根治术未行血管切除133例)。分析全组及不同类型患者的总生存(OS)时间;在血管侵犯的患者中,分析血管切除重建对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与OS时间的影响,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OS时间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18(9.4~30.6)个月,无血管侵犯患者中位OS时间为18.51(10~32)个月,血管侵犯患者中,未血管切除患者中位OS时间为16.3(9.4~28)个月,血管切除患者中位OS时间为10(5.5~21.6)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管侵犯患者无论是否行血管切除,OS时间均低于无血管侵犯患者(均P<0.05),血管切除重建对血管侵犯患者的OS无明显改善作用(P=0.662);两两1∶1倾向评分匹配后分析显示,血管侵犯患者无论是否行血管切除,中位OS时间均低于无血管侵犯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血管侵犯vs.血管切除:26个月vs. 21.8个月,P=0.087;无血管侵犯vs.未血管切除:27个月vs. 16个月,P=0.068),血管切除重建对血管侵犯患者的OS无明显改善作用(P=0.293)。在血管侵犯的患者中,血管切除重建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未血管切除患者(均P<0.05),而术后并发症等其他临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同种类型血管侵犯患者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切除重建对不同类型的血管侵犯患者的OS均无改善作用(均P>0.05);无论是否行血管切除重建,术后辅助治疗对患者的OS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管侵犯是I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血管切除重建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可能增加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血管侵犯是ICC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23  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附视频)
    刘凌,肖瑶,盛朗晴,张祁,周吉祥,刘刚,李晓莉,翟登高,林伶,万小平,龚连生,李年丰
    2023, 32(8):1218-12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8.010
    [摘要](561) [HTML](240) [PDF 2.04 M](859)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肝胆管结石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容易导致肝硬化、胆道感染、积脓,甚至引起胆管癌。肝切除是彻底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因在近期手术效果方面的优越性,逐步取代了开腹手术。但是,相比于肝胆管肿瘤而言,肝胆管结石造成的炎症水肿和粘连使手术更加困难,因此寻找简便可靠的手术方法是有必要的。近来随着对肝脏解剖的再认识,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在肝脏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有报道证实结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反染技术可使手术更加高效和精准,但是在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鲜有报道。在本文中,笔者总结和归纳近期实施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胆道外科2022年2月—2023年4月收治的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临床体征和术前影像学资料,患者均有肝切除的指征,其中6例行左半肝切除,1例行右肝后叶切除术。术中应用荧光腹腔镜,在低中心静脉压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下,充分利用肝脏表面的解剖标志(Arantius板、脐板、胆囊板、尾状突的Glisson蒂)和Laennec膜解剖出目的肝蒂,将其阻断后再向外周静脉注射ICG,使肝脏表面显示出缺血/切除标记线,术中再结合肝静脉的显露,使解剖性肝切除的实施得以完成。部分患者需要行胆道切开及术中胆道镜取石,提高结石清除率。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切除手术,术后解剖标本,检查确认切除肝脏的肝胆管结石情况。5例患者切除肝脏后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术中胆道镜探查。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314.3±211.6)mL,无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Ⅳ级)发生,除1例患者因术后胆汁漏、伤口感染住院24 d外,其余患者术后住院时间7~9 d,平均(8.5±0.8)d。术后通过腹部B超和T管造影或者MRCP检查,6例患者的结石清除干净,1例患者行1次术后胆道镜后将结石清除干净。病检回报均示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炎,未见癌变。结论 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性肝切除结合ICG荧光反染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其有效性和优越性还有待扩大样本量、丰富临床数据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24  巨大肝细胞癌(CNLC Ⅲa期)伴门静脉左支癌栓(Vp3型)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白亮亮,谭凯,贺小军,刘冠,窦港,杜锡林
    2023, 32(1):136-1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01.013
    [摘要](786) [HTML](939) [PDF 1.94 M](1289)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新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特别是对于伴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探索HCC新辅助治疗方案。笔者报告1例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HCC患者诊疗经过,以期为HCC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的HCC(CNLC Ⅲa期)伴门静脉癌栓(Vp3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61岁。CT提示“肝左叶(12.4 cm×7.9 cm×6.6 cm)、肝右叶(11.5 cm×9.8 cm× 9.5 cm)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HCC伴门静脉左支癌栓形成”。入院诊断为HCC(CNLC Ⅲa期)伴门静脉癌栓(Vp3型),并经MDT讨论考虑行新辅助治疗。具体方案为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FOLFOX4)联合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经治疗瘤体明显缩小,甲胎蛋白转阴,可行手术切除,但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治疗。随后采用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维持治疗5个月余,患者左叶病灶及癌栓完全缓解,右叶病灶疾病进展,目前为CNLCⅡa期/BCLC B期。完善术前评估,患者行左半肝切除术+肝右叶部分切除术+门静脉左支取栓术,术后以仑伐替尼联合替雷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随访至今,共13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 对于伴有门静脉癌栓等高危复发因素的可切除HCC患者,HAIC-FOLFOX4联合仑伐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25  基于入院指标的细菌性肝脓肿液化成熟度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构建
    王一鸣,张誉,李岩,王海,阿斯哈提·库万太,陈凯
    2024, 33(1):52-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4.01.007
    [摘要](353) [HTML](271) [PDF 768.38 K](613)
    摘要:
    背景和目的:脓肿的液化成熟度是影响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早期治疗、有创引流及预后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疾病早期能够有效诊断PLA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估与治疗是临床诊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的诊疗策略是通过增强CT、MRI检查及手术情况确定脓肿性质,缺乏快速确定脓肿性质的手段。本研究利用入院常规检查指标,通过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构建PLA液化成熟度的预测模型,为PL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PLA患者资料。根据增强CT、手术情况明确的脓肿成熟度,将患者分完全液化组(59例)与未完全液化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常规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对原始资料进行二分类,经筛选后得出诊断价值较大的指标。采用贝叶斯统计法建立PLA液化成熟度预测模型,并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诊的23例PLA患者对模型进行验证,并生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本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筛选结果显示,发病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平扫CT值等因素与PLA的脓肿液化成熟度明显相关(均P<0.05);经ROC曲线验证,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的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4.6%、正确率为87.3%。结论 所构建的PLA液化成熟度贝叶斯统计预测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明确脓肿性质。在疾病早期根据体征不排除PLA时即可根据入院常规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进行使用,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