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4, 23(6):715-7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1
摘要: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及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由于操作方式、适应人群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不同,一直存在关于如何选择治疗方式的争论,笔者就其发展历史和相关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2014, 23(6):719-7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成果。笔者对近期相关临床对照试验中的进展进行总结,并对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展望等作一阐述。
2014, 23(6):724-7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3
摘要: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中,合理处理腘动脉病变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笔者从腘动脉解剖特点、治疗方式选择、是否放置支架以及支架的选择等方面论述腘动脉硬化性病变腔内治疗的技术要点,指出:避免于腘动脉段行支架治疗应是腔内治疗的首要原则;对于无法避免行支架治疗者,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合理的支架治疗策略,减少支架植入后对腘动脉原有形态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
2014, 23(6):727-73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4
摘要:
腔内技术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展,一些既往为腔内治疗的“危险禁区”也被逐渐探索。笔者就目前腔内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指证、新探索、新方法及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与阐述。
郭建明,谷涌泉,郭连瑞,佟铸,武欣,崔世军,高喜翔,张建,汪忠镐
2014, 23(6):732-7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5
摘要: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切除成型治疗严重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2年来治疗的9例该病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4.0±9.1)岁,病程(28.9±25.9)个月;下肢间歇性跛行5例,静息痛1例,足趾溃疡1例,坏疽2例;6例病变位于胫腓干动脉,1例位于胫前动脉,2例位于胫后动脉;1例行单纯斑块切除,余8例患者均同时采用介入技术处理了流入道动脉病变。 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出院时所有患者再通血管保持通畅。跛行患者跛行距离均增至500 m以上,1例静息痛术后缓解,1例足趾溃疡面积缩小,2例坏疽呈干性无感染。患者术后踝肱比值(ABI)均较术前增加。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时间为(24.0±9.5)个月。1例患者术后23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1例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较术后最好时期有所减少,但仍优于术前;静息痛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溃疡患者伤口愈合;2例坏疽患者,1例仍保持干性状态,另1例其坏疽两趾脱落,创面愈合。 结论:Silverhawk斑块切除成型治疗严重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常规的技术,还需要随机对照研究远期结果的验证。
2014, 23(6):737-7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6
摘要:目的:总结杂交技术在治疗TASC D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2月间采用杂交技术治疗的22例TASC D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4条肢体)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含股深动脉内膜剥脱术)+股深动脉成形术+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患者12例,采用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含股深动脉内膜剥脱术)+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球囊扩张术治疗患者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总动脉内膜剥脱术(含股深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患者6例。 结果:所有的患者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术后患肢疼痛改善,皮温升高,平均踝肱指数从术前的0.38升至术后的0.75。18例患者获随访3~28个月,2例患者术后发生人工血管旁路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其余患者未发生人工血管或支架相关并发症。 结论:杂交技术微创、安全、有效,是处理TASC D型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合理选择,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单纯腔内治疗的高危患者。
庄俊丽,王海洋,刘冰,李哈莉,姚野,李敬博,单鹏,景宝,韩鹏
2014, 23(6):742-7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7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补片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采用髂动脉支架植入术+股动脉内膜剥脱术+补片成形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37例(92.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和静息下踝肱指数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40例患者术后随访12~45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0.0%(28/40)、辅助一期通畅率为82.5%(33/40)、二期通畅率为92.5%(37/40)。统计分析显示,Fontaine II级患者的一期通畅率明显高于III、IV级的患者(P=0.039,0.015),未发现术后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多节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应在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期进行治疗,以获得更佳的一期通畅率。
2014, 23(6):747-7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肢体缺血(ALI)治疗策略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期间收治的15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急性肢体缺血情况评估。其中,栓塞性病因11例,血栓形成性4例;主、髂动脉病变9例,股浅动脉病变3例,腘动脉、小腿动脉、肱动脉病变各1例;肢体缺血分级IIa级1例,IIb及12例,III级2例。除1例因拒绝一期截肢行单纯药物治疗外,14例均行血管再通治疗,其中,手术取栓11例,腔内溶栓2例,“杂交”治疗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截肢2例,再灌注损伤3例,无行骨筋膜室切开者,平均住院天数9(3~27) d。平均随访时间9(1~21)个月,死亡3例(20.0%),无新发截肢者,保肢率66.7%(10/15)。 结论:准确的缺血情况评估、并及时选择恰当的血管再通方式,是治疗ALI的关键。
2014, 23(6):751-75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0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四肢外伤(非开放性)后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2例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行CDT治疗患者(152条肢体)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DT治疗,其中单纯CDT 89例,CDT+腔内球囊扩张成形(PTA)51例,CDT+PTA+支架置入12例。 结果:全组导管溶栓时间为1~7 d,平均(4±1.5)d。治愈105例(69.1%),其中单纯CDT 72例,CDT+PTA 21例,CDT+PTA+支架置入12例;有效30例(19.7%),均施行CDT+PTA治疗;无效17例(11.2%),其中一期截肢15例(9.9%)。5例(3.3%)溶栓过程中发生二次栓塞,调整导管位置后继续溶栓;23例(15.1%)术后发生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均保肢成功。随访132例(86.8%),随访时间12~108个月,平均(50±22)个月。除2例行二期截肢外,余随访患者均无症状加重或复发。 结论:CDT治疗四肢外伤后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2014, 23(6):755-7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方法:选择47例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股腘动脉闭塞患者,于术前24 h、术后3 d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超声检查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分析hs-CRP、IL-6水平及术前血糖、血脂状况、病变程度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中,13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组术前24 h与术后3 d的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均P<0.05);无论是再狭窄组还是无再狭窄组,术后hs-CRP、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两组间两者的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再狭窄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术前TASC II分级越高,术后再狭窄率越高(χ2=7.245,P=0.027)。 结论:围手术期炎症因子hs-CRP、IL-6水平增高,股腘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增加,此外,再狭窄还与糖尿病及术前股腘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王涛,徐睿,鞠玲燕,王美红,孟晓,徐永波,唐金元,李坤,郭文君,祝筱姬
2014, 23(6):759-7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1
摘要:目的:观察高流体静力压对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滋养血管的影响。 方法:收集曲张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标本(疾病组),以及正常大隐静脉和脾静脉标本(正常对照组)。采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与Masson染色,计算各组管壁滋养血管的数量和平均截面积,并定量分析。 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两个疾病组管壁滋养血管均较各自的对照组明显增生。定量分析显示,两个疾病组的滋养血管数量、平均截面积在中膜或外膜,均明显大于各自的正常对照组(均P<0.05);脾静脉外膜滋养血管数量疾病组与其正常对照组差值明显大于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外膜滋养血管疾病组与其正常对照组平均截面积差值明显大于脾静脉(均P<0.05),但两种血管间以上差值在中膜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高流体静力压下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滋养血管明显增生,两者变化存在异质性,大隐静脉中以管径增大为主,脾静脉中以数量增多为主。
2014, 23(6):765-7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2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与作用。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与模型组(n=50),模型组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并分别在造模后2、5、10、15、25 h各处死10只大鼠取材,观察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股静脉内皮组织IL-6 mR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 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2 h未见血栓形成,但从5 h开始出现血栓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逐渐增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的IL-6 mRNA水平在造模后逐渐升高,于15 h达高峰;模型组大鼠血清IL-6、PAI含量变化情况与IL-6 mRNA变化一致,但血清tPA浓度变化则与前两者相反。模型组以上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大鼠DVT过程中IL-6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PAI的产生、抑制tPA的活化来促进血栓的形成。
2014, 23(6):769-7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3
摘要: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iRNA表达框架(SEC),并观察其转录产物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 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开放阅读区构建3条U6/H1双启动子SEC以及针对其3'端非翻译区构建1条U6/H1双启动子SEC,对各SEC鉴定后,分别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4种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均成功构建,转染HeLa细胞后,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6.8%、57.39%、80.47%、70.31%。 结论:针对端粒酶hTERT基因的U6/H1双启动子SEC的成功构建,为开展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2014, 23(6):775-7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4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06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23例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患者治疗前均经全主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2~68岁;合并肾动脉灌注不良8例(单侧6例),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9例,单侧下肢动脉灌注不良5例,脊髓灌注不良1例;17例患者急诊行腔内修复术及相关辅助治疗,6例患者拒绝手术,予保守治疗。 结果:6例保守治疗患者均在2周内死亡。17例接受急诊手术患者均予覆膜支架封堵主动脉第一破口,其中13例封堵第一破口后,分支动脉灌注不良改善;1例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中段,先植入裸支架,扩张主动脉真腔后,再植入覆膜支架封堵第一破口;3例封堵第一破口后,尚需再植入单侧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裸支架。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17例均随访3~36个月,1例术后半年死于心肌梗死,余均存活且未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 结论:对于合并器官灌注不良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行腔内修复术,恢复脏器供血,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方法。
2014, 23(6):780-7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5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治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3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SISMA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治疗策略的选择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3例SISMAD患者中男2例,女1例;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腹痛,伴恶心呕吐;治疗前CTA均示肠系膜上动脉内由内膜片分割形成的真假腔,其中Sakamoto II型2例、III型1例;均未合并夹层破裂出血或肠坏死。3例均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再行腔内支架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痛症状缓解。随访2~8个月,3例均存活,症状消失,支架通畅。 结论:对有症状的疑似SISMAD的患者,应行CTA检查明确诊断;未合并夹层破裂出血、肠坏死SISMAD的患者,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腔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4, 23(6):785-7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6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12年10月,315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左侧277例,右侧38例。均行局麻下患侧股静脉穿刺,并在导丝引导下,采用12~14 F鞘管机械性血栓抽吸或配合Fogarty球囊取栓,对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后根据血栓清除情况,行抗凝或置管溶栓治疗。 结果: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术后1~2 d内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清除III级(清除率>95%)80.32%、II级(清除率50%~95%)18.09%、I级(清除率<50%)1.59%。支架植入后,治愈86.03%、显效10.79%、好转2.54%、无效0.64%。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均小于入院时(均P<0.05)。随访通畅率分别为3~6个月95.87%,7~12个月95.53%,13~24个月94.25%,25~36个月92.33%。 结论:综合性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恢复时间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4, 23(6):791-7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7
摘要:目的:探讨以腔内技术为核心治疗Cockett综合征的中远期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412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231例(A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81例(B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腔内技术和/或复合手术治疗。 结果:A组技术成功率100%(231/231);5例左髂总静脉无狭窄或闭塞,左髂静脉病变率97.8%(226/231);共植入髂静脉支架182枚。B组技术成功率99.4%(180/181);共植入支架151枚; 1例患者术中行球囊扩张成形时左髂静脉破裂而致腹膜后巨大血肿、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抢救后好转;手术前后病变左髂静脉远心端与近心端压力差由术前(18±4.45)cmH2O降至术后(4±3.02)cmH2O(P<0.01);89例患者合并有左股浅静脉重度瓣膜功能不全,二期行股静脉瓣膜修复术。随访3个月至8年,平均35.6个月,A组15例、B组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 结论:腔内技术为核心治疗Cockett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效果。对于合并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联合应用Forgarty导管取栓或导管接触溶栓是腔内治疗一种有益的补充。
2014, 23(6):797-80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8
摘要:目的:评价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治疗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所有关于IPC治疗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并采用RevMan 5.2软件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63个RCT,共15 4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干预组比较,IPC治疗组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OR=0.34,95% CI=0.26~0.45,P<0.00001)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OR=0.45,95% CI=0.31~0.65,P<0.0001)明显减少;与压力循环袜(TEDS)治疗组比较,IPC组DVT的发生率(OR=0.55,95% CI=0.35~0.88,P=0.00001)明显减少;与抗凝药物治疗组比较,IPC组在预防DVT方面无优势(OR=1.05,95% CI=0.69~1.59,P=0.82),但出血风险(OR=0.31,95% CI=0.19~0.50,P<0.00001)明显降低。 结论:在预防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方面,IPC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无抗凝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出血风险。
2014, 23(6):807-8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19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介入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并发急性肺栓塞(APE)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对21例LEDVT并发APE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导管碎栓、溶栓及患肢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APE发生部位:肺动脉主干2例、左肺动脉8例、右肺动脉6例、叶肺动脉5例;LEDVT发生部位:左侧9例、右侧12例。 结果:21例患者均完成肺动脉及下肢深静脉双介入治疗。术中即刻造影显示2例肺动脉主干完全开通,左/右肺动脉干8例完全开通,6例大部分开通,5例叶肺动脉部分开通。肺动脉压由(52±7)mmHg降至(27±4)mmHg,PaO2由(62±6)mmHg升至(82±6)mmHg(均P<0.01)。患肢血管彩超检查示血栓均有不同程度溶解,血流全部或部分恢复。健患侧膝上、下15 cm周径差分别由(9.0±4.0)cm和(5.0±2.0)cm降为(2.3±0.9)cm和(1.0±0.7)cm(均P<0.01)。 结论:对LEDVT并发APE患者的双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全身情况,以及溶解患肢深静脉血栓,改善肢体循环,减轻肢体症状,减少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2014, 23(6):811-8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0
摘要:目的:探讨以特发型下肢深静脉血栓(IDVT)为模式疾病,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机制及遗传因素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择IDVT患者(病例组)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20例,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血流动力学、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等指标。 结果:两组年龄与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股、腘静脉流速降低,股、腘静脉内径增大(均P<0.05);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升高(均P<0.05);白蛋白含量降低,谷草转氨酶与肌酐含量升高(均P<0.05);红细胞沉降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升高,而凝血酶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下肢IDVT混杂因素少,均衡性好,是进行下肢DVT临床及遗传学研究较好的模式疾病。
朱马汗·托克达尔汗,赛力克·马高维亚,艾则孜·阿不都热依木,哈尔满·阿吉汗,哈力木拉提·木尔提扎,王护国,热依汗古丽,吾甫尔·依马尔,田野
2014, 23(6):816-8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1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中筒弹力袜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价值。 方法:检索多个中外文数据库上关于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DVT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文献,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6 0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危长途飞行乘客中,中筒弹力袜组较无袜对照组发生下肢DVT的风险明显降低(OR=0.08,95% CI=0.03~0.22,P<0.00001);在住院患者中,中筒弹力袜组与长筒弹力袜在预防下肢DV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7,95% CI=0.69~3.13,P=0.32);将住院患者及高危长途飞行的乘客合并分析,中筒弹力袜组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较无袜及长筒弹力袜组明显降低(OR=0.32,95% CI=0.11~0.92,P=0.03)。 结论:中筒弹力袜可减少高危长途飞行乘客与住院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且效果优于长筒弹力袜,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2014, 23(6):822-8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2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3例肠系膜血管疾病(MVD)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7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MVT)6例。 结果:13例患者均以急性腹痛就诊,分别行Doplex血管超声、CT、CTA、MRI检查,其中Doplex血管超声早期发现病变10例。3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10例出现腹膜炎体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静脉切开取栓、Fogarty导管取栓、坏死肠管切除,术后均行了抗凝治疗。1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结论:MVD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其诊断有赖于对该病的高度临床警觉性与针对性检查,早期诊断与积极处理是成功治疗该病的关键。
2014, 23(6):826-8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3
摘要:angiosome是一个解剖单元,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骼以及供应其血液的源动脉和特定的引流静脉。按照angiosome理念,不管是采取腔内还是外科旁路手术,重建膝下动脉病变的源动脉血运对重症肢体缺血患者可能产生更好的伤口愈合率及更高的保肢率。笔者就angiosome理念及其在下肢重症缺血膝下血管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策略制定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2014, 23(6):831-8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4
摘要:肝脏再生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而又精确的调控过程,其中氧应激作用在此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氧应激与肝再生相关的概念、氧应激对肝脏的损害、氧应激与肝再生的关系、氧应激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机制及抗氧剂对肝再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2014, 23(6):836-8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5
摘要:
目的:探讨季节、年龄和性别对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CVLU)发作的影响,并提出新的预防策略。 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10月治疗的CVLU 51例(63处溃疡)临床资料,评估每例、每月溃疡的发作,并调查溃疡发生与气候、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结果:CVLU发作显示明显的季节波动,对比春、秋、冬季,夏季溃疡发作明显升高(P<0.05),溃疡发作在高温8月最高。双变量相关分析,变量气温和溃疡发作明显正相关(r=0.63,P=0.028),最高气温新溃疡发生率高(P<0.05)。CVLU的发作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 64岁,中位年龄61岁,以61~70岁发病率最高。双变量相关分析,变量相关性别与新溃疡的发作无关(P>0.05)。 结论:新溃疡发作显示明显季节波动,气温因素对新溃疡的发作起重要作用,老年患者新溃疡发生率高。在未来的临床研究、发展预防和治疗战略时,应考虑到气候和年龄因素的影响。建议尽早治疗CVLI是预防CVLU发作的重要措施。
2014, 23(6):839-8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6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该患者以休克表现入院,经腹部增强CT和DSA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瘤自发性破裂,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瘤疾病的认识,考虑破裂出血时应及早行CT、DSA造影检查明确出血的来源,以免延误治疗。
2014, 23(6):842-8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7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蛋白质分子生物标记物SOX9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13例,以70例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OX9的表达情况。 结果:SOX9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83.1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14%(P<0.05),SOX9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SOX9与胃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有关,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吴世勇,郭学利,张海容,陈宁恒,张闯, 王彦军, 娄浩然, 耿远璋
2014, 23(6):845-8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8
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下段切开取栓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方法、适应证及优势。 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经股动脉下段切开取栓术59例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性分析。 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2例住院期间二次取栓、恢复良好,截肢2例,截趾7例,死亡1例,余患者患肢皮肤温度、疼痛明显缓解,正常活动,其中7例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4例复发。 结论:经股动脉下段切开取栓术主要适应于股动脉中段以远栓塞或血栓形成患者,利于远端血栓完全取出,显著降低截肢率、病死率。
2014, 23(6):848-8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29
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动脉瘤切除并动静脉造瘘治疗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操作技巧。 方法:分别对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前臂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一期动脉瘤切除、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 结果:25例手术均成功。23例行动脉瘤切除并动静脉内瘘,其中5例行动静脉端端吻合,18例行动脉端端吻合后再行动静脉端侧吻合;2例患者单纯行瘤体近心端动静脉端侧吻合。所有患者术后3~4周 以上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 结论:前臂形成假性动脉瘤的肾衰患者,可一期行动脉瘤切除并动静脉内瘘。
2014, 23(6):851-85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0
摘要:
目的:评价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 方法: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2)和静脉溶栓组(n=42),联合组采取导管溶栓联合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静脉溶栓组采取经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溶栓效果和治疗前后双侧下肢周径差,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16.9±6.2)h和总溶栓时间(74.8±26.4)h均短于静脉溶栓组(P<0.05),尿激酶用量(312.5±121.7)万U亦少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2%,高于静脉溶栓组的7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大腿周径差(1.5±0.9)cm和小腿周径差(1.3±1.0)cm均小于静脉溶栓组(P<0.05);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远低于静脉溶栓组的31.0%(P<0.05)。 结论:导管溶栓联合滤器置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迅速,药物用量少,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4, 23(6):854-8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1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烧伤后四肢动脉缺血患者6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杂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保肢率为97.14%(34/35),患者术后下肢足趾部组织坏死行足趾截肢术1例;对照组保肢率为86.67%(26/30),患者术后组织坏死严重行急诊截肢术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足部坏疽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因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后导致截肢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1、7 d患肢脉搏波幅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皮肤温度稍高于手术前(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7 d观察组患肢脉搏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肢溃疡面改善率和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管外科杂交手术有助于改善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保肢率、患肢脉搏波幅、血液循环和溃疡面,提高患者对烧伤治疗的满意度。
2014, 23(6):857-8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2
摘要: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的应用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价值。 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16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学和炎症反应指标,缩短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2014, 23(6):860-8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3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2012年12月就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及溃疡愈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2014, 23(6):863-8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4
摘要:
2014, 23(6):865-86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4.06.035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