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09, 18(6):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1
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158例急、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急诊手术19例,限期手术139例。术后定期复诊,动态观察主动脉的变化。
结果:支架释放后即刻造影显示第一破口封堵率为92.4%。22例并发胸腔积血的患者,9例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3例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5例并发下肢动脉缺血患者,3例慢性夹层动脉瘤瘤腔巨大患者均于术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9例非左侧椎动脉优势患者术中直接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后均未出现窃血综合征。住院期间无死亡。141例获得3~48个月的随访,2例存在持续内漏,1例因支架移位再次手术并获得成功,1例并发脑梗死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进行血管腔内治疗后近期、中期内观察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09, 18(6):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2
摘要: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42例分别行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随访情况以及相关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腔内修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开放手术组(P<0.01),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内修复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组(P<0.01)。住院费用腔内修复组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P<0.01)。
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的特点,但具有较高的远期并发症,开放手术组6个月生存质量优于腔内修复组。
2009, 18(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3
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形成的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间收治的75例下腔静脉阻塞并血栓形成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根治性隔膜切除、血栓取出22例,腔-腔(房)人工血管架桥41例,放射介入+内支架放置12例。
结果:73例手术成功,手术死亡2例,手术后下腔静脉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随访6个月至6年,复发4例;其中人造血管堵塞2例,再发下腔静脉狭窄2例。
结论:对下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的布-加综合征患者,根据阻塞节段及血栓长度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大多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孙玉岭, 许培钦, 马秀现, 冯留顺, 党晓卫, 李德旭, 许兵, 叶学祥
2009, 18(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4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收治的布-加综合征确诊者中514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症、吸烟、饮酒、腹水、黄疸、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术后低血压、术中出血、白蛋白、手术时间、手术时机、病理类型、血糖、出血史和凝血酶原时间(χ=-5.089~234.858,P=0~0.028)等可能是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饮酒、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营养状况、术后低血压、黄疸、电解质紊乱、血糖和严重并发症(χ=-0.912~2.147, P=0~0.07)等10指标为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布-加综合征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能很好的反映布-加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的危险性,为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指导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2009, 18(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CS)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8年1月收治16例急性左下肢DVT合并CS的临床资料。16例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左下肢股静脉切开取栓术,其中13例患者同时行左髂总静脉PTA及支架置入术,另3例行PTA术,术后均予抗凝,祛聚,溶栓治疗。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肺栓塞的发生,14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6例中2例术后第2天再发生左下肢急性血栓形成,予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出院时肢体肿胀明显好转。随访14例,随访时间1~25个月(平均11个月),2例出现下肢DVT后综合征,余12例左下肢无肿胀,无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
结论:急性左下肢DVT并CS行手术取栓加左髂总静脉PTA术及支架置入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2009, 18(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6
摘要:目的:探讨肾静脉导丝定位的可行性及其在引导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中的作用。
方法:对35例需要IVCF置入的患者行肾静脉导丝定位,确定IVCF放置位置,然后进行碘剂下腔静脉造影对照,判断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果:造影证实35例患者导丝均成功进入双侧肾静脉,在肾静脉导丝定位引导下置入的IVCF头端距低位肾静脉下缘均在0~10 mm内;其中23例于2周后将滤器取出,1例因滤器上血栓大于3 mm未回收,2例因滤器下下腔静脉发现血栓未回收,其余9例因年龄大及患者拒绝未进行回收。随访1~2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肾静脉导丝定位在特殊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替代造影定位的方法。
2009, 18(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7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余863例血管瘤和各类血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14例,女449例;年龄2周至55岁。针对病变类型、发生的部位、累及范围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者746例,手术结合硬化治疗者89例,介入治疗者20例,介入结合手术治疗者8例。
结果:(1)术后近期疗效:治愈772例(89.46%),显效78例(9.04%),好转13例(1.5%)。(2)620例患者获随访0.5~3.0年,治愈556例(89.68%),显效51例(8.23%),好转13例(2.09%)。
结论:合理的手术对于局限的病灶是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对于范围广,部位深,无法手术完全切除者可予非手术治疗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2009, 18(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8
摘要:目的:观察术前放疗对犬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人工血管内膜的影响。
方法: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各9只。放疗组对标记的拟行人工血管移植的血管区行分割放疗,6周后于肾动脉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ePTFE人工血管置换术,4周后取标本。对照组除不放疗外各项操作同放疗组。观察两组动物人工血管的通畅率,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PCNA和CD34染色。
结果:放疗组有2犬术后当天死亡,对照组全部存活。放疗组术后3条静脉人工血管完全堵塞,对照组2条完全堵塞,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人工血管均通畅,内膜完整,但内皮细胞覆盖不完全。放疗组的吻合口近、远端处CD34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人工血管中部放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组吻合口近、远端及人工血管中部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薄(P<0.05);而放疗组3个点PCNA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为低(P<0.05)。
结论:术前放疗对人工血管置换术后4周内膜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不会降低其通畅率。
杨盛家, 陈兵, 罗涛,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戚斌, 李建新, 俞恒锡, 张建
2009, 18(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09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后肢急性缺血后血流、血压的动态变化及肌肉组织的变化,为进行后续干预实验摸索条件。
方法:取Lewis大鼠10只采用切除左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至膝关节附近的方法制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2,7,14,28,42,49 d对患侧和健侧肢体进行血流、血压及血管造影分析。取材后行后肢肌肉HE常规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结果:动物术后均成活,但部分出现后肢跛行(n=2),紫绀(n=2),苍白(n=3),肌肉的萎缩(n=1)。急性缺血下肢部分肌肉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后期出现纤维化。患肢血流在术后7 d明显下降,术后28 d下降至最低点,术后49 d基本恢复正常(正常肢体的90%)。患肢血压在术后2 d明显下降,14 d下降至最低点,后逐渐恢复,至49 d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结扎并切除大鼠后肢股动脉及分支可以成功制备下肢缺血模型,但血流及血压在术后42~49 d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4~28 d是缺血最严重的阶段,适于进行各种干预实验研究。
2009, 18(6):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0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G-HGF)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下肢缺血动物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制作80只小鼠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1)生理盐水对照组;(2)bFGF组;(3)rhG-HGF组;(4)rhG-HGF+bFGF组。应用多谱勒超声血流测定、肌肉毛细血管密度测定,比较4组缺血肢体血流/正常肢体血流比值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
结果:术后4周,4组缺血肢体血流/正常肢体血流比值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为:rhG-HGF+bFGF组>rhG-HGF组>bFGF组>生理盐水组(均P<0.05)。
结论:rhGvHGF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强于bFGF,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以更明显改善下肢缺血状况。
2009, 18(6):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1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异体血管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胶原酶法消化获取原代内皮细胞。原代细胞经培养后,体外扩增至一定数量后高密度种植于经处理的异体血管上,继续培养至生长牢固。观察细胞状态和生长状况。
结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生长正常,可顺利扩增至需要数量;其分泌von Willebrand因子功能传代后无明显变化,传代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种植后细胞生长正常。
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可以经过体外培养扩增,其分泌功能无变化,在异体血管上生长良好。
2009, 18(6):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2
摘要:目的:制备磁性阿霉素维拉帕米清蛋白纳米粒并检测其磁性、载药量、粒径大小等物理性能,为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先将市售棉籽油精制,再将盐酸阿霉素、盐酸维拉帕米、人血清蛋白及Fe3O4磁粉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加热固化法制备磁性阿霉素维拉帕米清蛋白纳米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颗粒形态和粒径大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载药纳米粒的磁响应性和结构。绘制标准曲线,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纳米粒中维拉帕米的载药量,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阿霉素的载药量。
结果:纳米粒大小均一,形态规则,呈圆球形,磁响应性好。平均粒径约0.5 μm,维拉帕米载药量为0.8%,阿霉素载药量为1.25%。
结论:加热固化法可以制备出同时包载两种药物的纳米粒,物理性能良好,制备方法简便,实验条件容易控制。
2009, 18(6):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3
摘要:目的:探讨fascin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系MKN45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利用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稳定沉默fascin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干扰效率,用MTT比色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FCM)及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
结果:在稳定转染fascin1干扰质粒后,胃癌细胞系MKN45的fascin1表达明显下降;与未转染组和空白质粒转染组相比,fascin1干扰质粒转染组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但细胞凋亡变化不明显。
结论:fascin1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系MKN45的增殖有关,而与凋亡无明显相关。
李学锋, 谷涌泉, 余恒锡, 张建, 孙家邦, 董宗俊, 李建新, 汪忠鎬
2009, 18(6):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AMVT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行腹部增强CT确诊,7例患者确诊后立即行抗凝及溶栓治疗;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结果:11例AMVT患者死亡3例,总病死率27.3%,其中非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病死率14.3%;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病死率50.0%。8例存活者给予长期抗凝治疗。经平均64.7月随访,复发1例,死亡1例
结论:增强CT扫描对于AMVT的诊断及鉴别至关重要,对怀疑AMVT者应首选增强CT扫描确诊。AMVT如果能早诊治就可避免发展至肠坏死或穿孔,从而降低病死率。采用长期抗凝治疗可降低AMVT复发并提高长期生存率。
常青, 胡海地, 陈喆, 刘翀, 张浩, 张健, 段志泉, 辛世杰
2009, 18(6):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5
摘要:目的:总结16例脾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经超声多普勒、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发现脾动脉瘤15例,另1例术中探查发现。手术治疗11例,其中脾动脉瘤破裂行急诊手术4例,择期性手术7例,手术包括脾动脉瘤及脾切除9例,同时切除胰尾3例,脾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1例,脾动脉瘤切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1例。另外行脾动脉瘤介入栓塞3例,非手术治疗2例。
结果:手术及介入治疗的14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0.5~19.0年,平均8.4年。11例手术及介入治疗者中,2例分别手术后3,7年死于其他疾病,另9例情况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者已分别随访3,5年,脾动脉瘤无变化。
结论:脾动脉瘤女性多发;CT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等可明确诊断;早期切除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术是防止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有效方法。
2009, 18(6):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体位及CO2气腹对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前的3种体位(平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时3种CO2气腹压(8 mmHg,12 mmHg,16 mmHg)下的股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结果:与气腹前平卧位比较,头低脚高位患者股静脉直径显著减小(P<0.05),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增加(P<0.01,P<0.05);头高脚低位及平卧位气腹建立后股静脉直径均显著增大(P<0.01),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显著减少(P<0.01, P<0.05),且随着气腹压的增加,股静脉直径逐渐增大,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流量逐渐减少,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低脚高位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可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头高脚低位及高CO2气腹压均可使血液回流不畅,导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2009, 18(6):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7
摘要:目的:了解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接受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时血清抗氧化维生素的变化情况,以指导临床营养补充。
方法:对笔者2所医院接受上消化道肿瘤手术的120名患者随机平均分组为EN组和PN组,检测两组手术前、EN或PN前后的维生素A(VA)和维生素E(VE)及β-胡萝卜素的水平。
结果:患者术后血浆VA和β-胡萝卜素显著下降(P=0.03,P=0.01);营养辅助治疗10周后,两组VE水平显著下降,且EN组VE水平低于PN组(P<0.01),而VA和VE在营养辅助前后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手术应激可引起外周血VA和β-胡萝卜素水平下降,VE则在术后发生持续下降,EN或PN均无法避免,需予以积极补充。
2009, 18(6):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8
摘要:随着对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治疗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近年来该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后者主要包括MMPs抑制剂,NSAIDs,NF-κB抑制剂,RAS抑制剂等。
2009, 18(6):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19
摘要:股浅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开放式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随着以医生为认知主体的评价体系向以医生为主导,综合患者意愿的科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腔内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实践中股浅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简要评述股浅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治疗的进展及其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009, 18(6):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0
摘要: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是下肢动脉硬化好发部位,易致流出道狭窄或闭塞,引发患肢缺血而有可能发生截肢的危险。笔者就膝以下肢体动脉闭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影像学诊断、腔内治疗、机械装置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并对该病流出道构建的发展趋势和临床研究做一概括。
2009, 18(6):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1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其致残率高并有一定的病死率。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进行有效防治,笔者就DVT近年来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2009, 18(6):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2
摘要: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和影像学的发展,“杂交”手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是血管疾病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以在同一单元、同一时间进行影像诊断和常规血管外科手术,打破了学科壁垒,体现了微创的优势,给患者提供完整、系统的、科学的医疗服务,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血管外科疾病。
2009, 18(6):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3
摘要: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分化为内皮细胞,在体内外定向血管化,形成血管样结构。笔者就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来源、分布、分子标志、动员、凋亡、定向血管化及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一综述。
2009, 18(6):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4
摘要: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A/B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血管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
方法:取无明显曲张下肢静脉(对照组)和明显曲张下肢静脉(病变组)各1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内皮素A/B受体在两组血管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并计算受体与静脉疾病CEAP分期之临床分级(C)的相关性。
结果:内皮素A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B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对照组中A受体(u=3.45,P<0.001)和B受体(u=4.14,P<0.001)位点阳性分布均显著高于病变组,尤以B受体为著。受体缺失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变分级呈正相关(rA=0.70,rB=0.73)。
结论:内皮素A/B受体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2009, 18(6):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5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IGF-1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原位杂交(DNA-RNA)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IGF-1RmRNA和IGF-1R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
结果:IGF-1RmRNA和IGF-1R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2%和55.88%,在正常胰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和10.00%。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在胰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IGF-1R阳性表达明显强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病理Ⅲ、Ⅳ期组的IGF-1R阳性表达明显强于Ⅰ,Ⅱ期组(P<0.05)。IGF-1R表达阳性组的生存时间较阴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IGF-1R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且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韩强, 王建中, 杨渤彦, 王志宇, 栾天燕, 朱锡真, 王蒸
2009, 18(6):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6
摘要:目的:探讨EphB4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存档石蜡组织切片中EphB4的表达情况。
结果:EphB4蛋白在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9.32%。其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呈有密切关系,三因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分组间无关(P>0.05)。
结论:EphB4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EphB4可能参与了肿瘤生成发展过程,促进肿瘤进展。
2009, 18(6):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7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5例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CT,MRI或DSA确诊。手术治疗28例,术后3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8例效果良好,6例好转。介入治疗23例,1例死于术后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TIPS术中门静脉破裂出血,14例效果良好,3例好转,4例无效。药物治疗4例无效。
结论:布-加综合征应根据病变的范围、性质、门静脉高压或下腔静脉高压的程度以及患者全身情况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2009, 18(6):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创伤性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内注射凝血酶,以及手术缝合破口,补片修补,血管移植等方法治疗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8例。
结果:超声引导下压迫、瘤腔注射凝血酶5例及手术治疗13例均获成功,无远端动脉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动静脉血流恢复正常。
结论:周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应尽早处理,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2009, 18(6):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29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对于诊断和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指导意义。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用35%泛影葡胺60~80 mL注入足背静脉进行下肢静脉造影,全面了解该肢体静脉系统情况。治疗采用3种方法,即:(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2)高位结扎+曲张静脉经皮缝扎术;(3)高位结扎+局部注射硬化剂。
结果:大隐静脉造影的诊断符合率100%,经15年随防对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种治疗结果均未复发,疗效无差异(P>0.05);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术的疗效优于其它两种方法(P<0.05, P<0.01)。
结论:下肢静脉造影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单纯大隐静脉曲张以高位结扎、经皮缝扎术为首选;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瓣膜+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以高位结扎、分段静脉剥脱、交通支结扎为首选方式。
2009, 18(6):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30
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术后谵妄的发生因素,以期预防及降低发病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术后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 163例急诊手术中231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10.7%,>60岁者发生率37.9%,<60岁者发生率1.8%。死亡8例,病死率3.8%,发病时间为麻醉醒后2 h至术后11 d,尤以术后4 d内最易发作。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病情昼轻夜重是其主要特点。
结论:术后谵妄通常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术前应改善患者各器官生理功能;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时去除诱发术后谵妄的因素。
2009, 18(6):3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31
摘要:目的:探讨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998年7月~2008年4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位肠瘘6例,低位肠瘘10例(2例阑尾残端瘘);高流量瘘4例,低流量瘘12例,;15例经非手术治疗4~5周治愈,1例高位瘘放弃治疗。结论:肠外瘘采用非手术治疗者治愈率高,疗效可靠,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09, 18(6):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32
摘要:
2009, 18(6):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09.06.033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