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21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胆道外科专题研究
    • 解剖法与非解剖法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与近期效果分析

      2012, 21(8):913-9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1

      摘要 (384) HTML (0) PDF 1.15 M (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解剖法与非解剖法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解剖法肝切除31例,非解剖法肝切除30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谷草转氨酶(AST)、引流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脏器功能、结石分布、解剖变异和切肝范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非解剖法肝切除组比较,解剖法肝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引流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残留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解剖法肝切除具有手术打击小,术后渗出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仍有改进潜力,值得推广。

    •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研究

      2012, 21(8):918-9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2

      摘要 (564) HTML (0) PDF 1.06 M (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行金属胆道支架置入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BD组31例患者中29例实施支架放置,26例(89.7%)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6.5%,中位生存时间为26周;ERCP组44例患者中38例(86.4%)成功置入支架,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中位生存时间为28周。29例单侧支架置入者和35例双侧支架置入者中位生存时间均为28周。结论:经PTBD及经ERCP的胆道支架置入对肝门部胆管癌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以PTBD方式放置时可采用单侧置入,以ERCP方式放置时应进行左右侧双支架置入。

    • 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T管窦道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

      2012, 21(8):922-9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3

      摘要 (279) HTML (0) PDF 1.03 M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经T管窦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2月—2011年6月经术后T管窦道置入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300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2例经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石全部取净,碎石时间4~12 min,碎石次数1~5次,13例经5次碎石;8例患者结石位于III,IV级肝管碎石未成功,带管2个月后经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6例患者成功取出结石,2例患者结石未取出。碎石总数568枚,结石排净率97.3%(292/300)。术中无胆道大出血、穿孔、胆管壁灼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5例术后出现低热。26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及残留,无胆道狭窄。结论: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可显著提高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2012, 21(8):926-9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4

      摘要 (391) HTML (0) PDF 1.02 M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实施的二镜(腹腔镜+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二镜联合治疗126例,中转开腹3例;三镜联合治疗42例,中转开腹2例。术后无残余结石以及出血、胆瘘、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24例(73.8%)随访6个月,无胆道狭窄等远期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体现现代外科微创发展方向。

    •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分析

      2012, 21(8):929-9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5

      摘要 (402) HTML (0) PDF 1.09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3例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Ia,Ib,Ic型39例和II型4例行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另3例Ia型行囊肿大部分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IVa型1例行肝左外叶切除、囊肿完整切除、胆管成形、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另1例行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V型1例行左肝内胆管囊肿切除术;2例癌变患者,其中1例行癌变囊肿切除、局部转移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囊肿切除、左肝内胆管肿瘤切除术。53例手术患者中获随访42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良性患者情况良好;2例癌变患者,1例术后生存2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26个月肿瘤复发,肝转移,再次手术行左半肝切除、S5(第V段肝脏)切除、肝肠吻合术,术后2个月出现肿瘤进展,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不同的临床分型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2012, 21(8):934-9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6

      摘要 (471) HTML (0) PDF 1.03 M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5月138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腔镜组,70例)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开腹组,68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具有理想疗效,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操作的熟练程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唐山地区胆石病6 417例回顾性分析

      2012, 21(8):937-9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7

      摘要 (324) HTML (0) PDF 1.05 M (7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近年来唐山地区胆石病的发病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间经手术证实胆石症患者6 4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石病患者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其中胆囊结石占85.29%;所有胆石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5,且男女均以胆囊结石多见;胆囊结石发病高峰年龄为41~50岁,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发病高峰年龄均为51~60岁;在职业构成比中,目前胆囊结石以农民(34.19%)及职员(36.82%)为主,肝内胆管结石则以农民(80.00%)为主;农民胆囊结石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结论:胆囊结石是唐山地区胆石病的重要临床类型,且农民及职员构成该病的主体。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探查手术1 186例文献分析

      2012, 21(8):941-94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8

      摘要 (441) HTML (0) PDF 1.05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探查术(LTCBDE)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并发症。 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月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有关LTCBDE手术的文献并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17篇文献(1 186例),成功完成手术1 142例,成功率96.29%,平均手术时间(114.59±29.11)min,平均住院时间(5.17±1.8)d,术后并发症共21例(1.84%)。 结论:LTCBDE作为一种微创胆总管探查手术,有着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特点。临床上应扩展其适应证,对于结石少于3枚、胆囊管直径大于4 mm、结石直径小于5 mm的继发性胆管结石者应作为首选方法。

    • >基础研究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微淋巴管密度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2012, 21(8):946-9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09

      摘要 (406) HTML (0) PDF 1.21 M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7例胆管癌、40例近癌的非癌胆管及15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VEGF-C的表达和D2-40标记的MLVD。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近癌的非癌胆管和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胆管癌和近癌的非癌胆管组织中MLVD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VEGF-C的表达以及MLVD与胆管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MLVD还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VEGF-C阳性胆管癌组织MLVD明显大于其阴性胆管癌组织(P<0.05),且VEFG-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615,P<0.05);VEFG-C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其阳性表达患者,复发者胆管癌组织中的MLVD明显高于无复发者(P<0.05),且MLVD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r=-0.542,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和MLVD与管癌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VEGF-C可能是预测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

    • 奥曲肽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种植瘤的抑制作用

      2012, 21(8):952-9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0

      摘要 (474) HTML (0) PDF 2.32 M (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奥曲肽(OCT)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种植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建立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种植瘤模型12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OCT [100 μg/(kg·d)]和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最后1次给药24 h后处死裸鼠,完整剥除瘤块,测量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实验组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两组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应用TUNEL法检测两组瘤组织凋亡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种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1934.85±272.88)mm3 vs.(2834.63±521.86)mm3;(1.77±0.23)g vs.(2.44±0.65)g](均P<0.05),实验组抑瘤率为29.20%;实验组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量和MVD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0.2605±0.0406)vs.(0.3284±0.1008);(13.61±1.87)vs.(17.44±2.24)](均P<0.05);实验组瘤组织的凋亡指数(A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OCT对人胆管癌裸鼠种植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青藤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2012, 21(8):957-96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1

      摘要 (596) HTML (0) PDF 1.25 M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青藤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低2个剂量青藤碱干预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开始,2个青藤碱干预组大鼠分别给予40 mg/kg和80 mg/kg青藤碱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第8天处死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水平,取右肝用试剂盒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取左肝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和TGF-β1蛋白的表达。 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肝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其中2个青藤碱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TBIL,DBIL,ALT,AST水平明显增高;肝组织MDA,MPO含量明显升高,T-AOC明显降低;肝组织TGF-β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均P<0.05)。模型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均较2个青藤碱干预组明显(均P<0.05),而高低2个青藤碱干预组间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青藤碱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 癌光啉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光动力作用及机制

      2012, 21(8):963-9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2

      摘要 (438) HTML (0) PDF 1.18 M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光敏剂癌光啉(PsD-007)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光动力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3个光动力处理组,分别以10,20,30 μg/mL PsD-007孵育细胞,期间均用630 nm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间2.0 min);同时设3个对照组,分别为空白对照,单纯光照组和暗毒组(30 μg/mL PsD-007,未光照)。各组细胞于实验24 h后用MTT法检测存活率,并用凋亡试剂盒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30 μg/mL PsD-007 2个光动力处理组和3个对照组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p53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个光动力处理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单纯光照组和暗毒组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光动力处理组坏死或晚期的凋亡细胞较3个对照组显著增多。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个光动力处理组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较3个对照组明显上调。 结论:PsD-007在体外对HepG2细胞具有光动力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spase蛋白酶和p53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关。

    • 淫羊藿苷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2012, 21(8):968-9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3

      摘要 (330) HTML (0) PDF 1.06 M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6.25,12.5,25,50,100,200,400,800 μg/mL)的淫羊藿苷作用于SMMC-7721细胞株不同时间(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状态;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SMMC-7721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CNA,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 μg/mL)比较,各浓度的淫羊藿苷均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淫羊藿苷呈浓度依赖性诱导SMMC-7721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和凋亡,下调SMMC-7721细胞PCNA蛋白和Bcl-2蛋白,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热消融研究

      2012, 21(8):973-9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4

      摘要 (490) HTML (0) PDF 1.10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适合微波消融研究的肝癌小鼠模型。 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数量(5×105,1×106,2×106,5×106)的Hepa1-6细胞,比较各组成瘤率;选择成瘤率理想的细胞数再次造模,待瘤体长径达8~10 mm时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瘤体行微波热消融处理,瘤体边缘温度分别控制在60 ℃,55 ℃,50 ℃和45 ℃,消融时间为3 min,比较各组完全消融率及消融前后的瘤体病理变化。 结果:2×106 的Hepa1-6细胞皮下注射组成瘤率高且适合消融操作;60 ℃消融组出现组织碳化,其余各组比较,55 ℃消融组完全消融率最高,复发率最低(P<0.01)。 结论:对小鼠Hepa1-6细胞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行55 ℃×3 min的微波热消融有效、可行。

    • >临床研究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原位肝移植的初步经验:附单中心4例报告

      2012, 21(8):978-9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5

      摘要 (464) HTML (0) PDF 1.01 M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小结近期开展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2月4例接受DCD原位肝移植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肝移植病例均获成功,无肝功能延迟恢复;无胆漏、急性排斥反应、应激性溃疡出血、肾功能损害、爆发性肝炎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及肝脏VII,VIII段部分坏死、右膈下积血,经加强抗感染、换药及穿刺引流后治愈。 结论:DCD供肝原位肝移植效果良好,是解决我国肝移植面临的肝源短缺的一个极有潜力的办法,DCD肝移植的顺利开展尚有待广泛宣传及多部门、多学科通力合作。

    • >病案报告
    • 降结肠癌破溃致左肾周脓肿1例

      2012, 21(8):9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6

      摘要 (328) HTML (0) PDF 939.79 K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研究
    • 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外科诊治

      2012, 21(8):982-9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7

      摘要 (411) HTML (0) PDF 1.00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贲门失弛缓症的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有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胃内容物,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见食管下端鸟嘴样狭窄等典型征象。患儿均经腹行改良Heller术和Dor胃底前壁折叠术。 结果:34例均于手术后7~14 d顺利出院,出院前均可进半流食。1例失访,33例患儿随访2个月至9年7个月。均无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术后上消化道钡餐复查,食管腔光滑,狭窄段变粗,钡剂通过顺畅,且无胃食管反流征象。除1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外,其余患儿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 结论:改良Heller术治疗小儿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良好的效果,附加Dor胃底前壁折叠术能够有效防止改良Heller术后的胃食管反流。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3例报告

      2012, 21(8):985-98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8

      摘要 (518) HTML (0) PDF 1.05 M (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3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5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证实为胆囊癌,其中1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8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7例行二次开腹手术。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78.3%,患者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结论:意外胆囊癌多为早期胆囊癌,高危病例应重视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及标本检查;T1b-T2期宜扩大根治,晚期患者视情况行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治疗。

    • 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常见困难与处理

      2012, 21(8):989-99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19

      摘要 (477) HTML (0) PDF 1.01 M (1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的手术中的常见困难与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勒流医院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86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处理困难包括腹腔脓液积聚15例,阑尾显露困难6例,残端处理困难5例,腹腔粘连3例;78例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转为常规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41.39±13.76)min,住院时间(4.82±2.16)d;全组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单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阑尾切除困难时,应视阑尾病变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检测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2012, 21(8):992-99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0

      摘要 (581) HTML (0) PDF 1.06 M (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及其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A组)和129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手术和病理结果将129例拟诊患者分为:B组(非阑尾炎15例),C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3例),D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穿孔性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51例),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中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率。结果:与A,B组比较,C,D组患者WBC,血清CRP及HMGB1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WBC,CRP和HMGB1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0.811和0.850,HMGB1的诊断效率最高(均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MGB1水平可望作为评价急性阑尾炎病变和炎症反应程度的辅助指标。

    • >文献综述
    • 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2012, 21(8):996-9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1

      摘要 (633) HTML (0) PDF 1022.06 K (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障碍而有较高的并发症、病死率。笔者结合近年文献资料初步综述了梗阻性黄疸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各个方面的变化及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 >简要论著
    • 胆管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肿瘤标志物的测定

      2012, 21(8):1000-10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2

      摘要 (571) HTML (0) PDF 1.00 M (6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胆管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了解肝功能生化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关系。方法:通过ERCP抽取胆道结石患者的胆汁,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44例胆道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9)的含量,确定胆道结石患者血清及胆汁中2种肿瘤指标的水平;结合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与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相关的肝功能指标。结果:胆汁及血清肿瘤指标在胆道结石患者中均升高,胆汁CEA及CA199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CEA及CA199的平均水平(P<0.05);血清CA199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升高更明显,而血清CEA的异常比例较CA199异常的更少(P<0.05);血清及胆汁CEA,CA199水平与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关系。结论:测定胆汁CEA及CA199的临床意义有限;血清CA199在存在胆道结石等梗阻因素时,其升高亦无临床意义。

    • 胆囊癌患者HIF-1α在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2012, 21(8):1004-100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3

      摘要 (328) HTML (0) PDF 1.05 M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和对胆囊癌患者胆囊癌侵袭转移中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及75例胆囊炎的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胆囊癌组织标本及慢性胆囊炎胆囊黏膜组织标本中HIF-1α表达情况。 结果:HIF-1α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强,胞核及胞浆着色,阳性表达(A值)为163.44±25.46;慢性胆囊炎胆囊黏膜上皮HIF-1α表达较弱,胞核及胞浆着色,阳性表达(A值)为75.35±15.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癌 TNM不同分期患者中,Ⅰ期和Ⅱ期者HIF-1α表达明显低于Ⅲ期和Ⅳ期者的 HIF-1α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胆囊癌无淋巴结转移组HIF-1α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中HIF-1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IF-1α表达水平是影响胆囊癌患者侵袭转移中的独立影响因素。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临床观察

      2012, 21(8):1007-100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4

      摘要 (404) HTML (0) PDF 990.62 K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行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6例患者,随机抽取4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行一期缝合胆总管作为观察组,与44例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作为对照组。两组术中均行纤维胆道镜探查胆总管。 结果:两组在腹腔引流管引流留置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出血量、胆瘘及残石率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进食时间、术后疼痛及切口感染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是一种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跟传统开腹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012, 21(8):1010-10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5

      摘要 (361) HTML (0) PDF 990.17 K (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组(开腹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组(LC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出血、胆瘘、阻塞性黄疸及腹胀等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LC组患者在腹胀、阻塞性黄疸、术后感染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LC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开腹组的(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

    • 不同方式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比较

      2012, 21(8):1013-10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6

      摘要 (486) HTML (0) PDF 990.94 K (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常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转小切口手术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的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40例。小切口组:32例,包括行LC+LCBDE中转小切口胆道探查术、取石2例。开腹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口取石术35例。对比、分析3组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开腹组(均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比腹腔镜组短。 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LCBDE及小切口组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更美观等优点。但LCBDE组的适应证范围较开腹组窄,不适用于体质较差、心肺功能较差的年老患者以及不能耐受长时间气腹等患者。

    • 胆总管探查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分析:附80例报告

      2012, 21(8):1016-10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7

      摘要 (515) HTML (0) PDF 995.79 K (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前瞻性分析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胆总管直径(1.99±0.28) cm]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40例[胆总管直径(2.05±0.31) cm]患者行T管引流术。观察术后胆汁漏、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等指标。 结果:胆汁漏及胆总管残余结石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发生;胆总管一期缝合组住院时间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缩短(P<0.05);胆总管一期缝合组住院费用较胆总管T管引流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胆总管直径大于1.8 cm者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T管引流术无差异(P>0.05),并可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 两种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附82例报告

      2012, 21(8):1019-10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8

      摘要 (402) HTML (0) PDF 1013.37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LC+CBDE)与胆囊切除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LC+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将82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CBDE组和LC+EST组,进行相应术式治疗并回顾分析:⑴ 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⑵ 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复发率。结果:⑴LC+CBDE组和LC+EST组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和97.7%(P>0.05);⑵LC+CBDE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率、累积结石复发率均低于LC+EST组(P<0.01~0.05)。结论:LC+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较好。

    • >临床报道
    • 桥式胆肠内引流术在肝门部恶性梗阻姑息治疗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2012, 21(8):1021-10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29

      摘要 (394) HTML (0) PDF 993.43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桥式胆肠内引流术在无法切除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术中应用的疗效、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5月12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剖腹探查行姑息性桥式胆肠内引流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12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引流有效率100% (12/12), 并发症发生率8.3%, 其中胆瘘1例(1/12),中位生存时间330 d。 结论:对于不能切除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减黄方法。

    • 医源性胆管损伤伴狭窄的手术治疗

      2012, 21(8):1023-10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0

      摘要 (314) HTML (0) PDF 1.03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伴狭窄的效果及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分析1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了手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方法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各项因素。 结果:17例患者均为胆囊切除术时损伤胆管,其中5例为开腹胆囊切除,1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损伤分型: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3例,Ⅴ型1例。修复手术(肝管空肠吻合术)时间离前次胆囊手术最短者为4个月,最长者为6年。术后经2个月至5年随访,患者情况良好。 结论:在行决定性手术前,患者全身及局部条件必须得到满意改善,清晰全面的胆管造影片必不可少,术中正确操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医源性胆管狭窄可获得满意疗效。

    • 重症急性胆管炎临床诊疗体会:附34例报告

      2012, 21(8):1026-10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1

      摘要 (407) HTML (0) PDF 992.22 K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诊治的34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急诊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亚急诊及择期手术组。 结论:ACST患者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并减少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 胆囊保留性手术中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处理:附9例报告

      2012, 21(8):1029-10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2

      摘要 (424) HTML (0) PDF 974.52 K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保留性手术中发现意外胆囊癌的处理方法与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6年7月经腹腔镜胆囊保留手术发现的9例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外科处理后均随访5年。 结果: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Nevin分期I,II期患者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后随访5年仍存活,至今未发现复发;1例Nevin分期III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并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随访2.5年时仍存活,但已出现腹腔内多处种植转移及肝内多发转移;3例Nevin分期IV期和1例V期行根治术后1年内发生复发后死亡;1例姑息性外引流术后4个月死亡。 结论:具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可疑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意外胆囊癌患者建议施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 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的处理

      2012, 21(8):1031-10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3

      摘要 (378) HTML (0) PDF 974.71 K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通过负压引流,2例通过普通引流后治愈,2例未引流者发生伤口感染。结论:负压引流对处理胆道探查术后腹壁T管周围胆瘘有积极治疗作用。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

      2012, 21(8):1033-10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4

      摘要 (419) HTML (0) PDF 996.06 K (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术式的特点及优势。 方法:选择4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MC,对照组采用LC。对两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MC的住院费用较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MC用于胆囊疾病的治疗,具有与LC相近的疗效,但MC的费用较低,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左位胆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 21(8):1035-103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5

      摘要 (441) HTML (0) PDF 1.06 M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左位胆囊的术前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收治的1例左位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中年男性,并有先天性右六指畸形,术前CT检查提示左位胆囊可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明确诊断左位胆囊,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 结论:术中谨慎操作,明确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的解剖位置关系是预防异位胆囊术中损伤胆管最重要的环节。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

      2012, 21(8):1038-10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6

      摘要 (427) HTML (0) PDF 1005.97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时间28~100 min,平均43 min,术中出血20~280 mL,平均78 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无中转手术者。 结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 >病案报告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罕见胆道变异1例

      2012, 21(8):10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7

      摘要 (362) HTML (0) PDF 942.95 K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临床报道
    •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影响因素与诊疗对策

      2012, 21(8):1041-10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8

      摘要 (392) HTML (0) PDF 996.05 K (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影响因素、预防及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6月51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经保守治疗后43例缓解,8例保守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死亡1例,50例治愈出院。 结论:腹部手术后因手术创伤、应激、麻醉、用药等因素导致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 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在Ⅱ|Ⅲ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

      2012, 21(8):1043-10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39

      摘要 (368) HTML (0) PDF 976.73 K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0例Ⅱ,Ⅲ型腹股沟疝患者行改良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全组患者均在放置疝补片前行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强调术中尽量寻找质量较好较厚实的腹横筋膜边缘加以缝合,对腹横筋膜完全萎缩者,则缝合腹横肌腱膜弓与髂耻束,然后常规置入疝补片。 结果:手术经过顺利,筋膜缝合约需5~10 min,总的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50 min。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平均天数为7 d(4~9 d),术后并发切口轻度疼痛2例,远端疝囊积液2例,经局部理疗后较快消失。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者。 结论:对于腹股沟管后壁缺损明显或完全缺损者,采用该改良式手术方式修补后,可使腹股沟管后壁得到进一步加固,能减少和预防术后疝复发,效果良好。

    • 仙方活命饮配合手术引流与外科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比较

      2012, 21(8):1045-10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40

      摘要 (330) HTML (0) PDF 985.07 K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引流配合仙方活命饮与单独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局麻/骶管麻醉下采取内口引流术。研究组治疗后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煎汤口服及坐浴;对照组每次便后用淡盐水洗净,且口服头孢丙烯分散片。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手术引流配合仙方活命饮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病案报告
    • 手术治疗原发性孤立性腘动脉夹层1例

      2012, 21(8):1047-10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41

      摘要 (523) HTML (0) PDF 1.05 M (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横结肠癌并胃、胆囊瘘1例

      2012, 21(8):10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42

      摘要 (317) HTML (0) PDF 996.75 K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012, 21(8):10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43

      摘要 (322) HTML (0) PDF 955.99 K (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发现牙签致结肠穿孔1例

      2012, 21(8):10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2.08.044

      摘要 (387) HTML (0) PDF 955.20 K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