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4, 23(4):405-4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1
摘要: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的安全性、有效性、微创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外数据库,收集2007年1月—2013年8月公开发表的有关TLDG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对比的英文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2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5篇研究,共有849例患者,其中TLDG手术359例,LADG手术4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ADG比较,TLDG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数多、术后排气与进流质时间早(均P<0.05),而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距离、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TLDG治疗远端胃癌安全、有效、微创,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2014, 23(4):412-4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126例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59例行腔镜手术(腔镜组),67行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腔镜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方面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平均近、远切缘以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
2014, 23(4):417-4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3
摘要:
目的:比较局灶进展性胃癌(LAGC)术前与术后行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疗效。 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为LAGC的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术前化疗,而对照组则行术后化疗。两组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化疗周期、手术切除率、病理学缓解情况,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和再次手术情况。 结果:两组共行化疗189个周期,其中观察组占比62.43%(118/189),对照组为37.57%(71/189);观察组化疗1个周期者占4.24%(5/118),对照组为22.54%(1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完全反应率为27.78%(10/36),部分反应率为63.89%(23/36),对照组为8.33%(3/36),38.89%(1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LAGC在术前行以多西紫杉醇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
2014, 23(4):421-4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4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放置腹腔冲洗管治疗胃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胰瘘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196例胃癌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毕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外,于胰腺腹侧上缘放置1根冲洗管,对发生胰瘘患者缓慢滴注生理盐水冲洗胰腺区域。比较两组胰瘘发生率,以及两组胰瘘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费用。 结果:两组的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B+C级胰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胰瘘患者比较,观察组第3天淀粉酶浓度较明显下降,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但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置腹腔冲洗管对胃癌术后胰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术中疑有胰腺损伤的患者建议预防性放置腹腔冲洗管。
2014, 23(4):425-4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5
摘要:目的:探讨Her-2/neu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对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70例有完整随访记录和病理组织蜡块保存完整的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根治手术切除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组织切片Her-2/neu表达情况,分析Her-2/neu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全组Her-2/neu阳性表达率为25.0%,Her-2/neu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类型及浸润深度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全组5年生存率为87.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对患者生存状况无明显影响(均P>0.05)。Her-2/neu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72.0%,阴性患者为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er-2/neu的表达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5.036,P=0.035)。 结论:Her-2/neu的表达是影响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对早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铎,康春博,刘金洪,陈秀峰,李旭斌,林大鹏,李小伟,张鹏,刘庆良,叶博
2014, 23(4):430-4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6
摘要: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及开腹结肠切除术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34例经脐单孔结肠切除术患者(单孔组)与同期22例传统多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多孔组)和70例开腹结肠切除术患者(开腹组)资料。比较各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孔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孔组与开腹组(均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指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单孔组和多孔组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但单孔组与多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围手术期花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术后对伤口的美容指数和身体自我感知指数均较开腹组高(均P>0.05),且单孔组美容满指数高于多孔组(P<0.05)。 结论:腹腔镜结肠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但具有微创、恢复快、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势。就美容效果而言,单孔腹腔镜手术最佳。
2014, 23(4):436-4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7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后再行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价值与风险。 方法: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22例患者,其中经内镜结肠支架置入后再行手术治疗165例(支架组),行急诊手术157例(急诊手术组)。Meta分析显示,与急诊手术组比较,支架组造瘘率和切口感染率降低(OR=0.41,95% CI=0.24~0.69,P=0.0009;OR=0.34,95% CI=0.13~0.86,P=0.02),一期手术吻合率增加(OR=2.84,95% CI=1.68~4.80,P<0.0001),但病死率、吻合口瘘、总并发症、非计划再手术、腹腔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经内镜支架置入后再行手术,可降低造瘘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加一期手术吻合率,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无明显优势。
曹金鹏,彭翔,李国新,邓建中,周永辉,程龙庆,胡彦锋,王亚楠
2014, 23(4):442-4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8
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手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与同期48例单纯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条件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手术相关死亡患者。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明显低于对照组(8.3 vs. 15.2,P<0.01),其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行新辅助治疗后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2014, 23(4):447-4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09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6月68例行腹腔镜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腔镜组)与同期行76例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疗效。结果:144例手术均获成功,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与开腹组比较,腔镜组手术时间延长[(243.7± 40.4)min vs.(150.5±32.1)min],但术中出血量减少[(103.2±10.5)mL vs.(231.6±23.5)mL]、术后切口感染例数减少(1例 vs. 8例)、肛门排气时间缩短[(2.5±0.6)d vs.(4.6±0.5)d]、住院天数减少[(10.5±0.4)d vs.(14.6±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扫淋巴结数目、吻合口瘘与肠梗阻发生例数,以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经肛门括约肌间径路超低位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并有微创、术后切口感染少等优点。
2014, 23(4):451-4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0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32例局部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47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者作为观察组,另85例未行新辅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QLQ-CR29评分来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 结果:术前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情绪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经济困难以及脱发、口干、味觉异常和焦虑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但脓血便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但是观察组的疼痛、腹泻以及排气、排便失禁和皮肤灼痛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腹泻的评分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12个月(P=0.023)。从术前至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阳痿和性交困难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明显,相应的男性性功能评分也一直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女性患者的性功能评分只在术前低于对照组(P=0.017)。 结论:对局部进展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以胃肠道和性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
2014, 23(4):458-46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1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其的影响。 方法:7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腔镜组,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并以37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以及手术前后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及蛋白C水平。 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D-二聚体、PAI-1、F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蛋白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D-二聚体、蛋白C水平升高,而PAI-1、F1+2水平降低(均P<0.05);术后腔镜组D-二聚体、蛋白C水平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AI-1、F1+2水平高于开腹组(均P<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术后情况改善,但腹腔镜手术可能对某些指标产生短暂的不利影响,应予重视。
2014, 23(4):462-4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2
摘要: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6年2月—2008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标本10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癌组织中LSD1、E-cad、N-cad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全组LSD1、E-cad、N-cad的阳性表率达分别为66.7%(72/108),85.2%例(92/108)、41.7%(45/108)。LSD1在较晚TNM分期、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增高,而E-cad则相反(均P<0.05),N-cad的表达在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D1与E-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18,P=0.001),与N-ca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82,P=0.06)。LSD1的阳性表达组和E-cad的阴性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组与阳性表达组(均P<0.05),N-cad表达与否与患者总生存率无明显关系(P=0.410)。 结论:LSD1和E-cad的表达与结肠癌的转移有密切关系,阳性表达LSD1和阴性表达E-cad的结肠癌预示预后不良。
2014, 23(4):468-4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3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有、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对48例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和48例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c-Met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c-Me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 结果: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t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无关(均P>0.05)。 结论:c-Met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检测c-Met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陈南征,孙学军,贺赛,郑见宝,周培华,魏光兵,王晖,姚建锋,张立,禄韶英,杜俊凯
2014, 23(4):473-4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4
摘要:
目的:探讨pleiotrophin(PTN)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 方法:应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PT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中的PTN表达水平。 结果:PT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量以及PT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论是PTN mRNA表达水平还是蛋白阳性率均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类型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向关系、与TNM分期呈正向关系(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PT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 结论:PT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高;血清PTN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结直肠癌参考指标之一。
于卫芳,樊智彬,张学明,赵增仁,田延锋,刘博,张丽静,贺新奇
2014, 23(4):478-4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5
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224(miR-224)对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4种结肠癌细胞株(Caco-2、HCT116、HT-29、LoVo)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miR-224的表达水平;将HCT116细胞分别转染miR-224模拟物和阴性对照组序列,以未处理的HCT116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224的表达水平,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 结果:4种结肠癌细胞株miR-224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HCT116细胞比较,miR-224模拟物转染组HCT116细胞miR-22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增殖活力明显增强,细胞克隆数量明显增高(均P<0.05);细胞周期G1到S期转换的趋势增强(P=0.074);阴性对照组序列转染组HCT116细胞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miR-224在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上调,miR-224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演进,而在结肠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
2014, 23(4):483-48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6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丹参酮IIA(0.5、1、2、4 μg/mL)作用SGC7901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丹参酮IIA(2 μg/mL)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亚单位、IκB-α、磷酸化IκB-α、IKK-α/β、磷酸化IKK-α/β的水平;ELISA法检测p65亚单位的DNA结合活性。 结果:MTT结果显示,丹参酮IIA(1、2、4 μg/mL)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凋亡分析显示,丹参酮IIA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IIA处理组细胞p65、IKK-β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IκB-α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KK-α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表达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明显下降。 结论:丹参酮IIA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降低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2014, 23(4):488-4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的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选择低分化的MGC-803和高分化的AGS两种胃癌细胞系,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多西他赛(DXT)、顺铂(DDP)、伊立替康(CPT-11)作用48 h后,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IC50的5-FU、DDP、L-OHP作用于MGC-803和AGS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 结果:5种化疗药物对MGC-803、AGS细胞以及GES-1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P<0.05),其中5-FU、DDP、CPT-11对AGS细胞的作用较强;L-OHP、DXT对MGC-803细胞作用较强;DDP对GES-1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5-FU、DDP、L-OHP均明显诱导两种胃癌细胞凋亡,其中5-FU组与L-OHP组凋亡率高于DDP组(均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L-OHP增加两种细胞的S期阻滞,DDP增加MGC-803细胞的S期阻滞,5-FU与DDP增加AGS细胞的G1阻滞(均P<0.05),但5-FU对MGC-803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其病理类型有关,且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均不同。
2014, 23(4):494-4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8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方法:出生后5~10 d的SD乳大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小肠,在解剖显微镜下剥去小肠系膜、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将小肠平滑肌层组织剪成小块后接种于含有干细胞因子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组织块周围细胞的游出情况及细胞的形态,用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kit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类型。 结果:培养1周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块周围长出细胞,呈梭形、三角形,有多个短突起;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突起细长化并彼此相互连接形成网络。该类细胞c-kit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 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由大鼠小肠平滑肌组织块原代培养ICC的方法,为IC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4, 23(4):499-5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19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检测腹腔引流液癌胚抗原(CEA)的临床意义。 方法:检测11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血清CEA浓度,以及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中CEA浓度,并以35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液CEA浓度为对照,比较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浓度的变化,以及大肠癌患者与肠道良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液CEA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大肠癌患者腹腔引流液CEA浓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CEA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CEA浓度明显高于肠道良性疾病者(均P<0.05)。大肠癌患者腹腔引流液CEA浓度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呈同向变化关系,且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均P<0.05)。 结论:大肠癌术后检测腹腔引流液CEA浓度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4, 23(4):504-5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0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山东籍汉族大肠癌(CRC)患者人群中,IL-16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在164例CRC患者和121名健康对照个体中,采用放大阻碍突变PCR(ARMS-PCR)方法对IL-16基因序列中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556218和rs4778889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该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与CRC发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在CRC患者中,rs11556218的T/G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725,P=0.001?033);rs4778889的T/C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46,P=0.064?229)。 结论:IL-16的rs11556218基因多态性与可能与CRC的易感性增加有关。
2014, 23(4):508-5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1
摘要: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接受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者作为观察组;25例接受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72.73±165.82)mL和(407.80±202.77)mL、手术时间分别为(191.63±38.84)min和(206.83±40.37)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和16.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结石残余率低于对照组(3.70% vs. 20.0%)和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59% vs. 8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2014, 23(4):512-5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2
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可靠的肿瘤标志物对指导结直肠癌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及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除了临床应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外,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笔者主要从血浆、组织及粪便蛋白质标志物3个方面,介绍近年来结直肠癌相关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14, 23(4):517-5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3
摘要: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出现使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转移的研究热点。以往认为结肠癌肝转移的途径主要通过血道途径,而近期一些研究表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淋巴管生成及其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在结直肠肝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2014, 23(4):521-5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4
摘要:目的:探讨芍药苷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CD44阳性胃癌细胞株SGC-7901(CD44+SGC-7901/5-FU)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反复短期暴露并逐步递增药物浓度法建立5-氟尿嘧啶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5-FU,鼠抗人CD44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CD44+SGC-7901/5-FU细胞。将不同浓度的芍药苷作用于体外扩增培养的CD44+SGC-7901/5-FU细胞后,分别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各浓度芍药苷作用于CD44+SGC-7901/5-FU细胞后,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细胞比较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呈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 结论:芍药苷能在体外抑制5-FU耐药的人胃癌细胞的生长。
2014, 23(4):524-5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5
摘要:目的:介绍改良中线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同一治疗组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86例采用改良中线入路并左手控制技术行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 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41.6~75.3(46.7±6.3)min;术中出血量30~100(36.8±9.6)mL;淋巴结清扫数12~18(14.4±2.4)枚/例;术后排气时间2~6(3.0±1.2)d;住院时间12~23(12.5±2.4)d; 手术并发症6例(7%),胃瘫1例,乳糜漏3例,切口感染2例,分别给予促胃肠减压、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留置腹腔引流管及切口换药后等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 结论:在CME理念的基础上采用改良中线入路并运用左手控制技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同时降低术中副损伤、术后谵妄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该术式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
2014, 23(4):527-52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6
摘要:目的:复习肛周Paget病伴腺癌1例并探讨肛周Paget病的诊疗进展。 方法:回顾2013年3月收治1例81岁女性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行一期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肛周Paget病是乳腺外Paget病的一种罕见表型,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最常用于诊断的免疫标记物是CK7、CK20、 GCDFP-15、HMB45、CAM 5.2、c-erb、S100 protein和EMA。肛周Paget病的治疗取决于局部侵袭的广度和深度,区域淋巴结受侵程度及全身播散情况,分为局部切除、局部扩大切除、腹会阴联合切除和/或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局部姑息治疗等。 结论:肛周Paget病临床极为罕见,诊断及治疗有待制定统一标准。
2014, 23(4):530-5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7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黏液腺癌的诊断要点及治疗。 方法:通过总结2005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阑尾黏液腺癌患者3例,结合文献复习并分析探讨其诊治方法。 结果:3例患者于术前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急诊行阑尾切除术,经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阑尾黏液腺癌,2例于术后7 d及11 d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并于术后行腹腔化疗。1例自行出院并到外院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未行化疗。随访3例患者均健在,定期复查,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结论:阑尾黏液腺癌术前极易误诊,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后续治疗。
2014, 23(4):533-5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8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老年直肠癌术后5年的复发率为25.93%(21/8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瘤T3~T4、围手术期输血≥500 mL、年龄≥70岁、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前CEA升高是导致老年直肠癌术后5年复发率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瘤T3~T4及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老年直肠癌术后5年复发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分期为T1~T2组的患者术后5年局部累积复发率低于临床分期为T3~T4组的患者(χ2=22.400,P<0.001)。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5年局部累积复发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χ2=12.880,P<0.001)。 结论:老年直肠癌术后5年的局部复发率约为25.93%(21/81),针对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是提高术后生存期的有效措施。
2014, 23(4):537-5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29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手术后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复发模式。 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腺癌患者238例,回顾性分析复发部位及病理因素。 结果:随访2~5年,238例中52例发生复发,其中腹膜种植26例,局部复发26例,血行转移17例及淋巴结转移4例。影响腹膜种植相关因素为浆膜外侵、脉管浸润、Lauren分型肠型及硬癌间质反应,影响局部复发相关因素是浆膜外侵、肿瘤大小及微浸润生长分型;影响血行转移影响因素为脉管浸润。 结论: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腺癌患者手术后复发模式主要为腹膜种植及局部复发,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模式相关,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可导致不同复发模式。
2014, 23(4):540-5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0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直肠癌13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短程放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和3年生存率。 结果:术前短程放疗的毒副反应较轻;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69.7±53.3)min vs. (158.6± 46.3)min]、术中出血量[(222.3±155.2)mL vs. (209.6±123.1)mL ]、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8.5± 3.2)个 vs. (9.3±5.8)个]、术后排气时间[(67.8±47.3)h vs. (65.4±38.9)h]、术后住院时间[(13.2±10.3)d vs. (12.7±10.9)d]、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2.2% vs. 2.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2% vs. 2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11.1% vs. 37.6%]、术后3年生存率 [57.4% vs. 3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直肠癌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2014, 23(4):544-5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1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肺转移的病理因素。 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19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特征对术后肺转移的影响。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部位、术前CEA水平、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肺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部位、术前CEA水平、Dukes分期是影响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原发肿瘤部位、术前CEA水平及Dukes分期是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
2014, 23(4):547-5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2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D2 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癌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将2005—2010年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接受腹腔镜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 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显示,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清扫的淋巴结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远期临床疗效显示,两组患者1、2、3年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术,远期临床疗效两者相似。
2014, 23(4):550-5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3
摘要: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全胃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146例择期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使用吸入性七氟醚。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的疼痛情况。 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基本一致(P>0.05);观察组在5 min至3 h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4 h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基本一致,患者疼痛均得到较好的控制(P>0.05)。 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可安全应用于全胃切除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效果更好。
2014, 23(4):553-55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4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6月12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者60例作为观察组,开腹手术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围手术期和远期生存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645,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2.410,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近,但其具有微创的优势,手术安全性优于开腹手术。
2014, 23(4):556-5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
摘要:
目的:探讨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3年6月568例行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以是否发生胃瘫为因变量,以选取的17项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精神紧张、术中Billroth II式吻合、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D3)、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血糖水平、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术后腹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是PG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围手术期血红蛋白水平和总蛋白水平是PGS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 结论: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工作,对防治PGS的发生意义重大。
邱云峰 , 瞿敏 , 杜其威, 涂志远, 杨维良
2014, 23(4):559-56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6
摘要: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1例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12例,回肠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腹痛、腹部肿块、腹部不适、贫血等。术前确诊14例。本组均手术治疗,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小肠部分切除18例,小肠部分切除加肝部分切除2例。术后复发3例,1例腹腔广泛转移,1例局部复发并肝转移,再次行复发灶及肝转移灶切除,1例术后1.2年死亡,1例术后3年,仍存活。 结论:小肠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空回肠肿瘤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容易误诊,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4, 23(4):562-5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7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患者PPH术后营养状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90例接受PPH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采用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进行营养支持,均维持5~7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5 d营养学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球蛋白(GLO)和淋巴细胞数(LYC)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第5天,观察组PA、GLO和LYC,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B和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2%,对照组为55.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3,P>0.05)。 结论: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能够满足老年患者PPH术后营养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静脉补液,是一种安全的PPH术后营养支持方法。
2014, 23(4):565-5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4.038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