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25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肝癌的转化医学研究——从基础到临床

      2016, 25(1):1-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1

      摘要 (181) HTML (0) PDF 2.41 M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肝细胞癌的总体疗效不佳,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是导致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的瓶颈。转化医学从肝癌的早期诊断、药物筛选、干预新策略的制定、现有治疗方法不足的弥补以及复发转移的早期预测等方面为肝癌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跨越搭建了重要桥梁。

    • >专题研究
    • 出血坏死表型肝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前瞻性初步研究

      2016, 25(1):6-1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2

      摘要 (196) HTML (0) PDF 1.19 M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出血坏死表型的肝细胞癌(HN-HCC)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 方法:前瞻性入组67例手术与病理证实的HN-HCC患者,并以同期37例非HN-HCC(NHN-HCC)患者为对照。比较HN-HCC与NHN-HCC大体病理学差异;对HN-HCC标本的组织病理学以及Ki-67、缺氧诱生因子1α(HIF-1α)、cleaved-caspase-3的表达行多区域检测;检测HN-HCC标本碳酸酐酶IX(CA-IX)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比较HN-HCC患者与NHN-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HN-HCC与NHN-HCC呈现明显不同的大体病理形态。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HN-HCC瘤内不同区域,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差异;Ki-67、cleaved-caspase-3、HIF-1α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均P<0.05)。在HN-HCC标本中,CA-IX阳性表达率为86.5%(58/67),E-钙黏蛋白为25.3%(17/67),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2.601,P<0.05)。与NHN-HCC患者比较,HN-HCC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71.9%、10.7%、2.8% vs. 87.5%、35.6%、3.6%)与无瘤生存率(67.0%、15.4%、3.2% vs. 81.2%、34.3%、4.0%)均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HCC合并出血坏死病理改变提示肿瘤有较强的瘤内异质性和侵袭转移潜能,患者预后不良。

    • 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2016, 25(1):12-1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3

      摘要 (129) HTML (0) PDF 1.11 M (5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肝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5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PLR水平,绘制PLR诊断肿瘤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LR界值,分析术前外周血PLR水平分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PLR诊断肿瘤ROC曲线下面积为0.625(95% CI=0.544~0.706),灵敏度为0.53,特异度为0.70,界值为131.81。患者术前外周血PLR水平与术前血清白蛋白、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腹水、血管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均P<0.05)。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1.441,95% CI=1.721~2.635,P<0.001)、PLR(HR=1.737,95% CI=1.317~2.291,P<0.001)为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PLR(HR=1.893,95% CI=1.434~2.497,P<0.001)为肝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低PLR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81.2%、53.3%、29.6%)明显高于PLR患者(62.4%、30.4%、11.6%)。 结论:术前PLR可以作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指标,高PLR水平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

    • 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前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关系

      2016, 25(1):19-2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4

      摘要 (122) HTML (0) PDF 1.97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HCC)患者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HCC患者共374例资料,按照术前HBV DNA载量分为低载量组(<1.0 E+04 IU/mL)和高载量组(≥1.0E+04 IU/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分析并发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两组患者各项血清肝功能指标术后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高载量组各项指标上升的幅度及峰值均大于低载量组(部分P<0.05)。与低载量组比较,高载量组术后肺部感染(18.9% vs. 5.2%)、胆汁漏(15.4% vs. 2.3%)、总并发症发生率(19.9% vs. 10.6%)增高、术后住院时间(13.70 d vs. 10.09 d)延长低(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HBV DNA载量(OR=0.86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0.731)及肿瘤大小(OR=0.535)是引起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术前高HBV DNA载量的HCC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增加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前HBV DNA载量是引起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非接触分离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16, 25(1):25-3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5

      摘要 (112) HTML (0) PDF 1.14 M (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应用非接触分离技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70例应用非接触分离技术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70例行传统手术方式切除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发率、生存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有所延长[(238.9±44.8)min vs.(132.8±25.4)min,P<0.05]、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1.0±112.6)mL vs.(464.6+109.0)mL; 31.4% vs. 28.5%,均P>0.05]、肝门阻断率降低(7.14% vs. 32.9%,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6% vs. 22.9%,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3% vs. 44.3%,P<0.05),但1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88.6% vs. 81.2%,P>0.05)。 结论:非接触分离技术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对于减少术后肿瘤复发有着积极的作用,较传统手术方式有一定优势。

    • 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研究

      2016, 25(1):32-3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6

      摘要 (124) HTML (0) PDF 1.24 M (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月符合研究要求的巨块型肝癌共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选用2次介入+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对照组41例行2次介入+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30~40 Gy/15~20 F),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术后两组AF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与79.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3、9.7个月,6个月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9.0%,50.0%和48.7%、21.1%和17.9%、5.3%和2.6%,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2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双靶区序贯调强放疗与超分割交替调强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种方法均为巨块型肝癌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较大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疗效研究

      2016, 25(1):39-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7

      摘要 (129) HTML (0) PDF 1.29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经皮微波消融(PMWA)治疗较大原发肝癌(HCC)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49例接受了超声引导下PMWA手术不可行的较大HCC (5~6 cm)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患者肿瘤完全消融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的总体生存(OS)和无瘤生存(DFS)情况,以及OS影响因素。 结果:49例患者中首次肿瘤完全消融率为85.7%,二次消融后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消融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1%。截至随访结束(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41例(87.5%)出现了肝内复发;平均生存时间(54.4±32.0)个月;1、3、5年OS分别为87.8%、63.3%、39.1%。平均DFS时间为(35.8± 30.6)个月,1、3、5年DFS率分别为69.4%、40.9%、21.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乙肝病毒定量阳性和甲胎蛋白(AFP)高水平是影响OS的不良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AFP高水平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HR=1.730,95% CI=1.135~2.635,P=0.011)。 结论:PMWA是较大肝癌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复发的治疗仍需探索。术前AFP高水平是PMWA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价值

      2016, 25(1):45-5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8

      摘要 (136) HTML (0) PDF 1.11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L vs. (628.00±119.09)mL)]、输血患者比例(3/20 vs. 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L vs. (334.40±209.56)m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 vs. 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 vs. 36.0%)明显升高(P<0.05)。 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 原发性肝癌DSA表现与TACE疗效的关系分析

      2016, 25(1):51-5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09

      摘要 (252) HTML (0) PDF 1.37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行DSA造影并进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1例,根据术中DSA表现,将患者分为富血供组(44例)和中等血供组(17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以mRECIST标准评估肿瘤疗效,分析DSA血供分型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TACE术后2个月,富血供组完全缓解(CR)2例(4.5%),部分缓解(PR)29例(65.9%),疾病稳定(SD)6例(13.6%),疾病进展(PD)7例(8.6%),客观有效率(CR+PR)70.4%,疾病控制率(CR+PR+SD)84.0%;中等血供组CR 0例(0.0%),PR 5例(29.4%),SD 4例(23.5%),PD 8例(47.1%),客观有效率29.4%,疾病控制率52.9%。富血供组、中等血供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与7.9个月,6、12、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0%、68.0%、20.4%与59.1%、23.0%、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DSA血供分型与TACE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富血供型肝癌TACE治疗效果较好。

    • 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2016, 25(1):57-6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0

      摘要 (169) HTML (0) PDF 3.12 M (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性评价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比较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与临床对照试验(CCT)。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了6个RCT及9个CCT,其中患者1 367例,精准肝切除术685例(精准组),传统肝切除术682例(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精准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住院时间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MD=-175.45,95% CI=-234.37~-116.53;MD=-311.04,95% CI=-444.53~-177.55;MD=-3.11,95% CI=-4.36~-1.87;MD=31.72,95% CI=12.00~51.44,均P<0.05);肿瘤完整切除率提高(OR=0.18,95% CI=0.07~0.45,P=0.0003);肝功能恢复加快(ALT:MD=-81.75,95% CI=-109.50~-54.00;AST:MD=-67.27,95% CI=-94.36~-40.18;TBIL:MD= -4.54,95% CI=-7.33~-1.75;ALB:MD=3.75,95% CI=0.54~6.97,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减少(OR=0.24,95% CI=0.17~0.35,P<0.05);1年复发率降低、1年生存率提高(OR=0.56,95% CI=0.37~0.85;OR=1.61,95% CI=1.01~2.57,均P<0.05)。 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常规肝切除创伤小、恢复快,且近期预后好。

    • >基础研究
    • IFITM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对MMP-9调控效应

      2016, 25(1):68-7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1

      摘要 (191) HTML (0) PDF 1.71 M (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6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IFITM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 酶9(MMP-9)蛋白的表达;构建IFITM3小干扰RNA片段(psilencer3.1-shIFITM3)转染肝癌Hep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CCK8法、Transwell试验和划痕试验分别检测细胞转染后IFITM3和MMP-9 mRNA及蛋白表达、增殖能力以及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肝癌组织中IFITM3与MMP-9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量均明显升高 (81.67% vs. 13.33%;88.33% vs. 8.33%,均P<0.05);psilencer3.1-shIFITM3转染后,HepG2细胞IFITM3和MMP-9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值率均明显降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划痕融合速率明显减慢。以上定量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中IFITM3表达增高,高表达的IFITM3可能通过调控MMP-9的表达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 下调CD133表达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6, 25(1):77-8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2

      摘要 (137) HTML (0) PDF 1.71 M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调CDl33基因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合成的CDl33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转染至肝癌SMMC7721细胞并检测转染效率;分别以无转染与转染随机siRNA序列的SMMC7721细胞为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观察CDl33 siRNA转染后CDl33基因沉默效果,以及SMMC7721细胞主要生物学行为的变化。 结果:转染24 h后,转染效率可达到(80.8±9.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Dl33 siRNA转染后的SMMC7721细胞CD133 mRNA及蛋白表达量分别降至空白对照组的10%与35%、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41.3% vs. 25.3%)并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降低(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CDl33在肝癌细胞中可能起了癌基因作用,下调其表达能抑制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及意义

      2016, 25(1):83-8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3

      摘要 (191) HTML (0) PDF 1.97 M (6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75例HCC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JAK2与STAT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HCC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量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62.7% vs. 5.3%,69.3% vs. 9.3%;均P<0.05);JAK2与STAT3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83,P<0.01)。JAK2和STAT3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JAK2与STAT3蛋白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低于各自的低表达患者(χ2=13.591;χ2=6.842,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JAK2与STAT3蛋白以及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为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HCC组织中活性增高,且其活性高低与HC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肝癌中表达及功能研究

      2016, 25(1):90-9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4

      摘要 (158) HTML (0) PDF 1.81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片段非编码RNA(lncRNA)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的功能。 方法:用qRT-PCR方法检测8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不同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HCCLM3、HuH7)与正常肝细胞系(L02)中MALAT1的表达。分别用MTT试验、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G2、HuH7)转染MALAT1 siRNA后增殖、迁移、凋亡的变化。 结果:80例配对标本中,72例(90%)肝癌组织MALAT1表达较其癌旁组织明显上调,MALAT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肝癌细胞(均P<0.05);HepG2、HuH7转染MALAT1 siRNA后,增殖率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划痕愈合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0%、16.41%,而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8.89%、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ALAT1在肝癌中的表达上调,且可能与肝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望为肝癌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

    • 硫化氢抑制自噬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6, 25(1):97-10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5

      摘要 (127) HTML (0) PDF 1.12 M (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硫化氢(H2S)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32只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的肝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行假手术(假手术组)、30 min肝门阻断及4 h再灌注诱导HIRI模型(HIRI组)、硫氢化钠(NaHS,外源性H2S供体)预处理+HIRI模型诱导(NaHS组)、NaHS+雷帕霉素(RPM,mTOR抑制剂)预处理+HIRI模型诱导(RPM组),随后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浓度,分别用光镜与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LC3-II(自噬特异性标记)以及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 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肝组织在肝硬化表现的基础上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细胞肿胀与局灶性坏死等损伤改变,但NaHS组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HIRI组与RPM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均明显升高、肝细胞内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多、肝组织LC3-II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p-mTOR蛋白表达(p-mTOR/mTOR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但NaHS组转氨酶升高幅度、细胞内噬体数量、肝组织LC3-II蛋白升高及p-mTOR蛋白降低程度均明显低于HIRI组(均P<0.05),而RPM组与HIRI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H2S预处理能减轻肝硬化大鼠HIRI,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活化mTOR途径抑制自噬有关。

    • >临床研究
    • 肝血管瘤患者瘤体剥除与介入栓塞术后生存质量对比评价

      2016, 25(1):103-10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6

      摘要 (163) HTML (0) PDF 1.10 M (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肝血管瘤剥除术和肝动脉介入栓塞术(TAE)对肝血管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 方法:采用问卷方式测定46例肝血管瘤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15个月的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46例患者中,23例行剥除术(剥除组)与23例TAE术(TAE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术前总GLQ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总GLQI总体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F=5.331,P<0.05),剥除组术后1~15个月总GLQI稳步上升,TAE组术后1~6个月GLQI呈上升趋势,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显示,剥除组术后1个月总GLQI低于TAE组[(99.5±11.2) vs. (109.0±9.2),P<0.05],6个月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112.2±8.8) vs. (114.4±10.8),P>0.05],12、15个月剥除组高于TAE组[(128.5±8.3) vs. (108.7±10.4)、(129.2±8.5) vs. (108.2±9.5),均P<0.05]。组内比较显示,剥除组术后12、15个月总GLQI较术前明显升高[(128.5±8.3)、(129.2±8.5) vs. (111.7±9.3),均P<0.05];TAE组术后6个月总GLQI较术前明显升高[(114.4±10.8) vs. (108.3±9.8),P<0.05],术后12、15个月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血管瘤剥除术较TAE更有利于肝血管瘤患者术后远期恢复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影响

      2016, 25(1):109-11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7

      摘要 (260) HTML (0) PDF 1.58 M (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功能Child-Pugh A级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4月间427例连续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实施,均在肝门阻断下进行(肝门阻断15 min/间断5 min)。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结果:427例患者中,男362例,女65例,平均年龄(51.1±10.4)岁;肝细胞癌391例,胆管细胞癌31例,两者混合型5例;86.4%(369/427)患者有肝炎背景,54.8%(234/427)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3个肝段切除与≥4个肝段切除的患者分别为358例(83.8%)及69(16.2%)例。 17例(4.0%)发生肝切除术后发生功能不全,其中10例表现为非胆道阻塞、胆汁漏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6例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腹水及凝血时间延长,1例患者因肝性脑病于术后21 d死亡。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血清前白蛋白<170 g/L与术后肝功能不全有关(P=0.045,P=0.009),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前白蛋白<170 g/L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HR=3.192,95% CI= 1.185~8.601,P=0.022)。 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是Child-Pugh A级患者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降低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 加速康复外科在肝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Meta分析

      2016, 25(1):115-12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8

      摘要 (173) HTML (0) PDF 1.09 M (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集关于ERAS在肝脏围手术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6月;由2名独立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共1 140例患者,其中ERAS组555例,对照组(传统围手术期处理) 5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8,95% CI= 0.45~0.75,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WMD=-2.47,95% CI=-3.14~-1.79,P<0.05),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SMD=-0.90,95% CI=-1.43~-0.36,P<0.05),住院费用明显减少(SMD=-0.91,95% CI=-1.38~-0.44,P<0.05),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减少(WMD=-22.64,95% CI=-41.23~-4.05,P<0.05),但在术后出血、胆瘘、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ERAS在肝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 >文献综述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研究进展

      2016, 25(1):126-13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19

      摘要 (207) HTML (0) PDF 1.20 M (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作为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方法,给因传统手术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而不能接受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该方法一经提出便得到肝外科学家们的青睐,并在应用中不断地提出新的改进方法。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ALPPS的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已有零病死率报道。但是ALPPS后的远期治疗效果尚无明确报道。笔者复习相关文献就该技术的应用进行综述。

    • TRPV4通道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2016, 25(1):132-13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20

      摘要 (357) HTML (0) PDF 1.08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TRPV4通道是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家族(TRP)的成员,属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被热、机械力、佛波醇酯衍生物等多种理化刺激所激活,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近年来,TRPV4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迁移中的作用研究颇多,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就该通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氟比洛芬酯对肝叶切除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影响

      2016, 25(1):138-14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21

      摘要 (147) HTML (0) PDF 1.04 M (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氟比洛芬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氟比洛芬酯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肝门阻断前(T1)、肝脏再灌注1 h(T2)、6 h(T3)以及术后第1、3、5天 (T4、T5、T6)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 结果:与T0比较,两组T2-6 AST、ALT、TBIL(TBIL除外T3)、TNF-α、IL-6、IL-8水平均有所增高 (P<0.05);术后第1、3、5天AST、ALT、TNF-α、IL-6、IL-8水平氟比洛芬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比较,氟比洛芬酯组MDA逐渐降低,SOD逐渐增高,对照组则呈相反变化,两组MDA、SOD浓度在T2-6与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比洛芬酯组MDA在T4-6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SOD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 肝静脉下腔静脉CTV成像在布加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

      2016, 25(1):143-14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22

      摘要 (298) HTML (0) PDF 1.06 M (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的CT静脉成像(CTV)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与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肝静脉下腔静脉CTV诊断为BCS的67例患者资料。 结果:67例患者根据CTV成像分为8个类型;60例进行了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血管造影,均证实为BCS。行介入治疗56例,成功53例,失败3例;11例未行介入治疗。59例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随访时间1~44个月不等,其中成功进行介入治疗中有51例进行了定期随访;14例进行了多次介入治疗,经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结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的CTV成像能准确的对BCS做出诊断,通过对CTV进行分析评估,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临床报道
    • 不同甲状腺术式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血钙变化的影响

      2016, 25(1):147-15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23

      摘要 (146) HTML (0) PDF 1.05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的功能、血钙变化方面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5年2月1 0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式的不同分为7组:A组(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B组(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结合同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术),C组(甲状腺两侧腺体切除术),D组(全甲状腺切除结合一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术),E组(全甲状腺切除结合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在操作时,将同侧II~VI区淋巴结也同时清除),F组(全甲状腺切除结合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G组(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除术+对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全甲状腺切除)。观察各组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 结果:各组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有下降趋势;A组和B组血钙下降不明显(P>0.05),C组、D组、E组、F组、G组患者从术后72 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钙,后4组术后72、120、168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B组外,其他5组中,术前与术后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差值均较大,且低甲状旁腺激素、低血钙发生率较高。 结论:低甲状旁腺激素、低血钙的高发率主要由甲状腺切除范围及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大而引起,术中应注意甲状旁腺的保护。

    • 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的影响

      2016, 25(1):151-15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1.024

      摘要 (124) HTML (0) PDF 1.19 M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1月86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根据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3组,行Billroth I式吻合术36例(Billroth I组),行Billroth II式吻合术26例(Billroth II组),行Roux-en-Y式吻合术24例(Roux-en-Y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代谢治疗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Billroth II组、Roux-en-Y组糖代谢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83.3%,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illroth 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 II组、Roux-en-Y组糖代谢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l、3个月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Billroth II组、Roux-en-Y组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的FPG、2 h PBG、瘦素、脂朕素、TNF-α、HbA1c均较治疗前、Billroth I组改变明显(P<0.05)。 结论:Billroth II式、Roux-en-Y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糖代谢,临床效果优于Billroth I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