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第18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我国肝移植发展沿革史

      2009, 18(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1

      摘要 (713) HTML (0) PDF 1.03 K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简要地阐述我国肝移植的发展史。1958年武汉同济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肝移植的动物实验,并取得成功。在动物实验基础上,武汉同济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于1977年先后开展了临床肝移植。1977—1983年为我国肝移植的初期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大陆的肝移植于1984年起完全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90年以来,世界许多大医院已将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在形势的逼迫下,大陆肝移植再以启动,至2004年得到了稳定发展。笔者还介绍了我国肝移植的特点,病例选择标准,术式改进,免疫抑制方案等。

    • >肝移植专题研究
    • 肝移植中边缘供体使用经验的初步探讨

      2009, 18(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2

      摘要 (1049) HTML (0) PDF 1009.00 Byte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中使用边缘供肝〔包括脂肪供肝、寄生虫供肝、HCV(+)供肝和HBsAg(+)供肝〕对术后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5年采用UW液体灌注供肝的首次肝移植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边缘供肝44例(35例脂肪肝, 6例寄生虫肝, 2例乙肝, 1例丙肝), 正常供肝41例(对照组)。35例脂肪肝供肝依据脂肪变性程度分3组, 分别比较各组肝移植术后当天,术后1,2,3,7 d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ICU 时间、迟发性无功能(DNF)发生率和3, 6个月患者生存率等指标。对6例寄生虫供肝术后行B超严密观察, 对1例HCV(+)和2例HBSAg(+)供肝受体术后血清检测及其对预后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脂肪变≥40%组的术后ALT, AST, TB, PT均高于脂肪变20%~40%组(P<0.05); 脂肪变20%~40%组术后AST, ALT, TB均高于脂肪变<20%组(P<0.05); 供肝脂肪变<20%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脂肪肝供肝各组术后迟发性无功能发生率和3,6个月存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寄生虫供肝、HCV(+)及HBV(+)供肝未增加术后病死率。
      结论:供肝脂肪变<20%者作为供肝较安全; 随着供肝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 移植术后肝衰竭风险增大; 对脂肪变≥40%供肝应慎重或避免使用。在没有合适供肝的紧急情况下, 可考虑使用寄生虫供肝、HCV(+)和HBV(+)供肝。

    • 不同血药浓度FK506对亲体肝移植患者安全性的临床观察:附46例临床报告

      2009, 18(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3

      摘要 (1306) HTML (0) PDF 983.00 Byte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亲体肝移植术后使用不同血药浓度的免疫抑制剂(FK506)对肝移植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完成的46例亲体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FK506低浓度(3~5 ng/mL, 1年后1~2 ng/mL)组和常规浓度组(10~15 ng/mL, 1年后5~8 ng/mL)在术后1个月的免疫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随访1年移植肝的存活情况和并发症,比较两者的安全性。
      结果:两组在术后1个月急性排斥发生率、高血压、高血糖发生率和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感染、肾功能损害低浓度组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浓度组(P<0.05)。1年移植肝存活率两者相同,血肌酐水平、感染发生率、黄疸发生率低浓度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低浓度的FK506在围手术期和远期均有较好的安全性。术后感染率,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免疫抑制剂浓度呈正相关。

    • 背驮式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附29例报告

      2009, 18(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4

      摘要 (680) HTML (0) PDF 996.00 Byte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SP2BLT)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MPBLT)治疗Wilson′s病的临床经验。
      方法:对近12年来29例Wilson′s病患者施行背驮式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7例; 8~14岁者6例,14~37岁者23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2例,慢性肝功能不全18例,肝功能基本正常9例; 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障碍者24例。手术方式:SPBLT 13例,MPBLT 16例。
      结果:随访1个月至1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围手术期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肝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均发生在SPBLT组; 另外2例分别死于肝动脉栓塞和胆瘘合并严重感染。受体1年存活率为86%,3年存活率为79%。血清铜和铜兰蛋白在术后4周基本恢复正常。神经精神障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最长存活期12年。
      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而MPBLT技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存活率。

    • DDG仪应用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的探索

      2009, 18(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5

      摘要 (729) HTML (0) PDF 987.00 Byte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肝移植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1,3,7,14 d清晨空腹以脉动染料光密度法(PDD)无创检测吲哚菁绿(ICG)血浆清除率、肝有效血流量、心搏出量、循环血流量、中心血容量,观察其的变化。
      结果:术前测定ICG血浆清除率为(0.09±0.05)/min,肝有效血流量为(0.43±0.22) L/min,心搏出量为(7.16±2.49) L/min,循环血流量为(5.87±1.85) L,中心血容量为(3.94±1.59) L。ICG血浆清除率和肝有效血流量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心搏出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循环血流量术后1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14 d(P<0.05),中心血容量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及术后3,7,14 d(P<0.05)。
      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前处于低容量、高循环状态,至术后早期则处于高容量、高循环动力状态,肝脏有效血流量增加,肝脏储备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约3 d高循环动力状态明显下降,于术后约2周全身循环逐渐进入稳态。

    • 不同热缺血时间的无心跳供肝在肝移植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2009, 18(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6

      摘要 (731) HTML (0) PDF 1.01 K (4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的无心跳供肝在临床肝移植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冷保存时间在12h之内的不同热缺血时间的无心跳供肝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热缺血时间分为3组:Ⅰ组为5 min之内, 43例; Ⅱ组为5~10 min, 77例; Ⅲ组为10~15 min, 22例。比较3组间肝移植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峰值、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感染以及移植肝存活和受体存活的差异。
      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Ⅱ组术后ALT峰值及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 而Ⅲ组术后ALT峰值、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升高。随访 8~32个月。Ⅲ组移植肝存活率及受体存活率均降低, 与Ⅰ组和Ⅱ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冷保存时间在12 h之内的无心跳供肝能耐受热缺血的安全时限为10 min; 热缺血时间大于10 min的供肝, 移植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 移植肝和受体存活率显著降低。

    • 原位肝移植供肝动脉变异的修整与重建

      2009, 18(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7

      摘要 (865) HTML (0) PDF 1.01 K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供肝动脉变异的修整与重建的方法与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原位肝移植供肝修整以及变异肝动脉重建时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结果:修整的91例供肝全部用于肝移植。发现其中20例(21.9%)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20例中12例需行变异肝动脉重建,动脉重建方法包括将变异的肝右动脉与脾动脉(7/12)或胃十二指肠动脉(5/12)吻合。供肝应用后未出现与修整相关的手术并发症。
      结论:供肝的正确修整及合适的供肝动脉重建可减少肝移植后并发症。

    • 不同免疫治疗方案诱导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2009, 18(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8

      摘要 (684) HTML (0) PDF 1.17 K (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抗CD-40L单抗加小剂量CsA联合免疫治疗对肝移植大鼠受体免疫耐受诱导的作用。
      方法:在建立稳定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将肝移植模型分为5组。A组为SD→SD对照组; B组为SD→Wistar对照组,A,B组术后不用任何治疗措施; C组为SD→Wistar,术后用CsA1~5 d; D组为SD→Wistar,术后用CsA 1~5 d加抗CD-40L(CD-154)单抗0~2d; E组为D组+术前供体特异性输血(DSBT)。观察受体存活时间、移植肝病理改变以及术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
      结果:A,D,E组受体大鼠存活时点(均>60 d)均明显长于B组和C组。D,E组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明显减轻。B组IL-2和IFN-γ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B,C,D,E 4组IL-4和IL-10较A组均有明显增加,尤其D,E组的IL-10表达较B组显著增高(P<0.05)。
      结论:抗CD-40L单抗加小剂量CsA(伴或不伴DSBT)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延长肝移植大鼠受体生存时间、减轻急性排斥反应并诱导Th2类细胞因子的高水平表达,有助于受体和移植肝的长期存活。

    • 低氧预适应对自体肝移植大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2009, 18(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09

      摘要 (793) HTML (0) PDF 2.28 K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对大鼠自体肝移植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体肝移植模型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自体移植(AT)和AT+低氧预适应(HP)3组,每组24只。HP组术前用8%氮氧混合气体处理90 min,分别于术后1,6,24 h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抽血检测肝功能,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并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线粒体损伤程度等。
      结果:HP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P组各时段的肝功能明显优于AT组; HP组各时段Bcl-2蛋白明显高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AT组的肝组织肿胀明显,而HP组无明显改变。透射电镜下AT组肝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而HP组肝细胞无明显凋亡形态; 定量分析线粒体的面积、周长及直径均与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线粒体损伤程度较AT组为轻。
      结论:HP对移植所导致的肝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它可能系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减轻线粒体损伤途径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 >基础研究
    •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2009, 18(1):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0

      摘要 (787) HTML (0) PDF 1.27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动物模型的方法。
      方法:将40名EB病毒(EBV)阳性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uPBL)分别经腹腔注射入3只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即SCID小鼠体内,通过血液人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确定人类免疫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重建。在小鼠濒死或死亡后取出肿瘤组织,通过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的分析方法确定淋巴增生性疾病(LPD)的产生及其细胞来源。
      结果:移植huPBL后8周和12周SCID小鼠血清中人IgG含量分别达到(750.0±13.2)μg/mL和(1 050.0±14.6)μg/mL。濒死或死后,组织病理切片显示为伴有高度有丝分裂率的大细胞淋巴瘤,肿瘤CD20阳性,LMP-1阳性。在40名志愿者中,10例在8周后产生LPD(25%),SCID小鼠的中位成瘤率为100%; 8例在10~16周出现LPD(20%),中位成瘤率为55%; 其他22例(55%)在16周后仍无LPD产生。
      结论:SCID小鼠腹腔注射EB病毒阳性的人类外周血白细胞可建立PTLD的动物模型。

    • HGF和SAM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的影响

      2009, 18(1):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1

      摘要 (887) HTML (0) PDF 1.29 K (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S-腺有蛋氨酸(SAM)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时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和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以四氯化碳和乙醇联合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大鼠行30%肝部分切除术,然后随机分为肝硬化对照组,HGF组,SAM组,HGF+SAM组。手术当天起,肝硬化组肌内注生理盐水2 mL/d,HGF组予腹腔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0.65 mg/(100g·d),SAM组予肌内注SAM20 mg/(kg·d),HGF+SAM组同时按上述方法和剂量注射2种药物。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5d被处死,取血检测AST,ALT,ALB和TB; 同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HGF组,SAM组,HGF+SAM组术后15 d AST,ALT,TB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ALB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 而HGF组,SAM组,HGF+SAM组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肝硬化的大鼠肝脏行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储备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受损,肝脏再生亦有障碍。HGF和SAM都可促进术后肝细胞再生。

    • Rel-A siRNA对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2009, 18(1):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2

      摘要 (695) HTML (0) PDF 1.22 K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iRNA沉默Rel-A基因表达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DC,经免疫磁珠纯化获得高纯度DC后, 针对Rel-A基因,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Rel-A的表达情况,筛选一对高效RNA干扰(RNAi)行慢病毒载体包装并转染DC(RNA干扰组), 以未转染RNAi的DC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mg/L的脂多糖(LPS)刺激,透射电镜观察RNAi对LPS促DC成熟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CD80,CD86及MHC Ⅱ分子的变化;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法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 ELISA法检测D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 IFN-γ)和白介素12( IL-12)的浓度。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序列2组降低最明显,抑制率达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透射电镜下可见RNAi Rel-A DC内多吞噬泡样结构; RNA干扰组CD80,CD86,MHC Ⅱ分子的表达、T细胞增殖能力及TNF-α,IFN-γ,IL-12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
      结论: RNA干扰技术能显著下调大鼠Rel-A基因的表达, Rel-A基因沉默DC的生物学效应表现为未成熟DC的特点。这种RNAi Rel-A DC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致耐受DC,而应用于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

    • 沉默BC047440基因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009, 18(1):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3

      摘要 (869) HTML (0) PDF 1.12 K (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沉默BC047440基因后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为3组,即HepG2细胞转染siRNA的沉默组,HepG2细胞转染无关质粒组及未转染的HepG2细胞组。利用前期构建的BC047440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沉默BC047440基因,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黏附率,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
      结果:沉默组的细胞黏附率在20 min和40 min时与HepG2细胞组和无关质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0 min时沉默组显著低于后2组(P<0.05); 划痕实验显示划痕48h后,无关质粒组和HepG2细胞组划痕区已基本长满,而沉默组划痕依然明显; 接种16 h后无关质粒组和HepG2细胞组侵袭到Boyden小室下室面的细胞数明显多于沉默(P<0.05)。而无关质粒组与HepG2细胞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沉默BC047440基因后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其在细胞外基质上的黏附能力、运动能力和体外侵袭能力,提示BC047440基因可增加肝癌的转移侵袭性。

    • 体外构建双H1启动子SECs及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

      2009, 18(1):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4

      摘要 (895) HTML (0) PDF 1.05 K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hTERT的双H1启动子SECs,并探讨其转录生成的siRNA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构建2个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外显子不同片断的双H1启动子SECs,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转录生成siRNAs。用TRAP法和PCR-EI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分析双H1启动子SECs对HepG2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干扰作用。
      结果:成功构建针对hTERT的双H1启动子SECs,其转录产物siRNA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结论:siRNA SECs对HepG2细胞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为临床开展对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抑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肝脏胞外基质成分参与卵圆细胞介导的肝再生

      2009, 18(1):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5

      摘要 (833) HTML (0) PDF 1.92 K (4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再生中肝脏胞外基质成分与卵圆细胞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动态观察大鼠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中肝脏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定位及与卵圆细胞的关系。
      结果: 肝部分切除后第2天,卵圆细胞开始向门静脉周围区域增殖。层粘连蛋白主要出现在门静脉周围的肝窦状隙内,纤维连接蛋白在整个肝小叶内表达显著增加。术后第4~9天,卵圆细胞进一步向肝实质内增殖,门静脉周围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中央静脉周围表达减少。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与卵圆细胞关系紧密。术后第12~15天,随着卵圆细胞分化为小肝细胞结节,大多数层粘连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位于结节周边,少数出现在结节内。第18天以后,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开始恢复。
      结论:卵圆细胞与肝脏胞外基质成分存在紧密联系; 局部肝脏微环境可能通过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卵圆细胞介导的肝再生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 改良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制备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

      2009, 18(1):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6

      摘要 (843) HTML (0) PDF 595.00 Byte (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寻找制作一种理想的适合于外科研究的大型动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
      方法:犬20只,用60%CCl4菜籽油乳剂于犬背部皮下注射,1.0~1.3 mL/kg,每10天注射1次,共6~8次。配合饮食控制,所有犬以10%的猪油米饭喂养,注射CCl4菜籽油乳剂后4 d内控制米饭量每日15 g/kg,第5~10天不控制饮食量。造模中观察犬的一般状态,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球蛋白(G),A/G的变化; 彩色多普勒监测肝脏形态、门静脉直径及血流变化。每2周手术切取小块肝组织活检,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
      结果:造模中犬体重持续性下降。ALT早中期上升,后期有所下降,TP及ALB持续性下降,G变化不明显,A/G持续性下降。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注药8周后肝脏进行性缩小,质地不均匀,颗粒逐渐变粗,肝包膜不平滑; 门静脉直径逐渐变粗,门静脉血流逐渐变缓。光镜检查10~12周犬肝脏假小叶形成。犬死亡3只,死亡率15.0%。
      结论:皮下注射四氯化碳10~12周形成的犬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方法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外科研究。

    • >临床研究
    • 肝巨大血管瘤手术切除可行性分析

      2009, 18(1):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7

      摘要 (813) HTML (0) PDF 985.00 Byte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手段和外科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对31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行B超+MRI 16例,B超+CT 11例,B超+CT+MRI 4例; 诊断为肝血管瘤29例(93.6%),误诊肝癌2例(6.4%); 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结果:全组均获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平均量800 mL(400~2 000 mL),自体血回收平均600 mL(250~1 500 mL)。术中发生胆道损伤2例; 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8例,膈下积液6例,肺炎4例,均治愈出院。
      结论:B超+MRI是肝巨大血管瘤手术前最合适的检查,术前应仔细分析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设计合理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24例分析

      2009, 18(1):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8

      摘要 (882) HTML (0) PDF 997.00 Byte (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总结3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以提高该术式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成功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75例行PD,49例行保留幽门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法; 胰肠吻合方式303例为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1例为端侧吻合。.
      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6/324):肝功能不全1例,胰瘘伴腹腔出血7例,1例胰管狭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者3例,吻合口溃疡4例,胃排空障碍6例,胆肠反流1例,淋巴瘘3例。术后30 d死亡内死亡1例。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细心的围手术期管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意义重大。

    •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64例报告

      2009, 18(1):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19

      摘要 (1096) HTML (0) PDF 996.00 Byte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十二指肠乳头部癌60例,腺瘤4例。
      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42例),消化道症状(35例),反复发作的胆管炎(7例)及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前ERCP,十二指肠镜,MRCP,BUS,CT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0%,97.3%,82.4%,82.8%,76.1%。5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4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5%,手术病死率3.6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为67.4%,40.6%,36.3%。
      结论:黄疸和腹痛是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主要症状; 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早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文献综述
    • MUC1与肝胆系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2009, 18(1):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0

      摘要 (586) HTML (0) PDF 1008.00 Byte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多种肿瘤组织中,MUC1呈异常表达和异常糖基化,虽然在肝胆系肿瘤,如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但其在这些肿瘤的的特征性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就MUC1的表达与肝胆系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一氧化氮在梗阻性黄疸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09, 18(1):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1

      摘要 (905) HTML (0) PDF 999.00 Byte (3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多种因素参与梗阻性黄疸(OJ)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对于一氧化氮(NO)在炎症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其在OJ发病中的作用规律尚不十分明了。笔者就OJ时NO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文献。

    • >简要论著
    •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9, 18(1):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2

      摘要 (780) HTML (0) PDF 994.00 Byte (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同期肝癌肝移植患者17例(肝移植组)和肝癌肝切除患者12例(肝切除组),以及健康献血员1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观察比较肝移植组和肝切除组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改变。
      结果:肝切除组术后早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术后14 d开始升高,术后30 d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肝移植组术后3 d同样存在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术后7~30 d T细胞亚群有所回升,但仍维持在相对低水平。肝移植组3例出现CD4+/CD8+明显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均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后排斥反应逆转。
      结论:肝癌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检测对监测围手术期的免疫状况和抗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骨桥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09, 18(1):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3

      摘要 (766) HTML (0) PDF 1.06 K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骨桥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选取48例HCC手术切除的新鲜肝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肝组织,以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每一个标本行连续切片,厚4 μm。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以骨桥蛋白单克隆抗体对HCC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对骨桥蛋白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OP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0.00%,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1)。骨桥蛋白在高、中、低HCC中评分依次为0.67±1.63,2.14±1.81和2.20±1.74,低分化明显高于高分化(P<0.05)。骨桥蛋白在有转移与无转移HCC中的评分是2.64±1.84和1.25±1.74,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骨桥蛋白与其他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
      结论:骨桥蛋白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低中分化者和伴有转移者高于分化高和不伴转移者。提示骨桥蛋白可能促进了HCC的发展和转移。

    • 肝缺血再灌注后HSP70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凋亡关系的研究

      2009, 18(1):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4

      摘要 (902) HTML (0) PDF 996.00 Byte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组织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与及HSP70与肝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选用有效的预处理方法、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HIRI)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肝切除术中在肝门阻断前、肝门阻断开放时和手术结束关腹前各取切缘旁肝组织10g,用于石蜡包埋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HSP70的表达;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1)肝门阻断前肝组织HSP70在每高倍视野下阳性细胞数为0,肝门阻断开放时为(19.8±4.4)个,关腹前为(29.9±6.2)个; 3组阳性细胞数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门阻断前HSP70灰度差值为0.1609±0.1558,肝门阻断开放时为0.3409±0.3694,关腹前为0.5896±0.1802; 3组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2)肝门阻断前肝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为(11.4±2.4)‰,肝门阻断开放时为(9.8±1.7)‰,关腹前为(8.6±1.6)‰; 肝门阻断前肝细胞的AI高于肝门阻断开放时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5)及关腹前(P<0.05); 肝门阻断开放时肝细胞的AI高于关腹前(P<0.05),HSP70表达与凋亡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HSP70与HIRI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 HSP70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HSP90在NO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2009, 18(1):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5

      摘要 (708) HTML (0) PDF 997.00 Byte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一氧化氮(NO)合成中的作用。
      方法:通过利用HSP90的抑制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对HSP90的抑制作用,分别以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GA存在条件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组、未用GA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液上清中NO浓度和内皮细胞中cGMP浓度。
      结果: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处理HUVEC,产生的NO和cGM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存在GA的情况下,产生的NO较未用GA患者组显著减少(P<0.01),cGMP也显著减少(P<0.01)。
      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浆HSP90具有显著促进NO合成的作用。

    • 我国肝内局灶性增生结节1 275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09, 18(1):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6

      摘要 (731) HTML (0) PDF 997.00 Byte (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手段。
      方法:对1988—2007年近20年间我国公开期刊发表的关于FNH的报道85篇,加上笔者近6年来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FNH的患者12例,共1 27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FNH多见于20~50岁患者,平均35.4岁,男女比例1.22∶1.00(700/575),多无症状(80.2% ),甲胎蛋白检查均正常。病灶多为单发(91.8% )。B超检查76.2%(294/386)的病灶为低回声。CT动态扫描93.7% (532/568)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出现中央星状瘢痕114例(20.1%)。MRI检查87.4% (334/382)早期明显强化,出现中央星状瘢痕102例(26.7%)。行手术切除416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
      结论:FNH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及各种影像检查资料可提高诊断率。

    • >临床报道
    •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2009, 18(1):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7

      摘要 (605) HTML (0) PDF 984.00 Byte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59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后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 观察2种营养支持方法对患者基础营养状态、肝功能、肠道功能、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等营养和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
      结果:两组日均热量及氮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耐受性好。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8 d,两组患者血清前清蛋白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但其他营养指标未能恢复。EN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59±14)h,较PN组(73±17)h短﹝P<0.01)。早期EN还明显提高患者的淋巴细胞数和血清IL-2水平(P<0.05)。
      结论:早期EN是肝切除术后可靠、有益的营养支持方式。

    • 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2009, 18(1):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8

      摘要 (976) HTML (0) PDF 1.02 K (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6月应用经腹食管下端、近端胃部分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9例患者(切除组,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传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6例患者(断流组,B组)进行比较。
      结果:A组复查上消化道钡餐均示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术后2~3年未发现有消化道再出血者; 而B组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和再出血率分别是31.3%和14.3%,两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5, P<0.01。两种术式肝功能、血常规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3年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
      结论:经腹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 >病案报告
    • 腹膜后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2009, 18(1):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29

      摘要 (529) HTML (0) PDF 787.00 Byte (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异时性及同时性多源性大肠癌1例

      2009, 18(1):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30

      摘要 (503) HTML (0) PDF 749.00 Byte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同时性结肠、膀胱多原发性癌1例

      2009, 18(1):3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1.031

      摘要 (477) HTML (0) PDF 751.00 Byte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