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23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国际在线·手术视频
    • 主动脉弓杂交修补术治疗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

      2014, 23(12):1607-16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1

      摘要 (232) HTML (0) PDF 1.13 M (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血管外科专题研究
    • TEVER 术中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的重建

      2014, 23(12):1609-16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2

      摘要 (254) HTML (0) PDF 1.98 M (10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的重建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1年12月—2014年3月间45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分别通过杂交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支架技术共重建分支动脉64支,其中包括无名动脉6支,右颈总动脉1支,左颈总动脉21支,左锁骨下动脉36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7例患者发生内漏,30 d内死亡4例。39例患者获随访2~89个月,期间1例于手术后45 d可疑死于脑梗塞,2例死于与胸主动脉疾病无关的原因;1例患者内漏仍存在,所有桥血管、烟囱支架等保持通畅。 结论:通过杂交手术、烟囱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重建弓部分支动脉后行TEVER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其短期效果令人满意,其远期效果仍有待继续观察。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的安全性研究

      2014, 23(12):1614-16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3

      摘要 (348) HTML (0) PDF 1.19 M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LSA)是否增加术后近期脑梗死、截瘫及远期脑梗死的风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3月629例行TEVAR患者资料。其中LSA未封堵399例,部分封堵63例,完全封堵且未重建159例,LSA封堵并重建8例。单因素分析比较LSA封堵与未封堵患者术后近期脑梗死及截瘫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远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629例患者术后均无左上肢严重缺血; 3例(0.5%)术后发生脑梗死,其中2例(0.5%)LSA未封堵,1例(0.4%)LSA封堵;4例(0.6%)术后发生截瘫,其中3例(0.8%)LSA未封堵,1例(0.4%)LSA封堵;LSA封堵与未封堵患者术后近期脑梗死、截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31.4(1~12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LSA封堵不增加远期脑梗死风险(OR=1.03,P=0.088),但术前有既往脑梗死病史与年龄>70岁的患者远期发生脑梗死风险有所增加(OR=3.41,P=0.023;OR=1.90,P=0.034)。 结论:左上肢可很好耐受LSA封堵,且LSA封堵不增加术后近期脑梗死、截瘫及远期脑梗死风险。

    • 腹主动脉瘤术中不同髂内动脉处理的疗效观察

      2014, 23(12):1620-16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4

      摘要 (268) HTML (0) PDF 1.72 M (1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术中结扎或是封闭髂内动脉(IIA)对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治疗的108例A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腔内修复61例,开放手术44例,杂交手术3例。44例开放手术中结扎双侧IIA 7例,结扎单侧IIA 8例;61例腔内修复术中封闭双侧IIA 3例,封闭单侧IIA 5例。 结果:无术中死亡,围手术期30 d内有6例死亡均与处理IIA无关。开放手术结扎或腔内修复封闭双侧IIA的10例患者中,1例(1/10)出现直肠缺血症状,经过抗凝和扩血管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2/10)出现术后一过性的臀肌疼痛,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均未出现间歇性跛行。开放手术结扎或是腔内修复封闭单侧IIA的13例患者中均未出现直肠缺血,臀肌疼痛或是间歇性跛行。 结论:AAA患者术中结扎或是封闭单侧IIA对患者术后状况无明显影响;结扎或是封闭双侧IIA可能出现直肠缺血或是臀肌疼痛等盆腔缺血的表现,但可经保守治疗缓解。

    • 腘动脉压迫综合征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分析:附6例报告

      2014, 23(12):1625-16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5

      摘要 (328) HTML (0) PDF 1.39 M (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腘动脉压迫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长期效果,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2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6例腘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结果: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16~56岁,平均28岁;腘动脉闭塞4例,腘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形成2例;后入路S型切口行解剖异常的肌束切断术和血管重建3例(1例部分动脉瘤瘤壁切除缩缝成形,1例部分动脉瘤瘤壁切除+大隐静脉补片成形,1例腘动脉内膜剥脱术),未进行腘窝探查,行内侧入路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手术3例。随访64~144个月,平均110.8个月,6例患肢术后症状均好转,无神经损伤、坏疽等并发症;5例患肢随访中间歇性跛行症状无复发,原位/旁路动脉通畅,1例术后分别在49、51个月因间歇性跛行就诊,发现旁路大隐静脉闭塞,导管溶栓开通后再闭塞,目前保守治疗。1、5年的1期通畅率分别为100.0%(6/6)、83.0%(5/6)。 结论:手术是治疗腘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方式,术后长通畅率满意。若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后入路腘动脉原位重建。

    • 经闭孔旁路术治疗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

      2014, 23(12):1630-16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6

      摘要 (262) HTML (0) PDF 1.96 M (10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闭孔旁路术治疗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7月间采用经闭孔旁路术治疗的4例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6.5(22~31)岁,病因为注射吸毒损伤股动脉3例,下肢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穿刺点并发症1例。3例接受单纯股动脉结扎及感染性动脉瘤清创术治疗,术后出现下肢缺血,二期行经闭孔髂动脉到股动脉旁路术,1例行同期股动脉结扎、动脉瘤清创加经闭孔髂外动脉到股浅动脉旁路术治疗。平均随访27(8~60)个月,4例患者术后患肢踝肱指数(ABI)为1.0~1.1,无间歇性跛行及其他不适。 结论:同期或分期经闭孔旁路是治疗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可避免术后的下肢缺血症状。

    • >基础研究
    • 自制微铜圈栓塞兔肾动脉的效果研究

      2014, 23(12):1635-16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7

      摘要 (302) HTML (0) PDF 1.57 M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微铜圈在实验兔体内的动脉栓塞效果和生物相容性。 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自制微铜圈(实验组)与Cook公司生产的微弹簧圈(对照组)经3 F微导管释放,栓塞兔肾动脉末梢支,于栓塞术后不同时间观察血管闭塞情况和病理学改变,同时对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血管造影显示,栓塞后30 min,实验组血管栓塞的效果不如对照组(P<0.05),但栓塞后3 d至12周各时间点,两组血管栓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栓塞后肾脏大体病理学改变相似,血栓形成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血管周围炎症反应较对照组轻(P<0.05)。栓塞术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在 2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血清铜离子术后2周内较术前升高(P<0.05),4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均P>0.05)。 结论:自制微铜圈与微弹簧圈在动脉栓塞效果方面相似,且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CD4 T 细胞及CD4+CD25highCD127- 调节性T 细胞的变化

      2014, 23(12):1641-16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8

      摘要 (528) HTML (0) PDF 1.39 M (1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CD127- T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AS患者(AS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4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T细胞、CD8 T细胞、IFN-γ+ CD4 T细胞、IFN-α+ CD4 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以及各自的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与CD4 T细胞共培养后,CD4 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CD4 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能力的变化。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组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IFN-γ+ CD4 T及IFN-α+ CD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 T细胞比例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对照组CD4 T细胞的增殖能力、IFN-γ及IFN-α分泌能力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养后较其单独培养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AS组CD4 T细胞的以上指标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与单独培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导致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分泌炎症因子能力增强,从而引发AS的炎症状态。

    • 靶向hTERT 人工miRNA 表达框架的构建及其对HepG2 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2014, 23(12):1647-16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09

      摘要 (195) HTML (0) PDF 1.14 M (1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并验证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融合PCR技术针对不同位点设计并构建3个靶向hTERT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对各表达框架鉴定后,将其单独或两种共转染HepG2细胞,采用TRAP-银染法和TRAP-二聚体蝎形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 结果:3个针对hTERT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均成功构建,单独或共转染HepG2细胞后,HepG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均被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两种表达框架共转染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单独转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靶向hTERT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框架能有效而特异抑制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多位点联合抑制是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案。

    • 小鼠活体肠镜平台的建立及其在肠道微腺瘤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2014, 23(12):1652-16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0

      摘要 (722) HTML (0) PDF 1.85 M (1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活体肠镜平台,为肠道肿瘤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方法:将URF-V电子输尿管镜安装于内镜系统上,构建小鼠活体肠镜平台。取44只6~14周龄APCMin/+小鼠(具有自发性肠道多发性腺瘤特征)行麻醉下结直肠镜检查,观察小鼠肠道腺瘤的大小与数量,并行镜下肿瘤评分及取病变组织活检。 结果:44只小鼠实施58例次操作,3只死亡,未见肠穿孔,成功率为99.71%。1只未发现肿瘤,其余小鼠发现明显的肿块,肿瘤数量为(3.60±1.52)个,肿瘤评分为3.26±1.29。活检病理结果显示,病变为肠道管状腺瘤。 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小鼠活体肠镜平台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鼠结直肠镜检查。

    • 中国人群GSTT1 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2014, 23(12):1658-16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1

      摘要 (352) HTML (0) PDF 1.11 M (9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谷胱甘肽转移酶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国人群C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T1基因型分布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胃癌患共者2?468例,对照组健康人群共4?745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CSTT1基因缺失型者胃癌的危险性较CSTT1基因存在型者明显增高,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合并OR值分别为0.84(95% CI=0.76~0.93)与0.83(95% CI=0.71~0.96)。 按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87(95% CI=0.77~0.98),样本量≤100的研究合并OR值为0.77(95% CI=0.63~0.94)。 结论:中国人群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密切相关,GSTT1基因缺失型者与胃癌的发生的风险增加。

    • >临床研究
    • Budd-Chiari 综合征根治术后复发的介入治疗:附15例报告

      2014, 23(12):1664-16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2

      摘要 (210) HTML (0) PDF 1.62 M (1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根治术后复发患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3年9月15例BCS根治术后复发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5例患者,年龄30~68岁,平均46.4岁;共行18例次介入治疗(1例3次,1例2次),其中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0例次,置管溶栓后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5例次,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副肝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2例次,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并下腔静脉支架植入1例次。围手术期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15例患者随访12~106个月,平均41.9个月,13例未出现复发症状及体征,1例肝静脉闭塞在外院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1例下腔静脉再次闭塞保守治疗。 结论:对于BCS根治术后复发患者,选择及时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改善累积通畅率及预后。

    • 紧邻腹腔干脾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附7 例报告

      2014, 23(12):1668-167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3

      摘要 (283) HTML (0) PDF 1.18 M (10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紧邻腹腔干脾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例紧邻腹腔干脾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7例术前均经彩超、CT及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包括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脾动脉人工血管转流4例;动脉瘤切除、脾脏切除2例;多发动脉瘤切除、脾动脉结扎、脾切除1例。手术后10~14 d治愈出院,随访2~14年,存活5例,死亡2例,其中1例主-脾转流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动脉瘤切除+脾切除术后5年死于急性脑出血。存活5例中3例为主-脾动脉转流者(1例术后2年吻合口逐渐狭窄,术后6年完全闭塞,但未见脾脏梗塞,余2例未出现吻合口狭窄或假性动脉瘤);2例为动脉瘤切除+脾脏切除者。 结论: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是治疗紧邻腹腔干脾真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治:附11 例报告

      2014, 23(12):1672-16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4

      摘要 (755) HTML (0) PDF 1.07 M (1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疗方法,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6月—2012年6月期间病历完整的11例SMAS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1.75:1,以14~25岁高发(72.7%);均以上腹部饱胀不适作为首发症状就诊,伴恶心、呕吐6例(54.5%,6/11),消瘦7例(63.6%,7/11);上消化道全程造影过程中见明显肠管逆蠕动4例,出现典型“钟摆样运动”1例,4例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迹;CT检查中3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明显减小(<22°);7例行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保守治疗失败给予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8例患者术后随访6~102个月,均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SMAS临床上相对少见,易于误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活动度评分系统的建立

      2014, 23(12):1676-16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5

      摘要 (668) HTML (0) PDF 1.01 M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评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疾病活动度的评分系统。 方法:收集2008年—2013收治的88例患者的102份病例资料,将患者的预后归类为保肢和截肢两种,分析每个可能导致截肢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截肢的相关性。然后,将每个指标与截肢的相关系数乘以100获得该指标的风险评分,从而获得每位患者截肢的风险评分。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截肢风险评分的临界值。 结果: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最终选择多趾溃疡、多趾坏疽、腘动脉受累、中性粒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压积升高及纤维蛋白原升高7个指标作为评估因素。患者最高的可能评分为234分,其中临床评分最高为86分,实验室评分为148分。临床评分、实验室评分及总评分的临界值分别为53.5、38.5、91分。 结论:该评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TAO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但其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队列研究评估。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 综合症的腔内 介入治疗

      2014, 23(12):1680-168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6

      摘要 (596) HTML (0) PDF 1.05 M (1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DVT患者资料。采用经患足外踝小隐静脉切开或穿刺置溶栓导管接触深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7~10 d后,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继续予抗凝、活血、穿着弹力袜等,出院后均口服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 结果:86例患者中,22例因急性肺栓塞和髂股静脉大量漂浮血栓,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安置术,其中永久滤器5例;单纯球囊扩张35例,联合支架置入51例。术后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4例溶栓时出现轻度出血并发症,调整用药后消失。82例获随访6~36个月,管腔通畅率91.46%(75/8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或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经再次置管溶栓后血栓消融。 结论:深静脉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疗法。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变化的研究

      2014, 23(12):1684-168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7

      摘要 (514) HTML (0) PDF 1.07 M (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规律。 方法:选择74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急性及亚急性下肢DVT患者,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与非手术治疗后2~26个月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力(VT)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进行评分并比较。 结果: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量表总Cronbach α系数为0.902。患者出院后不同阶段8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在入院时(均P<0.05),但各维度分别在出院2~8个月后进入平台期,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考正常值,RP和PF维度评分轻微降低,VT维度评分降低较明显,其余基本接近正常。 结论:DVT患者经治疗后明显好转,且生存质量可获较长时间的改善。

    • 腔内激光联合Trivex 旋切术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2014, 23(12):1689-169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8

      摘要 (327) HTML (0) PDF 1.07 M (10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26条肢体)重度下肢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色素沉着、瘙痒、湿疹、皮肤溃疡等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减轻;并发皮下淤斑、局部肿胀4例,均在1个月内消失;1例出现患肢小腿外侧肿胀,穿刺抽吸积液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肿胀消退;2例出现患肢皮肤麻木,2个月后消失;2例大隐静脉主干部位和曲张静脉烧灼处出现条索状硬结,并伴有局部轻中度疼痛,2~3周症状逐渐消失。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无曲张静脉复发及小腿无明显瘢痕。 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且具有微创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 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交通支反流的影响

      2014, 23(12):1693-169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19

      摘要 (229) HTML (0) PDF 1.01 M (1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对反流交通支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合并有交通支反流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6例(39条患肢)行内翻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术后采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超声观察交通支反流的变化情况。 结果:36例患者均获术后1年随访。术前VCSS为5.12±1.36,术后1年为1.25±1.4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检查出反流交通支143条,位于大腿部的反流交通支34条,位于小腿部的反流交通支109条;术后1年超声复查共检查发现原反流交通支仍存在28条(19.6%),位于大腿部的反流交通支2条(5.9%),位于小腿部的反流交通支26条(23.9%)。 结论:对合并交通支反流的静脉曲张患者仅施以浅静脉手术就可以达到改善症状及减少反流交通支的目的,浅静脉手术疗效不佳时再进行交通支手术。

    • >文献综述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的现状及进展

      2014, 23(12):1696-17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0

      摘要 (394) HTML (0) PDF 1.06 M (1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较传统的开胸主动脉置换术而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但是施行TEVAR要求有合适的主动脉支架血管近端锚定区。在一些左锁骨下动脉(LSA)和主动脉病变区距离较短的病例中,只有覆盖LSA开口才能实现锚定区的延长,然而这一操作潜在有即时或延时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因此,LSA的处理一直备受争议,例如:是否需要对LSA进行预防性重建?何时以及如何施行重建?笔者对以上问题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活动度评估进展

      2014, 23(12):1701-170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1

      摘要 (274) HTML (0) PDF 1.06 M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少见的、慢性血管炎,常见于生育期女性。目前诊断TA活动期主要依靠全身表现、典型缺血症状、急性期实验室指标升高、以及血管壁影像特征。然而,鉴于本病活动期是慢性的、无痛的病程,并且缺乏特征性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故对TA疾病活动期以及所带来的机体损害的评估是不够的。两个最近推出的多系统临床评估工具—DEI.Tak和ITAS2010,似乎对评估TA疾病活动度以及所带来的机体损害有帮助。如何准确判断大动脉炎活动度,及时发现病情复发及准确掌握手术时机仍是当前临床工作中的难题。本文笔者就该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大隐静脉组织Nelin 与TIMP-2 表达在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2014, 23(12):1707-17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2

      摘要 (166) HTML (0) PDF 1.36 M (7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组织Nel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2(TIMP-2)表达在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大隐静脉移植术后患者94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曲张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合并下肢静脉曲张,48例),对照组(未合并下肢静脉曲张,46例)。术中采集大隐静脉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lin与TIMP-2表达,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静脉重塑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Nelin阳性率明显降低,TIMP-2阳性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大量沉积;对照组血管壁结构完整,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均匀,排列规则;且研究组静脉壁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elin阴性组静脉壁厚度明显高于Nelin阳性组,而TIMP-2阳性组静脉壁厚度明显高于TIMP-2阴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大隐静脉组织通过下调Nelin或上调TIMP-2阳性表达促进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异常改变。

    • MAT2A 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 23(12):1711-17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3

      摘要 (815) HTML (0) PDF 1.01 M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分别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8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MAT2A mRNA与蛋白的表达。 结果: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AT2A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3.99±2.52 vs. 1.17±1.04);MAT2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0.62±0.05 vs. 0.2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MAT2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转录因子Sp1 及stat-3 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 23(12):1714-17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4

      摘要 (224) HTML (0) PDF 451.91 K (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p1及stat-3在胃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差异性,探讨两种转录因子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表达过程中的相关性。 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组织Sp1及stat-3的表达情况,研究探讨两种因子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相关性。 结果:Sp1在正常胃黏膜的阳性表达率为23.08%(9/39),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46%(15/39),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1.79%(28/39);stat-3在正常黏膜的阳性表达率为17.95%(7/39),不典型增生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35.90%(14/39),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26/39);胃癌组织中Sp1的阳性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以及穿破浆膜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性别、部位、分化程度、大体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情况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大体类型以及穿破浆膜密切相关 ,不同年龄、性别、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转录因子Sp1与stat-3的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s=0.403,P<0.05)。 结论:Sp1与stat-3在不同的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且两种因子分别与不同的病理参数密切相关。两种因子的联合监测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大肠癌组织中miRNA-21 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研究

      2014, 23(12):1717-17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5

      摘要 (171) HTML (0) PDF 962.53 K (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NA-2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检测90例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miRNA-2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miRNA-21在直径>6 cm的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6 cm者;在>70岁的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70岁者(P<0.05)。miRNA-21的高表达与生存期下降密切相关(HR=2.416, 95% CI:1.314~4.445, P=0.005),而miRNA-21低表达的患者其生存期显著上升(HR=2.100, 95% CI:1.157~3.813, P=0.015),特别是TNM1期和2期的患者。 结论:检测miRNA-21的表达对大肠癌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临床意义。

    • >临床报道
    • 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联合属支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2014, 23(12):1721-17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6

      摘要 (214) HTML (0) PDF 1.00 M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方法:将80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剥脱+属支点式剥脱术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改用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3±13.4)min、(25.8±8.4)mL、(2.3±0.5)分、(1.3±0.5)d、(2.5±0.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4±20.3)min、(82.1±14.9)mL、(5.1±0.87)min、(2.5±0.8)d、(6.5±1.5)d(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4例,淋巴肿胀1例,对照组发生血栓性静脉炎1例,皮下血肿3例,切口感染1例,淋巴肿胀2例;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 结论:利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联合属支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快等优点。

    • 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比较

      2014, 23(12):1724-17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7

      摘要 (252) HTML (0) PDF 471.46 K (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4种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影响。 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根据建立部位的不同分为鼻烟窝内瘘组37例、腕部内瘘组42例、上肢前臂内瘘组36例和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7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的内瘘血流量、通畅率及并发症等。 结果:上臂肱动脉内瘘组的内瘘血流量最高,达(334.56±71.52)mL/min,明显高于鼻烟窝内瘘组、腕部内瘘组和上肢前臂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流通畅方面,4组1个月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臂肱动脉内瘘组1、2、3年的通畅率均明显低于其余3组(均P<0.05);上臂肱动脉内瘘组 3年内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发生率较其余3组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 结论:若患者血管条件允许情况下,建立鼻烟窝内瘘是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首选部位,血管条件普遍较差选用上臂肱动脉内瘘时,需密切留意后期通畅率和并发症情况。

    • 腹腔镜疝修补与普通平片疝修补临床比较分析

      2014, 23(12):1727-17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8

      摘要 (179) HTML (0) PDF 1021.21 K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00例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腹腔镜组)及100例应用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患者(对照组)的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恢复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疝复发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46.16±15.16)min,对照组为(46.75±12.51)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 (2.15±0.67)分vs. (3.31±1.01)分]、恢复活动时间[(157.71±58.61)h vs.(178.61±45.69)h]、住院时间[(5.15±1.78)d vs. (7.71±2.01)d]腹腔镜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1年内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00%,对照组为9.00%(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7.00%,对照组为18.00%(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可显著提高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

      2014, 23(12):1730-17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29

      摘要 (262) HTML (0) PDF 1008.10 K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58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在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观察组),22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及手术后4个月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调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DQ评分显示术后4个月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积极应用于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治疗。

    • 甲状腺手术中下位解剖喉返神经术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 23(12):1733-17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30

      摘要 (146) HTML (0) PDF 452.68 K (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下位解剖喉返神经术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解剖喉返神经路径将其分为研究组(n=320)及对照组(n=330)。研究组手术时,经下位解剖喉返神经;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甲状腺手术入路,比较两组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手术皮瓣的面积、术后首日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研究组未出现医源性的喉返神经受损,对照组损伤6例(1.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未出现医源性的甲状旁腺受损,对照组15例(4.5%)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受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手术皮瓣的面积、术后首日的CRP水平与引流量、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经下位解剖喉返神经,能够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医源性受损,且其他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路径手术,可尝试在重症手术及二次手术中应用。

    • 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III~IV 期环状混合痔200 例

      2014, 23(12):1736-17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31

      摘要 (226) HTML (0) PDF 1.41 M (9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5年—2011年间采用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III~IV期环状混合痔20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200例患者均治愈,术后无肛门直肠狭窄,无肛门失禁、出血、感染及明显皮赘形成等并发症,随访 1~5年无复发。 结论:小切口外剥内扎部分缝合术治疗III~IV期环状混合痔,切除彻底、不易复发、损伤小、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 、不损伤肛门功能。

    • >病案报告
    •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烟雾病1 例

      2014, 23(12):1739-17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32

      摘要 (140) HTML (0) PDF 1.46 M (8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结肠气囊肿病2例

      2014, 23(12):1740-17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12.033

      摘要 (219) HTML (0) PDF 712.59 K (8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