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06, 15(2):1-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1
摘要:目的:观察胃癌前哨淋巴结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染色后显影的范围及特征。术中向肿瘤边缘的正常胃壁浆膜下肌层、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观察淋巴结显影的情况;切取各站淋巴结行病理检查。结果:288例胃癌术后病理诊断为T1期102例,T2期126例,T3期60例。术中成功显影270例,阳性率为93.8%。102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前哨淋巴结(SNs)与非前哨淋巴结(non-SNs)均有转移者66例,仅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仅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者18例。结论:通过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准确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免除常规淋巴清扫。
2006, 15(2):2-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2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不同切除和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访我科4年间所行胃癌切除手术的患者,选择其中生存2年以上的6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13例、全胃切除空肠P型重建18例、空肠双Braun重建3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患者14项随访内容的反馈,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12例不同重建方式的患者,进行贮袋99mTc核素排空功能检测。结果:手术后6个月,各指标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2个月,双Braun重建比P型重建和食管胃吻合在进食时间(P<0.05)、进食次数(P<0.05)、体重(P<0.01)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手术后24个月,双Braun重建在体重改善方面优于P型重建和食管胃吻合(P<0.01)。食物在双Braum重建的贮袋中存留的时间比其他2种重建方式延长(分别为P=0.001;P=0.002)。结论:全胃切除双Braun重建手术术后患者近期生活质量优于P型重建和食管胃吻合术;双Braun重建的贮袋具有良好的食物存储功能。
2006, 15(2):3-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3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及两者与胃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癌周区域淋巴结中VEGF-C及MMP-7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C和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及癌旁组织;在区域淋巴结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癌转移组(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C,MMP-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MMP-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 (P<0.05)。结论:VEGF-C和MMP-7在胃癌中的高表达与胃癌浸润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2006, 15(2):4-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4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790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2006, 15(2):5-10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5
摘要:目的: 探讨保罗样激酶1 (plk1)在胃癌组织中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了60例胃癌患者新鲜切除胃癌组织及其对应正常胃粘膜组织中plk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lk1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P<0.01);并且其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蛋白质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有关(P<0.05)。结论:plk1的过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程度可望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新的判定指标。
2006, 15(2):6-1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6
摘要:目的:探讨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人大肠癌细胞(LS-174T)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NAME干预LS-174T细胞,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L-NAME对 细胞分泌NO的影响;用重组基底膜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用 RT-PCR法检测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1)L-NAME降低了SL-174T细胞NO的分泌,呈浓度依赖性。(2)0.2 mmol/L,0.4 mmol/L, 0.8mmol/L 和1.0mmol/L L-NAME处理SL-174T细胞72 h,对细胞侵袭重建基底膜的抑制率分别为10.29%,19.62%,34.08%和42.23%( P<0.05或P<0.01);(3)对细胞趋化运动抑制率分别为20.76%,24.95%,39.43%和46.85%( P<0.01),同时可降低细胞MMP2mRNA的表达,而提高TIMP2mRNA的表达。(4)NO浓度与MMP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24,P<0.01),而与TIMP2mRNA呈负相关(r=-0.7106,P<0.01)。结论:L-NAME具有抑制SL-174T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L-NAME的抗侵袭活性与肿瘤细胞MMP2mRNA和TIMP2mRNA的表达有关。
2006, 15(2):7-1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7
摘要: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消炎药(NASIDs)通过产生一氧化氮的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方法研究细胞凋亡,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测定细胞培养上清PGE2的环氧化酶2(PGE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OX-1/COX-2蛋白表达。结果:在不同时间和浓度梯度中,GSNO处理可增加PGE2的产量。用500μmol/L处理48h后,COX-1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ASIDs可以阻断PGE2的产生,但对于GSNO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无影响。结论:GSNO可促进细胞产生PGE2增加,并诱导COX-1和COX-2蛋白呈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表达;高浓度的GSNO可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3种细胞株凋亡,而不受COX-2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NADIs能阻断PEG2产生,但对于GSNO诱导的结肠癌细胞株生长抑制并无协同作用。
2006, 15(2):8-1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8
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离散因子(HGF/SF)在诱导大肠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GF的受体c-met在受检大肠癌细胞株Caco-2,Colo320中的表达;观察Caco-2,Colo320中HGF/SF活化p42/p44MAPK和 p38MAPK的动态变化;应用[3H]-TdR,MTT方法观察p42/p44MAPK和p38MAPK传导通路阻滞剂PD98059和SB203580对HGF/SF诱导的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1)c-met在Caco-2和Colo320中有表达。(2)HGF/SF激活p42/p44MAPK,p38MAPK:20ng/mL的HGF/SF处理细胞,p42/p44MAPK磷酸化在10min达高峰(2.28±0.01);p38MAPK变化与之相似(2.25±0.01)。(3)HGF/SF诱导大肠癌细胞的DNA合成增加依赖于p42/p44MAPK的激活, 在24h时点分别以20ng/mlHGF/SF,不同浓度(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PD98059和SB203580处理细胞,HGF/SF使胸腺啶吸收增加(P<0.01);PD98059以浓度依赖性抑制胸腺啶的吸收(P<0.01)。(4)HGF促进Caco-2细胞的增殖,而PD98059对这种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HGF激活大肠癌细胞Caco-2和Colo320中p42/p44MAPK和p38MAPK;p42/p44MAPK参与HGF/SF诱导的大肠癌细胞Caco-2有丝分裂;HGF促进大肠癌细胞Caco-2增殖;HGF/SF和p42/p44MAPK在大肠癌细胞中发挥作用可能有细胞选择性。
2006, 15(2):9-1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09
摘要: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清及不同的细胞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水平,评估其在诊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66例大肠癌(观察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及4株大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VEGF-C和VEGF的分泌的水平。 结果:观察组血清VEGF-C和VEGF均高于对照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VEGF-C和VEGF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有淋巴管和/或血管浸润组上述两指标均高于无浸润组(P<0.01)。血清VEGF-C水平在1 438.0pg/mL以上者其灵敏度为81.0%,特异性为76.0%;血清VEGF水平在240.2pg/mL以上者其灵敏度为72.0%,特异性为74.0%。联合检测VEGF-C和VEGF对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预测价值达84.6%,阴性预测价值达94.4%,精确度达93.7%。LoVo及LOVo-5FU培养液中VEGF-C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检测VEGF-C为判断大肠癌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可能提供新的诊断依据。VEGF-C可望成为治疗大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新靶点。
2006, 15(2):10-1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0
摘要:目的:探讨c-kit基因突变对胃肠道基质瘤(GIST)的发病及在临床病理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方法检测106例GIST中c-kit基因突变的情况,并对其中的57例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全组基因突变率为45.3%(48/106);良性GIST c-kit基因突变率为4.9%(2/41),恶性GISTc-kit基因突变率为70.8%(46/65),c-kit基因突变阳性组的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低于突变阴性组。对肿瘤大小、肿瘤性坏死、浸润程度、核分裂象计数、核异型性等指标的比较,突变阳性组和阴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5),邻近组织的侵袭及肿瘤的转移、复发的发生率突变阳性组均明显高于突变阴性组。结论:c-kit基因突变在GIST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GIST患者临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6, 15(2):11-1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1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简便稳定存活率高的大鼠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整块切取带有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并门静脉的节段小肠, 术中原位冷灌注, 4℃乳酸林格液保存。动脉吻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供体腹主动脉对受体腹主动脉的端侧吻合,利用Cuf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移植肠远、近端分别与受体肠行端端吻合。结果:建立小肠移植模型16次,动脉、静脉吻合时间分别为(25±5)min和(4±1)min。16只受体鼠中13只存活超过5d, 平均存活(10.35±2.84)d, 最长存活时间为21d。结论:移植肠的获取、血管吻合技术、肠吻合技术和维持良好的血容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小肠移植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2006, 15(2):12-1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2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类癌外科治疗的合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直肠类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6±63.4)个月。小于1cm的20例手术切除后无一复发,1~2cm的9例有3例复发,大于2cm的7例中3例因类癌肝转移死亡。结论:肿瘤直径大小可粗略地判断直肠类癌潜在恶性程度, 以TNM分期来决定手术方式简单、实用,值得推荐。
2006, 15(2):13-1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3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术中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52例。结果:全组患者会阴及盆腔复发14例,吻合口复发31例,阴道壁复发4例,前列腺复发2例,腹壁切口种植1例。36例再行根治性手术,13例行姑息性切除手术,3例行肠造口术。根治术组和姑息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5(12~80)个月和12(3~23)个月。结论:对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仍应积极手术,术中彻底切除病灶和正规的淋巴清扫,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2006, 15(2):14-1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4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7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57例)、上腹部隐痛(10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为首发临床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96.8%,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阳性率为100.0%,磁共振胰胆管显像(MRCP)为83.3%,B超为85.9%,CT为72.3%。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2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Whipple 术及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9%和44.4%;5年生存率分别为31.7%和33.3%。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和ERCP,M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2006, 15(2):15-1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5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基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5年收治的31例胃肠道基质细胞瘤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根据Fletcher风险分级,极低风险3例,低风险5例,中风险15例,高风险8例。CD117,CD34,desmin,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5%,87.1%,38.7%,35.5%,25.8%,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程度无关(χ2=0.35,0.12,0.03,0.05,0.01,均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相关(χ2=4.87,P<0.05)。结论:用Fletcher分级对胃肠道基质瘤分级评价更为科学合理。中、高危险程度者复发率26.0%,明显高于极低和低风险者(P<0.00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肠道基质瘤最佳选择。肿瘤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是危险的重要指标。核分裂相是判断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2006, 15(2):16-1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6
摘要:胃肠道基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代表了一类在发病机制、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肿瘤类型。它起源于胃肠道Cajal细胞,通常存在KIT或PDGFRA基因突变。近年来,有关胃肠道基质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为消化道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在某些方面尚欠成熟。作者对近年有关胃肠道基质瘤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2006, 15(2):17-1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7
摘要: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胃肠道基质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以进一步认识胃肠道基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法。
2006, 15(2):18-1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8
摘要:评价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生存率。由同一手术小组施行进展期胃癌根治术48例;21例行D2根治切除,27例行D3根治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获取淋巴结数和术后生存率等指标。结果示D2和D3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4.4±58.6)min和(352.7±69.1)min,出血量分别为(283.5±105.4)mL和(357.1±139.9)mL。D3组的手术时间比D2组长(P<0.05),但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D3组获取的淋巴结数为(44.2±12.6)个,多于D2组的(22.6±4.5)个(P<0.05)。D3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0%,67.2%和53.8%,略高于D2组的83.8%,56.9%和4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3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且可获取更多的淋巴结,从而可能减少残留阳性淋巴结的危险,或许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
2006, 15(2):19-1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19
摘要:为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4年间手术治疗的330例6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的情况。结果示330例中有72例出现PPC,发生率为21.80%,死亡5例,病死率占全组患者的1.51%,占PPC患者的6.94%。PPC发生率如下:年龄﹥80岁者为42.30%;体重指数﹥25者为27.38%;有吸烟史者为37.00%;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者为33.56%;上腹部手术为37.39%;手术时间﹥2h者为24.60%。提示PPC的发生与高龄、肥胖、吸烟史、COPD史、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有明显关系,是相关的危险因素。
2006, 15(2):20-1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0
摘要:笔者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30岁以下大肠癌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全组误诊率达67.1%,癌肿以直肠癌和右半结肠癌为主,病理分期Dukes C,D期占87.5%,分化不良型占75.0%。根治性手术率占57.1%,淋巴结转移率62.0%,根治性手术5年生存率为23.0%,姑息性手术3年生存率为10%,无5年生存。 提示 青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增高,以直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多见,而且恶性程度和误诊率高,手术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2006, 15(2):21-1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1
摘要:回顾分析64例由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18例右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8例,一期切除加回肠-横结肠断端双腔造瘘5例,一期暂时性盲肠造瘘,二期根治性切除肿瘤2例,3例无法切除者,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7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盲肠造瘘4例,一期切除加结肠断端双腔造瘘6例,一期暂时性横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1例,1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横结肠造瘘;27例直肠癌中一期切除吻合13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横结肠造瘘9例,一期行暂时性乙状结肠造瘘,二期切除肿瘤3例,2例无法切除者,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发生6例吻合口瘘中右半结肠癌1例,左半结肠癌1例,直肠癌4例;一期切除加预防性造瘘1例,其余5例均为一期切除吻合者。 围手术期死亡4例。提示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及肠管、肿瘤的局部情况而定。
2006, 15(2):22-1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2
摘要: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421例因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示PGS患病率为4.04%。术后补液量较多(P﹤0.001)及白蛋白(清蛋白)降低程度较严重(P﹤0.001)是PGS的高危因素。经限制性补液及充分的蛋白补充、适当的营养支持,所有病例均于5周内恢复。提示限制性补液及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治疗术后PGS的重要手段。
2006, 15(2):23-1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3
摘要: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该文2例均表现为突发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胃溃疡,术前均经CT发现胰腺肿块,均以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为胃泌素瘤。术后均随访3年无复发。提示对多发性、异位、顽固性消化性溃疡应警惕本病的存在,以免延误诊断。
2006, 15(2):24-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4
摘要:
2006, 15(2):25-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5
摘要:
2006, 15(2):26-1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2.026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