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25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2016, 25(8):1093-109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1

      摘要 (327) HTML (0) PDF 1.45 M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月9月—2015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左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3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18例患者应用左肝蒂阻断法行完全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1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延长(273.0 min vs. 214.0 min,P<0.05),手术费用增加(5 550.0元 vs. 3 962.0元,P<0.05),但术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1 d:158.2 U/L vs. 291.5 U/L;术后7 d:33.3 U/L vs. 52.2 U/L)、疼痛缓解时间(3.2 h vs. 5.0 h)、术后排气时间(23.3 h vs. 45.5 h)、术后住院时间(12.0 d vs. 15.7 d)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226.7 mL vs. 189.3 mL)、住院总费用 (41 304.4元vs. 41 399.8元)、总并发症发生率(11.2% vs. 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均无结石残留。 结论:完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有效,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关键词 胆结石;肝切除术;腹腔镜

    • “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2016, 25(8):1100-110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2

      摘要 (574) HTML (0) PDF 1.42 M (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定位标记在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一科连续实施腹腔镜胆囊手术445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70例,术中均采取“三线一平面(十二指肠球部上缘弧线;肝右后叶肝蒂弧形切迹线;肝总管及胆总管正中线;肝门板平面)”作为术中的肝外胆道的解剖定位标记。 结果:全组未发生胆管损伤及手术死亡。腹腔镜胆囊手术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中转开腹1例(1.4%),术后胆瘘2例(2.9%)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以“三线一平面”为导向的胆道解剖方法可以预防腹腔镜胆道结石术中胆管和血管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

      2016, 25(8):1105-111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3

      摘要 (228) HTML (0) PDF 1.11 M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 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0.74 mL vs. 98.42 mL)、住院时间(10.8 d vs. 12.3 d)明显减少,但手术时间(3.12 h vs. 2.06 h)、住院费用(18 047.53元vs. 12 054.88元)明显增加(均P<0.05);疼痛评分(3.8 vs. 4.9)明显降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8 d vs. 3.5 d)与腹腔引流时间(1.7 d vs. 3.3 d)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0.0% vs. 25.0%)明显降低(均P<0.05);总并发症的发生率(20.0% vs. 41.7%)明显降低,但急性胰腺炎(16.7% vs. 3.3%)的发生率增高(均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13.3% vs.1.7%)高于对照组,但术后满意率 (93.5% vs. 78.2%)、恢复正常生活时间(25.8 d vs. 48.7 d)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3.3% vs.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中具有恢复快、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及远期疗效好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微创手术的优势。

    • 不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2016, 25(8):1112-111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4

      摘要 (336) HTML (0) PDF 1.09 M (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留置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术(一期缝合术组),55例行LC+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括约肌切开术组);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术前年龄、性别、胆红素、转氨酶及胆管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期缝合术组胆总管扩张直径明显大于括约肌切开术组(P<0.05)。10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出院。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结石残余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期缝合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水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括约肌切开术组(均P<0.05);并发症方面,一期缝合术组术后胆汁漏5例,括约肌切开术组术后急性胰腺炎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不留置T管引流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术,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避免长期留置T管,更显微创技术优势,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

    • B超定位联合X线引导经皮经肝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016, 25(8):1117-112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5

      摘要 (371) HTML (0) PDF 1.11 M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联合X线引导经皮经肝穿刺碎石取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B超定位联合X线引导经皮经肝穿刺碎石取石术,对照组行单纯X线引导经皮经肝穿刺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胃肠道蠕动恢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69.46 min vs. 158.67 min),出血量明显减少(35.15 mL vs. 102.76 mL),手术成功例数增多(30例vs. 25例),结石残留和近期复发例数明显减少(0例vs. 6例;0例vs. 4例),术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胆汁漏和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增高(均P<0.05)。 结论:B超定位联合X线引导经皮经肝穿刺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具有定位准确、结石残留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不同手术方式对IV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6, 25(8):1123-112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6

      摘要 (279) HTML (0) PDF 1.14 M (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于IV期胆囊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34例IV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采用姑息切除术44例(姑息手术组)、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56例(根治性手术组)、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34例(引流组),比较3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对于IVa期胆囊癌患者,3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治性手术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手术组和引流组(17.2% vs. 0.0% vs. 0.0%,均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手术组(14个月)和引流组(12个月)(χ2=12.094;14.876,均P<0.05)。对于IVb期胆囊癌患者,3组术后1、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治性手术组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明显长于姑息手术组(9个月)和引流组(9个月)(χ2=8.741,χ2=8.839,均P<0.05)。 结论:IV期胆囊癌患者早期采用根治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 胆囊息肉的超声动态观察:附200例3年随访报告

      2016, 25(8):1128-113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7

      摘要 (330) HTML (0) PDF 1.11 M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演变过程,为其外科干预指征的把握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3年内有连续超声资料的2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分析其病变的大小、数目的超声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 结果:2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单发79例(39.5%),多发121例(60.5%);息肉直径≥5 mm 113例(56.5%,其中单发45例),<5 mm 87例(43.5%),无>1 cm者。在3年的随访中,息肉缩小8例,消失10例,不变161例,三者占总数的89.5%(179/200),息肉增大21例(10.5%),但均未超过1 cm;53例由单发息肉变为多发息肉,6例由多发息肉变为单发息肉。 结论:绝大多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生长非常缓慢,为良性病变,可定期随访观察,无需手术处理。

    • B超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2016, 25(8):1133-113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8

      摘要 (315) HTML (0) PDF 1.50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术(PPDG)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5年10月47例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PDG的临床资料。 结果: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PDG,治疗后腹痛、发热等症状迅速缓解,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转氨酶、总胆红素、降钙素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除1例患者置管后7 d导管脱落,其余患者均常规拔管或带管分娩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时拔管。47例患者28例自然分娩,19例剖宫产,新生儿均正常。 结论:超声引导下PPDG是治疗妊娠中晚期急性结石胆囊炎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推荐临床应用。

    • 胆囊结肠瘘的临床分析:附14例报告

      2016, 25(8):1139-114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09

      摘要 (377) HTML (0) PDF 1.41 M (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肠瘘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5年来收治的8 235例胆囊结石患者中确诊的14例胆囊结肠瘘患者的临床、病理、随访等资料。 结果:胆囊结肠瘘在胆石症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17%(14/8 235);14例患者中,术前确诊2例(14.28%),其余为术中确诊;残余胆囊与横结肠间形成内瘘1例,胆囊体部与横结肠间形成内瘘2例,因胆囊萎缩后胆囊瘘口位置不明1例,其余10例胆囊与横结肠瘘口均位于胆囊底部。14例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结肠瘘口行I期修补缝合术12例,行部分结肠切除、吻合术2例;术后切口和膈下感染各1例(7.14%)。 结论:对于高度怀疑胆囊结肠瘘患者,运用ERCP等多种检查有助于提高其术前确诊率。

    • 胆管细胞癌术后替吉奥化疗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2016, 25(8):1145-115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0

      摘要 (358) HTML (0) PDF 1.19 M (8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替吉奥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7例根治术后的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42例接收术后替吉奥化疗(化疗组),45例不接受化疗(非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及远期预后差异。 结果:化疗组化疗后的血清KL-6蛋白、CA19-9、CA125水平较本组化疗前及非化疗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化疗过程中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35.71%)、贫血(14.29%)、色素沉着(14.29%),均为轻度;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化疗组术后3年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非化疗组(28.57% vs. 11.11%;42.86% vs. 22.22%,均P<0.05);化疗组患者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3.7、21.5个月,均明显长于非化疗组(9.8、16.4个月)(均P<0.05)。 结论:胆管细胞癌患者术后采用替吉奥进化疗对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作用。

    • >基础研究
    • 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中PLK1、Aurora 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6, 25(8):1151-115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1

      摘要 (247) HTML (0) PDF 1.53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有丝分裂调控酶polo样激酶1(PLK1)和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两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4例肝外胆管癌组织及20例癌旁胆管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2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与15例健康人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患者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 结果: 肝外胆管癌患者中,癌组织中PLK1和Aurora A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胆管组织(66.7% vs. 25.0%;63.0% vs. 15.0%,均P<0.05),且PLK1和Aurora A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有关(均P<0.05);术前血清中PLK1和Aurora 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434.85 pg/mL vs. 256.00 pg/mL;644.64 pg/mL vs. 375.73 pg/mL,均P<0.05),术后两者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PLK1与Aurora A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血清中浓度具有一致性(r=0.55;r=0.64,均P<0.05);无论癌组织或血清中,PLK1与Aurora A水平均呈正相关(癌组织:r=0.47,P<0.01;血清:r=0.71,P<0.01)。 结论:PLK1与Aurora A水平在肝外胆管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均升高,且两者水平的升高与肝外胆管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肝外胆管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6, 25(8):1158-116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2

      摘要 (213) HTML (0) PDF 1.52 M (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iNOS)抑制剂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iNOS抑制剂1400W孵育人胆管癌QBC939细胞24 h后,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MTT比色法检各组细胞中NO浓度与增殖情况,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值,选择合适浓度的1400W处理QBC939细胞24 h后,分别用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以上实验均以未加1400W培养基处理的QBC939细胞为空白对照。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1400W处理组QBC939细胞中NO含量及增殖率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均P<0.05),IC50值为51.24 μmol/L;用50 μmol/L的1400 W处理QBC939细胞24 h后,实验组的细胞划痕愈合率(61.7% vs. 92.3%)和细胞侵袭数(72.7个vs. 128.0个)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 结论:iNOS抑制剂1400W能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NO下游的信号分子变化有关。

    • 转移抑制因子1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 25(8):1163-116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3

      摘要 (209) HTML (0) PDF 1.53 M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因子1(MTSS1)在胆管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9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的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组织中MTSS1表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MTSS1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MTSS1阳性率明显降低(20.22% vs. 58.43%,P=0.000),MTSS1阳性细胞百分比显明降低(9.47% vs. 43.95%,P=0.000)。与MTSS1阳性的胆管细胞癌患者比较,MTSS1阴性者肿瘤大小明显增加(3.84 cm vs. 2.46 cm,P=0.000)、肿瘤分期为III或IV期的患者比例明显上升(70.42% vs. 27.78%,P=0.001)、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77.46% vs. 44.44%,P=0.028)、2年内病死率明显增高(42.25% vs. 16.67%,P=0.045)、肿瘤细胞为低分化者明显增加(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TSS1阴性是胆管细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Wilcoxon检验显示MTSS1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MTSS1阴性的患者(P=0.041)。 结论:MTSS1表达下降或缺失与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18β-甘草次酸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2016, 25(8):1168-117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4

      摘要 (296) HTML (0) PDF 1.53 M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GA)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A或阿霉素(ADM)处理肝癌细胞(Hepa1-6)及正常肝细胞(AML-12)不同时间后,分析细胞的抑制情况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选择合适浓度的GA处理Hepa1-6细胞一定时间后,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低浓度GA对两种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当GA浓度>8 μg/mL时,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ADM所有浓度对两种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加,但随时间延长而减弱。GA对Hepa1-6细胞的IC50低于对AML-12细胞的IC50,当药物作用48 h时,GA对两种细胞的IC50的差值最大,而ADM对Hepa1-6细胞的IC50在任何时间都高于对AML-12细胞的IC50;选择25 μg/mL的GA处理Hepa1-6细胞48 h(该条件下,Hepa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50%,而AML-1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3.8%),Hepa1-6细胞的明显增加,且主要是早期凋亡(P<0.05)。 结论:GA能够抑制肝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在治疗肝癌方面,GA可能较ADM更为安全,毒副作用更小。

    • miR-150-5p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及其机制

      2016, 25(8):1175-117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5

      摘要 (219) HTML (0) PDF 1.25 M (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miR-150-5p在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50-5p在正常肝细胞系L02及HCC细胞系HepG2中的表达;将HepG2细胞分成两组,分别转染miR-150-5p(miR-150-5p组)与随机序列(对照组),转染后,分别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基质渗透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 结果:miR-150-5p的表达量在HepG2细胞系中明显降低,为L02细胞系的0.26倍(P<0.01)。转染后,miR-150-5p组的miR-150-5p水平明显升高,为对照组的9.53倍(P<0.001);miR-150-5p组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63% vs. 87.51%,P<0.01),细胞侵袭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138个vs. 452个,P<0.01);MMP2与MMP9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8 vs. 1.75;0.82 vs. 1.85,均P<0.05)。 结论:miR-150-5p在HCC细胞中表达降低,升高miR-150-5p的表达可抑制H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2和MMP9表达有关。

    • >临床研究
    • 肝切除术后第3天ICG-R15对肝细胞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2016, 25(8):1180-1185.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6

      摘要 (295) HTML (0) PDF 1.19 M (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第3天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R15)预测肝细胞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价值。 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行肝切除的1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与术前及术后第3天ICG-R15的关系,并比较术前与术后ICG-R15在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差异。 结果:119例患者中共有33例(27.7%)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发生与未发生肝功能不全患者术前ICG-R15平均值分别为9.7%、5.2%,术后第3天ICG-R15平均值分别为11.8%、5.3%,术前与术后ICG-R15在发生与未发生肝功能不全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随术前或术后第3天的ICG-R15增加而升高,且均在ICG-R15<10%与>20%的患者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第3天ICG-R15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较术前ICG-R15大,前者的临界值为7.75(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3.7%),后者为3.35(灵敏度为84.8%,特异度为46.5%)。 结论:术后第3天ICG-R15与术前ICG-R15一样可预测肝细胞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且可能优于术前ICG-R15。

    • 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CIK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6, 25(8):1186-119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7

      摘要 (358) HTML (0) PDF 1.17 M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行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45例术后行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CIK治疗的直肠癌患者(CIK+化疗组)临床资料,以同期术后仅接受相同方案的45例直肠癌患者(单纯化疗组)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并分析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单纯化疗组比较,CIK+化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率明显升高(82.2% vs. 33.3%,P<0.05);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31.1% vs. 22.2%,P>0.05),但疾病控制率明显增加(77.8 % vs. 51.1%,P<0.05);1、2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100.0% vs. 97.8%;93.3% vs. 80%,均P>0.05),但1、2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升高(86.7% vs. 62.2%;62.2% vs. 40%,均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6.7% vs. 53.3%,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手术方式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行化疗联合CIK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总体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 IA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16, 25(8):1193-119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8

      摘要 (384) HTML (0) PDF 1.29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A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56例IA期(T1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156例患者均为女性;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115例,73.7%);原发肿瘤大小以T1c居多 (77例,49.4%);组织学分级以II级(79例,50.6%)及III级(58例,37.2%)为主。5年无进展生存(PFS)为93.3%,5年总生存(OS)为9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Ki-67表达及淋巴脉管侵犯与患者的PFS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及Ki-67表达情况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 结论:IA期乳腺癌患者虽然总体预后较好,但对于某些亚组患者而言,预后较差,该类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较大。

    • >文献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研究进展

      2016, 25(8):1198-120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19

      摘要 (456) HTML (0) PDF 1.06 M (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分支上皮细胞,是恶性程度较高和预后较差的肝脏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严重影响ICC患者预后的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ICC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HBV相关ICC具有类似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另外,新近研究表明HBV阳性ICC患者术后预后优于HBV阴性患者,且HBV阳性IC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因此,进一步探索HBV在ICC的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125I放射性治疗胆管癌的进展

      2016, 25(8):1203-120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0

      摘要 (331) HTML (0) PDF 1.12 M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胆管癌(CC)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且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根治性切除手术、姑息手术、化疗、放疗等,但这些方法对患者的生存影响甚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治疗技术,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能有效改善CC患者的生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就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CC的进展做一综述。

    • 微创技术在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应用现状

      2016, 25(8):1208-121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1

      摘要 (197) HTML (0) PDF 1.09 M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因急性胆管梗阻继发化脓性感染所致。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在怀疑或确诊的同时应积极非手术治疗,随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可行的手术方式。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在通畅引流的前提下,一次性解除梗阻原因的手术也相继报道。笔者分别对内镜、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腹腔镜等为主的微创技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发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现状进行综述。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的研究进展

      2016, 25(8):1213-121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2

      摘要 (330) HTML (0) PDF 1.12 M (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式。笔者就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范围(适应证、禁忌证)、术中操作、并发症及预防进行总结,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 >简要论著
    • 吉西他滨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胆管细胞癌的近期效果及随访

      2016, 25(8):1219-122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3

      摘要 (222) HTML (0) PDF 1.12 M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不能手术的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效果。 方法:选取2007—2012年化疗的77例不能手术治疗的胆管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取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A组),37例患者采取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治疗(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远期随访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A、B组的缓解率分别为22.5%和3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总有效率86.49%明显高于A组的67.50%(P<0.05);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KL-6蛋白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化疗后B组患者的血清KL-6蛋白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A、B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年两组均无存活患者;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明显低于B组的11.5个月(Log-rank χ2=7.129,P=0.020<0.05)。 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不能手术的胆管细胞癌较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效果好,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 不同部位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6, 25(8):1224-122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4

      摘要 (309) HTML (0) PDF 1.03 M (8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2005年6月—2010年5月间行直肠癌根治术且资料完整的5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位直肠癌(高位组)91例,中位直肠癌(中位组)168例,低位直肠癌(低位组)263例,分析比较3组间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情况。 结果:高位组发病年龄最大(64.3岁),肿瘤直径最大(5.1 cm),病理分期最早,5年生存率(63.7%)居中(P<0.05);中位组与高位组在发病年龄上相似,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病理分期上,中位组介于高和低位组之间, 5年生存率(69.6%)最高(P<0.05);与高、中位组相比,低位组发病年龄偏低(60.1岁),肿瘤直径较小,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较晚,3年及5年生存率最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新辅助治疗、Miles手术可以提高低位直肠癌的3年(75.6%,74.1%)及5年生存率(48.8%,53.0%)(P<0.05),腹腔镜技术不是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不同部位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明显差异,低位直肠癌预后较差。慎重保肛、新辅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会有积极的作用。

    • >病案报告
    • 巨大肝内胆管囊腺癌手术完整切除1例

      2016, 25(8):1229-123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6.08.025

      摘要 (143) HTML (0) PDF 1.25 M (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