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06, 15(5):1-3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1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年来我科收治的96例(106条肢体)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06条患肢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主要用Fogarty管在手术室或介入室DSA监测下行取栓,8例(12条肢体)患者在取栓的基础上进行解剖外人工血管转流。结果:术中髂、股、腘、胫动脉取栓成功70例(75条肢体),11例(12条肢体)腘动脉以远取栓不成功;8例(12条肢体)股动脉近心端受阻,远心端通畅者4例行腋-双股转流,4例行股-股人工血管转流。1例(1条肢体)因胸腹主动脉夹层造成下肢缺血行腹主动脉夹层开窗术。6例(6条肢体)行近端取栓加远端I期截肢。最终本组76例(85条肢体)救肢成功,成功率79.2%(76/96);11例(11条肢体)截肢,截肢率11.4%(11/96);9例(10条肢体)死亡,死亡率9.4%(9/96)。对76例(85条肢体)成功保肢者随访1~38个月,7例(7条肢体)因再栓塞或血栓形成再手术治愈。结论:取栓术是急性下肢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DSA下监测取栓有助于提高疗效。手术的效果取决于肢体缺血的时间和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处理。
2006, 15(5):2-3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2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1月,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24条患肢)。24条患肢行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其中12条患肢加行股深动脉成形术,14条患肢加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踝肱指数0.63 ±0.18与术前0.24±0.13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平均随访13个月(1~23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仅4例残余有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300~500m),其中3例术后3个月行干细胞移植术后症状明显好转,跛行距离加大(>1 000m)。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结合动脉旁路术、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手术方式灵活,尤适用于高危重症患者。
2006, 15(5):3-3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确诊率为77.3%,2例非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病死率100.0%)。20例经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死亡(病死率60.0%);1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5例死亡(病死率33.3%)。总病死率为45.5%。结论: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早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肖占祥,梁安林,吴昌雄,张震生,郑进方,陈劲松,吴奕强,周开伦,邢贻雷
2006, 15(5):4-3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4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9例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颈部及四肢血管损伤55例,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4例,其中股动脉损伤并感染21例,介入并发血管损伤4例。四肢或颈部血管破裂或横断病例入院前多已给予压迫止血或抗休克治疗。所有股动脉损伤并感染病例均行血管结扎并脓肿引流术,其余患者根据病情行对端吻合术(11例),血管移植术(12例),血管修补术(14例)。结果:死亡2例;截肢5例(其中1例介入治疗误栓股动脉);21例股动脉感染破裂者术后出现间歇性跛行、皮温低等缺血表现,但无1例下肢坏死;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血管损伤首先应立即给予局部止血或抗休克处理,以抢救患者生命,再根据血管损伤情况进行处理,尽可能保存肢体。血管重建是血管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股动脉损伤并感染者可行动脉结扎术。
2006, 15(5):5-3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5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EVLT)联合手术个性化治疗静脉曲张的综合方法。方法: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285例(295条患肢),根据临床表现和双功超声、静脉造影,基于CEAP分期,分为A,B,C 3组,采取3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A组用单纯腔内激光闭塞术;B组用腔内激光加点式结扎;C组用股浅静脉包窄术加腔内激光加点式结扎。结果:全组曲张浅静脉均消失,皮肤颜色变浅,肿胀改善,溃疡愈合或缩小。结论:EVLT技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只要根据CEAP分期,通过标准化的诊断,选择好适应证,采用EVLT联合其他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可行和有效的。
2006, 15(5):6-3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6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使用弹力袜以及爱脉朗在血栓后综合征(PTS)防治中的价值。方法:将经过抗凝、溶栓治疗后的58例(58条肢体)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治疗1组(抗凝+弹力袜24例)和治疗2组(抗凝+弹力袜+爱脉朗19例),通过随访,比较临床评分,评价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PTS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从6个月开始,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年和1.5年治疗2组临床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结论:DVT患者出院后的抗凝、压力支持治疗及爱脉朗的应用对于减少血栓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2006, 15(5):7-3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7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50例(56条)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患者,行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对术后溃疡愈合情况进行1~3年随访。 结果:55条下肢溃疡在10~49d内愈合,1条90d未愈,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随访1~3年,6个月后复发1例,抗炎换药后愈合。18个月后2条复发,再行小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溃疡愈合。 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下肢复发性静脉性溃疡较为有效的方法。
2006, 15(5):8-34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8
摘要: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抑制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动物分为3组:(1)异系移植对照组;(2)异系移植实验组;(3)同系移植对照组。60d后对移植动脉行病理组织学检测,观察移植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移植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异系移植实验组血管内膜增厚程度显著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1),(2),(3)组移植动脉内膜增厚面积比分别为(35.20±6.35)%,(12.40±2.65)%,(1.2±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异系移植实验组表达明显低于异系移植对照组和高于同系移植对照组,(1),(2),(3)组分别为(17.20±1.65)%,(5.40±0.80)%,(1.1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大鼠移植动脉硬化,PCNA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移植动脉硬化的机制之一。
罗涛,张强,张建,李建新,谷涌泉,俞恒锡,汪忠镐
2006, 15(5):9-3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09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炎性反应对移植静脉中腺病毒载体转染的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颈外静脉将携lacZ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注入大鼠的颈总静脉中,使其自然充盈。室温下孵育30min后,将转基因静脉间置移植于颈总动脉。在静脉转基因后3,14,21d取材。经X-Gal(5-溴-4-氯-3-吲哚-D-半乳糖苷)染色检测静脉中标记基因的表达,测定β-半乳糖酶的活性。常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静脉中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外源基因在体表达14d时β-半乳糖酶活性下降,至21d时活性近消失。静脉移植后3d,VCAM-1和ICAM-1表达上调,白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脱落,内皮层不完整。而未进行移植的转基因静脉,内皮细胞无VCAM-1及ICAM-1的表达,血管壁无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完整。在移植静脉中,阳性内皮细胞数比未移植静脉明显减少(P<0.05),平滑肌细胞数则与未移植静脉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移植静脉早期炎性反应造成的内皮细胞损伤与转基因表达迅速下降有关。
刘成霞,张尚忠,张孝卫,李铁军,黄丽华,张静,王兵
2006, 15(5):10-3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0
摘要:目的:研究增殖-凋亡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二甲基肼诱发昆明小鼠结直肠癌。分别于给药后第12,18,2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点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结直肠黏膜的病理变化。多阶段动态观察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分布和程度;并分别应用RT-PCR,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21waf1,GADD45和Bax的表达。结果:诱癌过程中,模型组小鼠结直肠黏膜上皮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和腺癌。模型组结直肠非癌黏膜各时点的PC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从正常黏膜→不典型增生→腺瘤→癌,PCNA表达逐渐增高,至癌阶段PCNA表达明显增强,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结直肠在从正常黏膜至癌的演变过程中,增殖与凋亡的比值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结直肠黏膜在从正常黏膜至腺瘤的过程中,p21waf1,GADD45和Bax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而癌组织中,3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结论:在二甲基肼诱发的昆明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结直肠黏膜存在着增殖与凋亡的失衡;p21waf1,GADD45和Bax 3种抑癌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郭跃华 , , 李富荣, 桂玲, 韩涛, 鲍世韵 , ,周汉新
2006, 15(5):11-3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1
摘要:目的: 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 C-Fe@CN-CN ),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C-Fe@CN-CN,测定其表征,观察其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检测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计算IC50,绘制生长曲线。结果:C-Fe@CN-CN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07±21)nm,载药量为(11.40±1.31)%。C-Fe@CN-CN的体外释药行为包括快速相和平稳相两阶段,可持续5d。C-Fe@CN-C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24h时抑制效应低于原药,作用48h和72h时抑制效应等同于原药。C-Fe@CN-CN的24,48,72h IC50分别为135,18.84,6.09μg/mL。空白微球对肝癌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C-Fe@CN-CN具有长循环和肿瘤组织滞留潜能,磁靶向性强,可缓释药物。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空白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006, 15(5):12-3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2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brex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Celebrex对细胞系生长的影响;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elebrex抑制GBC-SD细胞系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40,80,120,160μmol/L浓度的Celebrex对GBC-S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是18.77%,25.32%,46.58%和52.19%(P<0.01)。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在40,80,120,160μmol/L浓度下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1±1.44)%,(12.40±0.87)%,(26.37±1.72)%和(43.21±0.39)%,与对照组(4.87±0.55)%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1)。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胞核浓缩、碎裂以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Celebrex 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2006, 15(5):13-3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3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2004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急性MVT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术前经CT或超声检查确诊,6例于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全组有1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4例采用美蓝判断肠坏死的范围;有6例采用介入治疗,其中4例采用经肠系膜上动脉溶栓治疗,2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在肠系膜静脉内行血栓清除术。结果:手术组4例死亡,3例死于脓毒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介入组6例均治疗成功,血栓清除满意。结论:急性MVT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检查是准确的方法。对于已经有肠坏死的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方法,术中美蓝确定坏死肠管范围有一定价值。对于无坏死型MVT,介入治疗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2006, 15(5):14-3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4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测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6例DVT患者DD值在不同的发病时间和临床分型的变化,并与99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患者DD值进行比较。结果:DVT患者DD值在急性期内含量较高,陈旧性血栓随时间而逐步降低,而无血栓者呈阴性;周围型DVT阳性率高达85.7%。结论:DD可作为急性DVT诊断、预测及预后判断方法之一,尤其对周围型DVT诊断更适合。
2006, 15(5):15-3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5
摘要: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间126例大肠癌致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资料。 结果:126例患者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35例,一期行横结肠切除10例,一期行左半结肠切除48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作二期吻合1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1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5%(17/126),围手术期病死率4.8%(6/126)。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1%,52.7%,38.1%。结论:重视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2006, 15(5):16-3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6
摘要:复习相关文献,就脐静脉通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自然通畅或再通的脐静脉是通向门静脉系统的捷径,随着对其胚胎发育和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结合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进步,脐静脉通路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且有深入研究价值。
2006, 15(5):17-3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7
摘要:为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复发的预防,笔者将4年内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9例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所有患者行经腹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术。手术后抗凝治疗。观察组同时经患肢股动脉灌注溶栓药物及间歇性空气压迫。结果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后12d,患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示:观察组19例(73.1%)深静脉通畅,7例(26.9%)部分通畅;对照组8例(34.8%)深静脉通畅,15例(65.2%)部分通畅(P<0.05)。随访41例(83.7%)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观察组16例(72.7%)患肢深静脉通畅,6例(27.3%)部分畅通;对照组7例(36.8%)患肢深静脉通畅,12例(63.2%)部分畅通(P<0.05)。 〖KG(*8〗提示手术后动脉灌注溶栓、抗凝,结合空气压迫等综合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取栓术后复发是有效的。
2006, 15(5):18-3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8
摘要:对12例医源性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行血管修补6 例,端端吻合4例,自体静脉移植1例,多普勒超声引导压迫闭合假性动脉瘤腔1例。结果1例死于大出血,1例术后足部因坏死而截肢,10例救治成功无并发症。解剖不熟悉、操作不规范是医源性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术前正确判断病情、术中加强防范意识、解剖清晰、规范操作可有效预防医源性血管损伤,一旦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2006, 15(5):20-38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19
摘要:对32例围产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病程在1周内者行腔内手术治疗,即滤器置入加取栓管取血栓,尽可能取出新鲜血栓,同时预防肺栓塞。病程>1周者行非手术治疗,即抗凝加溶栓药物;通过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二者均取得良好效果。
2006, 15(5):21-3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0
摘要:为评价Amplatz血栓消融器(ATD)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笔者对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腘静脉穿刺或股静脉切开行ATD机械消融术。结果示,经上法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近期通畅率90.0%,远期通畅率70.0%。提示 ATD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2006, 15(5):23-39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1
摘要:报告15例小儿肢体海绵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15例均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其中7例复发,复发者中2次手术治愈4例,3次手术治愈2例,另1例已4次手术仍复发。复发病例中有2例曾在复发后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无明显效果。复发部位均位于原发部位或原发部位的边缘。复发时间于术后2~6个月。本组病例提示手术是治疗肢体海绵状淋巴管瘤惟一有效方法,但复发率较高,再次手术仍可获得痊愈。避免复发的经验是设计切口要足够大,术中仔细区分肿瘤与脂肪组织不同的质地感。
2006, 15(5):23-39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2
摘要:为探讨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与肺栓塞(PE)形成的原因,诊治要点和预防措施,回顾性分析22例腹部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并发DVT,8例同时出现DVT与PE。 14例DVT的发生为单侧肢体患病,超声检查可以证实,早期抗凝治疗顺利出院;8例PE患者有典型的胸部症状,心电图、血气出现改变,8例D-二聚体呈现阳性,5例超声检查肺动脉压异常,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后7例顺利恢复。提示DVT和PE的高危因素是手术创伤、恶性肿瘤、长久卧床和血液高凝,应早期治疗并对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
2006, 15(5):24-3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3
摘要:为探讨髂静脉支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中的临床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髂静脉支架置放成功,展开良好,无1例发生移位或髂静脉破裂出血。
2006, 15(5):25-39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4
摘要:对3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经脾静脉残端插管,外接给药泵固定于体外。术后每天经药泵注入抗凝药物,2周后拔管。结果示全部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随访无血栓形成。提示经脾静脉插管注入抗凝药物是预防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2006, 15(5):26-3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5
摘要:目的: 笔者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选择的脾破裂行保脾治疗26例的临床资料。损伤分级:I级15例,II级5例,III级6例。9例有合并伤。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12例;生物胶粘合止血3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脾动脉分支结扎+缝合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修补术+生物胶粘合止血4例。全组患者均保脾成功,恢复顺利,3个月后复查CT,保存脾存活良好,血小板、血液免疫球蛋白和C3,C4均正常。提示按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脾破裂在III级以内无严重腹部合并伤者在基层医院行保脾手术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
2006, 15(5):27-3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6
摘要:回顾性分析83例高龄胆道急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结石性胆道急症62例 ,急性非结石性胆道急症 21例。其中68例(81.9%)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并存疾病。充分认识高龄胆道急症患者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体征不相符,起病急,进展快,病程长、重症多, 并存疾病多。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针对性综合治疗并存疾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把握好手术时机,争取在24~48h内手术,选用简单有效的术式以解除梗阻、畅通胆道,引流脓性胆汁为原则。术后合理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2006, 15(5):28-33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7
摘要:
2006, 15(5):29-3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8
摘要:
2006, 15(5):30-3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29
摘要:
2006, 15(5):31-3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30
摘要:
2006, 15(5):32-4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6.05.031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