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3, 22(2):131-1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1
摘要:
目的: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对于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间接受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6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58.60±45.6)min,术中出血量为(598.2±95.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5±2.7)d。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18.3%),其中切口感染5例(8.3%),胆瘘1例(1.7%),右侧胸腔积液3例(5.0%),肺部感染2例(3.3%)。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残留结石3例(5.0%),经T管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2例(3.3%)复发,再次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再次手术率3.3%)取净结石。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残石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2013, 22(2):135-1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2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受累胆管的影像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6—2009年间符合条件的6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复查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根据手术方式分成A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8例),B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16例),C组(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38例)。观察各组的影像学转归情况;将各特征因素进行分级赋值,累计每组手术前后的评分分值,判断疗效。结果:全组手术前后肝内胆管扩张率、肝外胆管扩张率、肝内胆管狭窄率分别为98.4% vs. 79.0%,90.3% vs. 67.7%,40.3% vs. 29.0%;术后结石复发率为9.7%。3组术后的胆总管最大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均P<0.05),A组手术前后肝内胆管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均明显小于术前(均P<0.05)。3组术后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而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手术及胆道镜取石后,受累肝内外胆管大多未能恢复至正常状态。肝部分切除是对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
2013, 22(2):140-1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3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施行的71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9例(缝合组),T管引流32例(引流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开始流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缝合组腹腔引流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引流组(均P<0.05)。两组术后胆瘘、胆管炎、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胆管狭窄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在术后引流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比与T管引流更具优势,在合适的适应证下应作为治疗的首选。
2013, 22(2):145-1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4
摘要: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和手术方法。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4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410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患者中,206例行肝叶切除术(A组),236例行单纯胆管切开取石(B组)。术后每组各死亡1例。A组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18/205),B组为11.1%(26/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4,P=0.263)。A组和B组的结石残留率分别为16.1%(33/205)和46.8%(9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P<0.001)。A组结石残留率的高低与结石的分布情况有关(χ2=14.0,P=0.001),而与是否行规则肝叶切除无关(χ2=0.892,P=0.451)。A组发现肝内胆管细胞癌7例,均顺利切除;B组在随访2年后发现肝脏肿瘤4例,行手术切除2例。随访2年后A组和B组再发胆道结石、梗阻或胆管感染的总数分别为16例(8.1%)和62例(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P<0.001);而A组16例中,行规则肝叶切除患者1例(1.8%,1/57),肝叶部分切除的患者15例(10.6%,1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肝叶切除可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而规则的肝叶切除能及时切除可能的恶性病变,并有效地降低远期结石再发、梗阻或胆管感染的发生率。
2013, 22(2):150-1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5
摘要:目的:比较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术及非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术,对照组行非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治疗效果好,且手术方式以规则性肝段(叶)切除术为佳。
2013, 22(2):153-1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OJ模型,1周后随机均分为无引流组(不行胆汁引流术),内引流组(行胆汁内引流术)和外引流组(行胆汁外引流术),引流时间1周。以20只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实验共2周,结束时分别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小肠黏膜组织闭锁蛋白(occludin)及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并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大鼠造模后出现明显的OJ表现,二次手术后,内引流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好于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无引流组与外引流组间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OJ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较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明显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小肠黏膜组织occludin及ZO-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外引流组两者表达水平降低较无引流组更为明显(均P<0.01);内引流组OJ大鼠的occludin及ZO-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均P<0.01),且基本接近对照组(均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肠黏膜结构破坏,大量或中量炎性细胞浸润,而内引流组OJ大鼠组肠黏膜结构完整,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结论:胆汁内引流对OJ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胆汁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2013, 22(2):159-1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7
摘要: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WTX慢病毒载体,建立稳定转导WTX的结肠癌Lovo/WTX-EGFP细胞株,为研究WTX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工具。方法: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WTX慢病毒载体pLV.Ex3d.null-EF1A>WTX>IRES/EGFP并通过菌落PCR筛选鉴定,将其与辅助质粒pLV/helper-SL3,PLV/helper-SL4,PLV/helper-SL5共转染293FT细胞包装慢病毒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行滴度值测定。用WTX慢病毒载体转导结肠癌Lovo细胞株,并通过多次挑克隆培养建立稳定表达WTX的Lovo/WTX-EGFP细胞株。结果:Gateway技术构建的慢病毒载体pLV.Ex3d.null-EF1A>WTX>IRES/EGFP经鉴定完全正确;慢病毒包装48 h后视野下可见清晰绿色荧光表达,病毒滴度为5×107 TU/mL。慢病毒载体成功转导Lovo细胞,经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WT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多次挑克隆培养成功建立了稳定转导WTX的Lovo/WTX-EGFP细胞株。结论:通过Gateway技术可成功构建WTX慢病毒载体并获稳定转导WTX的Lovo/WTX-EGFP细胞株,为研究WTX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2013, 22(2):165-1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8
摘要: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及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实验组大鼠通过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休克状态1 h后行液体复苏。分别于休克1 h和复苏治疗后3,6,12,24 h取大鼠胃组织于电镜下观察Cajal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实验组休克1 h时Cajal细胞水肿、核皱缩、基膜破坏;复苏治疗后3,6 h无明显变化,12 h时结构开始逐渐恢复,至24 h Cajal细胞恢至接近对照组状态。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实验组Cx43荧光强度于休克1 h明显减弱,但从复苏治疗后逐渐升高,至24 h基本接近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显示Cx43蛋白表达量变化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失血性休克能导致Cajal细胞损伤与Cx43表达减少,两者改变所造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缺陷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时胃肠道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3, 22(2):170-17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09
摘要:
目的:探讨位于脂氧酶12(LOX12)基因编码区Arg261Gln单核苷酸多态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48例胃癌患者和148例无肿瘤正常对照人群的LOX12的基因型,并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LOX12 Arg261Gln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中(0.544)高于正常组(0.443)。与Arg/Ar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ln/Gln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2.26,95%CI=1.15~4.46,P=0.018),而杂合基因型Arg/Gln不增加胃癌发病风险(OR=1.37,95%CI=0.77~2.44,P=0.284)。结论:LOX12编码区Arg261Gln遗传变异可能是胃癌发病的重要遗传易感因素。
2013, 22(2):174-1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0
摘要:
目的:评价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中有关SILC与CLC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1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后,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1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后最终纳入17个研究,共1 267例患者,其中SILC组654例,CLC组6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SILC组长于CLC组(WMD=13.02,95%CI=7.95~18.09,P<0.001);术后切口外观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SILC组优于CLC组(WMD=1.21,95%CI=0.70~1.72,P<0.001;WMD=0.76,95%CI=0.53~1.00,P<0.001);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3,95%CI=0.87~1.48,P=0.35;WMD=0.03,95%CI= -0.82~0.88,P=0.95;WMD=-0.06,95%CI=-0.40~0.28,P=0.73)。结论:对于治疗非复杂性的胆囊良性疾病,SILC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操作;它具有良好的切口外观和患者满意的优点。
2013, 22(2):183-18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1
摘要:
目的:比较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EGPCL)与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01—2011年间收治胆囊结石患者330例(术后1年以上)进行问卷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患者术后腹泻与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98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 108例,EGPCL 162例。LC,OC,EGPCL组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3.57%(1/28),6.48%(7/108),0.62%(1/162);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10.71%(3/28),9.26%(10/108),2.47%(4/162);腹泻并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35.18%(38/108),21.43%(6/28),16.67%(27/162)。EGPCL组以上3种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胆囊切除术组(OC组+LC组)(均P<0.01)。无论是胆囊切除术还是EGPCL,腹泻与便秘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胆囊切除可导致腹泻或便秘的发生,对术前有排便异常的患者,应重视胆囊功能的保留。
2013, 22(2):188-19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2
摘要:目的:比较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196例符合条件的胆囊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组(保胆组,103例)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胆囊切除组,93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 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保胆组 2例因术中取息肉后胆囊壁出血明显,改行胆囊切除术。与胆囊切除组比较,保胆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50.3±12.9)min vs.(61.2±16.7)min;(10.2±2.7)mL vs.(15.1±3.9)mL];术后疼痛、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首次排气时间缩短[16.83% vs. 32.26%;18.81% vs. 3.33%;(18.5±4.1)h vs.(26.2±5.3)h];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10.89% vs. 22.58%)(均P<0.05)。 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痛苦轻、康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2013, 22(2):192-1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3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IBDI)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9月期间56例术后发生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6例IBDI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分别为36例(64.3%)与12例(21.4%),胆总管探查术所致5例(8.9%),胃癌根治术所致3例(5.4%);术中发现胆道损伤33例(59.0%),术后发现胆道损伤23例(41.0%);分别行胆道修补、重建、胆肠吻合、胆道支撑等胆道修复方式,其中3例经3次修复术后仍再发胆道狭窄、肝内胆管结石,3例因术后感染性休克或肝衰竭死亡,术后随访优良率为89.3%(50/56),疗效差占10.7%(6/56)。 结论:IBDI原因与局部解剖变异因素、病理因素、术者技术因素有关;IBDI需根据其发生原因、发现时间、损伤部位与程度,胆管狭窄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行个体化胆道修复治疗。
2013, 22(2):197-2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4
摘要: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与开腹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2011年1月—2012年3月,将需行改良Sugiura术的56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手助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液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手助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均P<0.05)。术后随访1~13(平均7.32)个 月,两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除率均为100%,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再出血。 结论:手助腹腔镜行改良Sugiura术既具有与开腹改良Sugiura术相同的临床疗效,又具有腹腔镜手术微创的优点。
2013, 22(2):201-2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5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切除的52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细肝切除术23例,传统肝切除术29例。 结果: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康复,术中及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发生。精细肝切除组与传统肝切除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延长[(128.0±25.7)min vs.(100.9±20.4)min](P<0.05),术中出血、输血例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1.5)d vs.(8.6±1.5)d](P<0.05),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277.5± 189.3)U/L vs.(960.0 ±635.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254.2 ±191.4)U/L vs. (838.5±677.1)U/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8.7% vs. 31.0%)(均P<0.05)。 结论: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较传统肝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2013, 22(2):206-2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6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组内源性的非编码RNA,其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年来microRNA在胆管癌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miR-21,miR-370,let-7家族,miR-373,miR-200家族,miR-29b,miR-204,miR-320等与胆管癌的关系。
2013, 22(2):211-2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7
摘要: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获得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在EMT的形成机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被认为起了关键性作用。笔者就EMT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TGF-β介导EMT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2013, 22(2):218-2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8
摘要:PARs属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发现PARs的4种亚型PAR1,PAR2,PAR3和PAR4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笔者阐述了PARs在消化道和消化道肿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重点在PAR2和PAR4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并对PARs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2013, 22(2):223-2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19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2例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LC组 (40例)与MC组(42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估、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糖控制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情况、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MC组相比,LC组术后疼痛评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糖变化等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MC和LC皆有创伤小、恢复早的特点,两种术式均能取得相近的临床效果,但LC术后血糖控制满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2013, 22(2):226-2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和开腹胆总管取石术取石的疗效及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生存质量。 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50例,随机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ERCP+EST组行ERCP下联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OCT组行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OCT) 。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和住院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2周和6周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ERCP+EST组取石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行OCT组(P<0.05),手术费用显著高于OCT组(P<0.05);围术期高淀粉酶血症明显高于OCT组(P<0.05);ERCP+EST组术后2周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118.12±14.90)分,较术前增加18.32分,显著高于OCT组 (P<0.05);术后6周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125.75±11.42)分, 较术前增加25.972分,达到正常值水平,显著高于OCT组 (P<0.05)。 结论:ERCP下行EST胆总管取石术,较传统开腹取石手术出血量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生存质量高,胆总管取石效果确切。
2013, 22(2):230-2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1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百分率以及术后结石残余、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5.43±12.28)min,高于对照组的(62.41±11.35)min(t=7.05,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2.13±6.34)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为(46.30±4.76) h, 术后住院时间为(5.72±1.82)d,均低于对照组的(120.38±22.43)mL,(78.59±6.38)h, (9.91±2.32)d(t=33.17,36.73,12.87,均P<0.05)。观察组患者中术后镇痛患者所占百分率为25.61%,低于对照组(74.39%)(χ2=39.02,P<0.05);两组患者无术后结石残余和术后胆瘘;观察组中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29.27%)(χ2=22.12,P<0.05)。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013, 22(2):233-2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2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DG)和开腹胃切除术(DG)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 方法:将149位患者分成LADG治疗(89例)和DG治疗(60例),对患者病理学资料、手术效果、并发症和生存率方面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LADG组和DG组间在手术时间[(210±6)min vs. ( 201±5)min],并发症发生率(8.9%vs. 18.3%),5年生存率(98%vs. 95%)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ADG组的失血量较DG组少[(237±20) mL vs. (412±26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多[(19±1)个vs. (25±2)个],术后住院时间短[(17±1)d vs. (25±2)d],术后硬膜外镇痛持续时间短[(2.0±0.1)d vs. (4.0±0.4)d] (P<0.05)。 结论:LADG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
2013, 22(2):236-2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刀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内所实施的69例以超声吸引刀行精准肝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69例手术中有66例不需阻断肝门,断肝时间为15~70 min,断面处理时间为15~30 min,出血量在为300~1 200 mL之间(<800 mL者67例,>800 mL者2例)。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均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B超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胆道内均无结石残留。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约为1周。术后胆道结石复发1例。 结论:应用超声吸引刀实施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可行而有效的。
2013, 22(2):239-2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4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电视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一次性取净28例(93.3%),2例基本取尽,有效率100%。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45 min。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应用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不仅微创、高效、快速,而且安全可靠,是术中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理想方法之一。
2013, 22(2):242-2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5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胆肠内引流术式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间行胆肠内引流术的65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种不同胆肠吻合术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65例患者行胆肠内引流术后均随访6个月至5年, 按照统一判断标准,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12例,优良8例,差4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 端侧吻合26例,优良21例, 差5例;间置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7例,均为优良。结论:胆肠内引流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的重要方法, 其中间置空肠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较其他术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各有优点,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
2013, 22(2):244-2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6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并分析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52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LC手术成功率及术中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情况。 结果:520例患者LC成功498例(95.8%),中转开腹22例(4.2%),其中男性14例(63.6%),女性8例(36.4%);年龄≥60岁者15例(68.2%),发病至就诊时间>72 h者16例(72.7%);中转原因包括:胆囊周围粘连5例(0.96%),胆囊壁增厚(>6 mm)4例(0.77%),Calot三角解剖不清3例(0.58%),胆囊管近端结石嵌顿3例(0.58%),胆管损伤2例(0.38%),胆囊床出血不止2例(0.38%),胆囊坏疽2例(0.38%),胆囊胆管瘘1例(0.19%)。 结论:术前综合评估、筛选高危因素有助于提高LC成功率、降低中转开腹率,术中发现完成LC有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确保手术安全。
2013, 22(2):247-24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组(A组)和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组(B组),各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7.3±12.5)mL,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45.8±15.7)mL,B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中6例中转开腹,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术中无中转开腹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类患者所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部分切除术在不同类型的复杂胆囊病变中均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2013, 22(2):250-2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8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开腹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开腹组少,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好于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22(2):252-2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29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拔除T管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拔除T管出现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0例均治愈,其中4例腹腔留置引流管后保守治疗成功,3例在腹腔镜下重置T管,3例在腹腔镜下结扎窦道。 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留置T管在围手术期应做相应的处理防止胆瘘,T管拔除后胆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2013, 22(2):255-2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30
摘要:目的:介绍胆管一期吻合配合细导管支撑引流治疗胆管损伤的方法,其适用于胆管较细,或分支胆管损伤端端吻合,而不适合行T管引流者。 方法:对胆管损伤需胆管端端吻合的患者12例于胆管端端吻合后在吻合口远端胆管前壁剪开约 0.5 cm, 沿该切口将剪有侧孔的细导管向胆管近端置入,可用吸收线固定。 结果:患者均一期吻合成功,术后无胆道感染,术后6~12个月拔除引流管,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行二期胆肠吻合术。 结论:对于胆管较细(3~6 mm)难以置入T管、或置入后张力大、胆管壁可能撕脱者,胆管无缺损,吻合无张力者,宜行胆管一期端端吻合,细导管引流术。
2013, 22(2):257-2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31
摘要:目的:提高对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主要并发症包括胆管结石复发11例(其中7例还合并有胆肠吻合口狭窄),桥柈结石2例,吻合口狭窄并反复出现胆管炎1例,反流性胆管炎2例,其中有10例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原发疾病处理不充分,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当,手术的技巧欠缺以及细节的忽视有关,其次还与该术式固有的弊端有关。 结论:应充分认识到胆肠吻合术对胆道生理的影响,在操作时须采取微创外科技巧,注重细节,努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求避免再次手术。
2013, 22(2):259-26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32
摘要: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其诊疗方法。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诸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43.75%);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主要由临床症状、腹腔穿刺及影像学检查等所决定,其中B超诊断率最高,可达93.75%(15/16);按损伤部位可将其分成6型,其中Ⅲ型最为常见(81.25%);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7.5%。结论:应注意胆囊切除术实施前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正确认识,及时对医源性胆道损伤进行诊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治疗根据具体的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外科手术方式。
2013, 22(2):262-2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2.034
摘要:
2013, 22(2):263-2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1.034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