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22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国际在线·专题述评
    • 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替代靶向治疗

      2013, 22(5):537-5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1

      摘要 (363) HTML (0) PDF 955.50 K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脂肪移植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

      2013, 22(5):541-5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2

      摘要 (269) HTML (0) PDF 969.76 K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癌患者的局麻下前哨淋巴结活检

      2013, 22(5):547-5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3

      摘要 (326) HTML (0) PDF 1.01 M (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乳腺肿瘤专题研究
    • 注射溶脂剂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3, 22(5):551-5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4

      摘要 (525) HTML (0) PDF 968.34 K (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腋窝皮下注射溶脂剂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2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溶脂剂组(皮下注射溶脂液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每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肋间臂神经的保留情况及术后并发腋窝积液等。 结果:溶脂剂组肋间臂神经全部完整保留,且术中出血较少,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腋窝积液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注射溶脂剂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分离和保留肋间臂神经,且术中出血少,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血清ICTP与TRACP 5b联合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2013, 22(5):555-5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5

      摘要 (384) HTML (0) PDF 1.01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标志物血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和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 5b)的检测对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方法:用ELISA法测定78例乳腺癌患者及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ICTP和TRACP 5b水平,比较两者水平在骨转移、非骨转移乳腺癌患者及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中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ICTP和TRACP 5b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均P<0.001),而后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ICTP与TRACP 5b浓度表达呈正相关(r=0.63,P<0.01)。血清ICTP和TRACP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5.3%,92.5%,81.4%和84.2%,83.8%,83.9%,两者联合检测分别为94.7%,81.3%,85.6%。 结论:血清ICTP和TRACP 5b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建立乳腺癌组织标本库标准化程序的初步研究

      2013, 22(5):560-5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6

      摘要 (423) HTML (0) PDF 990.79 K (1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乳腺癌标本库的标准化程序,为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及信息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术中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标本,并收集部分患者血标本提取血清、血浆及淋巴细胞,所有组织标本均深低温保存。采用一套信息管理体系对于标本进行管理。 结果:共收集22例乳腺癌患者新鲜组织及血样标本共520份,其中导管内癌2例,小叶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全套标本者19例;标本留取时间平均为 (19.38±10.16)min;随机抽取20份肿瘤组织提取DNA和RNA作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0%。 结论:建立系统的、规范的乳腺癌组织标本库及信息管理体系,将为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物质与信息资源。

    • 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方法改进:附204例报告

      2013, 22(5):564-5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7

      摘要 (519) HTML (0) PDF 994.54 K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204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6例(改良组)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并于术中行淋巴管结扎、皮瓣与胸壁固定,术后双根引流管负压引流,98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即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置引流管1根负压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情况。 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发生皮下积液分别为9例(8.5%)和21例(21.4%),改良组术后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96,P<0.05)。对发生皮下积液者,经穿刺抽液,调整引流管位置或重新置管等相应措施,均获得治愈。 结论:改良手术方法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且未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应用。

    • 腔镜辅助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自测健康状况比较

      2013, 22(5):569-5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8

      摘要 (325) HTML (0) PDF 986.23 K (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健康状况(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评价,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与腔镜辅助下MRM(E-MRM)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同期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其中近期组30例(E-MRM和MRM各15例),远期组40例(E-MRM和MRM各20例)。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1.0(SRHMS V1.0)对患者术后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 结果:近期组(术后2个月以内)术后1周,行E-MRM患者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高于行MRM患者(均P<0.05);术后2个月,行E-MRM患者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的评分高于行MRM患者(均P<0.05)。远期组(术后2年以上)中,行E-MRM患者在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高于行MRM患者(均P<0.05)。 结论:E-MRM较传统MRM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健康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I、II期乳腺癌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

    • 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因素的关系

      2013, 22(5):575-5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09

      摘要 (472) HTML (0) PDF 1.13 M (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与Her-2蛋白表达等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超声图像的特征及肿块大小与钙化、浸润、Her-2表达的关系。 结果:66例患者中,肿瘤>1 cm者42例,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肿瘤≤1 cm者24例,其中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张者7例,小结节9例,腺体增厚8例。超声检查肿块 >1 cm的DCIS中,其钙化率低于≤1 cm者,但浸润率和Her-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肿块≤1 cm 者(均P<0.05)。超声检查诊断DCI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51%。 结论:DCIS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肿块≤1 cm者常伴钙化,肿块>1 cm者提示预后不良。

    •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肿瘤专题研究
    • 桥本甲状腺炎对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2013, 22(5):580-5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0

      摘要 (491) HTML (0) PDF 957.84 K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对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手术病例资料,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样本224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乳头状甲状腺癌并存桥本甲状腺炎,n=45)和对照组(单纯乳头状甲状腺癌,n=179),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果:观察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桥本甲状腺炎的存在与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关系(均P>0.05)。 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不是预测颈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因素。

    • 甲状腺乳头状癌区域淋巴结清扫与131I治疗的对比分析

      2013, 22(5):585-5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1

      摘要 (487) HTML (0) PDF 1002.46 K (9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与131I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5年半内收治的3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别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A组),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31I治疗(B组)和单纯甲状腺全切除术(C组)。 结果: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组(A组)与非清扫组(B+C组)各种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131I治疗后放射病发生率为51.5%。3组术后5年复发率与转移率比较,A组中央区复发率分别为0,明显低于 B组(7.7%)和C组(13.8%)(均P<0.05);A,B,C组颈侧区转移率及无影像学证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升高率依次增高(1.5%,6.2%,9.2%;3.1%,7.7%,15.4%),其中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平均住院日最长,住院费用最高,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行中央组淋巴清扫有助于降低复发率,且无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131I治疗不能完全代替淋巴结清扫术,且患者并发症、住院日和费用增加。

    • 雌激素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Grave病的关系

      2013, 22(5):590-59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2

      摘要 (538) HTML (0) PDF 922.53 K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原发性甲亢(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PTC和41例甲亢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中ER的表达,比较各组ER表达率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结果:Graves病组ER阳性率(9.76%,4/41)低于对照组(16.67%,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而PTC组ER阳性率(80.00%,28/3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2,P<0.05);Graves病组ER阳性率与性别无明显关系(χ2=0.62,P>0.05),而 PTC组女性ER阳性率多于男性(χ2=4.52,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关(χ2=1.35,P>0.05)。 结论:ER在甲亢组织中表达低,可能是其发病诱因之一;ER在PTC组织中表达高,可能是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 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2013, 22(5):593-5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3

      摘要 (401) HTML (0) PDF 904.31 K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颈内静脉旁淋巴转移的特点,以及手术治疗中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6月间根治术中行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的98例 (106侧)D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临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cN1b)和阴性(cN0)两组,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作比较。 结果:106侧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阳性者46侧(43.4%),其中cN1b组56侧阳性者39侧(69.6%),cN0组50侧阳性者7侧(14.0%);假阳性率28.3%(17/60),假阴性率15.2%(7/46)。 结论:DTC颈内静脉旁淋巴结转移常见;术前判断有无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存在不足,建议在DTC根治术中常规行颈内静脉旁淋巴结活检。

    • 分化型峡部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附26例报告

      2013, 22(5):597-6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4

      摘要 (358) HTML (0) PDF 946.21 K (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峡部分化型腺癌(DTC)的手术治疗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26例甲状腺峡部DTC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2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同期双侧颈VI区淋巴结清扫术,16例颈深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单侧或双侧功能性/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全组无手术死亡,一侧喉上神经损伤1例,一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26例均获得1~12年的随访,均健康生存,7例发生颈侧区淋巴结复发转移,再次行单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并经131I治愈。 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同期双侧颈VI区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峡部DTC的有效术式,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时,同时行单侧或双侧功能性/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熟悉解剖、规范精细操作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 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2013, 22(5):601-6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5

      摘要 (375) HTML (0) PDF 1.12 M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检索国内数据库上所有关于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中使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5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超声刀能缩短甲状腺全切除术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WMD=-22.73,95%CI=-29.15--16.32,P<0.00001;WMD=-16.21,95%CI=-19.74--12.69,P<0.00001);可以减少甲状腺全切术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WMD=-31.00,95%CI=-38.85--23.15,P<0.00001;WMD= -12.56,95%CI=-21.36--3.76,P=0.005),以及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59,95%CI=0.42-0.83,P=0.003)。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方面,超声刀和传统手术无统计学差异(OR=1.38,95%CI=0.70-2.74,P=0.35)。 结论:超声刀能缩短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局部复发的Meta分析

      2013, 22(5):608-61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6

      摘要 (422) HTML (0) PDF 988.28 K (1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pCND)能否降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局部复发。 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自2001年1月—2012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甲状腺全切加pCND对比单纯甲状腺全切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的文献,提取数据,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2 272例患者,其中甲状腺全切加pCND组897例,甲状腺全切组1 3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全切加pCND组较单纯甲状腺全切术组的总复发率(OR=0.73,95% CI=0.49-1.07,P=0.11),中央区复发率(OR=0.92,95% CI=0.33-2.51,P=0.86)及颈侧区复发率(OR=1.00,95% CI=0.50-2.00,P=0.99)均无明显改善。 结论:对于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能减少术后复发率。

    • 45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分析

      2013, 22(5):613-6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7

      摘要 (477) HTML (0) PDF 977.27 K (8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术前定位、外科治疗及预后。 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收治的45例甲状旁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组45例甲状旁腺肿瘤术前均通过B超和或CT、99mTc-MIBI检查得以定位,阳性率分别为86.7%,93.8%,100%。4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上7例,左下23例,右上4例,右下11例。术后病理证实39例为腺瘤,1例腺癌和5例囊肿。囊肿均为非功能性,腺瘤、腺癌均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前PHPT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其中24例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术后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均P<0.05), 1周至3个月恢复正常,PTH明显降低(P<0.05),22例术后1~5 d即正常,2例1年后正常。术中PTH(IOTPH)判断腺瘤成功切除率100%。40例获随访3个月至10年,均无复发和病灶遗漏。 结论:甲状旁腺肿瘤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钙、血磷以及血PTH的检测有助于PHPT的诊断;B超可作为甲状旁腺肿瘤的术前定位的首选检查,联合CT和99mTc-MIBI核素扫描能提高定位率;手术治疗为甲状旁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 >基础研究
    • 以核酸适体KMF2-1a为基础的乳腺癌细胞靶向化疗药物载体研究

      2013, 22(5):618-6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8

      摘要 (1131) HTML (0) PDF 1.66 M (3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开发以核酸适体KMF2-1a为基础的乳腺癌细胞靶向阿霉素载体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乳腺癌MCF-10AT1细胞对核酸适体KMF2-1a及其修饰物(药物载体)的内吞作用;将阿霉素与药物载体相互作用后,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阿霉素嵌入药物载体的情况。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示,核酸适体KMF2-1a及其修饰物均能被MCF-10AT1细胞特异内吞;分光光度仪检测示,阿霉素可成功嵌入至药物载体中。 结论:核酸适体KMF2-1a能被MCF-10AT1细胞特异内吞,经修饰后有可能作为阿霉素的载体用于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 Rab2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Her-2/neu基因的关系

      2013, 22(5):624-6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19

      摘要 (581) HTML (0) PDF 982.40 K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Rab25基因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以及其作用与Her-2/neu基因的关系。 方法:通过质粒转染和RNA干扰采用,升高或降低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Rab25基因表达,以及升高或降低稳定表达Rab25基因的不同乳腺癌细胞株Her-2/neu基因表达。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和转移侵袭力。 结果:不同细胞株Rab25转染组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转移侵袭力均较其Rab25干扰组、原株细胞组及阴性对照组有明显增强(均P<0.05)。在稳定表达Rab25基因的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无论升高或降低Her-2/neu基因表达,其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转移侵袭力均无明显改变(均P>0.05)。 结论:Rab25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发挥着促进癌细胞生长、增强其增殖及侵袭的作用,且Her-2/neu基因的表达水平不能影响其发挥作用。

    • c-Src在TAM治疗耐药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13, 22(5):629-6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0

      摘要 (556) HTML (0) PDF 1.09 M (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Src在乳腺癌三苯氧胺(TAM)中耐药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AM治疗耐药与敏感的两种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c-Src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用c-Src阻滞剂PP2处理两种细胞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吖啶橙/ 溴化乙锭(AO/EB)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TAM敏感MCF-7细胞比较,TAM耐药MCF-7细胞c-Src的表达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增高;PP2处理后,TAM敏感MCF-7细胞的富集指数(EF)及细胞凋亡率高于TAM耐药MCF-7细胞(均P<0.05)。 结论:c-Src在TAM治疗耐药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处于高表达及高活性状态,并可能参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7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 22(5):633-63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1

      摘要 (593) HTML (0) PDF 1.13 M (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7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74,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的表达,分析CD74表达与ER,PR及c-erbB-2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观察乳腺癌MB-MDA-435细胞(高侵袭性),MCF-7细胞(低侵袭性)和转染CD74表达质粒的MCF-7细胞中CD74蛋白的表达,并用Transwell小室检测3种细胞的侵袭能力。 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74的表达量与病理分级有关(P<0.01),癌细胞分化愈差则CD74表达愈高;CD74在受体阳性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受体阴性组(P<0.01);三阴乳腺癌中CD7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乳腺癌组(P<0.01);CD74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CD74表达阳性与否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关系性。高侵袭性MB-MDA-435细胞CD7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低侵袭性MCF-7细胞;MCF-7细胞转染CD74表达质粒后侵袭能力明显增强。 结论:CD74可能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高侵袭性乳腺癌特别是三阴乳腺癌的标志物。

    • >文献综述
    •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现状及后指南时代的展望

      2013, 22(5):638-6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2

      摘要 (424) HTML (0) PDF 951.28 K (1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已成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笔者就DTC的诊治现状及后指南时代的展望作一综述。对DTC的诊治现状从术前诊断,手术方式,131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等方面总结;后指南时代展望则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手术指征和范围,辅助治疗的依据,术后随访监测等方面分析。

    • 波形蛋白作为肿瘤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2013, 22(5):643-6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3

      摘要 (496) HTML (0) PDF 929.47 K (1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波形蛋白(vimentin)是中间丝蛋白家族的重要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笔者就vimentin作为肿瘤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内容包括:vimentin的分泌和调节及其在细胞器的分布和在细胞表面的运输;vimentin与信号通路的关系;vimentin表达与多种癌症的关系以及vimentin的药物靶点。

    • >简要论著
    • 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3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3, 22(5):649-6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4

      摘要 (375) HTML (0) PDF 903.78 K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选择。方法:结合文献及笔者收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少见,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困难,处理棘手,其多以乳晕区肿块为表现,不易除外乳腺癌,病理切片提示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结论:对于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行扩大切除加用理疗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新辅助化疗后隐匿性乳腺癌放射定位保乳术疗效观察

      2013, 22(5):652-65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5

      摘要 (304) HTML (0) PDF 849.80 K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新辅助化疗后隐匿性乳腺癌放射定位(ROLL)保乳术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对我院进行新辅助化疗后使用ROLL-99mTc核素定位保乳术及金属标记物定位保乳术的患者资料,对切除标本重量、切除标本阳性边缘及术后癌转移等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93例ROLL-99mTc核素定位切除标本的平均重量为52(12~158)g,其中有8例切除标本边缘病理检测阳性。108例金属标记物定位切除标本的平均重量为71(46~116)g,其中有16例切除标本边缘病理检测阳性。 结论:ROLL-99mTc技术相对于金属标记物定位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可用于一些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保乳术中。

    • 喉上神经外支监测在咽下缩肌入路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13, 22(5):655-6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6

      摘要 (387) HTML (0) PDF 1.11 M (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咽下缩肌入路甲状腺手术中,通过实时神经监测技术避免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2010年3月—2011年4月1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以喉上神经外支受电流刺激后可产生环甲肌收缩活动作为阳性反应,定位喉上神经外支与咽下缩肌的关系后,切断咽下缩肌,经其后方显露喉返神经行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8例,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对侧次全切除8例,甲状腺全切2例。手术前后喉镜监测喉上、喉返神经功能。 结果:患者均顺利游离显露咽下缩肌后方喉返神经,术后1例(5.6%)出现短暂性发音低沉,随访6个月后完全缓解。余患者无明显咳呛、发音低沉、失声等神经损伤表现。 结论:经咽下缩肌入路甲状腺手术中,实时神经监测技术有利于保护喉上神经功能。

    • MALDI-TOF-MS技术对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价值

      2013, 22(5):658-6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7

      摘要 (345) HTML (0) PDF 933.14 K (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ALDI-TOF-MS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价值。 方法:依据HBV、HCV基因组多态性及基因突变现有研究结果,选择靶区域,筛选突变位点,MassARRAY Assay Design软件设计iPLEX引物,按iPLEX反应的操作说明进行PCR扩增、SAP反应、引物延伸、脱盐、点样,MALDI-TOF-MS采集、分析iPLEX反应物的数据,判读基因变异位点。收集本院抗病毒药物单药或多药耐药患者血清30份,将MALDI-TOF-MS技术判读基因变异位点进行DNA测序,将结果与MALDI-TOF-MS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利用MALDI-TOF-MS技术一次性可检测30份血清样本的HBV基因突变,在30份样本中,5份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2份是MALDI-TOF-MS技术未检测到的基因突变点,1份是2个检测位点不一致。 结论:MALDI-TOF-MS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及分辨率高等特点,为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测试手段。

    • >临床报道
    • 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30例报告

      2013, 22(5):661-6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8

      摘要 (276) HTML (0) PDF 891.00 K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经治的30例触诊阴性的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及随访结果。 结果:30例触诊阴性患者均为钼靶X线摄片发现乳腺可疑病灶,经钼靶X相引导下细针定位切除病灶,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8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行单乳切除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2年出现肺转移,最长随访时间为10年。 结论:乳腺钼靶X线下细针定位穿刺活检术在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使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能够明确诊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诊率和生存率。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及低钙血症应对措施

      2013, 22(5):664-6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29

      摘要 (373) HTML (0) PDF 894.60 K (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2年5月甲状腺手术268例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旁腺损伤9例(3.36%)。 结果:9例中7例经治疗后指(趾)尖及口周麻木、手足抽搐症状消失,检测血钙恢复正常,属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2例为永久性损伤,1例发生在甲状腺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清扫者,另1例为复发病例行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大部切除术者,需长期钙剂治疗。 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解剖特点、血供特点熟悉掌握,术中显露并保护好甲状旁腺,保护其血供,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 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2013, 22(5):667-6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30

      摘要 (340) HTML (0) PDF 872.93 K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 方法:收集临床2007年9月—2011年9月期间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1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有无结石残留(残留组和取尽组)和术后是否复发(复发和未复发)将患者分组,并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围术期常规指标、术后并发症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石清除和术后复发的因素。 结果:⑴ 资料中有34例结石残留,128例结石取尽;25例术后复发,137例未复发;⑵ 年龄、总胆红素异常、胆总管直径、结石最大直径、结石数目、胆总管扩张、胆管扩张、胆管炎、胰腺炎、手术类型是导致结石残留和手术复发的影响因素,此外,导致手术复发的因素还包括结石残留和术后并发症;⑶ 胆总管直径、结石数目、胆总管扩张、胆管扩张、胆管炎和手术类型是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效果和手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影响手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独立因素、结石残留和术后并发症。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同时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 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治疗分析:附162例报告

      2013, 22(5):671-67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31

      摘要 (554) HTML (0) PDF 895.86 K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最佳临床治疗模式。 方法:回顾性2008年1月—2012年11月入住ICU治疗的162例SAP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A组,55例)和外科干预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模式组(B组,10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62例SAP患者总治愈率为84.6%,A组和B组治愈率为81.8%、86.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26.2%,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发病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所致,在发病后期死亡原因有感染、MODS、腹腔内出血等。 结论:SAP病情凶险,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正确应用SAP综合治疗模式,把握手术干预时机及采用合适干预方式对于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病案报告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1例报道

      2013, 22(5):674-6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32

      摘要 (263) HTML (0) PDF 825.85 K (7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首要症状的猫抓病1例

      2013, 22(5):675-6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3.05.033

      摘要 (311) HTML (0) PDF 539.00 Byte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