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7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急性深静脉血栓诊疗新理念

      2018, 27(12):1495-15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1

      摘要 (616) HTML (1353) PDF 1.18 M (1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多发病,由于地域医疗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尤其是诊断理念的落后导致临床猝死率高,近期治疗效果较差,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率较高。高危人群的静脉血栓栓塞(VTE)防治筛查理念亟需贯彻各级医疗中心甚至于社区疾病防控中心,加强物理及药物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隐匿性DVT的早期诊断率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根本途径,按病情发展阶段的主观与客观需求、借助于先进的医疗器材及时进行“血栓清除”是减少远期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适时解除DVT复发之解剖病理基础很有必要,治疗期应严格管理、综合治疗,以期最大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指南解读
    •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2018年腹主动脉瘤诊治指南解读

      2018, 27(12):1505-15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2

      摘要 (796) HTML (1308) PDF 1.10 M (1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在系统性回顾的基础上,于2018年1月发布了腹主动脉瘤(AAA)治疗指南,针对AAA的诊断评估、治疗方式、麻醉及围术期处理、术后管理及随访、经济效益学分析5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并给出111条具体的推荐建议,并按GRADE法给出了推荐强度及证据级别。笔者对该指南中涉及的新观点或推荐意见、以及与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密切相关点作一解读,以期读者更好的理解该指南。

    • >专题研究
    • 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2018, 27(12):1511-15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3

      摘要 (497) HTML (1323) PDF 1.05 M (1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明治疗不同CEAP分级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40例CEAP分级C0~C3未行手术的下肢CVD反流性病变患者与240例CEAP分级C4~C6行大隐静脉剥离术后的下肢CVD反流性病变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口服地奥司明+弹力袜加压)与对照组(单纯弹力袜加压),检测患者试验前后下肢腿围与其他主观症状,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
      结果:480例患者中,完成24周统计者438例,脱落42例(8.75%)。未行手术的C0~C3 CVD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4、12、24周患肢的脚踝周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但试验组在治疗12、24周患肢的脚踝周径减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24周的沉重感以及腿部肿胀感缓解方面优于保守治疗对照组(均P<0.05)。经手术治疗的C4~C6 CVD患者中,试验组治疗4、12、24周,对照组治疗12、24周患肢的脚踝周径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试验组小腿周径减小程度在12、24周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24周的沉重感以及腿部肿胀感缓解方面优于保守治疗对照组(均P<0.05)。试验过程中,7例(1.60%)发生胃肠道反应,均能耐受并未致停止用药;所有患者生化指标均正常。
      结论:地奥司明能够有效减轻各级下肢CVD患者的水肿和缓解相关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建议作为下肢CVD全程治疗的基础用药,且至少服用3~6个月。

    • 布加综合征腔内治疗再干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8, 27(12):1517-15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4

      摘要 (443) HTML (976) PDF 2.77 M (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腔内治疗再干预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81例接受了2次及以上的腔内治疗的BCS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81例患者中,下腔静脉单纯隔膜型3例(3.70%)(病变长度≤5 mm),下腔静脉短段闭塞型
      46例(56.79%)(病变长度>1~<5 cm),下腔静脉长段闭塞型17例(20.99%)(病变长度≥5 cm),下腔静脉闭塞并发下腔静脉血栓15例(18.52%);51例接受2次腔内治疗,21例接受3次腔内治疗,8例接受4次腔内治疗,1例接受8次腔内治疗。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心包填塞,无下腔静脉破裂出血导致胸腔出血和腹腔出血的发生,无肺栓塞的发生,所有患者顺利出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度是再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弹性回缩、无合适支架使用、病因的持续存在是再干预的主要原因。
      结论:病变长度>1 cm的下腔静脉短段闭塞、长段闭塞或并发血栓形成等类型的BCS患者接受多次腔内治疗难以避免。定期的随诊,及时再干预是防止症状复发的有效措施。

    • 吸栓后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对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比较

      2018, 27(12):1525-15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5

      摘要 (358) HTML (1121) PDF 1.04 M (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吸栓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对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1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资料,其中60例先吸栓再导管溶栓治疗(吸栓后溶栓组),61例直接行导管溶栓治疗(单纯溶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单纯溶栓组比较,吸栓后溶栓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6.2 d vs. 10.5 d,P<0.05),尿激酶平均用量明显减少(170万U vs. 290万U,P<0.05);吸栓后溶栓组与单纯溶栓组术后1周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45.9%与91.67%、88.52%,术后2周分别为83.33%、62.3%与96.72%,91.81%,吸栓后溶栓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溶栓组(均P<0.05),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膝下15 cm处健患肢周径差降低程度、静脉通畅率、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率以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与单纯导管溶栓相比较,吸栓后溶栓能明显缩短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尿激酶用量,提高治愈率,但中长期疗效差异不大。

    •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2018, 27(12):1531-15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6

      摘要 (624) HTML (1155) PDF 1.04 M (10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与血小板(PLT)计数、凝血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潜在相关关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8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入院初次血液学检查结果,比较不同特征患者外周血EOS绝对计数、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III活性(AT-III)、CRP的变化,并分析EOS绝对计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不同性别、不同DVT分型、不同分期患者的外周血EOS绝对计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混合型患者高于周围型患者,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高于急性期患者(均P<0.05);所有其他指标也均在部分特征分组中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EOS绝对计数与PLT计数、PT、INR、APTT、D-D、CRP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随着患者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均P<0.05)。
      结论:EOS可通过多条途径激活和促进凝血,同时影响抗凝系统,最终导致血栓形成。不同类型VTE患者外周血EOS水平存在差异,EOS绝对计数与PLT、凝血功能指标、CRP表现出潜在的相关性,提示外周血EOS在VTE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18, 27(12):1539-154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7

      摘要 (282) HTML (1171) PDF 1.07 M (9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TEVAR)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19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标准诊断急性肾损伤。
      结果:193例患者中,36例(18.7%)发生TEVAR后急性肾损伤。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术中造影剂用量、肾动脉累及范围与TEVAR后急性肾损伤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OR=4.458,95% CI=1.176~16.897,P=0.028);入院收缩压(OR=1.036,95% CI=1.011~1.063,P<0.01);造影剂用量(OR=1.025,95% CI=1.012~1.038,P<0.01);肾动脉受累情况(OR=3.130,95% CI=1.222~8.017,P=0.017)是TEVAR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结果分析显示,急性肾损伤患者早期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急性肾损伤患者(22.6% vs. 6.3%,χ2=8.00,P<0.005),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与无糖尿病病史患者(P<0.05)。
      结论:入院收缩压水平、糖尿病病史、术中造影剂用量、双肾动脉受累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密切相关。TEVAR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早期病死率明显增加,同时糖尿病病史对于术后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 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及伤口处理:附16例分析

      2018, 27(12):1546-15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8

      摘要 (285) HTML (1434) PDF 1.20 M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的手术方式,以及评估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装置在治疗感染伤口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16例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患者术中破损动脉直接缝合破口5例,自体静脉修补6例,自体静脉置换3例,2例行动脉瘤切除局部旷置。患者手术伤口术后均经VAC装置引流治疗;伤口二期直接缝合12例,行皮瓣移植4例,伤口愈合时间平均34.2 d。术后13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除1例伤口再次破溃接受清创治疗之外,其余12例患者伤口均无再次感染或破溃,所有随访患者动脉瘤均未复发。
      结论: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应尽早手术清创治疗;VAC装置治疗感染性伤口安全、有效。

    • 胰十二指肠动脉瘤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

      2018, 27(12):1551-155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09

      摘要 (709) HTML (1042) PDF 1.57 M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动脉瘤(PDAA)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的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DA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未出血被偶然发现,
      6例均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或闭塞,所有患者行腔内动脉瘤栓塞治疗。
      结果:6例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年龄42~81岁,平均59.8岁;瘤径8~21 mm,平均14.6 mm;2例为真性动脉瘤,4例为假性动脉瘤;4例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后动脉,2例位于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5例患者有腹腔干动脉狭窄,狭窄率68%~92%,平均81%,1例完全闭塞。6例患者均行PDAA弹簧圈栓塞术,腹腔干动脉狭窄均未处理,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76.7±13.5)min;4例破裂患者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未破裂动脉瘤栓塞后瘤体消失,术后患者住院时间7~13 d,平均(10±2.3)d。随访9~15个月,未出现动脉瘤复发及内脏缺血表现。
      结论:PDAA合并腹腔干动脉狭窄单独行动脉瘤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腹腔干动脉狭窄不处理并未出现内脏缺血表现,也未增加动脉瘤复发的风险。

    • 颈动脉转流管在复杂颈动脉体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2018, 27(12):1556-156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0

      摘要 (866) HTML (915) PDF 1.05 M (1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复杂颈动脉体瘤(CBT)手术过程中应用转流管的安全性及时机选择。
      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2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Shamblin II、III型CBT共8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应用转流管(转流管组),另52例未应用转流管(非转流管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转流管组中Shamblin III型患者比例明显多于非转流管组(P<0.05),其他术前一般资料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转流管组33例均行颈内动脉重建,大隐静脉补片修补9例,因破裂严重行端端吻合重建共24例;非转流管组52例患者中,2例行颈内动脉重建同时颈外动脉结扎, 14例行单纯颈外动脉结扎,6例行颈外动脉重建。转流管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短期神经并发症发生率较非转流管组明显增加(均P<0.05),但两组在术后动脉狭窄发生率、长期神经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复杂Shamblin II、III型CBT术中采用颈动脉转流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不会增加术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对长期神经损伤无明显影响。如出现颈动脉破裂可以尽快应用转流管维持颅内血流,可能有助于减少相对的出血及手术时间,同时减少神经不可逆损伤的发生。

    • >基础研究
    • 静脉指纹分子EphB4在移植静脉适应动脉血流环境中的调控机制

      2018, 27(12):1563-156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12.011

      摘要 (235) HTML (1038) PDF 1.52 M (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EphB4在移植静脉适应动脉血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方法:静脉移植重建动脉模型采用将供体大鼠上腔静脉端端吻合移植到受体大鼠腹主动脉的方式构建,实验分为单纯模型组(供体、受体均为野生型大鼠)、EphB4增强组(供体、受体均为野生型大鼠,移植静脉外膜以EphB4的配体ephrinB2持续刺激)、EphB4减弱组(供体EphB4+/-型转基因大鼠,受体为野生型大鼠),各组分别在建模后1、4周取移植静脉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离并培养野生型及EphB4+/-型大鼠静脉内皮细胞,比较两种细胞在相同浓度ephrinB2刺激下,EphB4膜受体(EphBR)及下游传导通路ERK1/2的磷酸化程度及细胞迁移能力。
      结果:与大鼠正常上腔静脉比较,各实验组移植静脉的内膜+中膜厚度、平滑肌肌动蛋白、胶原纤维含量均明显并逐渐增加(均P<0.05);建模后1周,以上指标的增加程度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建模后4周,EphB4增强组以上指标的增加程度均明显低于另两组(均P<0.05)。相同浓度ephrinB2刺激下,EphB4+/-型大鼠静脉内皮细胞的EphBR与ERK1/2磷酸化程度、EphB4 mRNA转录活性、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野生型大鼠内皮细胞(均P<0.05)。
      结论:静脉分子指纹EphB4的表达量可能对移植静脉重塑的走向起关键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ERK1/2途径影响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 血糖及血脂与腹主动脉瘤腔内血栓的关系

      2018, 27(12):1570-15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2

      摘要 (263) HTML (1138) PDF 1.05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血脂及其他临床因素与腹主动脉瘤(AAA)腔内血栓(ILT)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1例AAA患者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AAA中ILT的相关因素。
      结果:151例AAA患者中,有ILT者132例,无ILT者19例。与非ILT组比较,ILT组的男性患者比例及周围动脉疾病患者比例增高,以及甘油三酯(TG)、肌酐(Cr)、D-二聚体(D-D)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ILT厚度方面,男性患者ILT厚度明显高于女性,有糖尿病(DM)患者ILT厚度小于无DM患者(均P<0.05);按ILT厚度分组比较显示,薄ILT组AAA瘤径明显小于厚ILT组,DM患者比例及空腹血糖(FBG)浓度高于厚ILT组,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D水平则低于厚ILT组(均P<0.05)。相关分析提示,ILT厚度与TC(r=0.206,P=0.018)及LDL-C(r=0.227,P=0.009)均呈正相关。
      结论:血脂是ILT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血糖及DM对ILT的影响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 HMGB1与RAGE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肺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8, 27(12):1577-15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3

      摘要 (295) HTML (837) PDF 1.28 M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水平与继发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经全主动脉CTA以及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AAD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静态吸氧状态下氧合指数(PaO2/FiO2)大小将患者分为肺损伤组(21例)与非肺损伤组(35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为对照组。AAD患者入院后每4 小时抽血次,对照组受试者仅抽取1次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RAGE水平,同时检测PaO2、计算PaO2/FiO2。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AAD患者入院后24 h的HMGB1、RAG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两者在肺损伤组均明显高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两组AAD患者入院后HMGB1、RAGE水平不断上升,而PaO2/FiO2逐渐降低,并均入院后48~60 h达到峰值,肺损伤组的3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非肺损伤组(均P<0.05);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HMGB1、RAGE水平达到峰值后下降,PaO2/FiO2逐渐回升。AAD患者中,HMGB1与RAGE水平与PaO2/FiO2均呈明显负相关(r=-0.940、
      -0.794)。
      结论:HMGB1/RAGE信号通路可能在AAD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HMGB1、RAGE水平的升高,肺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监测HMGB1、RAGE水平可以对AAD并发肺损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对HMGB1/RAGE信号通路深入研究可能会为AAD肺损伤的干预提供靶点。

    • >临床研究
    • 腔镜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运用

      2018, 27(12):1583-158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4

      摘要 (412) HTML (1062) PDF 1.51 M (9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经颈部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腔镜UMLND治疗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21~73岁,平均(45±18)岁。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央区清扫术及侧颈清扫术在直视或腔镜辅助下完成,UMLND在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下完成。
      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转移淋巴结粘连无名静脉在腔镜下无法安全分离而中转开胸手术。腔镜辅助UMLND平均手术时间为(58.7±12.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
      9.6)d。UMLND平均获取淋巴结数目为(8.4±3.3)枚,平均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5±2.6)枚。无UMLND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7)个月,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平均浓度(1.85±2.21)ng/mL,所有病例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
      结论:经颈部腔镜辅助或腔镜辅助联合胸腔镜行UMLND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安全可靠,手术清扫彻底,微创美容效果明显,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管导向淋巴清扫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8, 27(12):1589-15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5

      摘要 (296) HTML (859) PDF 1.09 M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导向淋巴清扫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术中行血管导向淋巴清扫术(观察组),42例行常规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KLK7)和E-钙黏蛋白(E-cad)检测,以及通过外周血与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CEA)与细胞角蛋白19(CK-19)的mRNA检测血液与腹腔微转移。
      结果:两组术后淋巴结清扫数、切缘与肿瘤距离、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血清MMP-2、MMP-9、VEGF和KLK7均明显降低,E-cad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术后MMP-9、VEGF和KLK7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血液和腹腔微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观察组血液和腹腔微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的总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采用血管导向淋巴清扫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并能通过减少微转移风险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 >文献综述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血管重塑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2018, 27(12):1597-160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6

      摘要 (310) HTML (1017) PDF 484.23 K (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VVs)可表现为静脉迂曲扩张、肢体沉重及肿胀,随病情发展可发生皮肤改变和难愈性溃疡等。PVVs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尽管最常见的原因是瓣膜功能不全和静脉高压,但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项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近年来,血管重塑作为PVVs触发因素的观点逐渐得到认可,笔者对PVVs血管重塑相关的基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肛瘘诊疗新进展及实用性探讨

      2018, 27(12):1603-16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7

      摘要 (942) HTML (1396) PDF 1.06 M (1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肛瘘是常见的肛周疾病之一。如何在降低复发率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之间寻找平衡,提高肛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肛瘘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括约肌间瘘道结扎联合肛瘘栓(LIFT-plug)多有报道;生物材料的使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VAAFT)、激光融合技术的运用及自体注射等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技术的改良并展示出其优势性;借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直肠内超声(EUS)、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手段诊断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施行肛瘘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为未来肛瘘临床诊疗的发展趋势。笔者就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3D-CTA在破裂动脉瘤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

      2018, 27(12):1609-16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8

      摘要 (404) HTML (898) PDF 1.28 M (7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3D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3D-CTA)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6月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了3D-CTA检查、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并对47例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评价。
      结果: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经DSA检查共发现51处动脉瘤,其中破裂出血47个,4个未破裂;3D-CTA检查共计发现动脉瘤48个,其中对大脑中动脉瘤、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瘤、A1~A3段动脉瘤、椎动脉动脉瘤的检出率与DSA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均达到100%;漏诊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床突段动脉瘤各1个,与DSA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4%、93.33%、66.67%;3D-CTA诊断动脉瘤的结果与DSA的结果整体符合率为94.12%;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进行动脉瘤栓塞效果评价,其中达到0级标准43个、达到1级标准8个;出现脑梗死2例,术中破裂出血2例;术后28 d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RS分级情况良好,术后28 d及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2.34%、85.11%。
      结论:3D-CTA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断中与DSA具有极高的符合率,因其具有检测时间短、无创等优势,在临床指导动脉瘤诊断及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复合手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

      2018, 27(12):1614-16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19

      摘要 (253) HTML (667) PDF 1.42 M (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3月应用复合手术治疗的9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中位年龄58岁。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随访,记录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大脑血流MR灌注(PWI)指标(CBF、TTP、MTT)变化。
      结果:9名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技术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围手术期无新发脑卒中,无死亡患者;术后2例(22.2%)出现高灌注表现,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PWI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9名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1例患者靶血管6个月时出现再闭塞,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发,保守治疗后症状稍缓解;余8例病情均好转, mRS评分较术前改善均≥1分;术后3、6个月再闭塞率为0%、11.1%,提示总体通畅良好。
      结论:复合手术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替代方案,其安全有效,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 P53、bcl-2及c-erbB-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2018, 27(12):1619-16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20

      摘要 (357) HTML (646) PDF 1.06 M (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内P53、bcl-2及c-erbB-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53、bcl-2及c-erbB-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乳腺癌组患者P53、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P53、c-erbB-2及bcl-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乳腺癌患者P53、bcl-2及c-erbB-2阳性表达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是影响P53、bcl-2及c-erbB-2阳性表达的因素。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内P53、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bcl-2阳性表达率较低,且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有关。

    • >病案报告
    • 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大量乳糜漏1例

      2018, 27(12):1624-16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8.12.021

      摘要 (616) HTML (685) PDF 1.57 M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