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2008, 17(6):1-5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1

      摘要 (1001) HTML (0) PDF 1.10 M (1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因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此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资料,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介入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血管基因治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动脉疾病外科专题研究
    • 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开通的技术体会和中远期疗效分析

      2008, 17(6):2-53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2

      摘要 (881) HTML (0) PDF 1.18 M (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腔内开通方法和疗效。
      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经腔内开通后置入血管内支架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病变34例,并回顾分析其髂动脉闭塞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远期通畅率。
      结果:技术成功率100%,除髂动脉破裂1例(2.94%)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4增至术后7 d的0.81±0.13(t=2.67, P=0.02)。随访3~42个月,平均(19.32±2.22)个月;7例发生再狭窄,3例闭塞,经PTA和/或置入内支架解除。患者术后6个月,1,2,3年一期通畅率和辅助一期通畅率按随访顺序依次为86.27%,74.40%,61.81%,52.98%和96.43%,92.57%,85.96%,85.96%。二期通畅率4个随访期均为100%。术后6个月,1,2,3年的肢体一期通畅率及辅助一期通畅率依次为88.41%,77.53%,65.79%,57.56%和96.97%,93.51%,87.27%和87.27%。二期通畅率均为100%。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髂动脉闭塞段开通的成功率;腔内治疗中远期通畅性的维持需要严密随访和对再狭窄、闭塞的及时处理。

    • 下肢动脉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的治疗:附86例报告

      2008, 17(6):3-5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3

      摘要 (750) HTML (0) PDF 1.01 M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的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近9年间收治的下肢动脉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的79例患者(共86条下肢)的临床资料。采取单纯取栓手术37条(43.1%),取栓+向远端血管搭桥手术13条(15.1%),取栓+介入治疗13条(15.1%),重行人工血管搭桥9条(10.5%),非手术治疗7条(8.1%),截肢7条(8.1%)。
      结果:86条患肢中,最终截肢22条,血运重建组保肢率为63%。随访期间死亡8例(9条下肢)。
      结论:除截肢外的上述4种手术方法对治疗下肢PTFE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闭塞均有效,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从而达到挽救肢体的目的。

    • 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2008, 17(6):4-5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4

      摘要 (788) HTML (0) PDF 1.00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
      方法:对采用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的32例(3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Fontaine分期:Ⅲ期22条患肢(59.5%),Ⅳ期15条患肢(40.5%)。术前踝/肱指数(ABI)为0.22±0.20。
      结果:技术成功35条肢体,成功率94.6%。35条肢体中术后静息痛消失21条肢体(60.0%),明显缓解12条肢体(34.3%),减轻2条肢体(5.7%);8例足部溃疡患者中愈合3条肢体,缩小5例。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2条肢体。术后ABI 0.73±0.21,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手术成功的35条肢体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9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中2条肢体分别于术后6,14个月再次出现静息痛,经二次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33条肢体症状、体征均无加重或复发。
      结论: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

      2008, 17(6):5-5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5

      摘要 (1201) HTML (0) PDF 1.09 M (7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治疗17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行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确定移植血管通畅。
      结果:17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10 mmHg(1 mmHg=0.133 kPa),患/健侧血压指数由术前0.64±0.12提高至0.98±0.10(P<0.01)。术后经平均7.1年随访,1年和5年移植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4.1%, 无中风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
      结论:颈总-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其远期通畅率高,尤适用于有良好的手术耐受性并要求高通畅率的患者。

    • 腹主动脉瘤手术切除与腔内治疗疗效的比较

      2008, 17(6):6-54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6

      摘要 (962) HTML (0) PDF 1.00 M (10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AAA)手术切除与腔内治疗的效果,探讨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多来进行手术治疗的51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切除组(37例)与腔内支架植入组(14例)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情况。
      结果:支架组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切除组(P<0.05),支架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切除组(P<0.01),但住院费用远较切除组高[(13.7±4.7)万元 vs. (3.4±0.7)万元]。术后近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腔内支架治疗较为安全,创伤更小,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但腔内治疗的费用目前仍过高,且远期疗效尚需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 >基础研究
    • 剪切力增高对大鼠腹主动脉管径及管壁MMP-9表达的影响

      2008, 17(6):7-5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7

      摘要 (878) HTML (0) PDF 1.58 M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腹主动脉局部剪切力增高对其管径及管壁MMP-9表达的影响,分析剪切力增高在动脉重塑中的作用。
      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8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 组。实验组行肾动脉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细针穿刺造瘘,术后1,7,14,28 d取标本,观察动脉管径及管壁结构的变化。对照组除不造瘘外,操作同实验组。
      结果:实验组术后1 d,瘘口近端动脉管径明显增大(P<0.05),管壁变薄(P<0.05),随时间的延长,管径不断增大,管壁不断变薄。MMP-9于术后1 d开始表达,术后7d达高峰(P<0.01),并持续高表达(P<0.01)。
      结论:剪切力增高可使大鼠腹主动脉出现管径增大,管壁变薄的正性重塑,并导致管壁MMP-9表达上调;此正性重塑与MMP-9表达密切关联;剪切力增高,MMP-9表达增多是导致动静脉瘘形成后瘘口近远端逐渐膨大的重要因素。

    • 去内皮、冻干辐照后异体小血管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及抗原性变化

      2008, 17(6):8-55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8

      摘要 (858) HTML (0) PDF 1.42 M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去内皮、冻干辐照后同种异体小血管的组织结构、物理性能及抗原性的变化,旨在了解处理后的异体血管是否适用于血管移植。
      方法:将血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去内皮冻干辐照处理组。光镜下观察每组血管的组织结构,电镜下观察血管去内皮化情况,测出血管张力在达到15,30,45,60,90,120N及180N时的扩张直径、伸展长度及血管在横向和纵向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并计算出血管在该张力下的横向和纵向变化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处理前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水平。
      结果:处理组血管组织结构保持良好,两组血管在不同张力下的横向及纵向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血管在横向上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和在纵向上被拉断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及P<0.05)。处理组MHC-Ⅱ类抗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经去内皮、冻干辐照处理后异体小血管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且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保留一定的血管物理性能;MHC-Ⅱ类抗原水平下降明显。提示,经处理的血管基本符合血管移植的要求,是小口径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的理想材料。

    • 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放疗对人工血管内膜的影响

      2008, 17(6):9-5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09

      摘要 (935) HTML (0) PDF 1.25 M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35Gy体外分割放疗对人工血管通畅率、内膜增生及血管内皮细胞(VEC)覆盖的影响。
      方法:对20只犬行腹主动脉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动物分成对照组和放疗组,每组10只。两组均于术后4,8周采集标本,行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分化抗原簇34(CD34)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两组术后各有1例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通畅率均为90.0%。术后4周,放疗组和对照组人工血管内膜形成完整,内膜厚度和PC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EC覆盖均不完全;术后8周,放疗组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对照组人工血管近端、中间、远端3处内膜厚度分别为(72.30±9.15)μm,(40.46±7.75)μm和(98.06±6.90)μm,放疗组人工血管近端、中间、远端3处内膜厚度分别为(37.67±6.77)μm, (21.16±4.98)μm和(56.64±5.13)μm,PCNA表达减少(P<0.05);VEC均覆盖完整。
      结论: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术置换后35Gy体外分割放疗不影响移植人工血管通畅率,对内膜VEC的覆盖亦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人工血管内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

    • 糖尿病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2008, 17(6):10-5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0

      摘要 (818) HTML (0) PDF 1.38 M (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AGE-RAGE系统对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两组均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制模后的7 d和14 d测定血清AGE含量,取自体静脉移植标本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半定量RT-PCR检测RAGE,NF-κB p65及VCAM-1mRNA的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GE,NF-κB p65及VCAM-1蛋白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的表达。
      结果:术后7 d及14 d,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明显为重,PCNA,RAGE,NF-κB p65及VCAM-1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强,血清AGE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AGE-RAGE系统激活NF-κB,增强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是糖尿病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加重的原因。

    • 溶栓抗凝联合治疗对大鼠急性血栓后血管内膜的影响

      2008, 17(6):11-5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1

      摘要 (859) HTML (0) PDF 1.35 M (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溶栓抗凝联合治疗对急性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血管内膜的影响。
      方法:SD大鼠105只建立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A组),尿激酶治疗组(B组),肝素加尿激酶联合治疗组(C组),各组35只;另30只为假手术组。各组给药后分别于血栓形成后第1,4,7,14,28天获取病变段血管,观察血栓的结构演变与机化、内膜增生程度,检测静脉壁平滑肌胶原沉积量,扫描电镜评估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A组内膜增生最严重。C组胶原染色面积百分比A,B组少(P<0.01)。7d时B,C组内皮损伤较A组轻(P<0. 05)。28 d时C组内皮损伤较A,B组轻(P<0. 05)。
      结论:肝素加尿激酶治疗大鼠急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近、中期效果,能有效地保护内皮层完整,减轻血管壁肌纤维增生。

    • 内源性内皮素转化酶在自体移植静脉术后的动态变化

      2008, 17(6):12-57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2

      摘要 (954) HTML (0) PDF 1.04 M (9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ET-1及内源性ECE对自体静脉移植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
      方法:通过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分析ECE和ET-1在移植静脉的表达及影响。
      结果:移植术后6 h,吻合口处中膜即出现PCNA阳性平滑肌细胞,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在1~2周左右达到高峰。2周后,中膜PCNA阳性SMC开始逐渐减少,于术后8周趋于平稳。随着移植术后时间的推移,ET-1的表达与ECE的表达逐渐增高,手术后1~2周达到高峰,2周后表达逐渐下降,于8周左右趋于平衡,ET-1与ECE密切相关(r=0.975)。
      结论:静脉内膜增生病理过程的发生时间和变化规律与ET-1和ECE表达的动态变化过程吻合,提示ECE参与移植静脉内膜的增殖过程。

    • 大鼠VEGF腺病毒基因转染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2008, 17(6):13-5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3

      摘要 (844) HTML (0) PDF 1.08 M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构建携带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为后续的基因转染研究作准备。
      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鼠源性的VEGF,并克隆入穿梭质粒pDC316。构建的质粒pDC316-VEGF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通过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BHGE3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HEK293,经同源重组后获得携带鼠VEGF的重组腺病毒VDC316-VEGF。应用PCR鉴定重组腺病毒,空斑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以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
      结果:PCR鉴定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鼠VEGF,病毒滴度为3×109pfu/mL。
      结论:成功构建的携带大鼠VEG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在HEK293细胞内扩增获得足够高的病毒滴度,可作为后续基因治疗研究工作中可靠的基因转染工具。

    • 磁性纳米介导的pcDNA3.1(+)-p53对HepG2细胞的作用

      2008, 17(6):14-58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4

      摘要 (979) HTML (0) PDF 1.43 M (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硅烷化Fe3O4磁性纳米介导的pcDNA3.1(+)-p53质粒(-p53质粒)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
      方法:(1)以-p53质粒作为表达基因,用氨基硅烷化Fe3O4磁性纳米粒进行细胞转染,计算转染率,并与脂质体转染组,空白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2)观察在外加磁场条件下的氨基硅烷化Fe3O4磁性纳米粒的转染效率和速度。(3)观察-p53磁性纳米粒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1)RT-PCR及Western blot 检测证实,载有氨基硅烷化Fe3O4的磁性纳米粒能成功的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导入了外源性的野生型p53基因,其转运效率(39%)略高于相同条件下脂质体的转染效率(36%)(P>0.05)。(2)在外加磁场条件下氨基硅烷化Fe3O4磁性纳米粒的转染效率明显增强。(3)转染的外源性p53基因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速度及集落形成能力,使细胞阻滞于G1期,抑制率为46%。
      结论:(1)氨基硅烷化Fe3O4纳米颗粒是良好的基因转运载体,可将外源性基因成功的转入靶细胞。(2)转入外源性野生型p53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该研究为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在体实验奠定了基础。

    • >临床研究
    • 经动脉置管持续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08, 17(6):15-58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5

      摘要 (835) HTML (0) PDF 1.01 M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动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
      方法:68例急性LE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动脉置管溶栓组(A组,n=37)和经静脉溶栓组(B组,n=31)。监测治疗前后PT,FIB,D-两聚体及健、患肢周径,以治疗前、后周径差的减小判断肢体肿胀的缓解程度;通过静脉造影或彩超,以静脉通畅度评分和静脉通畅改善度指标评价疗效。
      结果:A组治疗过程中无出血发生,B组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两组治疗后均出现PT延长、FIB降低、D-两聚体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溶栓后肢体肿胀缓解程度A组大于B组(P<0.01)。A组通畅改善度为(54.81±3.21)%,B组通畅改善度为(31.52±3.8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经动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LE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对比分析

      2008, 17(6):16-5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6

      摘要 (1248) HTML (0) PDF 1.03 M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分别采用新型微创剥脱器,传统金属剥脱器,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每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新型微创剥脱器组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与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组比较,新型微创剥脱器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1),术中出血量较激光或射频组有所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新型微创塑料剥脱器临床综合疗效优于使用传统金属剥脱器并可与血管腔内激光或射频治疗相媲美。

    •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41例报告

      2008, 17(6):17-5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7

      摘要 (890) HTML (0) PDF 1.07 M (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疗效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近7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4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术前影像检查联合诊断正确率为95.1%;行手术切除32例,总手术切除率为78.1%,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17例;胆管内引流术9例。全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病死率4.9%。手术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8个月和70.0%,40.0%,23.3%,内引流组为8个月和44.4%,11.1%,0,手术切除组患者的生存率优于引流组(P<0.05和P<0.05)。其中施行R0有14例,占46.7%,其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为52个月和85.7%,64.3%,35.7%,不同手术级别的术后疗效存在差别(P<0.05)。Bismuth分型以Ⅱ型生存率最高,有7例,占18.0%,其中位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为72个月和85.7%,71.4%,42.9%;不同病理类型切除率中以乳头腺癌和高分化腺癌为最高的切除率分别为77.8% 和78.3%,其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8%,44.4%,33.3%和73.9%,65.2%,17.4%;低分化癌为20%,0,0。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预后主要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方式相关,根治性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长期生存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

      2008, 17(6):18-5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8

      摘要 (1071) HTML (0) PDF 1.01 M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56例分别采用LC+LCBDE和EST+LC治疗,其中LC+LCBDE术治疗132例、EST+LC术治疗124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总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
      结果:两种术式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LC组手术总时间、手术费用均明显高于LC+CLBDE组(P<0.0l)。
      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胆总管直径<1.0cm、胆总管中下端结石或老年胆石症患者宜采用EST+LC术式;胆总管直径>1.0cm的多发性较大结石、尤其是中青年患者应首选LC+LCBDE术式。

    • >文献综述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治疗的进展

      2008, 17(6):19-60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19

      摘要 (792) HTML (0) PDF 1.01 M (9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emblic syndrome, PTS)大多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后未能及时治疗,血栓机化,瓣膜破坏所致。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笔者仅就PTS近年来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与手术治疗

      2008, 17(6):20-6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0

      摘要 (706) HTML (0) PDF 1.01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布-加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为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等,介入治疗包括(1)经皮球囊导管下腔静脉/肝静脉扩张成型术(PTA)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2)导管引导下溶栓(CDT)和经皮机械性血栓切除术(PMT);(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手术治疗:包括(1)根治性手术;(2)减压性手术;(3)肝移植手术等。笔者就该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临床诊治现状

      2008, 17(6):21-6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1

      摘要 (734) HTML (0) PDF 1.00 M (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门静脉海绵样变是引起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因之一。笔者就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病因、分型、临床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近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2008, 17(6):22-6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2

      摘要 (757) HTML (0) PDF 1.00 M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对48例(56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按CEAP分级的临床分级,C2 56条肢体,C3 30条肢体,C4 26条肢体,C5 8条肢体,C6 7条肢体。分别采用单纯血管腔内微波治疗、血管腔内微波治疗联合交通支静脉结扎术、血管腔内微波治疗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所有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后4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肢临床症状改善,曲张静脉团块消失,肿胀明显缓解,足靴区色素沉着变浅消失,溃疡愈合。术后并发症:皮下淤斑30条肢体(53.57%),皮肤灼伤7条肢体(12.5%),皮肤麻木5条肢体(8.93%),皮下条索/硬结50条肢体(89.29%)。淋巴渗漏1条肢体(1.79%),局部残留/复发4条肢体(7.14%)。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大隐静脉主干再通发生。
      结论:血管腔内微波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多数并发症在术后3个月左右自行消失缓解,根据CEAP分级个性化处理,规范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防止、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

      2008, 17(6):23-6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3

      摘要 (735) HTML (0) PDF 1021.48 K (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余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实施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EBV)的PDVI(16例,17条肢体,观察组)和行浅静脉手术的PDVI( 20例,26条肢体,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手术后小腿酸胀沉重感消退和溃疡愈合情况;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瓣膜反流程度。所有病例随访24个月。
      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下肢酸胀沉重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静脉功能不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浅静脉曲张全部消失,13条(92.9%)肢体溃疡愈合。术后24个月,大多数患者下肢沉重酸胀感较术后1个月时减轻;但观察组2条肢体、对照组1条肢体沉重酸胀感加重。观察组肢体溃疡复发1例,浅静脉曲张复发1例;对照组浅静脉曲张复发2例。下肢术后酸胀沉重感、静脉功能不全评分改善及溃疡愈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结论:EBV和单纯线静脉手术都是治疗PDVI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EBV适应证以及术前、术中对股浅静脉瓣膜形态进行详尽评估是EBV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评价

      2008, 17(6):24-6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4

      摘要 (750) HTML (0) PDF 1.05 M (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7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
      结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7例(20.79%),肝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141例(79.21%)。149例(83.71%)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肝切除组与胆总管切开取石组的术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分别为6.67%和20.69%(χ2=3.86,P<0.05)及8.33%和24.14%(χ2=4.30,P<0.05)。
      结论: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明显提高其疗效。

    • >临床报道
    • 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腹主动脉瘤切除术:附5例报告

      2008, 17(6):25-6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5

      摘要 (864) HTML (0) PDF 1014.57 K (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开腹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中因故不能行髂内动脉重建而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的患者中,术后1例出现膀胱出血,1例出现阴囊疼痛,1例出现臀部间歇性跛行,1例出现短时腹泻,1例无任何症状。4例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均获明显缓解。
      结论:腹主动脉瘤手术中无法重建的双侧髂内动脉可以结扎,但应慎重施行。

    • HWDJ-I高频电凝导管对大隐静脉的闭合效果

      2008, 17(6):26-6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6

      摘要 (880) HTML (0) PDF 1016.92 K (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HWDJ-I高频电凝导管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术前彩超测量大隐静脉内径,对静脉内径小于1.0 cm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1例30条肢体应用HWDJ-I高频电凝导管进行电凝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观察大隐静脉闭塞程度,同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定安全性。
      结果:30条肢体均未发生皮肤烧伤、皮下血肿淤斑、隐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个月27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其中血栓性闭塞8条肢体、粘连性闭塞19条肢体,完全闭塞率90.0%;部分闭塞的3条肢体中疗效属良者2例,残余管腔分别为术前的2.5%和18.8%,疗效差者1例(残余管腔为26.7%);总优良率96.7%。
      结论:对于大隐静脉主干直径小于1.0cm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HWDJ-I高频电凝导管进行电凝治疗安全有效。

    • 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点式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008, 17(6):27-6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7

      摘要 (740) HTML (0) PDF 1021.65 K (8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点式切口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2月采用点式切口联合腔内激光治疗57例93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患者下肢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42例有色素沉着、皮炎等皮肤营养不良者1个月复查时均不同程度减轻,5例有活动性溃疡者经2~4周换药后愈合,术后有12例出现局部片状淤血,经过1~2周后均吸收,术后出现小腿皮肤麻木感者7例,均于1~3个月消失。
      结论:静脉腔内激光闭合联合点式小切口治疗法具有切口少、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 腹腔引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及指征

      2008, 17(6):28-6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8

      摘要 (992) HTML (0) PDF 778.21 K (9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腹腔引流的作用及指征。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4年9月—2007年6月462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62例中有6例(1.3%)中转开腹,其余456例中未放置引流组346例,其中1例并发肝下脓肿,伤口感染,13例并发肝下积液或胆汁,并发症发生率4.0%;放置引流组110例,引流量为20~400 mL/d,术后2~11 d(平均3 d)拔管,全组无并发腹腔脓肿或肝下积液。两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引流是LC手术的基本环节,严格掌握LC术中腹腔引流指征,可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 31例残胃癌临床报告

      2008, 17(6):29-6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29

      摘要 (749) HTML (0) PDF 767.39 K (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31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诊断均经病理证实,男女比例为14.5∶1,平均年龄52岁。首次手术的病因80.6%为胃溃疡,12.9%为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和幽门梗阻各占3.23%。采用Billroth II术式占77.4%。平均于术后16.7年(5~40年),发生癌变。癌变部位吻合口占54.8%,小弯侧29.0%,贲门部16.2%。早期就诊率低。19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61.3%,根治切除率为51.6%。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1%,21.4%,和14.6%。
      结论:在行胃大部分切除治疗胃良性疾病时外科医生应严格掌握毕II式胃大部切除的手术指征;术后定期内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诊断残胃癌。治疗宜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 >病案报告
    • 异位甲状腺腺瘤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1例

      2008, 17(6):30-57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30

      摘要 (592) HTML (0) PDF 999.12 K (8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术中误断肠系膜上动脉后未发生急性肠坏死1例

      2008, 17(6):31-6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8.06.031

      摘要 (574) HTML (0) PDF 981.50 K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