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2, 21(6):645-6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1
摘要: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效果。 方法:采用杂交技术(解剖外旁路联合血管腔内修复术)手术治疗10例患者,包括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4例和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6例。其中左颈总动脉至左椎动脉旁路1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旁路5例,右颈总动脉至左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旁路1例和升主动脉至无名动脉及左颈总动脉旁路3例。均经股动脉入路植入覆膜支架。 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1例发生少量I型内漏,未处理。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自动出院;其余9例均痊愈出院。9例随访时间3~3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CTA示:覆膜支架无移位,1例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通畅。 结论:杂交手术避免体外循环损害,减轻外科手术创伤,提高了治疗效果,是治疗累及分支的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2012, 21(6):650-65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2
摘要:目的:探讨自膨式小覆膜支架在动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5月应用自膨式小覆膜支架治疗动脉相关疾病3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全组患者中,髂总动脉出血2例,颈动脉出血2例,左锁骨下动脉出血1例,下肢外伤性动静脉瘘2例,先天性动静脉瘘3例,锁骨下动脉瘤2例,急性主动脉疾病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4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9例。所有患者支架均成功植入,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2例颈动脉出血者术后12个月复查时发现支架闭塞,但无神经系统症状,其余病例复查多普勒超声和增强CT提示支架内血流通畅。 结论:自膨式小覆膜支架在动脉疾病治疗中,具有快速、微创、疗效确切等优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 21(6):654-6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3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腔内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86例行血管腔内治疗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锁骨下动脉闭塞11例,狭窄75例,狭窄程度均>70%。 结果:86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无并发症发生。支架置入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段血流通畅,椎动脉血流正向。术后患侧肱动脉即刻恢复搏动,与健侧压差<10 mmHg (1 mmHg=0.133 kPa)。7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2例死于恶性肿瘤,4例死于心肌梗死。其余随访患者椎-基底动脉缺血及上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复查超声提示:支架无脱落及移位,血流通畅。 结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腔内治疗微创、安全、成功率高,近期效果肯定,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2012, 21(6):658-6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4
摘要:目的:比较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以指导该类疾病的治疗选择。 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对67例慢性髂动脉阻塞患者分别进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外科手术组行人工血管转流30例(其中解剖位血管重建24例,左右股-股动脉转流6例),补片成形4例。介入治疗组行单纯球囊扩张7例,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23例,3例介入治疗失败。术后30 d,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重建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和96.7%,总体有效率为97.1%和84.8%;外科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3%(12/34)和20.0%(6/30);随访时间为13~65个月,术后第1年两组的重建血管通畅率和症状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第2年开始,外科手术组血管通畅率、ABI明显高于介入治疗组,同时间隙性跛行、静息痛等方面也好于介入治疗组(均P<0.05)。 结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慢性髂动脉阻塞性疾病均可取得理想疗效,外科手术远期疗效更好,但手术风险较介入治疗大。对于高龄、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理想的选择。
2012, 21(6):664-6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5
摘要:目的:探讨剥脱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09年3月采用大隐静脉的大腿段剥脱联合小腿段激光腔内治疗的128例患者(176条肢体)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症状缓解率100%,无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近期并发症为胫前皮下淤血或小血肿12肢(6.8%),皮肤条状烧伤2肢(1.1%),浅静脉周围炎12肢(6.8%),踝部水肿2肢(1.1%);无胫前麻木感,无远期严重并发症;3年内无静脉曲张复发。 结论:剥脱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治疗方法。
2012, 21(6):667-6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6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近年收治的45例合并DVT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血栓形成的机制及防治措施。 结果:38例(84.4%)患者经正规抗凝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其中1例出现皮下淤血;4例(8.9%)抗凝溶栓过程中出现肺栓塞(PE),其中3例抢救后肺栓塞症状基本缓解,1例抢救无效后死亡;3例患者因出血风险仅给予制动、对症及活血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8例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有关的上肢DVT患者治疗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拔除导管,未出现明显PE症状。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需警惕DVT形成,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对无明显诱因的DVT患者要高度警惕并存恶性肿瘤的可能。
2012, 21(6):671-6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7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评价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发生上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留置PICC并出现上肢症状的89例患者进行上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声像图特点。 结果:89例留置PICC患者中56例(62.9%)的导管位于右上肢,33例(37.1%)位于左上肢。10例(11.2%)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6例位于右侧,4例位于左侧。其中男性7例,恶性血液病3例,肺部恶性肿瘤2例,腹部恶性肿瘤1例,重症肺炎1例;女性3例,均为乳腺肿瘤患者。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方便、快捷、无创地评价留置PICC患者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
2012, 21(6):675-6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8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β2微球蛋白(β2-M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LEAD)患者病变的风险分级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收集136例明确诊断的LEAD患者,按Fontaine分期标准分为:I期组(n=27),II期组(n=39),III期组(n=38),IV期组(n=32),或以ABI值分为:低风险组(0.7≤ABI<0.9,n=36),中风险组(0.4≤ABI<0.7,n=60)和高风险组(ABI<0.4,n=40),均以同期35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血浆β2-MG和HCY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为2年。因截肢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并以此进行预后判断。 结果:血浆β2-MG 和HCY水平均随着Fontaine分期的进展或风险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且ABI值与β2-MG和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0.867,r=-0.846);HCY水平用于判断LEA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以36.085 μmol/L作为截断点,其预测终点事件发生的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68.6%,Youden指数为0.546;COX回归分析提示ABI值及HCY水平可作为预测LEAD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P=0.018,P=0.001)。 结论:LEAD随病情的进展,血浆β2-MG,HCY浓度逐渐升高;HCY水平是预测LEAD发生和预后的良好指标;HCY和ABI风险分级相结合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判断LEAD患者的预后。
2012, 21(6):682-6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09
摘要: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粒(RAPA-PLGA-NP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并采用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定;透射电镜观察VSMCs对RAPA-PLGA-NPs的摄取;分别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PA-PLGA-NPs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RAPA靶蛋白(mTOR)下游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同时以游离RAPA作为对照。 结果:成功培养VSMCs并鉴定;透射电镜显示RAPA-PLGA-NPs可被VSMCs大量摄取于细胞质中;MTT结果显示,RAPA-PLGA-NPs(1,10,100 ng/mL)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VSMCs增殖(均P<0.05),且1 ng/mL的RAPA-PLGA-NPs与10 ng/mL游离RAPA的抑制作用相似(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个浓度(1,10 ng/mL)的RAPA-PLGA-NPs均能降低VSMCs中S6K1和4E-BP1磷酸化水平,且作用均较游离RAPA(10 ng/mL)明显。 结论:RAPA-PLGA-NPs穿透力强,能迅速被细胞摄取,生物学效应明显强于其游离药物。
2012, 21(6):687-69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不同时期治疗后受累血管管壁的影响。 方法:将96只SD大鼠制备急性深静脉血栓模型后,随机按血栓形成后的时间(1,3,7,14 d)分期,均分为:I,II,III,IV期;每期再均分为:模型组,尿激酶小剂量组[2万U/(kg·d)],尿激酶中剂量组[4万U/(kg·d)],尿激酶大剂量组[(8万U/(kg·d)]。尿激酶每日以尾静脉注射,连续7 d。实验结束后获取受累段血管,分别通过HE染色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在I,II,III期,尿激酶3个剂量组内皮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但尿激酶3个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且随着尿激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IV期,尿激酶3个剂量组内皮细胞数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的差异(均P>0.05);但尿激酶3个剂量组胶原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仍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 结论:在血栓形成14 d内,尿激酶对受累血管的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对胶原增生均有抑制作用。在血栓形成14 d后,尿激酶对内皮细胞无保护作用,但对胶原增生仍有抑制作用。
2012, 21(6):693-69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1
摘要:目的:探讨podoplan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直肠癌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以90例良性病变直肠组织为对照。 结果:podopla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直肠组织(P<0.01)。podoplanin阳性LMVD在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odoplanin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结论:podoplanin在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直肠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2012, 21(6):696-6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2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和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患者247例,按手术方法分为选择性断流术组(126例)和联合断流术组(12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FP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选择断流术组下降程度大于联合断流术组(P<0.05)。除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外,选择断流术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以及胃底食道下段曲张静脉情况等指标均优于联合断流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2012, 21(6):700-7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3
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15年中行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ITP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出血、术前对激素的反应、脾脏是否肿大、术后血小板峰值与脾切除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62例中,显效34例,良效13例,进步10例,无效5例;有效率(显效+良效)为75.8%。性别和脾脏是否肿大与脾切除术疗效无关(均P>0.05);有无出血症状、年龄、术后血小板峰值、骨髓巨核细胞数等因素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对激素的反应及术前血小板计数对脾切除疗效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术前对激素的反应及术前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脾切除术的疗效预测指标。
2012, 21(6):704-7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4
摘要: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收治的5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全组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岁。根据WHO(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标准,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19例(1级12例,2级7例),神经内分泌癌(NEC)2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4例。病变发生于贲门、胃底31例(59.6%),胃体11例(21.2%),胃窦10例(19.2%)。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和吞咽困难。50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NET患者经内镜切除5例,胃壁局部切除3例,根治性胃切除11例,术后病理显示14例(73.7%)肿瘤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4例(21.1%),脉管瘤栓1例(5.3%);NEC及MANEC患者行开放式根治性手术17例,姑息性手术13例,单纯探查手术1例,术后病理显示29例(96.7%)肿瘤侵及或穿透浆膜,淋巴结转移27例(90%),脉管瘤栓16例(53.3%)。随访2~106个月,19例NET术后局部复发2例(10.5%),远处转移3例(15.8%),死亡2例(10.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和82%;29例NEC术后局部复发1例(3.4%),远处转移25例(86.2%),死亡21例(72.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3%和21%;4例MANEC术后远处转移3例,死亡3例。 结论:不同分类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各有不同,NET多为早期病变,治疗效果较好;NEC及MANE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2012, 21(6):709-7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5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重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诊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1年11月26例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外科重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腹腔压力变化,及其与腹腔灌注压、尿量、血乳酸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APACHE II评分相互变化关系;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均能使患者腹腔压力下降,同时明显改善各项临床理化指标(腹腔灌注压、尿量、血乳酸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APACHE II)(均P<0.05),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腹腔压力下降较非手术治疗腹腔内压力下降更加明显(P=0.011),腹腔内压力,APACHE II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外科重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应积极手术干预,炎症反应是影响外科重症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2012, 21(6):713-7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6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恢复情况、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3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营养支持为7~9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术前和出院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血红蛋白(Hb)以及淋巴细胞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EN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P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EN组患者PA,ALB,GLO,Hb以及淋巴细胞数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并且均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9,P=0.004)。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EN支持后,可以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
2012, 21(6):717-7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7
摘要: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VLU)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许多CVLU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形成难治性溃疡,成为临床治疗中的辣手问题。笔者就近年来CVLU病因学研究进展,分期疗法和个体化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及综述。
2012, 21(6):721-7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8
摘要: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揭示干细胞移植可望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手段。笔者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适应证、干细胞来源及分离方法、移植途径、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2, 21(6):725-7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19
摘要: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综合征为特点的一种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BC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笔者对BCS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文献综述,重点在于BCS的腔内及外科手术治疗。
2012, 21(6):730-7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0
摘要: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两种比较认可的手术方式:分流术和断流术。但两种手术方式都有自身的缺陷,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提出分流和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笔者就分流和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现状进行综述。
2012, 21(6):735-7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1
摘要: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急腹症临床少见,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笔者主要就结缔组织疾病的急腹症表现和诊疗对策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白塞病有关的急腹症表现、诊断和治疗。
2012, 21(6):740-7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2
摘要:目的:探讨CD62L在正常大隐静脉组织和曲张大隐静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62L在正常大隐静脉组织及曲张大隐静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H检验法分析其与大隐静脉曲张的关系。 结果:正常大隐静脉组织中CD62L的表达(78.1400±2.3642)显著低于曲张静脉组织平均值(119.5354±35.5332)(P<0.05);曲张静脉组织CD62L的表达与软组织有无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愈合性及活动性溃疡有关(均P<0.05)。 结论:细胞黏附分子CD62L在曲张静脉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患肢软组织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愈合性及活动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2012, 21(6):743-74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3
摘要:目的:探讨MMP-9和CD44v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CD44v6在80例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之间关系及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MMP-9与CD44v6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62/80)和82.5%(66/80),MMP-9及CD44v6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MMP-9与CD44v6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r=0.225,P<0.05)。 结论:MMP-9与CD44v6两者可能在大肠癌中起相互协同作用,可望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2012, 21(6):746-7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4
摘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5月15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例(5.1%)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瘘的发生与肿瘤位置和组织类型有关,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以上的患者(P=0.010);黏液腺癌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患者(P=0.012)。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下)和黏液腺癌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必要时行预防性造口。
2012, 21(6):749-7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5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EN支持,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均于术前5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两组患者进行相等热量和氮量营养支持治疗,热量125 kJ/(kg·d),氮量0.2 g/(kg·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术前5 d,1 d,术后8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等营养学指标,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淋巴细胞数等免疫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时实验组ALB,PA,TRF,NKC活性和淋巴细胞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时,实验组上述各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EN支持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12, 21(6):752-7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6
摘要: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表达及FAS与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从蛋白水平检测30例三阴性乳腺癌和25例非三阴性乳腺癌及10例三阴性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FAS的表达情况。结果:FAS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60%(18/30);FAS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阳性率为24%(6/25);FAS在癌旁组织中表达最低,阳性率为10%(1/10);三者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有远处转移的5例三阴性乳腺癌中,有4例FAS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0.0%;在无远处转移的25例三阴性乳腺癌中,FAS表达阳性有5例,表达率为20.0%。三阴性乳腺癌FAS的表达率越高,其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FAS的表达可能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并且其表达还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2012, 21(6):755-7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7
摘要:目的:总结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1例发生在腹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口处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血管腔内放置覆膜支架和手术引流等治疗,抢救成功;出院后随访6个月,情况良好。 结论:对于巨大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先放置覆膜支架,再手术引流感染灶的治疗思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管存在争议。
2012, 21(6):758-7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8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腔内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对2005年1月—2011 年5月34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行腔内技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42~79(平均58.3)岁。左侧髂动脉病变15例 ,右侧髂动脉病变12例,双侧髂动脉病变7例,包括累及腹主动脉末端2例。合并高血压30例,冠心病13例 ,糖尿病7例,脑血管病2例。术前均行CTA明确诊断。 结果:34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患者共植入支架44枚,临床症状改善。术后34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个月,1 例再狭窄,狭窄程度50%,缺血症状不明显,未治疗。 结论:应用腔内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
2012, 21(6):760-76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29
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5例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包括α受体阻断剂在内的联合用药控制血压,夹层累及肾动脉者予尽早手术。并发低氧血症、肾功能不全各4例,均予急诊手术。1例支架远段进入假腔者,予再植入支架转入真腔。2例支架末端主动脉内膜出现新破口者,1例予再次植入支架,另1例行非手术观察治疗。 结果:5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均达到100~120/60~70 mmHg目标范围。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例恢复正常,1例明显好转。4例低氧血症患者术后氧分压恢复正常。1例支架远段进入假腔患者,成功将血流转入真腔。2例支架末端出现新破口者,1例经再次植入支架,破口完全封堵,另1例行非手术观察治疗者,假腔无继续扩大。 结论:对于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出现的复杂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积极相应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佟铸| 谷涌泉|李学锋|郭连瑞|郭建明|汪忠镐|李建新|张建
2012, 21(6):763-7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0
摘要:目的:探讨避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误诊的方法,观察医用弹力袜在治疗该病中的疗效。 方法:分析17例在外院误诊后笔者进一步诊治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不全的临床资料。对该组患者采用以应用医用弹力袜为主的治疗。 结果:经平均16.1个月的随访,25%的患者症状全部消失,50%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6.7%的患者症状缓解,8.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结论:加强对患者临床表现的鉴别、规范的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医用弹力袜对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疗效。
2012, 21(6):766-7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1
摘要:目的:探讨点状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点状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的145例(177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手术操作、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 结果:术后出现皮肤灼伤12例,因烧伤过度致下肢剧烈疼痛5~7 d 3例,散在皮下淤血18例,血肿2例,血栓性静脉炎5例,切口感染3例,皮下液化1例,下肢肿胀13例,感觉麻木1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随访1年,出现永久性足背麻木3例,顽固性深静脉血栓1例;烧伤、皮下淤血、切口感染及下肢肿胀完全缓解; 溃疡完全愈合时间21~55 d;色素沉着症状缓解缓慢,1年后色素沉着可消退65%~75%。 结论:点状抽剥联合腔内激光是目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2012, 21(6):769-7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2
摘要:目的:研究激光腔内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2例(22条肢体),先采用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再以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属支及小腿曲张静脉,评价其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1周曲张静脉大部分消失,无隐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8个月,无残留及复发。 结论:激光腔内闭合及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2, 21(6):771-7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MVT 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入院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初步诊断,入院后经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确诊后行抗凝治疗,2例因症状加重而行剖腹探查术。1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出院后给予个体化抗凝治疗。 结论:影像学对于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至关重要;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12, 21(6):773-7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4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发病特点,总结ACS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例ACS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腹部创伤2例,腹腔感染3例(包括车祸致十二指肠破裂1例,车祸致创伤性急性胰腺炎1例,多囊肝开窗引流并发胆汁性腹膜炎1例),腹腔内出血1例,结肠癌及直肠癌并发急性低位肠梗阻3例。 结果:17例中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腹腔开放减压处理。 15例痊愈,2例死亡。 结论:外科重症患者中ACS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腹腔减压措施及多器官功能的支持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12, 21(6):775-7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5
摘要:目的:比较PPH术与改良Block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优缺点。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8例直肠前突患者行注射中药加改良Block术为观察组,选取以往进行PPH手术的38例直肠前突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当,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次通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两种术式均是治疗直肠前突的有效方法。改良Block术式对于缓解排便困难、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较好。
2012, 21(6):778-7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6
摘要:
2012, 21(6):780-7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7
摘要:
2012, 21(6):781-7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6.038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