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21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胃肠肿瘤外科专题研究
    • 手助腹腔镜胃癌淋巴结清扫规范性的临床研究

      2012, 21(10):1187-11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1

      摘要 (531) HTML (0) PDF 1000.15 K (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纳米碳微粒作为淋巴结示踪剂,评价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8个月内实施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将手术中注射纳米碳混悬液后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其余25例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15例中,小弯侧淋巴结显色12例(80.00%);8a组和6组淋巴结色染各8例(53.33%);脾门和大弯侧淋巴结色染各3例(2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主要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6.90±0.28)cm vs.(6.82±0.38 )cm],术中出血量[(286±168)mL vs. (235±98)mL],手术时间[(182±31)min vs.(176±21)min],淋巴结检出数[(16.8±6.71)枚vs.(14.9±3.90)枚],术后住院时间[(10.1±3.8)d vs.(11.6±6.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淋巴结示踪剂的应用,对完善术中淋巴结清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更能体现出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性。

    • 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12, 21(10):1191-119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2

      摘要 (672) HTML (0) PDF 1.01 M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结果:全组腹膜转移的发生率为15.1%(53/352)。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腹膜转移与性别、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手术方式及局部复发等有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胃癌腹膜转移独立危险因素是胃壁浸润深度(P=0.016,95%CI=0.570~0.945),TNM分期(P<0.001,95%CI=2.414~4.027),淋巴结转移(P=0.027,95%CI=1.041~1.964),手术方式(P<0.001,95%CI=1.203~1.870),局部复发(P<0.001,95%CI=1.376~2.871);腹膜转移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44%和10%,而无转移患者分别为97.0%和74.0%,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11,P<0.001)。 结论:胃癌伴腹膜转移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而胃壁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局部复发等因素是影响胃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龄胃癌患者腹腔镜胃切除术安全性与近期疗效

      2012, 21(10):1196-12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3

      摘要 (481) HTML (0) PDF 1009.50 K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为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87例行胃切除术高龄(≥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4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中位年龄、术前合并症、ASA术前危险度评分、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开腹组比较,除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73 mL vs. 309 mL),肠功能恢复时间(4.1 d vs. 5.5 d),进流食时间(4.2 d vs. 6 d),平均住院时间(19.1 d vs. 25.2 d),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28.2% vs. 56.3%)均明显减少(均P<0.05)。平均随访29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总生存率分别是57.1%和65.9%(P>0.05)。 结论: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012, 21(10):1201-12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4

      摘要 (525) HTML (0) PDF 997.44 K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年来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05例标本,解剖并分组收集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析其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及至肛缘距离等的关系。 结果:105例患者共检出淋巴结2 211枚,平均每例21.06枚;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转移率为42.86%;肠旁淋巴结、系膜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8.10%,28.85%和15.79%;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至肛缘距离有关(P<0.05)。 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至肛缘距离有关,实施根治手术时,应在综合临床病理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

    •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肠系膜下动脉的离断平面分析

      2012, 21(10):1205-12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5

      摘要 (387) HTML (0) PDF 982.02 K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肠系膜下动脉最适离断平面。 方法:对比分析2008年7月—2012年1月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不同离断平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中经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离断血管(334例)与远离根部2~4 cm处结扎离断血管(153例)比较,前者在处理肠系膜下动脉平均手术时间(7.8 min vs.12.6 min),处理肠系膜下动脉处平均出血量(4.8 mL vs.12.5 mL),平均肠系膜下动脉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除数(12.5枚vs.10.9枚)均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者肠系膜下神经损伤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无肠管血供障碍。 结论: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肠系膜下动脉于根部结扎离断是安全可靠的。并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局部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

    • >基础研究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初步分析

      2012, 21(10):1208-12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6

      摘要 (562) HTML (0) PDF 984.82 K (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6月行CME和中央血管高位结扎(CVL)的34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UICC病理分期:I期4例,II期14例,III期16例。中位淋巴结清扫数18枚,III期患者中18.8%(3/16)的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全组无围术期死亡,无术中副损伤。手术时间2.5~3.5(中位数2.75)h,术中出血量80~200(中位数110)mL,术后排气时间3~5(中位数4)d,排便时间4~6(中位数5)d,术后住院时间11~20(中位数14)d。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漏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近期无肠梗阻发生。34例患者获6个月至2年的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1例术后16个月发现肝转移,3个月后死亡。结论:结肠癌患者行CME联合CVL安全、可行,短期效果良好,CME联合CVL有可能成为一种标准化的结肠癌手术术式。

    • 运用2D-DIGE技术的结直肠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2, 21(10):1212-12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7

      摘要 (346) HTML (0) PDF 1.25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以荧光标记的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DIGE)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结直肠癌(CRC)与正常结肠黏膜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筛选新的肿瘤标志物。方法:以2D-DIGE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和鉴定6对新鲜的CRC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以免疫组化法验证兴趣蛋白在46例CRC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D-DIGE分析和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在CRC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的蛋白有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UQCRC1),14-3-3 ζ和结蛋白(desmin)等,明显降低的蛋白有碳酸酐酶(CA)I和CA II(均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UQCRC1和14-3-3 ζ在CRC中的表达强度为2.43±0.81和1.41±1.07,明显高于两者正常黏膜中的表达(1.80±0.96,0.67±0.94)(P<0.001),而desmin在两组织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 I及CA II在CRC中的表达强度为1.67±0.52和1.18±0.84,明显低于两者在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强度(2.93±0.25,2.80±0.50)(P<0.001)。结论:以2D-DIGE为基础的蛋白组学技术结合免疫组化等方法验证是筛选肿瘤标志物的有效手段。UQCRC1,14-3-3 ζ,CA I和CA II可能为CRC新的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 抑癌基因WTX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2, 21(10):1217-12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8

      摘要 (386) HTML (0) PDF 1.06 M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WTX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证实的5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与远癌组织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WTX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相对于远癌组织(1.00±0.00),癌组织与癌旁组织WTX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36±0.17和0.91±0.34,各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T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癌组织分别为0.27±0.11,0.64±0.23,0.72±0.19,各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抑癌基因WTX的表达降低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 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2, 21(10):1222-12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09

      摘要 (564) HTML (0) PDF 1.00 M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状态。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 结果: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RT-qPCR检测出突变63例,突变检出率31.5%;经直接基因测序,测序成功的样品169例,检出突变50例,突变检出率29.6%。其中第12密码子GGT→GAT最常见,占34.9%(22/63);其次是第13密码子GGC→GAC,占28.6%(18/63);第12密码子GGT→CGT最少,全组未见(0/63)。两种方法突变检测一致率为98%。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关系(均P>0.05)。 结论:RT-qPCR能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ω-3脂肪酸抑制SW480结肠癌干细胞生长的研究

      2012, 21(10):1227-12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0

      摘要 (385) HTML (0) PDF 1.05 M (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ω-3脂肪酸对SW480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yndecan-1,Ki-67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SW480细胞中的CD133+/CD44+/ESA+细胞亚群(SW480结肠癌干细胞),将结肠癌干细胞分用系列浓度(15,30,60 μg/μL)的EPA(二十碳五烯酸),系列浓度(15,30,60 μg/μL)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溶剂处理(对照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用RT-PCR检测DHA(60 μg/μL)或EPA(60 μg/μL)处理后结肠癌干细胞VEGF,syndecan-1和Ki-67表达的变化。 结果:低浓度(15 μg/μL)的DHA和EPA对结肠癌干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均P>0.05),中、高(30,60 μg/μL)浓度的EPA和DHA能明显抑制结肠癌干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 μg/μL的EPA及DHA 能明显抑制syndecan-1和Ki-67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者对VEGF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均P>0.05)。 结论:ω-3脂肪酸可抑制SW480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yndecan-1和Ki-67的表达有关。

    • 白细胞介素1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2012, 21(10):1231-12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1

      摘要 (366) HTML (0) PDF 1.03 M (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及其受体拮抗剂(IL-1ra)对大肠癌细胞株增殖、侵袭的影响。 方法:选用高肝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株WiDr及低肝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株Caco-2和Colo-320,分别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IL-1α及IL-1 I型受体(IL-1R I)的基因及蛋白在3种细胞中表达;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性IL-1α或IL-1ra作用于上述细胞后,用WST-1法检测3种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Transwell小室检测WiDr与Caco-2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RT-PCR显示IL-1α基因仅在高肝转移潜能的WiDr细胞中表达,在低肝转移潜能的Caco-2和Colo-320细胞中不表达,而IL-1R I基因在3种细胞中均有表达;ELISA检测WiDr细胞IL-1α蛋白浓度为(7.85±0.52)pg/mL,而Caco-2和Colo-320细胞未检测到;外源性IL-1α能明显增加Caco-2和Colo-320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对WiDr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但外源性IL-1ra能明显抑制WiDr细胞的增殖(P<0.05);外源性IL-1α能明显增强Caco-2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但对WiDr细胞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P>0.05),外源性IL-1ra能明显抑制WiDr细胞侵袭(P<0.05),但对Caco-2细胞的侵袭能力无明显作用(P>0.05)。 结论:大肠癌的肝转移潜能与IL-1α表达有关,外源性IL-1ra能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 胃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 21(10):1236-12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2

      摘要 (450) HTML (0) PDF 1.03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52例胃癌标本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miR-15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15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结果:RT-PCR 结果显示,miR-15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值(0.84±2.27)明显高于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值(0.28±0.56)(P<0.05);miR-155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miR-155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侵犯层次、TNM分期及脉管侵犯无关,各参数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miR-155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可能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 胃转流术对GK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

      2012, 21(10):1240-12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3

      摘要 (510) HTML (0) PDF 1.12 M (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自发性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40只雄性GK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Roux-en-Y胃转流术,对照组行胃窦十二指肠离断原位吻合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2,4周检测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OGTT 2 h)的血糖;并于术前及术后4周测定大鼠血液中空腹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此外,于术中及术后第4周获取大鼠肝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TG沉积情况。 结果:与术前比较,实验组大鼠术后空腹及OGTT 2 h血糖值均呈下降趋势,两者在术后2,4周时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第4周,实验组大鼠血液中FFA明显降低(P<0.05),而TG及Tch无明显变化(均P>0.05),肝脏组织切片内TG沉积现象明显减少。对照组以上所有指标手术前后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 结论:胃转流术降低GK大鼠血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肝脏脂质代谢,降低FFA含量,使胰岛素抵抗得以缓解有关。

    • 胃旁路术对“肠-胰岛轴”相关激素及二肽基肽酶-IV分泌的影响

      2012, 21(10):1244-12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4

      摘要 (335) HTML (0) PDF 1.02 M (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胃旁路术(GBP)在降低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过程中对“肠-胰岛轴”相关激素及二肽基肽酶IV(DPP-IV)分泌的影响。 方法:将24只雄性自发性非肥胖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均分为胃旁路组和假手术组,记录并对比两组大鼠术前及术后1,2,4,8,12,24,48周体质量、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肠-胰岛轴”相关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 结果:术前两组大鼠间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大鼠体质量均在术后1周内明显降低,但随后逐渐回升,且两组间体质量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术前比较,假手术组大鼠术后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胃旁路组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水平明显降低,而GLP-1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且两组间空腹血糖及血浆DPP-IV,GLP-1水平在术后各时间点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胃旁路术控制血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DPP-IV的活性,使机体中“肠-胰岛轴”上GLP-1水平升高有关。

    • 不同胃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研究

      2012, 21(10):1249-12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5

      摘要 (465) HTML (0) PDF 1018.25 K (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胃转流术(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50只用链脲佐菌素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的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A组(假手术组),B组(旷置十二指肠RYGB组),C组(旷置近段空肠RYGB组),D组(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RYGB组),E组(无旷置的胃-空肠短路组)。测定各组大鼠术前及术后1,3,6,12周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BG)、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E组大鼠12周后再次开腹,于胃窦下闭合十二指肠,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观察再次术后1,3,6周FBG,GIP,GLP-1的变化。 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各组体质量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A,B,C组术后3,6周仍无明显变化(均P>0.05),但术后12周明显增加,且A组增加最为明显(均P<0.05),D,E组术后3,6周体质量有所降低(均P<0.05),至术后12周基本接近术前水平(均P>0.05)。与术前比较,A组术后各时间点FBG,GIP,GLP-1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D组FBG水平在术后1周开始明显且逐渐降低,B,C,E组FBG水平在术后3周开始明显且逐渐降低(均P<0.05),同时间点比较,D组FBG降低最为明显,E组最小(均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B,C,D组GIP值术后1周开始明显并逐渐降低,且同时间点D组降低最为明显(均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E组GIP值术后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D,E组GLP-1值术后1周开始均明显并逐渐升高,B,C组GLP-1值术后3周开始均明显并逐渐升高,且同时间点D,E组GLP-1升高程度明显大于B,C组(均P<0.05);E组再次手术后FBG和GIP水平较再次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GLP-1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旷置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RYGB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与术后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引起GIP低分泌以及食物过早到达远段空肠和回肠引起GLP-1高分泌有关。

    • 经门静脉原位灌注自制肝保护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门静脉阻断期间肝脏的保护作用

      2012, 21(10):1255-12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6

      摘要 (466) HTML (0) PDF 1.07 M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门静脉阻断期间给予低温灌注自制肝保护液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大鼠行胆总管结扎1周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胆道再通,仅游离门静脉);门静脉阻断(PVO)组(胆道再通后,行PVO 1.5 h);乳酸林格液灌注组(胆道再通,PVO过程中将4 ℃乳酸林格液注入门静脉肝侧);自制肝保护液灌注组(胆道再通,PVO过程中将4 ℃自制肝保护液注入门静脉肝侧)。于术后0,6,24 h采集肝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VO组术后个时间点肝组织bcl-2蛋白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灌注组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在术后6,24 h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自制肝保护液灌注组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PVO组术后6,24 h肝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及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两种灌注液均能明显抑制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升高和肝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均P<0.05),且自制肝保护液的以上作用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自制肝保护液对合并梗阻性黄疸的PVO具有肝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肝细胞凋亡有关。

    • >临床研究
    • 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2, 21(10):1260-12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7

      摘要 (395) HTML (0) PDF 1.14 M (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6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25例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肠梗阻导管肠道减压及积极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急症病情得到缓解后,经导管行选择性泛影葡胺小肠造影,显示梗阻部位的病理变化。全组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显示放射性损伤以盆腔和回肠为著,器官之间和肠袢之间界限不清,甚至相互融合形似冰冻状;13例行病变肠袢切除肠吻合术,10例行回肠-结肠短路吻合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1例同时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1例行非手术治疗后梗阻解除。除1例肠切除患者术后因腹腔和肺部感染死亡外,全组96.0%(24/25)获得治愈。23例随访6~24个月,远期有效率为95.7%(22/23)。 结论: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恰当的非手术治疗可将急症手术转变为限期或择期手术,病变肠袢切除或肠短路吻合术联合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附100例报告

      2012, 21(10):1266-12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8

      摘要 (357) HTML (0) PDF 1.19 M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CT平扫探查发现所有患者肿块均为单发,79例良性肿块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21例恶性肿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呈分叶状。双期增强扫描见肿块腔内侧大小不一的溃疡,其中7例恶性间质瘤的溃疡程度大而深;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病变发生在胃部56例,十二指肠26例,小肠10例,结肠及直肠6例,肠系膜2例。术中标本的病理学检测发现由梭形瘤细胞形成的细胞团巢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征排列。所有病例均完整切除,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中及术后均无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5.2 d。随访期6~24个月,其中5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均死于肝转移;28例复发(28.0%),其中肿瘤类型:交界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6例;复发部位:局部复发16例,腹膜复发12例;再次进行切除手术后随访3个月,均存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可根据其临床表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测等明确诊断,早行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 >文献综述
    •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意义

      2012, 21(10):1270-12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19

      摘要 (361) HTML (0) PDF 997.12 K (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研究发现胸苷磷酸化酶具有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抗细胞凋亡作用,与肿瘤患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同时,它也是5'-脱氧氟脲苷等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的关键转化酶。笔者对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发挥的作用和5'-脱氧氟脲苷在细胞内的激活、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微小RNA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2012, 21(10):1275-12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0

      摘要 (347) HTML (0) PDF 986.77 K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微小RNA(mi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笔者就miRNAs上调和下调与结直肠癌(CRC)的关系,miRNAs表达的改变对CRC诊断、分期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2, 21(10):1279-12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1

      摘要 (426) HTML (0) PDF 989.85 K (8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CpG岛甲基化可导致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转录失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抑癌基因失活的惟一机制,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笔者对Syk,p15,hMLHl,APC,DCC,p16等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脉管及神经侵润对结直肠癌预后意义的研究进展

      2012, 21(10):1283-12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2

      摘要 (493) HTML (0) PDF 988.69 K (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脉管侵润和神经周围侵润在结直肠肿瘤中的预后作用得到不断的深入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取得新的进展,笔者就脉管侵润和神经周围侵润对结直肠癌和某些肿瘤预后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DOG1与胃肠道间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2, 21(10):1287-12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3

      摘要 (299) HTML (0) PDF 1.00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FLJ10261(TEME16A)是新近发现的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s)关系密切的一个基因,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DOG1,特异性表达于GISTs中,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证实,其阳性表达较KIT和PDGFRA更弥漫、更具有特异性,因此可能作为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另一个靶点。笔者对DOG1与GISTs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微淋巴管密度和VEGF-C在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分析

      2012, 21(10):1291-12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4

      摘要 (301) HTML (0) PDF 974.44 K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VEGF-C水平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56例胃癌和18例正常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和D2-40标记的MLVD。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 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均P<0.05),胃癌组织中MLVD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均P<0.05);VEGF-C的表达以及MLVD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MLVD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VEGF-C阳性胃癌组织MLVD明显大于其阴性胃癌组织(P<0.05)。 结论:VEGF-C的表达和ML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是预测胃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

    • 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12, 21(10):1294-12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5

      摘要 (332) HTML (0) PDF 1001.71 K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因及诊治方法。 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隐痛,术前CT提示升结肠炎性包块,肠镜回报升结肠菜花样肿物考虑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术后病检确诊为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结论:升结肠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极为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通常好发于四肢和躯干,结肠MFH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腹部包块,常伴有腹痛、消瘦及消化道症状;确诊主要依靠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 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血清MMP-2及TIMP-2的表达

      2012, 21(10):1297-12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6

      摘要 (435) HTML (0) PDF 962.61 K (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血清的表达,探讨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 方法:以行疝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进一步将斜疝及直疝患者分为低年龄组(≤50岁)和高年龄组(>50岁)。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MMP-2及TIMP-2的表达。 结果:斜疝组和直疝组病人血清MMP-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MMP-2水平在直疝组和年龄呈负相关(P<0.05,r=-0.356);在低年龄组直疝患者血清TIMP-2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MMP-2水平呈负相关(P<0.05,r=0.517)。 结论:MMP-2与腹股沟疝的发生有关,TIMP-2与低年龄组患者直疝的发生有关。

    • >临床报道
    • 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

      2012, 21(10):1300-13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7

      摘要 (347) HTML (0) PDF 960.28 K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行LAR的149例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性别、年龄、术后切口感染、Ducks分期对行LAR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男性(12.0%,11/92)与女性(5.3%,3/57)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者(7.6%,6/79)与年龄>60岁者(11.4%,8/70)无统计学差异(P>0.05);Ducks A,B期者(8.1%,9/111)与Ducks C期者(13.2%,5/38)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切口感染者(22.2%,4/18)高于切口未感染者(7.6%,10/131)(P<0.05)。结论:性别、年龄及Ducks分期与直肠癌行LAR后吻合口瘘发生无明显关系,直肠癌行LAR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有关。

    • 应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12, 21(10):1303-13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8

      摘要 (480) HTML (0) PDF 948.98 K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6年4月—2010年6月间进行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1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280(220~3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0(100~2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1(15~31)枚。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平均2.8(2~6)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0(5~14)d。术后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41例术后随访3~48个月(<1年13例,1~2年12例,>2年16例),均未见切口及戳孔肿瘤种植转移;1例ⅢB期术后1年出现肝转移后死亡。 结论:进展期远端胃癌施行腹腔镜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并发症率低等优点,但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 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切口一期缝合引流方法的选择

      2012, 21(10):1306-13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29

      摘要 (445) HTML (0) PDF 943.29 K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切口一期缝合不同引流方法对会阴部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近3年来收治的100例行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Miles术后会阴切口一期缝合仅行骶前负压管经腹部切口引流,会阴部未置引流;观察组则除在骶前间隙采用经腹部切口引流外,还在会阴部行单管负压引流。比较两组的引流量、引流时间、一期愈合率、创口感染率、残腔消失时间以及皮肤切口愈合时间。 结果:观察组的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引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创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残腔消失时间和皮肤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切口一期缝合采用骶前间隙单管引流和会阴部单管负压引流的方法对会阴部切口愈合效果优于仅行髋前负压管经腹部切口引流的方法。

    • 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临床报道

      2012, 21(10):1308-13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0

      摘要 (336) HTML (0) PDF 950.18 K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式双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吻合口瘘、排便、排尿及性功能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无1例改行腹会阴切除术(APR)。术后肠管断端切缘无肿瘤残留,术后吻合口瘘1例,术后1年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均能自行控制排便,术后3个月排便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排尿功能恢复正常。18例(78.3%)男性患者勃起功能正常;10例(83.3%)女性患者性兴奋能力恢复正常。随访9个月至3年随访,至今均良好存活,随访中1例术后10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至今存活。结论:拖出式双吻合器保肛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中疗效确切,能够在保证根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肛门功能,且对排尿、性功能等方面影响较小,值得广泛应用。

    • 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分析

      2012, 21(10):1310-13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1

      摘要 (347) HTML (0) PDF 953.72 K (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004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4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给予保留肛管括约肌手术治疗,B组采用吻合器技术Dixon前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正常排便时间及盆腔复发、吻合口复发等局部复发情况。采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 结果:A组术后恢复正常排便时间为术后(30.1±1.2)d,明显比B组(120.5±1.3)d短(P<0.05),自主排便功能良好;B组吻合口复发3例(15.0%),盆腔复发3例(15.0%),局部复发率为30%;A组1例盆腔复发,无吻合口复发病例,局部复发率为5.0%(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65.0%明显高于B组,不满意度5%明显低于B组;生活质量评分在41~50 分的人数及比例,A组显著高于B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以上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小,前提条件是严格掌握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 一期切除吻合治疗高位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附25例报告

      2012, 21(10):1313-13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2

      摘要 (370) HTML (0) PDF 947.36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高位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然后经肛管减压。结果:25例均康复出院,出现1例切口感染,无腹腔脓肿、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或死亡的发生。结论:对高位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一期切除吻合后经肛管减压,是安全可行的。

    • 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小肠瘘

      2012, 21(10):1315-13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3

      摘要 (266) HTML (0) PDF 945.52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小肠瘘的可行性及方法。 方法:11例小肠瘘患者,在肠瘘发生后48 h内剖腹探查,行确定性手术,术后使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及胃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 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治愈,1例再次发生肠瘘,保守治疗后治愈。总治愈率100%。 结论: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小肠瘘安全可行,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负担。

    • 纤维结肠镜诊疗致结肠腹膜外穿孔2例报告

      2012, 21(10):1318-13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4

      摘要 (265) HTML (0) PDF 999.16 K (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诊疗致结肠腹膜外穿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纤维结肠镜诊疗后发生结肠腹膜外穿孔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例患者穿孔后被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预后良好;另1例患者因发现不及时导致病情迁延。 结论:纤维结肠镜诊疗后结肠腹膜外穿孔少见且症状体征不典型,因而早期发现困难,分期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 腹腔镜腹腔探查在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

      2012, 21(10):1320-13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5

      摘要 (329) HTML (0) PDF 953.45 K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72例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均获明确诊断,69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2例因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1例被证实为中肠旋转不良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的诊治过程中有准确、及时、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尤其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连性肠梗阻、闭孔疝嵌顿等急腹症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能够一并完成腔镜下治疗,疗效安全可靠。对于一些腹部疑难病症的诊断如节段性小肠炎、中肠旋转不良等,有决定性作用。

    • 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的临床特点:附132例分析

      2012, 21(10):1323-13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6

      摘要 (312) HTML (0) PDF 951.52 K (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 方法:对收治的132例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预后评估。 结果:全组11例保守治疗的患者均治愈,手术治疗的121例患者中1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10例伤口二期愈合,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胆道出血,2例患者由于其胰腺或肾脏受损而致其术后衰竭死亡;术后未出现膈下脓肿以及脾切除后凶险感染的发生。 结论:对于创伤性肝脾破裂伤伴合并伤生命体征平稳、腹部穿刺为阴性的患者可给与保守治疗,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腹部穿刺阳性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左侧阑尾炎4例报告

      2012, 21(10):1326-13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7

      摘要 (346) HTML (0) PDF 941.30 K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左侧阑尾炎在临床诊治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收治的4 例左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临床均表现为转移性腹痛,均转移至左侧下腹,发热伴恶心4例,呕吐2例,左侧下腹部麦氏区固定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伴局限性腹膜炎3例,全腹膜炎1例,经过彩超检查及手术确诊4例,其中3例手术,1例保守治疗,4例患者治愈出院,无近期并发症。 结论:左侧位急性阑尾炎极少见,常见于先天性胸腹脏器内转位的患者。当发生转移性左下腹疼痛时,如果有“右位心”,要考虑到左侧急性阑尾炎的可能,应仔细进行胸、腹部的体检,合理诊治。

    • >病案报告
    • 深在性囊性结肠炎1例

      2012, 21(10):1327-13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10.038

      摘要 (329) HTML (0) PDF 920.60 K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