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5, 24(7):917-91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1
摘要: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肝细胞癌(HCC, 通常称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筛查治疗并未充分开展,治疗干预存在滞后,故中国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接触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比例较高。一项尚未发表的最新调研显示,在来自中国75 家医疗机构的20 536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43.1% 患者首诊时肿瘤直径>5 cm,22.5% 患者首诊时肿瘤直径>10 cm, 而1/3 上述患者还有门静脉高压或肿瘤侵犯门静脉的表现。在这些案例中,使用非手术治疗手段,如TACE 等疗法, 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不乐观, 而研究显示肝切除术可有效提高中晚期或肿瘤直径>5 cm 的HCC 患者长期生存率。与此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肝切除术手术安全性已逐步提高,手术并发症已逐步减少,据陈教授介绍,该中心在实践中,对3 个困扰国内外肝脏外科临床工作者多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
Ioannis T. Konstantinidis , Yuman Fong
2015, 24(7):920-92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2
摘要:
2015, 24(7):928-93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3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癌手术治疗的指征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伴PVTT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其中273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规则性或非规则性肝切除术(HR)+PVTT清除术(HR组),62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结果:HR组及TACE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46个月和5.6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0.7%,38.7%与12.1%、1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癌合并PVTT不是手术禁忌证,实施HR安全可行,但预后改善不明显,故要遵循个体化标准,慎重选择手术治疗。随着肝癌多学科协作(MDT)治疗及未来精准医学治疗模式的发展,以期能提高其整体治疗水平。
2015, 24(7):933-93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4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HCC合并PVT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手术(规则半肝+癌栓及受累门静脉切除术或不规则肝切除+门脉癌栓取出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18例患者单纯口服索拉非尼治疗(索拉非尼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中,11例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39例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PVTT侵犯部位均为门静脉一级分支。分析患者0.5、1、2、3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联合治疗组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患者与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9%、18.2%、9.1%与87.2%、51.3%、15.4%、5.1%;索拉非尼治疗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3.3%、0%、0%。联合治疗组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患者与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中位OS为16个月与12个月,中位TTP为7个月与5个月;索拉非尼治疗组中位OS为9个月,中位TTP为4个月。统计学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无论是PVTT侵犯门静脉二级及以上分支或侵犯门静脉一级分支患者中位OS及中位TTP均明显长于索拉非尼治疗组(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门静脉一级及以上分支癌栓的晚期HCC患者,可行外科手术联合术后TACE治疗,且疗效优于单纯索拉非尼治疗。
2015, 24(7):939-9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5
摘要:
目的:探讨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治疗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例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T肝脏体积测定显示,若行右半肝切除则预留肝脏体积百分率(%FLRV)不足,若行右肝三段切除则%FLRV平均增加14.3%,故行保留V段或VIII段的右肝三段切除术。术中通过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确定出V段或VIII段的位置,从而在肝表面标记出一条“┏┛”或“┕┓”形的切除线;在切割横断肝实质时根据不同的切除平面采取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或全肝的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85 min,平均失血量为720 mL。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V段或VIII段的出入肝血流均完整保留,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AFP均于 2个月内降至正常范围。术后全组12例患者至今10例仍存活,最长1例患者已无瘤生存3年;1例死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死于肝脏多发转移肝功能衰竭,另外1例发现肝左内叶复发、2例发现肺部转移患者经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其他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肝功能和AF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无瘤肝组织,可作为V段或VIII段未受累的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一种常规手术方法,从而提高肝癌的整体切除率。
许贇 , ,王能,沈强,吴盼盼 , ,钱国军
2015, 24(7):945-95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6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极早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139例极早期肝癌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患者资料,计算肿瘤完全消融率、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7.84%;平均生存时间(70.10±28.87)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0%、87.70%、73.10%;平均无瘤生存时间(44.70±24.21)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60%、61.90%、43.2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治疗后无瘤生存时间<2年和肝外转移是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患有丙型肝炎和术前高AFP水平是无瘤生存时间的不良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是极早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高龄、术后早期复发、肝外转移、丙型肝炎和术前高AFP患者预后不良。
2015, 24(7):952-95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7
摘要:目的:建立预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切除术后生存情况的危险指数(PI)模型。 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02例乙型肝炎相关HCC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ox风险比例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5年生存的预后的指标,根据分析的结果建立PI模型,并评价所建立模型的准确度。 结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微血管侵润(MVI)、肿瘤最大直径(MST)、肿瘤数目(AT)、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为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均P<0.05);根据以上指标建立的PI模型:PI=0.317×NLR+0.958×MVI(是=1,否=0)+0.700×MST(<5 cm=0,≥5 cm=1)+0.945×AT(单发=0,多发=1)-1.168×TACE(是=1,否=0);验证结果显示,该PI模型预测患者5年生存的AUC达0.795,界值为1.46,准确度为75.49%。 结论:成功建立预测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切除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PI模型,为临床判断该类患者预后及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15, 24(7):958-96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8
摘要: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人肝癌(HCC)细胞体外生长及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 μmol/L)索拉非尼作用人HCC细胞(Hep3B2.1-7)24 h后,用CCK-8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分别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C细胞p53、PTEN、TGF-β1的mRNA与蛋白表达。 结果:与0 μmol/L索拉非尼处理组(对照组)比较,其余各浓度索拉非尼处理组HCC细胞增殖均明显降低(均P<0.05);p53、PTEN的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TGF-β1的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以上作用均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结论:索拉非尼对HCC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2015, 24(7):963-96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09
摘要:目的:探讨miR-101在肝细胞癌(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分别将miR-101模拟物或miRNA阴性对照序列转染HepG2和SMMC-7721两种HCC细胞,以无处理自然生长的两种细胞为各自空白对照,观察miR-101对两种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能力、凋亡及周期的影响,以及对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与各自的空白对照细胞比较,转染miR-101模拟物后的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增值能力明显降低、细胞集落的形成明显减少、G0/G1期的细胞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迁移与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转染miRNA阴性对照序列对两种细胞的以上指标无明显影响(均P>0.05)。 结论:miR-101可能在HCC细胞中起到了抑癌基因的作用,上调其表达能抑制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2015, 24(7):970-97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0
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方法:采用体质量相近雄性SD大鼠,分别采用体内切除肝脏左叶、中叶,保留尾状叶、右叶和三角叶获取小体积供肝,采用”二袖套”法植入肝脏,测定供肝占全肝湿重比率以及观察术后2、7 d生存率。 结果:共完成80例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供肝重(4.02±0.64)g,全肝重(11.84±1.36)g,供肝占全肝湿重比率为33.81%,95%可信区间为33.22%~34.40%。受体2、7 d生存率分别为84%、66%,死亡原因主要为腹腔出血、胆汁漏、腹腔感染、慢性供肝失功能、肺部感染等。 结论:采用切除肝脏左叶和中叶的方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残存无功能肝脏,保留的肝叶重量比率接近30%,可以稳定地建立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2015, 24(7):975-98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1
摘要:目的:探讨胆汁酸(CA)在梗阻性黄疸(OJ)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18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行假手术(对照组)、胆总管结扎(OJ组)、胆总管结扎并于7 d加行外引流(ED组)、胆总管结扎+0.2%CA灌胃并7 d后加行外引流(ED+0.2%CA组)、胆总管结扎+1%CA灌胃并于7 d后加行外引流(ED+1%CA组)、胆总管结扎并于7 d后加行内引流(ID组),各组分别于实验第14天行70%肝切除,且各外引流组改行内引流。检测各组肝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肝再生率与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叉状头盒M1b基因(Foxm1b)mRNA相对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蛋白表达,并观察部分组肝细胞原位凋亡情况。 结果:除对照组外,肝再生率、肝组织Ki-67阳性表达率、Foxm1b mRNA及FGFR4蛋白表达在其余各组均由高到低依次为:ID组>ED+0.2%CA组>ED组>OJ组>ED+1%C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D组与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细胞凋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D+1%C组>ED组>ED+0.2%CA组>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内引流通过减少内源性CA的丢失有利于肝切除后肝再生;外源性低浓度CA可以恢复外引流引起的肝再生障碍,可能与其上调Foxm1b与FGFR4的表达从而促进肝再生有关。
柏杨,余锋,赵海滨 , ,田志强,方征,罗昆仑 ,
2015, 24(7):983-98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2
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NF-κB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组织(肿瘤组)和40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慢性炎症胆管组织(炎症组)及30例正常胆管组织(正常组)中HMGB1与NF-κB的表达,比较各组两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HMGB1与NF-κB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表现为肿瘤组>炎症组>正常组(均P<0.05);HMGB1及NF-κB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χ2=13.713,r=0.586,P<0.05)。HMGB1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胆管癌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NF-κB的表达与各因素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患者中,HMGB1阳性者其生存率低于HMGB1阴性者(P<0.05),而NF-κB表达与患者生存率无关(P>0.05)。 结论:HMGB1/NF-κB通路可能参与了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其中HMGB1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2015, 24(7):990-99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3
摘要: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HIRI)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TUDCA组、HIRI组、TUDCA+HIRI组,分别行假手术、TUDCA+假手术、HIRI造模,TUDCA+HIRI造模;TUDCA(250 mg/kg)于术前1 h灌胃给予,HIRI造模采用Pringle法(缺血60 min,再灌注12 h)。再灌注12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材,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分子糖调节蛋白78(GRP78)、p-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 结果:除假手术组与TUDCA组外,HIRI组与TUDCA+HIRI组大鼠肝组织均出现明显肝损伤病理改变,但TUDCA+HIRI组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HIR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IRI组与TUDCA+HIRI组大鼠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p-eIF2a和CHOP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TUDCA+HIRI组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HIRI组(均P<0.05);TUDCA组各项指标未见改变(均P>0.05)。 结论:TUDCA有抗大鼠肝HIRI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2015, 24(7):996-100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4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有临床症状的、直径<10 cm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住院治疗的145例肝血管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下微波消融58例(腔镜消融组),手术切除87例(手术切除组)。分析两组手术及随访结果,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腔镜消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均P<0.05),症状消失情况与手术切除组相当。随访所有患者,病灶均无复发。 结论:对有症状、直径<10 cm的肝血管瘤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可以获得肯定效果,且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陈晓亮 , ,王川红,宋志,肖远生,廖传文,饶雪峰,曹虹,时军
2015, 24(7):1001-100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5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美蓝持久染色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37例行肝癌患者术前均行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成像三维重建,术中先解剖第一肝门,显露预切肝叶/段Glisson鞘各管,从预切肝叶/段门静脉属支(门静脉有癌栓者从胆管)注入美蓝染色,阻断拟切除肝血流,按染色的界限行肝叶/段切除。将该37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2例行传统肝切除手术肝癌患者(对照组)作比较。 结果:观察组37例行精准肝切除患者术前肝血管造影成像和术中肝脏染色相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切肝出血量减少,肝功能指标变化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 结论: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成像三维重建联合区域血流阻断美蓝持久染色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手术,能减少出血,避免误伤保留肝脏的Glisson管道,减少肝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
2015, 24(7):1007-101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6
摘要:目的:总结成人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HHE)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7例成年IHHE患者(32~63岁)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7例患者中,5例患者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另2例分别表现为右上腹间隙性疼痛和食欲减退;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肿瘤指标、肝炎病毒指标均为阴性,CD34免疫组化均为阳性;病灶均为单个,且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均未确诊。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至2014年8月,未出现肿瘤复发。 结论:IHHE在成人肝脏肿瘤中极为罕见,临床上患者无肝炎背景,肿瘤指标均为阴性,结合CT及MRI表现,排除海绵状血管瘤,可以考虑该病的可能。
2015, 24(7):1011-101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辅以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及仅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成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与mFOLFOX6治疗组,每组各14例。于第1~4次化疗前1 d行常规超声及CEUS,采用动态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记录患者肝脏病灶的各项定量参数,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最终结果,分别比较两治疗组中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第1次化疗前1 d与第2次化疗前1 d病灶定量参数变化百分数的差异。 结果: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变化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各参数变化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CEUS定量参数PI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有一定应用价值。
2015, 24(7):1017-102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8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所形成的恶性肿瘤。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癌栓的形成,所以充分认识癌栓(包括门静脉癌栓和胆管癌栓)对临床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尤为重要。笔者就原发性肝癌合并癌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4(7):1022-102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19
摘要: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目前,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HCC的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减少HCC的复发和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抗肿瘤疫苗、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细胞疗法、DC免疫治疗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光动力疗法等以DC为基础的方式已成为HCC免疫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并展现出良好的前景。笔者将对近几年基于树突状细胞的HCC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4(7):1027-103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0
摘要:抑癌因子miRNA-7(miR-7)在肿瘤组织发生中表达下降,但机制未明。最近发现环状RNA-7(ciRS-7)具有miR-7海绵样吸附作用,从而抑制miR-7的功能,该发现为探索miR-7在肿瘤中表达降低的原因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认为ciRS-7/miR-7轴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同时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笔者就ciRS-7/miR-7轴调控肿瘤生长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4(7):1032-103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1
摘要:
随着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肝纤维化的检出率已大大提高,同时肝纤维化的可逆转性也在相关研究中得到证实。笔者通过查阅和总结相关文献就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4(7):1038-104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2
摘要:肝纤维化是肝内弥漫性纤维组织沉积,是多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后果,持续发展则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使细胞外基质(ECM)的产生与降解不平衡,是导致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氧化应激反应与肝脏的纤维化密切相关,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制参与到HSC的活化和ECM的沉积,因此,抗氧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肝纤维化药物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近几年抗氧化剂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5, 24(7):1043-104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3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外周血,用TRIzol试剂提取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RNA,分别用real-time PCR与ELISA检测IL-32 mRNA与蛋白的表达,分析肝癌患者IL-32表达水平与AF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肝癌组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在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水平与AF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83,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IL-32表达增高,IL-32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2015, 24(7):1046-104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1(CADM1)、上皮型黏附素(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ADM1、E-cad的表达情况,并对CADM1、E-cad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CADM1、E-cad两者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CADM1与E-cad在HC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CADM1、E-cad表达与HCC患者的临床分期进展及肿瘤包膜完整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分型无关(均P>0.05);CADM1与E-cad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05,P<0.05)。 结论:CADM1、E-cad在HC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指标。
2015, 24(7):1050-105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5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规则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规则性切除组和非规则性切除组。规则性切除组50例患者采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非规则性切除组50例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输血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 结果:规则性切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非规则性切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规则性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规则性切除(P<0.01);规则性切除患组术后输血1例,非规则性切除组7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规则性切除组结石清除率高于非规则性切除组(92.00% vs. 70.00%,P<0.05);规则性切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规则性切除组(98.00% vs. 90.00%, P<0.05);规则性切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规则性切除组(8.00% vs. 40.00%,P<0.01)。 结论:采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其安全性更高,预后良好。
2015, 24(7):1053-105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6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724、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预后评估关系。 方法:以326例大肠炎性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489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A724、CEA检测资料。 结果:结直肠癌组CA724、CEA血清水平以及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IV、I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CEA、CA724血清依次降低(P<0.05);行根治术结直肠癌患者未复发组术后血清CEA、CA724出现降低并长期维持在低浓度水平;复发组血清CEA、CA724出现升高;CEA、CA724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的灵敏度(87.1%)、约登指数(0.76)、符合率(87.7%)、阴性预测值(82.1%)均明显提高。 结论:CEA、CA724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评价以及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增强的临床价值。
2015, 24(7):1056-105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7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急诊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状况的调查,探究引发患者术后痛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对术后疼痛的控制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供帮助。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住院并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70例非急诊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对影响术后痛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2 h疼痛的水平最高,而后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不同镇痛方法、患者的年龄、领悟社会支持、切口长度、术前焦虑状态与术后疼痛的发生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患者职业、婚姻状况、有无手术史、疾病类型无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不同镇痛方法、患者的年龄、领悟社会支持、切口长度、术前焦虑状态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的高危因素(均P<0.05)。 结论:影响非急诊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不断加强提高医务人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术后疼痛控制的预防意识和疼痛控制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2015, 24(7):1060-106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7.028
摘要:目的:将心理干预用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了解其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方法: 将39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96例)。干预组入院后至术后1个月进行了系统完整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4~6 h)、术后1、2、7 d及1个月患侧腹股沟区疼痛及不适感(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血清肿、尿潴留)发生率及恢复正常活动(如厕)时间等具体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组患侧腹股沟疼痛评分及不适感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1个月时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 结论:心理干预对PATT患者围手术期疼痛及不适感有明显缓解作用;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1个月时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P<0.05或0.01)。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