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06, 15(3):1-16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1
摘要:
2006, 15(3):2-1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2
摘要:
2006, 15(3):3-1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3
摘要: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2003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58例(56.9%)行手术切除,其中27例(26.5%)行根治性切除,31例(30.4%)行姑息性切除;44例(43.1%)行胆管引流术,其中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20例,胆管外引流术24例。根治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51.85%,37.03%,22.22%;姑息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45%,3.22%,0%;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组和胆管外引流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29.41%和23.80%,无生存2年者。结论: 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006, 15(3):4-1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4
摘要: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与肝胆管癌发生的关系及提高早期诊断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0年收治的2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肿瘤在所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占2.8%(24/860),癌肿均发生于含结石胆管处,部分切片中可见癌与不同程度的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同时存在。术前B超、CT和MRI/MPCP 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占位病变诊断率分别为40.9%(9/22),53.8%(7/13)和66.7%(4/6);手术切除率70.8%(17/24),根治性切除率为33.3%(8/24)例,姑息切除率为37.5%(9/24)。术后1,3年生存率:根治组为62.5%,25.0%,姑息性组为33.3%,11.1%,活检组为0%。结论: 长期肝内胆管结石反复发作是引起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原因;结石型肝内胆管癌的延误诊断率高、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重视结石型肝胆管癌临床延误诊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有助于早期诊断。
2006, 15(3):5-1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5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胆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2例胆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对每一指标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P<0.1的自变量方可进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可能因素有7个,即年龄、术前总胆红素、γ-GT、白(清)蛋白、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术前合并症;多因素分析显示显著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3个,按影响大小依次为年龄、肿瘤分期和γ-GT。结论: 高龄、高γ-GT水平和肿瘤分期晚增加胆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风险。
2006, 15(3):6-18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6
摘要:目的: 利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接种裸鼠脾脏,建立肝、肺转移模型。方法: 将FRH-0201细胞系(120代)接种于7只Balb/c裸小鼠脾脏。出现转移时,将转移瘤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将转移的肿瘤行细胞培养,再次接种裸鼠脾脏,观察转移成瘤情况。结果: 脾脏局部成瘤率为100%(7/7),转移瘤发生率14.3%(1/7)。转移瘤细胞再次接种于裸小鼠脾脏,转移发生率100%。转移瘤电镜显示典型恶性细胞特征。转移瘤细胞染色体众数19条,主流范围18~44条。结论: 该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瘤,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
2006, 15(3):7-1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7
摘要: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PTEN/mTOR中抑癌基因PTEN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携带有野生型PTEN和突变型PTEN的真核表达载体及空载质粒转染QBC939;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及蛋白激酶B磷酸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结果: 野生型PTEN转染成功后的QBC939细胞中PTEN明显上升,磷酸化AKT明显下降,mTOR表达也明显下调;而突变型PTEN转染后的细胞中PTEN上升,但磷酸化AKT的变化不明显,mTOR的表达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PTEN通过磷酸化AKT使之活化,进一步使下游的mTOR 同步下调,继而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在PI3K/AKT/PTEN/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PTEN与mTOR通过AKT的磷酸化有密切关系。
2006, 15(3):8-1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8
摘要:目的: 探讨PTTG和VEGF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胆管癌发展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PTTG和VEGF蛋白在36例胆管癌标本、30例胆管癌旁组织和12例胆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 结果: 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TT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6/36)和63.3%(19/30),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36)和76.7%(23/30);在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TTG和VEGF的表达。上述3种组织之间的PTTG和VEGF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癌组织中PTTG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3,P<0.001)。PTTG和VEGF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与否关系密切,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无关。 结论: PTTG和VEGF在胆管癌中高表达,两者表达呈正相关;与胆管癌的转移与否关系密切。
2006, 15(3):9-1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09
摘要:目的: 观察转染反义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DNMT3b基因在胆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反义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入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DNMT3b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观察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转染反义基因能使DNMT3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转染反义DNMT3b基因不能抑制QBC939的生长曲线,对其软琼脂克隆形成率亦无影响(P=0.717);转染反义DNMT3b基因不能改变QBC939的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P=0.089)。结论: 转染反义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下调DNMT3b在QBC939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但对QBC939的生长和增殖无影响,也不能改变QBC939的细胞周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2006, 15(3):10-1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0
摘要:目的: 探讨胆系恶性肿瘤组织中p16,nm23和PTEN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胆系恶性肿瘤(胆管腺癌33例,胆囊腺癌30例)和2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p16,PTEN和nm23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16,nm23及PTEN 3种基因蛋白在胆道腺癌组织中呈低-中度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5%,38.1%,23.8%,明显低于胆管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高分化胆管腺癌与胆囊腺癌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而p16和nm23差异不明显。结论: 胆系恶性肿瘤中存在上述3种基因变异或缺失。 PTEN和p16基因变异对细胞周期均失去调控,从而促进肿瘤生长, PTEN和nm23基因的变异降低了对胆系肿瘤浸润转移的制约。
2006, 15(3):12-2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1
摘要:目的: 研究葡萄籽多酚(GSP)逆转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耐药的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耐药逆转剂。方法: 选择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各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RT-PCR 测定MDR1 mRNA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P-gp,bcl-2蛋白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结果: (1) 无毒(3μg/mL)和低毒(6μg/mL)浓度的GSP处理后各化疗药物的IC50值均明显下降(P<0.05),能明显逆转GBC-SD的多药耐药性;(2)上述两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MDR1 mRNA表达(P<0.05);(3)上述两浓度的GSP能下调GBC-SD细胞P- gp和bcl-2蛋白表达(P<0.05);(4)GSP增加GBC-SD细胞内ADM药物浓度(P<0.05)。结论: GSP能部分逆转先天性耐药细胞株GBC-SD多药耐药性,其作用机制为下调GBC-SD细胞MDR1 mRNA,及P- gp和bcl-2蛋白表达。
2006, 15(3):13-20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2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及SP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结肠黏膜,15例单纯血吸虫病结肠黏膜,20例血吸虫病并大肠癌,20例无血吸虫病大肠癌的c-erbB-2及DPC4的表达。结果: c-erbB-2在4组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但在血吸虫病肠黏膜中的表达最高(P<0.05)。DPC4亦在4组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但在正常肠黏膜的表达水平最高 (P<0.05)。结论: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引起黏膜上皮恶变时,c-erbB-2,DPC4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一早期分子事件。
2006, 15(3):14-2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3
摘要: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总结8年间住院的165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其中A组85例行肝叶(或肝段)切除的各种术式,同时行胆管空肠吻合40例,肝断面扩张胆管、肝门胆管与空肠双口吻合10例,T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21例和14例;B组80例行非肝叶(或肝段)切除术的各种术式,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U形管引流15例,胆肠吻合+胆总管取石4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46例。结果: A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7年,术后残留结石4例,残石率4.71%;症状复发3例,复发率3.53%,无再手术者。B组无手术死亡;B组随访2~7年,术后残留结石12例,残石率15.00%。10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热,症状复发率12.5%。术后经胆道镜取石5例,其余6例中有3例再次行肝叶切除治愈。结论: 肝段(叶)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为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孔凡民,李航宇,李昱骥,周建平,董明,郭克建,郭仁宣,田雨霖
2006, 15(3):15-2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4
摘要:目的: 总结胆道手术中防治副肝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间发现的26例副肝管病例资料。结果: 26例病例中I型10例,占38.5%,均被切断、结扎,术后无胆汁漏、胆系感染或梗黄发生;II型7例,占26.9%,损伤3例,经相应处理,未发生并发症;III型6例,占23.1%,损伤2例,1例术后发生胆漏,经再次手术治愈。IV型2例,占7.7%,2例均得以保护,未损伤。V型1例,占3.8%,术前得以确诊,未损伤。结论: 为防止副肝管损伤,应加强术前、术中副肝管诊断,尤其是术中胆道造影。不同类型副肝管损伤,处理上应分别对待。对于I型胆囊胆管可切断结扎,II型汇入胆囊管的副肝管应尽量保护,如损伤,根据管径大小,采取不同处理方法。III型、IV型副肝管均应保护,防止损伤,如损伤,采用修补或内引流术,防止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
2006, 15(3):16-2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5
摘要: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梗阻性黄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其中手术治疗20例,术式均为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旷置十二指肠,术后恢复均良好;非手术治疗5例,虽均于症状消退后出院,但随访均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致梗阻性黄疸,ERCP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均应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术,是简单、合理、安全、有效的术式。
2006, 15(3):17-2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6
摘要: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治疗后仍存在结石残留、症状复发、胆管癌等问题。“解除梗阻,去处病灶,通畅引流”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原则。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变特征选择合理的术式,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的应用,实行个体化治疗,寻求新的治疗方法,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2006, 15(3):18-2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7
摘要: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常与胆汁成分改变有关,但其确切机制及其始动因素尚未完全明了,该文就近年胆汁中蛋白质成分改变对胆石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面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2006, 15(3):19-2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8
摘要:为探讨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有效的术式,笔者采用切开胆囊管并侧移的方法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8例:其中肝总管狭窄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1例,肝总管狭窄反复并发梗阻性黄疸2例,LC术中肝总管损伤3例,Mirizzi综合征III型2例。术后4~7个月T管造影显示肝总管通畅无狭窄后拔管。术后1年B超检查,肝总管、胆总管通畅无狭窄。提示胆囊管壁转移修复肝总管狭窄或缺损的术式是可行的。
2006, 15(3):20-2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19
摘要:为总结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8例症状性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8例,其中2例中转开腹;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一期胆囊切除10例,其中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资料提示,对肝功能代偿良好者,可首选LC;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行一期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2006, 15(3):21-2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0
摘要:为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管结石嵌顿的诊治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4年间行LC治疗768例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囊管结石嵌顿36例的诊治经过。36例中胆囊管结石嵌顿处距胆总管的距离小于0.5cm者22例,距离0.5~1.5cm者14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切开取石及LC,无1例出现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5d,平均3.8d。随访3个月至2年无1例出现胆管狭窄。提示:术者只要充分了解胆囊管结石的特殊性,合理处理胆囊管嵌顿结石,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2006, 15(3):22-2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1
摘要:笔者回顾1994年以来收治的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13例,13例中发生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其中胆(肝)总管横断上夹2例,三管汇合区胆管侧壁损伤2例,电凝损伤右肝管2例;发生于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3例外院转入),其中胆(肝)总管横断结扎4例,术中发现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6例胆(肝)总管横断者行胆总管(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1例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经再次手术痊愈出院,1例形成门静脉血栓仍在治疗。7例胆管壁损伤者行修补,T管引流,预后良好。笔者体会:术中精细操作是胆囊切除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前提,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把握再次手术指征及时机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2006, 15(3):23-2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2
摘要:按顺序抽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历110份,开腹胆囊切除术(OC)病历136份,笔者就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LC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短于或少于OC组。提示:LC优于OC,值得在基层推广与普及。
2006, 15(3):24-23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3
摘要:分析10年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715例,其中顺行LC 585例,逆行LC 125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OC)5例。LC成功率99.3%(710/715)。无肝外胆管损伤。笔者的经验是,不盲目追求“三管一壶”的完全显露,顺行LC,逆行LC和适时中转OC的结合应用,避免不正确操作以及注意胆囊管的局部解剖变异,是避免LC中肝外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2006, 15(3):25-2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4
摘要:回顾性分析67例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66例插管造影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5%。其中输尿管导管(选用5~6F)直接插入胆囊管造影成功者59例,经斑马导丝引导插入输尿管导管造影成功者7例。无胆管损伤、胆道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提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插管胆道造影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良好的胆道造影方法,值得推广。
2006, 15(3):27-18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5
摘要:
2006, 15(3):28-2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6
摘要:
2006, 15(3):29-2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7
摘要:
2006, 15(3):29-2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3.028
摘要:回顾分析20例胆道手术后与T管有关腹腔胆汁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示T管安放技术不规范,术后T管误拔以及机体愈合能力低下,在正常情况甚至延期拔管后出现腹腔胆汁漏为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20例中7例沿T管窦道及时插入钝头导尿管重建有效引流;另7例T管接低负压同时T管外周置多孔腹腔管低负压引流,将漏入腹腔胆汁有效引出体外;6例再次剖腹,手术重置T管引流。20例治愈。笔者认为,规范T管安放技术,加强术后T管管理以及部分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不置T管可以减少与T管有关的腹腔胆汁漏发生。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