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5, 24(9):1213-121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1
摘要:
苗毅教授在此次大会上作了题为“苗毅:胰肠吻合新的理解——从机械连接到生物愈合”的讲座,跟与会专家分享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在他看来,传统的对于胰肠吻合的理解还是一种机械的连接。但实际上我们做的并不是一个物件的简单链接。因为最终它是一个生物体的愈合,所以应该更多地倾向于生物愈合这个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从一个机械连接的层面去理解胰肠吻合。苗教授在他的讲座中也列举了一些机械连接的误区。其中便讲到,我们有的时候认为严防死守,紧密结扎,滴水不漏便是最好,想从这些机械连接方面去预防胰瘘。其实真正的理解应该更多地关注生物愈合的过程,如何为生物愈合提供更好的条件,这样才会降低胰瘘的发生。
2015, 24(9):1216-122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2
摘要:
目的:探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4年7月8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中采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术行胰肠吻合,即胰腺切面(而非切缘)与空肠壁、胰管与肠黏膜之间吻合。结果:83例中胰头癌32例,壶腹部周围癌42例,其他疾病9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81例,非根治性切除2例。手术时间220~350 min,平均290 min;胰肠吻合时间6~22 min,平均8 min。按ISGPF诊断标准,术后具有临床意义的胰瘘8例(9.6%),均为B级单纯性胰瘘;胆汁漏2例;胃排空障碍6例;无吻合口出血、无再手术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采用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术后胰肠吻合失败及吻合口出血。
2015, 24(9):1221-122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3
摘要:目的:探讨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3月61例行PD患者资料,其中34例行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观察组),27例行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传统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传统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胰肠吻合时间明显减少[(14.9± 1.6)min vs.(22.6±2.6)min,P<0.05]、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11.76% vs. 37.03%,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6.5±4.9)d vs.(19.5±5.4)d,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贯穿式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能有效降低PD后胰瘘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推荐其临床应用。
2015, 24(9):1227-123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4
摘要:
目的:探讨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以来完成的12例钩突入路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资料。手术要点是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沿肠系膜上动脉右侧从下往上解离胰腺钩突部及其系膜,再依次完成其他手术步骤。结果:12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其余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340 min,平均280 min;术中出血150~1 200 mL,平均300 mL;清除淋巴结9~15枚,平均10枚。术后病理检查示标本切缘阴性。术后并发胰瘘2例,胆瘘1例,经处理后痊愈。结论: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2015, 24(9):1232-123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5
摘要: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替吉奥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6月间,58例I~II期胰腺癌患者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分别采取替吉奥(32例,观察组)和吉西他滨(26例,对照组)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血清中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较化疗前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7.50% vs. 30.77%,P<0.05);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1、1.5、2年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均为I、II度,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加术后替吉奥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
2015, 24(9):1237-124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6
摘要: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壶腹周围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3—2014年间12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22例非肿瘤、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壶腹周围癌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及乙肝感染。其结果为,随着每日吸烟量(支)的增加壶腹周围癌的患病率随之增加,其中现在不吸烟者、<20支/d、20~39支/d、≥40支/d者的优势比(OR)分别为0.450(95% CI=0.205~0.988)、0.500(95% CI=0.092~2.730)、 2.571(95% CI=1.074~6.156)、3.000(95% CI=0.312~28.841);每日饮酒<40 g、40~99 g、≥100 g者患壶腹周围癌的OR值分别为3.000(95% CI=0.312~28.841)、65.289(95% CI=0.006~70.239)、4.50(95% CI=0.972~20.827);乙肝感染者患壶腹周围癌的危险性是无乙肝病史者的3.25倍(95% CI= 1.060~9.967)。 结论:大量吸烟、饮酒以及乙肝感染是壶腹周围癌的危险因素。
2015, 24(9):1241-12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7
摘要:目的:脾脏保留对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患者行胰体尾切除术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7月行胰体尾切除术治疗的PNEN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联合脾脏切除21例,脾脏保留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62个月,平均(41.86±5.14)个月,脾脏保留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0.91%、81.82%,而脾脏切除组患者分别为90.48%、80.95%、76.19%,脾脏保留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脾脏切除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神经或血管浸润、脾脏切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肿瘤TNM分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胰体尾切除术中予保留脾脏治疗对PNEN患者术后生存有益,但并不是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5, 24(9):1245-124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8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临床及病理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认识提供帮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PNE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结果:9例患者中,男3例,女6例;9例均行B超及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影像学提示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颈体部1例,胰尾部1例,体尾部3例,体尾部及肝脏膈面发现结节1例。9例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胰岛细胞瘤1例,可见明显的低血糖症状,具体表现为头晕、乏力,并伴随有嗜睡、饥饿感、神志不清,其余患者无典型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 结论:PNEN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常无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目前手术治疗为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2015, 24(9):1250-125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09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瘤(胰腺β细胞瘤)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报告收治的1例胰岛素瘤患者并结合国内文献报道的1 362例胰岛素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 363例患者中,1 286例(94.35%)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1 099例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患者中,1 019例(92.72%)IRI/G>0.3。术前B超、CT、MRI、选择性动脉造影(DSA)、选择性动脉内葡萄糖酸钙激惹实验(ASVS)、超声内镜检查(EUS)、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采血测定胰岛素(PTPC)、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术中超声(IOUS)联合扪诊的肿瘤检出情况分别为40.90%(418/1 022)、55.20%(457/823)、52.45%(96/183)、77.42%(247/319)、89.47%(34/38)、78.68%(48/61)、86.11%(62/70)、36.36%(8/22)、93.97%(312/332)。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 006例(73.80%)行肿瘤剔除。病理诊断均为胰岛素瘤;42例(3.08%)为恶性变;98例(7.19%)多发;28.25%的肿瘤位于胰头部,33.90%位于胰体部,37.83%位于胰尾部。276例(20.25%)发生胰瘘。术后良性肿瘤复发16例,恶性病变复发7例。 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IRI/G>0.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可联合多种方法进行术前定位,IOUS联合扪诊是简单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肿瘤的局部剜除术是多数胰岛素瘤的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
2015, 24(9):1257-126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0
摘要:目的:探讨AFAP-1L2表达下调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分别转染靶向AFAP-1L2的干扰质粒siAFAP-1L2和阴性对照siRNA,以未处理的SW1990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肿瘤浸润相关分子的蛋白与mRNA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相互作用关系。 结果:与空白对照SW1990细胞比较,转染siAFAP-1L2下调AFAP-1L2后,SW1990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85α及α-pAkt表达降低,α-Akt表达升高(均P<0.05),MMP-9与E-cadherin表达无变化(均P>0.05);转染阴性对照siRNA的SW1990细胞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免疫共沉淀显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结论:AFAP-1L2可能通过与p85α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通路,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及浸润,下调AFAP-1L2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2015, 24(9):1263-126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1
摘要: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HM)对肝癌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DHM处理肝癌MHCC97L细胞后,分别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E-cadherin、MMP-2、MMP-9和VEGF蛋白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细胞比较,DHM处理后的MHCC97L细胞黏附力明显降低、侵袭与迁移力明显减弱(均P<0.05);E-cadherin表达明显上调,而MMP-9、VEGF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的水平(均P<0.05),但MMP-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均P>0.05)。 结论:DHM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
2015, 24(9):1269-127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2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细胞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耐药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 方法:采用逐步递增L-OHP浓度持续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建立L-OHP耐药细胞系SGC-7901/L-OHP;通过形态学、群体倍增时间、药物敏感性检测确定SGC-7901/L-OHP成功建立;比较SGC-7901/L-OHP细胞与亲代细胞EMT相关标记物N-cadherin和E-cadherin表达差异。 结果:经6个月诱导,L-OHP耐药细胞系SGC-7901/L-OHP成功建立,表现为该细胞的形态由上皮表型转变为间质样细胞表型;群体倍增时间较亲代细胞明显延长(P<0.05);L-OHP的IC50为亲代细胞的9.7倍。与亲代细胞SGC-790比较,SGC-7901/L-OHP细胞中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 结论:EMT可能是人胃癌细胞对L-OHP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
2015, 24(9):1275-128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3
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ERCP患者资料。 结果:461例行ERCP患者中成功394例(85.5%)。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为肿瘤、溃疡或其他因素导致乳头阻塞、肠腔狭窄而使内镜或导丝无法通过。394例中出现并发症126例(27.3%),包括ERCP术后胰腺炎(PEP)29例(6.3%),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47例(10.2%),胆道感染25例(5.4%),出血22例(4.7%),网篮嵌顿断裂1例(0.2%),胰管支架置入后短时间内堵塞1例(0.2%)。无穿孔病例;死亡4例(0.9%),原因主要为急性胆管炎导致的全身感染。诊断性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性ERCP(23.4% vs. 34.7%,P<0.05)。 结论:PEP、胆道感染是ERCP术后常见的有意义的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提高操作水平,合理应用相关药物是减少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2015, 24(9):1281-128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4
摘要:目的:探讨腹内高压(IAH)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AP患者80例,根据入院APACHE II评分,其中轻症胰腺炎(MAP)49例(MAP组),重症胰腺炎(SAP)31例(SAP组)。采用经膀胱间接测量法监测腹内压(IAP),4 h/次,连续5 d,连续2次IAP值≥12 mmHg诊断为IAH。比较两组IAH发生率,分析IAP值与APACHE II评分的相关性;比较SAP患者中发生IAH与未发生IAH患者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采用ROC曲线(AUC)评价APACHE II评分和IAP值预测SAP患者不良临床事件的价值。 结果:SAP组IAH发生率明显高于MAP组(45.2% vs. 0%,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AP值与APACHE II评分呈正相关(r=0.752,P<0.05);SAP患者中,发生IAH者各项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IAH者(P<0.05);IAP值预测SAP患者不良临床事件的AUC明显大于APACHE II评分(0.892 vs. 0.610,P<0.05)。 结论:IAH与A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影响AP患者的临床结局。IAP在预测SAP患者不良临床事件发生风险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5, 24(9):1285-128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5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对ANP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ANP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72例ANP患者中,腹腔及腹膜后感染47例(65.28%),呼吸道感染37例(51.39%),血流感染32例(44.44%),其中血流感染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P<0.05)。检出病原菌235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59株(67.66%),革兰阳性细菌60株(25.53%),真菌16株(6.81%)。获得的病原菌中排名前6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24.68%),铜绿假单胞菌(8.94%),肺炎克雷伯菌(8.09%),屎肠球菌/粪肠球菌(8.09%),大肠埃希菌(7.66%),金黄色葡萄球菌(4.68%)。耐药性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达95.92%和52.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9.26%和50.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4.29%和8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1.58%和18.75%,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08%和7.14%。19株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仅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对利奈唑烷尚未发现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2.7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呋喃妥因尚未发现耐药菌株。16株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未发现耐药菌株。 结论:血流感染是AN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ANP患者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不容忽视。多重耐药菌已成为ANP合并感染的巨大的挑战。
2015, 24(9):1289-129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6
摘要: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与密度变化,评估残脾保留的价值。 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行脾大部切除并残脾腹后固定术患者13例,收集患者术后切取的巨脾组织,以及术后8年穿刺获取的残脾组织,另取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神经肽Y(NPY)和神经丝蛋白200(NF 200)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 结果:3组脾组织NPY和NF200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部位大致相同,但两者在巨脾组织中的密度明显较高。红髓部分的定量分析显示,巨脾组织NPY与NF200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高于残脾组织和正常脾组织(均P<0.05),而两种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残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巨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及含量与正常脾大致相同,提示解除高压环境后,残脾神经功能能逐渐恢复正常。
2015, 24(9):1295-129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7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Focus超声刀(UHS)对甲状旁腺(PT)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5月接受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肿瘤(TC)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Focus UHS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极电刀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和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Ca2+水平以及术后PT损伤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前PTH和Ca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术后观察组PTH和C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PT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 vs. 16.7%,P<0.05)。 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Focus UHS可以对PT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PT功能减退。
2015, 24(9):1299-130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8
摘要:近年来,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已成为外科医生治疗胰头癌、壶腹周围癌首先考虑的手术方式。尽管学者们对是否进行LPD的观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认为它是安全的、可行的。笔者通过复习文献,对LPD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朱建伟,熊力,马望,樊青霞,张亚娜 综述 文宇,苗雄鹰 审校
2015, 24(9):1304-130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19
摘要:胰腺癌干细胞(PCSC)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胰腺癌的耐药、转移机制关系密切。PCSC的表面标志物、分离、鉴定、信号通路、微环境、耐药、转移和靶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将为临床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15, 24(9):1310-131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0
摘要:目的:探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实验猪建立胰肠吻合手术模型,将实验猪随机分为双U组及套入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和普通套入式胰肠吻合术,术后1周将猪处死,观察胰肠吻合口大体及镜下改变,对比研究两组实验动物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套入组比较,双U组实验猪术后胰瘘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 结论:双U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显著降低胰肠吻合术后胰瘘及出血的发生率,并且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胰肠吻合术式。
2015, 24(9):1315-131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1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NKT)、T淋巴细胞亚群及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将确诊的42例胰腺癌实施化疗的患者作为胰腺癌组,另选30例消化内科收治的胰腺炎患者为胰腺炎组、30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外周血中自然杀伤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水平差异。 结果:胰腺癌组在化疗前IFN-γ、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分别显著的低于化疗后(P<0.05);胰腺癌组患者化疗前的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的高于化疗后(P<0.05);胰腺癌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IFN-γ、TNF-ɑ、IL-2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和胰腺炎组,胰腺癌组化疗前后IL-6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和胰腺炎组(均P<0.05);胰腺癌组在化疗前NKT细胞显著的低于化疗后(P<0.05);胰腺癌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的NKT细胞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和胰腺炎组(P<0.05);胰腺癌组患者在化疗前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化疗后(P<0.05),胰腺癌组患者化疗前的CD8+显著的高于化疗后(P<0.05)。 结论: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的降低,化疗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在化疗过程中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可以对患者的化疗效果进行评价。
2015, 24(9):1319-132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2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CD25的CD4+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 T)的表达比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50例确诊胰腺癌患者作为胰腺癌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AP组、5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采用ELISA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 结果:胰腺癌组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AP组、对照组(P<0.05),AP组的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 I~II期患者CD4+CD25high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的高于III、IV期(P<0.05);I~II期患者的INF-γ、IL-4、IL-10水平显著的高于III、IV期患者(P<0.05);胰腺癌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水平与INF-γ、IL-4、IL-10水平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72、r=0.401、r=0.226,P<0.05)。 结论:胰腺癌患者的CD4+CD25high T细胞比率显著的提高,并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2015, 24(9):1323-132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3
摘要:目的:研究稳定氮氧自由基自旋标记的鬼臼毒素衍生物-鬼臼酰肼哌啶氮氧自由基腙(GP1)在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MKN-45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抗血管生成作用的机理。 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GP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GP1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P1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法测定血管生成因子VEGF-A、VEGFR、Ang-1、Tie2及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 结果:CCK-8法结果示不同浓度的GP1对胃癌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浓度为100 μg/mL抑制作用最明显,BGC-823在24、48、72 h时的抑制率依次为31.31%、36.69%、39.23%,MKN-45在24、48、72 h时的抑制率依次为64.38%、73.16%、80.32%;流式细胞检测浓度为100 μg/mL的GP1作用于胃癌细胞24、48 h均出现诱导凋亡的作用。GP1作用于BGC-823细胞24、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8.00%、16.67%,作用于MKN-45细胞24、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7.33%、27.67%;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浓度为100 μg/mL的GP1作用于胃癌细胞24、48 h均抑制细胞迁移。BGC-823细胞24、48 h的抑制迁移率分别为18.85%、25.15%;MKN-45细胞24、48 h的抑制迁移率分别为17.29%,24.28%;RT-PCR测定浓度为200、100、50 μg/mL的GP1作用胃癌细胞VEGF-A、VEGFR、Ang-1、Tie2、MMP-2、MMP-9 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 结论:GP1对在体外生长的胃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能是通过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的;GP1可能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MMP-2、MMP-9 mRNA的表达来抑制其迁移;GP1具有抑制VEGF-A、VEGFR、Ang-1、Tie2 MRNA表达的作用,推测GP1可能具有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作用。
2015, 24(9):1329-133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4
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 pT1-4aN0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纳入2008年1月—9月期间pT1-4aN0M0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者45例849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其淋巴结发生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微转移的发生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849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8.13%(69/849);有31.11%(14/45)患者的淋巴结CK19表达阳性。术后随访时间13~6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5.08个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87%、42.86%;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2,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07)、浸润胃壁深度(P=0.032)有关,5年无瘤生存率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14例患者被检测出微转移,建议重新分期,重新分期率为31.11%(14/45)。 结论:胃癌pT1-4aN0M0期患者,免疫组化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2015, 24(9):1333-133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5
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循环血微转移存在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27例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检测外周血微转移并对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循环血微转移阳性93例(28.4%),其中74例(74/93)术后1周持续阳性、35例(35/74)术后4周仍呈阳性。循环血微转移在术前及术后1周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术后4周时微转移阳性率仅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术前微转移阴性者中,有34例(17.3%)术后1周转呈阳性,其阳性率仅与肿瘤大小有关(P<0.001)。 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循环血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及手术刺激密切相关,肿瘤分化程度是循环血微转移阳性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
2015, 24(9):1338-134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6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CC)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手术的CC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单孔组(32例)和三孔组(32例)。单孔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三孔组接受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分别为(2.1±0.4)d、(33.8±4.2)h和(94.2±3.4)分,三孔组为(3.9±0.8)d、(46.4±8.7)h和(82.4±2.5)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1/32),三孔组为6.3%(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美观,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2015, 24(9):1341-13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7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替吉奥胶囊与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的晚期直肠癌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替吉奥组45例,5-FU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静脉滴注,替吉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吉奥胶囊口服治疗, 5-FU组在此基础上给予5-FU静脉滴注,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全身静脉化疗,在3~6个化疗周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记录两组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均完成5个化疗周期,两组总有效率65.17%(58/89),其中替吉奥组总有效为68.89%, 5-FU组为61.3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11%、86.36%,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不良反应较替吉奥组重,其在恶性、呕吐、静脉炎以及口腔黏膜炎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替吉奥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和5-FU用于晚期直肠癌疗效均可靠,但替吉奥胶囊不良反应较轻,更为安全。
2015, 24(9):1345-134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8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和作用,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将2008年1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EN组和肠外营养(PN)PN组,各120例。两组营养支持采用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观测营养状况指标、临床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前后的体质量、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营养状况指标、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血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N组比较,EEN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0 vs. 3.4%)、平均住院费用低[(23 231±256)元 vs.( 30 752±783)元]、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33.4±11.0)h vs.(56.2±15.1)h、(10.3±2.6)d vs.( 12.1±3.1)d](P<0.05)。 结论:与PN相比,EEN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方面具有同等效果,且具有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
段建峰,刘晓晨,豆发福,丁建龙,周亚东,李光华,赵喜荣,崔祥滨,李煜庆
2015, 24(9):1349-135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5.09.029
摘要: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