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2016, 25(3):313-31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1
摘要:由意大利胰腺研究协会(AISP)发布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共识指南(2015)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的定义和诊断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保守治疗以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干预治疗等三大部分内容,共 计54 个具体临床问题提出了推荐意见,并按照Oxford 标准给出了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指南较为全 面地总结概括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原则,反映了当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基本认识和治疗 现状,值得参考、学习和借鉴。
2016, 25(3):318-32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2
摘要:问题一: 经过这次会议中跨国际的关于胰腺癌 治疗的讨论,您能否总结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胰腺癌 治疗领域的主要差距或差异?您对中国的研究者 和医生有哪些建议? 我们参加此次会议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探讨 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内、外科医生在胰腺癌治疗方法 上的差异,我们相信彼此均可从中获益。 中国和美国都有杰出的外科医生和出色的手 术技能。然而,在胰腺癌的治疗策略上两国却存 在一些差异。通过洞察并探讨这些差异,将有助 于提高两国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在过去的十年里,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胰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有 了长足的发展。 约翰霍普金
2016, 25(3):321-32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3
摘要:目的:探讨梗阻型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ABP)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 年收治的132 例梗阻型MABP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 例行以内镜逆 行胆胰管造影为基础的微创治疗(内镜组),43 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组), 54 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各组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内镜组、腹腔镜组、开腹组间的腹痛缓解时间(3.31 d vs. 3.84 d vs. 7.65 d)、白细胞恢复正常 时间(4.20 d vs. 5.35 d vs. 8.7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镜组与腹腔镜组的血淀粉酶 恢复正常时间(3.26 d vs. 3.53 d)、住院时间(9.49 d vs. 9.3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但均短于开腹组(4.35 d、9.30 d)(均P<0.05)。3 组的治愈率均为100%,均无死亡病例,并发症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1 年内胰腺炎复发率(42.86%)明显高于腹腔镜组 (0.00%)和开腹组(1.85%)(均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梗阻型MABP,在大多数情况下,腹腔镜途径是解除胆道梗阻的首选方法。
2016, 25(3):327-33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4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坏死并感染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2015 年采取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44 例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为观察组、既往采用经腹部切口入路清除坏死组织后持续闭合冲洗治疗56 例胰腺坏死并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死亡或放弃治疗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 vs. 58.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9% vs. 33.9%),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胰腺坏死并感染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效果可靠,且较开腹手术恢复快、创伤小。
2016, 25(3):335-33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5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 113 例手术治疗的 SAP 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胰腺坏死范围 <30%)患者资料, 其中采用 PCD 治疗 54 例(PCD 组),采取直接开腹手术引流治疗的有 59 例(开腹组),对比两组患 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 果: 两组治疗前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值、血钙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实验室指标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治疗后比较,PCD 组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均 P<0.05);PCD 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 亡或放弃治疗率均明显的低于开腹组(均 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79.6% vs. 81.4%)、引流液体 细菌培养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CD 治疗 SAP 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胰腺坏死范围 <30%)的效果确切,同时具有缩短 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优势。
2016, 25(3):339-3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6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况、肠道屏障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SAP 患者随机均分3 组,分别行为肠内免疫营养(IN 组)、肠内要素营养(EN 组)及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 组)各40 例,比较3 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7、14 d 各项营养指标、外周血内毒素以及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指标。结果:营养支持治疗前,3 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随时间逐步提高(均P<0.05)。各组间比较显示,EIN 组治疗后7、14 d 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IN 组及EN 组,而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丙二醛(MDA)、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 水平明显低于IN 组和EN 组(均P<0.05);IN 组和EN 组各项指标在同时间点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改善SAP 患者营养状况,保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减少氧自由基与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
2016, 25(3):345-34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7
摘要:目的:总结始发症状为急性胰腺炎(AP)的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今后该类情况的诊治 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0 年9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12 例典型上述病例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等多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2 例患者均诊断为AP 入院;男女性别比列为11:1,明显高于胰腺癌发病的性别比(1.4:1);12 例(100%)尿淀粉酶均显著增高(>1 500 IU/L),伴明显腰部放射痛8 例(66.7%),CA19-9 升高6 例(50.0%);胆红素增高6 例(50.0%),胰管扩张7 例(58.3%);5 例获根治性手术,其余因失 去根治手术机会行非手术或姑息手术治疗,其中1 例(8.3%)姑息手术术后病理确诊慢性胰腺炎。 结论:在AP 患者中,男性患者、尿淀粉酶持续增高、伴有腰部放射痛、轻度胰管扩张、黄疸持续不 退等对胰腺占位病变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2016, 25(3):350-35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8
摘要:目的:探讨氯膦酸二钠脂质体(LC)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及与Akt、MAPK (ERK1/2)通路的关系。 方法: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AP 模型组(模型组)、SAP 模型+LC 处理组(LC 组), 后两组采用膜下注射5% 牛磺胆酸钠制作SAP 模型,并分别于造模后尾静脉注射空白脂质体与LC。各 组分别于术后2、6 h 后检测血清淀粉酶(AMS)、IL-6、TNF-α 的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 肺组织中Akt 和MAPK(ERK1/2)的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LC 组血清AMS、IL-6 及TNF-α 含量、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 Akt 和MAPK(ERK1/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均随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均P<0.05),但LC 组 的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上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 结论:LC 有减轻大鼠SAP 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LC 后,Akt 和MAPK(ERK1/2) 信号通路抑制,从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2016, 25(3):357-36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09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 致急性肺损伤(ALI) 时肺泡巨噬细胞(AM) 中肿瘤抑制因子 cylindromatosis(CYLD)的表达及其与NF-κB 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60 只成年SD 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大鼠AM 后,实验组给予TNF-α 刺激(AP 致ALI 体外模拟),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AM 分别在处理后0、1、3、6、 12 h,行相关炎性因子,以及CYLD、NF-κBp65、NF-κB 必须调节蛋白(NEMO)及IκBα 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上,AM 中释放的各炎症因子、以及CYLD、NF-κB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项指标在0 h 均无差异(均P>0.05),但其后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TNF-α、IL-1β、IL-6、NO 的释放均在1 h 明显升高,且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从1 h 开始,CYLD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NF-κBp65 和IκBα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其后均有所恢复;NEMO 蛋白表达从1 h 明显上调,3 h 时表达降低,6、12 h 表达量再次回升。实验组AM 中CYLD 与NF-κBp65、NEMO 及IκBα 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759、-0.849、-0.813,均P<0.05)。结论:AM 中CYLD 的表达可能在AP 致ALI 时降低,进而其对NF-κB 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抑制减弱。上调CYLD 的表达可能是减轻AP 致ALI 的有效途径。
2016, 25(3):363-36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0
摘要:目的:探讨氢饱和生理盐水(HRS)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NOX2/ROS/ NF-κB 通路的关系。 方法:72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 模型组(SAP 组)、SAP 模型+HRS 治疗组(HRS 组); SAP 模型以胆胰管逆行注射5% 牛磺胆酸钠制备;术后5 min,HRS 组经尾静脉注射HRS(6 mL/kg), 假手术组与SAP 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术后3、12、24 h 分批剖杀大鼠,胰腺和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以及血清胰酶水平、肺组织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肺组织NOX2、NF-κB 及TNF-α 表达水平检测。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 组和HRS 组大鼠各时间点均出现明显的SAP 与肺损伤表现,表现为胰腺、 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血清胰酶水平升高,肺组织MDA 含量升高、SOD 活性降低(均P<0.05), 但除胰酶水平外(均P>0.05),HRS 组各损伤指标均明显低于SAP 组(均P<0.05);术后12 h 免疫 组化结果显示,SAP 组和HRS 组大鼠肺组织中NOX2、NF-κB 和TNF-α 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升高 (P<0.05),HRS 组上述指标均较SAP 组明显低于SAP 组降低(均P<0.05)。 结论:HRS 有减轻SAP 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X2/ROS/NF-κB 通路活性有关。
2016, 25(3):370-37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1
摘要:目的:探讨Krüppel 样转录因子9(KLF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 例配对的胰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分别用RT-PCR(28 对)、Western blot(4 对) 和免疫组化(全部标本)检测KLF9 的表达,分析KLF9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生存率的 关系。 结果:RT-PCR 结果显示,在28 例配对标本中,21 例(75%)胰腺癌组织中KLF9 mRNA 的表达水 平明显低于其癌旁正常胰腺组织。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 KLF9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免疫组化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KLF9 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与患者临 床病理参数关系分析结果显示,KLF9 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08)和血管侵犯(P=0.006) 有关。生存分析显示,KLF9 阳性表达患者1、2、3 年总生存率明显高KLF9 阴性表达患者(41%、 31%、16% vs. 18%、6%、6%)、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KLF9 阴性表达患者(21.05 个月vs. 11.82 个月) (均P<0.05)。 结论:KLF9 在胰腺癌中表达下调,且可能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2016, 25(3):375-38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2
摘要: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胰腺癌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影响。 方法:20 只裸鼠胰腺注射胰腺癌SW1990 细胞悬液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每日 雷帕霉素(1.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体积溶剂。3 周后取移植瘤,比较两组肿 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单核- 巨噬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及p-mTOR、 HIF-1α、SDF-1α 蛋白的表达;Weston blot 及qRT-PCR 法检测肿瘤组织p-mTOR、HIF-1α、SDF-1α 的蛋白与mRNA 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肿瘤重量(0.3340 g vs. 1.7790 g)与体积(0.2375 mm3 vs. 1.2662 mm3) 均明显减小(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组织浸润的单核- 巨噬 细胞、TAM 计数均明显少(均P<0.05);p-mTOR、HIF-1α、SDF-1α 蛋白表达率均明显降低(均 P<0.05); 肿瘤组织SDF-1α 表达评分与TAM 计数呈正相关(r=0.52,P<0.05)。Weston blot 与 qRT-PCR 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p-mTOR、HIF-1α、SDF-1α 的蛋白与mRNA 表达均低于对照组, 除HIF-1α mRNA 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雷帕霉素能抑制胰腺癌的体内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 通路活性而下调SDF-1α 蛋白表达, 进而减少肿瘤微环境中的TAM 有关。
2016, 25(3):381-38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3
摘要:目的:分析联合门静脉(PV)/ 肠系膜上静脉(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癌的 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2013 年7 月手术治疗的72 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其 中40 例肿瘤未累及肝总动脉、SMV、PV 也无转移的患者行单纯PD 术(PD 组),32 例单纯性累及 PV/SVM 的患者行联合PV/SMV 切除的PD 术(PV/SMV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情况。 结果:与PD 组比较,PV/SMV 组的手术时间(357.4 min vs. 289.3 min)、术中出血量(851.2 mL vs. 641.5 mL)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输血量(700.0 mL vs. 650.5 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8.75% vs. 20.00%),1、2、3 年生存率(50.00% vs. 57.50%、31.25% vs. 37.50%、21.86% vs. 25.00%)以及中位 生存时间(15 个月vs. 18 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于胰头癌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联合PV/SMV 切除的PD 治疗单 纯性累及PV/SVM 的胰头癌临床效果可靠,术后远期预后与PD 手术适应证者相当。
2016, 25(3):387-39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4
摘要:目的:探讨腰背痛症状对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30 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通过CT 判断有无胰外神经侵犯, 分析腰背痛症状预测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与CT 判断结果的差异。 结果:CT 判断77 例(59.2%)患者有胰外神经侵犯,其中胰头癌38 例(50.7%,38/75),胰体尾癌 39 例(70.9%,39/55),后者比例明显高于前者(χ2=78.999,P=0.000);87.0% 的可见腹腔干周围 神经丛受侵表现,高于左侧腹腔神经节(57.1%)和右侧腹腔神经节受侵率(45.5%)(χ2=30.415, P=0.000)。48 例腰背痛患者中,有47 例(97.9%)CT 判断有胰外神经侵犯。与CT 判断结果比较, 本组中腰背痛预测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的灵敏度为61.0%,特异性为98.1%,阳性预测值97.9%。一 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有中等一致性(κ=0.545,P=0.000)。 结论:腰背痛症状与胰腺癌胰外神经侵犯有关,腰背痛症状和CT 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对于术前预测胰 腺癌胰外神经侵犯有互补作用。
2016, 25(3):394-40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5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上血管的解剖特点,为钩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实施提出可供参考的解 剖学标志。 方法:对4 具成人尸体标本作解剖学观察,并分析96 例上腹部64 排螺旋CT 血管成像资料与13 例钩 突入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视频资料。 结果: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可分为3 个部分,包括胰腺上段,左侧可有胃冠状静脉汇入(22.1%); 胰腺段,有较多的属支汇入,主要有胃结肠干、胰十二指肠上后静脉、胰十二指肠下静脉等,并可有 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该段左侧(7.5%);十二指肠水平段,未见血管分支,且左侧与肠系膜上动脉紧 密相邻。肠系膜上动脉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内走行于肠系膜上静脉的左后侧,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为 其主要分支,另见有与第一空肠动脉共干起源者(33.0%)。肠系膜上动脉起源的替代肝右动脉2 例 (1.8%)。 结论:充分认识肠系膜上血管及其相关血管的分布及走行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肠系膜上静脉的十二指肠段可作为钩突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
2016, 25(3):401-40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6
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辅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D)与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近期疗效的比较, 探讨 LAPD 可行性及其是否符合肿瘤的根治及微创原则。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5 月—2014 年 12 月 79 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中25 例行 LAPD(LAPD 组),54 例行开放手术(OPD 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 结果:与 OPD 组比较,LAPD 组手术时间(474.6 min vs. 404.9 min)、手术费用(2.15 万元 vs. 1.87 万元)增 加, 而术中出血 量(265.5 mL vs. 380.8 mL)、 术中输血 率(8.0% vs. 29.6%)、 术后止痛次数 (0.56 次 vs. 1.6 次)、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8 d vs. 5.7 d)、首次进食流质时间(5.3 d vs. 7.6 d)、住 ICU 时间(0.74 d vs. 1.3 d)、住院时间(15.5 d vs. 19.0 d)、肿瘤直径(2.0 cm vs. 3.9 cm)均减少(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与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R0 切除率、术中切除淋巴结数及淋巴 结阳性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LAPD 虽手术复杂、难度大,但在一些选择性的病例中,对于熟练掌握 OPD 并有着丰富的腔镜 经验医师而言,在完成一定的学习曲线后,该术式是安全可行的,符合肿瘤根治及微创原则。
何勇,张辉,王正峰,李汛,孟文勃,张磊,朱晓亮,田明,李力宏,周文策
2016, 25(3):407-41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7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减压管的两种放置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2014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125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 例于主胰管放置引流管减压(胰管组),57 例于胰肠吻合口盲端远端置引流管减压(盲襻组),比较两组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全组共发生胰瘘9 例(7.2%),其中盲襻组1 例(1.8%),胰管组8 例(11.8%),所有患者均经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盲襻组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胰管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盲襻组住院时间(20.38 d vs. 27.46 d)及住院费用(5.642 万元vs. 6.602 万元)均少于胰管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 年肿瘤复发率、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PD 术中盲攀减压管的放置能有效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
2016, 25(3):413-41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8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混合性腺泡- 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 例胰腺MANEC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该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胰腺MANEC。术后 患者顺利出院,20 个月后复查CT 提示肿瘤无复发转移。 结论:胰腺MANEC 是非常罕见的肿瘤,常无典型的症状,最终需要病理确诊。预后至今不清楚,但 是早期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总的生存期。
2016, 25(3):418-42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19
摘要:目的:探讨双U 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腺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9 例IV、V 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胰腺外伤IV 型7 例,其中5 例行胰头断端缝闭(U 形交锁+ 连续缝扎),双U 套入荷包捆绑式 胰体尾空肠Roux-en-Y 内引流术后治愈;2 例合并十二指肠碎裂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U 套入荷 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治愈。V 型患者2 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U 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 术后治愈。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胰瘘、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一般情况 良好,均无糖尿病、腹泻、消化不良等胰腺功能减退情况发生,无死亡。 结论:双U 套入荷包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在胰腺外伤手术中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防止术后胰瘘的发生。
2016, 25(3):423-42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0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胰腺外伤的早期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 年 1 月—2015 年 4 月收治的 24 例胰腺外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 24 例患者中,I 级损伤 5 例及 II 级损伤 6 例均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局部引流术;III 级损 伤 6 例均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IV 级损伤 7 例,2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 例行胰腺空肠 Roux-en-Y 吻合术,1 例行局部的清创引流术。全组治愈 23 例(95.8%),死亡 1 例(感染性休克),有并发症 者 15 例(62.5%,24 例次),其中胰瘘 9 例,创伤性胰腺炎 3 例,胰腺假性囊肿 2 例,感染 2 例,胆 瘘 1 例,失血性休克 1 例。 结论:应根据损伤程度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胰周的通畅引流和灌洗 是严重胰腺外伤治疗成功保证。
2016, 25(3):430-43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1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急性炎症反应会对胰腺组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随着病情演变, 胰腺组织病理改变也处于发展变化的动态进程。AP 后胰腺组织修复在胰腺器官功能的恢复中占据重要 地位,胰腺修复机制的研究将会为AP 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16, 25(3):434-43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2
摘要:随着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胰头肿块型胰腺炎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胰头肿块型胰 腺炎与胰腺癌较难鉴别。但是两者的治疗方案决然不同,且预后差别大。因此胰头肿块型胰腺炎越来越多 的受到临床工作者关注。笔者就胰头肿块型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做一综述,以期望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
2016, 25(3):439-44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3
摘要:全胰腺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TP-IAT)治疗慢性胰腺炎可以较好地缓解慢性疼痛以减少对镇 痛药物的依赖,同时又保持了一部分胰岛功能从而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TP-IAT 已逐渐成为了慢性胰 腺炎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终末期患者。笔者就近年来TP-IAT 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研究进 展进行综述。
2016, 25(3):443-44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4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RNA 分子。 LncRNAs 能够在表观遗传、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转录后水平等不同层面发挥作用。此外,新近发现的微 小RNA、环状RNA 等可与lncRNAs 交互作用,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 大量的lncRNAs 异常表达于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 者就多种异常表达的lncRNAs 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2016, 25(3):448-45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5
摘要: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是介于可切除与不可切除胰腺癌之间的一个分期,其在技术上可获得根治性切除, 但有较高风险出现阳性切缘的特点。笔者对最近几年关于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预后评估及治疗方面的 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讨论。
刘昌军,杨尽晖,黄飞舟,易为民,沈贤波,彭创,陈梅福,刘初平,毛先海,蒋波,吴金术
2016, 25(3):456-45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6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胆胰管体外接通转流的效果和可行性。 方法:2010 年1 月—2014 年12 月期间行PD 术的100 例患者,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 术式,均放置 胰管和T 管外引流,其中45 例术后7 d 将引流的胆胰管接通(观察组),55 例采取常规7 d 夹闭T 管 并保持胰管持续外引流(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胰瘘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水电解质失衡发生率、补液量、住院时间、住 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0 d 拔除胰管引流管后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 组(部分P<0.05)。 结论:PD 术后胆胰管体外接通处理是安全可行的,该处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进而有利于PD 术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
2016, 25(3):459-46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7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CC)的治疗 效果。 方法: 选择自 2012 年 12 月—2014 年 12 月入院手术的 CC 患者 76 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 LRCL 组 (3 8 例)和 L C 组( 3 8 例),分别接受 L R C L 术和 L C 术。术后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 量、术后 24 h 疼痛 VAS 评分、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及并发症和术 后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 2 4 h 疼痛 V A S 评分和住院时间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 > 0 . 0 5);L R C L组 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前后胆囊壁厚度差分别为(63.2±6.9)min、(3.5±0.6)d 和(1.2± 0.4)mm,LC 组 为(48.5±10.5)min、(4.7±0.8)d 和(0.4±0.1)mm, 两 组 比 较 差 异 均有统计 学意义(P<0.05);LRCL 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5.3%(2/38)和 2.6%(1/38), LC 组为 13.1%(5/38)和 5.3%(2/3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LRCL 术治疗可能在促进 CC 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6, 25(3):463-46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3.028
摘要:目的:探讨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方法:选择2010 年1 月—2014 年1 月80 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患者按完全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联合 组与NP 组,各40 例。NP 组使用常规NP 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NP 组基础上联合托瑞米芬及他莫 昔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 结果:联合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NP 组的50.00%(P<0.01);联合组和NP 组治疗 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健 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为(88.34±7.05)分,改善明显优于NP 组的(80.84±5.94)分(P<0.01); 联合组毒副反应(III~IV 度)便秘、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 常发生率与NP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内分泌药物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