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创新性桥梁合拢理论对改变胰腺良性病外科手术方法的推动

      2018, 27(3):263-26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1

      摘要 (181) HTML (1029) PDF 1.75 M (1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腺良性肿瘤较为常见,多数需手术治疗,剜除或局部切除是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但当病变体积稍大、与主胰管距离过近或术中损伤主胰管时,众多临床指南推荐节段性切除、胰肠吻合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述方法对于胰腺良性疾病而言,目的性创伤较大,胰腺切除较多,正常生理解剖被迫改变。笔者应用创新性桥梁合拢理论进行胰腺良性疾病新术式的临床探索性研究,手术方式主要以主胰管架桥修复和选择胰腺端端对吻重建术为基础,对良性疾病切除后缺损的胰腺进行整形修复术,还原正常解剖。初步临床结果较好地证实了该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望纠正主胰管无法重建的传统错误认知,彻底改变胰腺良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的方法。

    •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2018, 27(3):269-28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2

      摘要 (151) HTML (1061) PDF 1.84 M (10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切除率低、预后差,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下降,但其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疗效仍不尽人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历了原形的出现、日臻完善和标准化模式3个阶段,这期间许多学者对手术进行了探索。近年来,对于胰腺癌规范化淋巴结清扫已形成共识,提倡在临床研究前提下争取R0切除的扩大淋巴结清扫,能提高手术切除率的联合静脉切除已为外科医生普遍接受,联合动脉切除多数持否定态度,对于有远处转移的少数病例,经过选择可行联合脏器切除。新辅助治疗已成当下热点,但其适应症与具体的治疗方案尚无一致的意见。胰腺癌分子病理分型标志着人们对这种高度异质性肿瘤的深入认识,将为根本改善胰腺癌的治疗现状带来希望。本文就胰腺癌外科治疗的历史和现状作一概述。

    • >专题研究
    • 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单中心66例报告

      2018, 27(3):284-28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3

      摘要 (448) HTML (880) PDF 1.03 M (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1月—2016年12月间66例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施行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岛素瘤3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6例,浆液性囊腺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副神经节瘤和黏液性囊腺瘤各1例;肿瘤局部切除术34例,中段胰腺切除术10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3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63.6±77.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34.4±242.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1.3±8.1)d。总体腹部并发症、残胰生化漏、B/C级胰瘘、腹腔内感染、胃排空延迟和腹腔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6.4%、15.2%、10.6%、6.1%、3.0%和1.5%。无再手术和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平均随访(47.2±25.6)个月,新发糖尿病和需胰酶替代治疗发生率分别为3.1%(排除34例胰岛素瘤患者)和1.5%,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保留器官的胰腺切除术能最大程度保留胰腺实质和周围脏器,避免胰腺的内外分泌或脾脏功能的过度丧失,可作为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8, 27(3):289-29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4

      摘要 (118) HTML (877) PDF 1.04 M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行根治性PD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ERAS措施,记录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再入院情况等。 结果: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行常规尿管拔除,2例因前列腺增生再次留置,22例(52.4%)患者下床活动,10例(23.8%)达预定活动标准;术后第2天,常规拔除胃管,5例因发生胃排空延迟重新留置胃管,30例(71.4%)耐受流质饮食;术后第3天,35例(83.3%)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4天,33例(78.6%)固体饮食。术后胰瘘3例,胆汁漏1例,出血1例,腹腔积液3例,胃排空延迟4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0%,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10(8~35)d。术后30 d再入院3例(7.1%),其中胃功能不全1例,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 结论:ERAS理念在PD围手术期的应用安全可行,能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胰瘘的影响及预测因素分析

      2018, 27(3):294-30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5

      摘要 (127) HTML (983) PDF 1.10 M (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早期胰瘘的影响及预测因素,以指导术后更早拔除腹腔引流管,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回顾西南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30例PD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统计法分析以及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术后早期胰瘘的影响因素及因素的预测价值。 结果:43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早期胰瘘116例(26.9%),此外,在未发生术后早期胰瘘的患者中,术后5 d内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胰瘘、腹腔感染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5 d后拔管患者(3.1% vs. 12.1%、9.2% vs. 20.3%、24.5% vs. 42.0%,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DFA1)与术后第1天血清淀粉酶水平(SA1)为术后早期胰瘘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0、1.004,95% CI=1.000~1.001、1.001~1.006,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DFA1预测PD术后早期胰瘘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明显大于SA1(0.745),DFA1 ≥494.75 IU/L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80.8%、62.7%、96.5%。 结论:DFA1是PD后早期胰瘘重要的影响与预测因素,对于DFA1<494.75 IU/L的患者,可于术后第3天安全拔除腹腔引流管,并对患者实施快速康复策略。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诊治分析

      2018, 27(3):303-309.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6

      摘要 (297) HTML (855) PDF 1.26 M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相关诊治。 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8年1月收治PD术后出现胰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 结果:共纳入6例PD术后出现胰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其中原发疾病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慢性胰腺炎2例,壶腹部癌1例;初次手术胰肠套入式吻合5例,胰胃吻合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生化漏及B级胰瘘各1例,延迟胃排空障碍1例。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无明显诱因的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均通过MRCP和/或CT诊断为胰肠吻合口狭窄,诊断距PD术后的中位时间为54(15~84)个月。诊断后,5例患者行胰肠吻合口重建手术,其中2例术后分别随访6、8个月无特殊不适,其余3例随访6~39个月后再发胰腺炎且反复发作,但发作次数、症状较术前稍有好转; 1例患者因拒绝手术予以内科治疗,目前仍有反复发作胰腺炎。 结论:胰肠吻合口狭窄是PD术后较少见并发症之一,狭窄部位多位于胰管开口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为慢性胰腺炎、胰瘘、腹腔感染和胰胃吻合。其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胰腺炎为主,胰肠吻合口重建是较常用且安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仍有较高胰腺炎复发率。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临床分析

      2018, 27(3):310-31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7

      摘要 (133) HTML (1368) PDF 1.08 M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的诊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1月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例pNET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3岁;均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5例无功能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食欲不振、消瘦,3例功能性肿瘤以低血糖反应或高血糖为主要表现;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行胰体尾联合切除术,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胰腺空肠吻合术。8例随访30~66个月,7例存活,1例死亡。 结论: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确定合理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 27(3):315-32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8

      摘要 (168) HTML (944) PDF 1.23 M (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例PNENs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PNENs 5例中,男2例,女性3例;均行B超及CT检查,1例患者行PET-CT;年龄48~75岁;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仅行穿刺活检。病理(根据2010年WHO分期)结果为G1期2例,G2期1例,G3期2例。5例均随访,1例术后12个月因肝转移死亡,其余均恢复良好。 结论:PNENs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 >基础研究
    • 下调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2018, 27(3):321-32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09

      摘要 (143) HTML (934) PDF 1.16 M (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下调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2(GPSM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构建GPSM2低表达的胰腺癌MIA-PaCa-2细胞并鉴定;将16只裸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GPSM2低表达与自然表达的MIA-PaCa-2细胞构建荷瘤模型,两组中分别一半注射吉西他滨 (100 mg/kg),一半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次/周,共注射4周),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并于末次注射后第3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 结果:成功构建GPSM2表达下调的MIA-PaCa-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与体积大小的趋势均表现为GPSM2自然表达+生理盐水组>GPSM2自然表达+吉西他滨组>GPSM2低表达+生理盐水组>GPSM2低表达+吉西他滨组。析因设计分析结果显示,单独吉西他滨或单独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抑制裸鼠瘤体生长的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吉西他滨联合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抑制裸鼠瘤体生长的交互效应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3);但吉西他滨联合下调GPSM2基因表达对于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单独吉西他滨或单独下调GPSM2基因表达的单独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3)。 结论:下调GPSM2基因表达是否有增强胰腺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尚不确定,但下调GPSM2基因表达的同时予以化疗对胰腺癌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两者单独作用。

    • 长链非编码RNA BCAR4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2018, 27(3):328-33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0

      摘要 (141) HTML (850) PDF 1.24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BCAR4(LncRNA BCAR4)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系(AsPC-1、HPAC、BxPC-3、Panc-1)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中LncRNA BCAR4的表达。将胰腺癌AsPC-1细胞分别转染BCAR4 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siRNA序列,以无转染的AsPC-1细胞为空白对照,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TOR与P70S6K及磷酸化mTOR(p-mTOR)与磷酸化P70S6K(p-P70S6K)蛋白的表达。结果: LncRNA BCAR4在各胰腺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均P<0.05);AsPC-1细胞转染BCAR4 siRNA后表现为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mTOR及p-P70S6K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LncRNA BCAR4在胰腺癌细胞中表达升高,LncRNA BCAR4的高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机制可能与LncRNA BCAR4上调mTOR/P70S6K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 >临床研究
    • 循PCD引流管路径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

      2018, 27(3):335-342.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1

      摘要 (132) HTML (918) PDF 1.76 M (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23例经PCD引流的感染期SAP患者出现引流不畅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循PCD引流管路径作一约2 cm微小切口,用取石钳取出浅层部分胰腺坏死组织,深在部分坏死组织联合经皮肾镜直视下用网篮取出,在残腔的高、低位分别置入冲洗管及双套管,从腹壁相应较簿的位置戳孔引出并固定,原PCD引流管管口予以关闭。术后用生理盐水自冲洗管冲洗脓腔,双套管负压状态下作持续负压吸引将残余坏死组织逐步清除干净。监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出入量差)、体温、白细胞(WBC)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残余情况。 结果:23例感染期SAP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感染中毒症状均改善,术后30 d内引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多(均P<0.05),感染指标(体温、WBC数、PCT、CRP)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显示胰周坏死组及积液基本消失,其中5例术后2周出现冲洗管堵塞需换管继续冲洗引流,所有患者未出现腹腔出血、肠漏、穿孔等并发症,无需行二次微创手术干预或开腹手术处理,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 结论: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在治疗SAP感染性坏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与耐碳青霉烯肠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2018, 27(3):343-348.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2

      摘要 (311) HTML (751) PDF 537.94 K (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外科治疗策略与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感染情况。 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7年9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18例IPN患者资料,并重点对CRE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全组118例IPN患者(3例未行外科治疗)外科干预总次数为328次,平均2.77次/例,病死率20.3%(24/118),其中出现血流感染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患者[(39.5%(17/43)vs. 9.0%(7/75),P<0.001]。31例(26.3%)CRE感染的IPN患者外科干预总次数为100次,平均3.22次/例,其中27例采取升阶梯治疗策略,4例采取降阶梯治疗策略,病死率为32.3%(10/31)。与较非CRE感染的IPN患者比较,CRE感染的IPN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升高、病死率增加、ICU住院时间延长(均P<0.05)。此外,8年间IPN患者病死率逐渐下降,但CRE感染的比例近4年明显升高。 结论:IPN目前仍主要依靠外科治疗;CRE感染已成为IPN的主流病原菌,且与危重症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升阶梯治疗策略正成为CRE感染IPN的主流外科治疗策略。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探讨

      2018, 27(3):349-354.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3

      摘要 (129) HTML (1044) PDF 459.82 K (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选择。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ABP患者,其中47例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总管探查术之前行保守治疗,49例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镇痛药使用例数(19例vs. 9例)、平均手术时间(1.9 h vs. 1.6 h)、平均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2.6 d vs. 1.9 d)、术后切口感染例数(7例vs. 1例)、中转开腹手术例数 (6例vs. 1例)、平均术后引流量(56.9 mL vs. 32.4 mL)与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2 d vs. 4.5 d)均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81.6% vs. 95.7%)明显升高(均P<0.05)。随访期9~39个月,两组均无ABP复发。 结论:ABP先行积极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缓解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安全可行的特点,推荐临床应用。

    • >文献综述
    • 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8, 27(3):355-36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4

      摘要 (104) HTML (989) PDF 1.06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致死率近乎持平。如何提高胰腺癌早期确诊率和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患者的筛选、治疗效果评估和监测术后复发的作用正在不断扩大。笔者通过回顾胰腺癌血清和胰液等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作用。

    • 自噬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2018, 27(3):362-36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5

      摘要 (141) HTML (898) PDF 1.01 M (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胰腺炎(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所以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研究显示,自噬在AP的发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中胰蛋白酶原的激活以及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进一步加剧。笔者就自噬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在AP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生物碱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018, 27(3):367-373.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6

      摘要 (107) HTML (887) PDF 1.09 M (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多类生物碱可以对AP,尤其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发挥作用。生物碱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广,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笔者就目前已知的几类生物碱对AP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简要论著
    • 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胰岛素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8, 27(3):374-377.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7

      摘要 (93) HTML (556) PDF 777.65 K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胰岛素瘤的误诊原因、鉴别诊断要点和诊治要点。 方法:回顾分析3例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的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过程等资料。 结果:3例患者均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起病,表现为意识模糊、端坐发呆或胡言乱语,1例患者发作时伴大小便失禁,均可自行缓解;因缺乏常见的低血糖表现,都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误诊为其它发作性疾病而首诊于神经内科;3例患者发作时血糖均<1.8 mmol/L,腹部CT或MRI提示胰岛素瘤可能,经手术治疗后病理学确诊;术后追踪患者未再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 结论:胰岛素瘤可以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引起误诊。

    • 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2018, 27(3):377-381.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8

      摘要 (108) HTML (592) PDF 1.03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S-Amy)、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AP患者(AP组)与9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以及不同病情AP患者间S-Amy、CRP、PCT、TAP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S-Amy、CRP、PCT、TAP单独与联合检测对AP的诊断能力。 结果:S-Amy、CRP、PCT、TAP水平在AP组均高于对照组,在重症患者(SAP)均高于轻症患者(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项联合检测诊断AP的灵敏度为97.28%、特异度为84.13%、漏诊率为2.72%、误诊率为15.87、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905。 结论:S-Amy、CRP、PCT与尿TAP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AP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参考。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8, 27(3):382-386.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19

      摘要 (613) HTML (624) PDF 1.01 M (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对围术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6月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80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置管引流和切口感染等临床资料。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水(MDA)平,用酶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切口感染率降低(均P<0.05),但置管引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两组血浆SOD、MDA水平及血清TNF-α、IL-6、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血浆SOD水平低于手术前,MDA水平高于手术前(P<0.05),但腹腔镜组血浆SOD降低程度和MDA升高程度均小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手术前,但腹腔镜组以上炎症因子的升高程度均小于开腹组(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影响小,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 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2018, 27(3):387-390. doi: 10.3978/j.issn.1005-6947.2018.03.020

      摘要 (185) HTML (542) PDF 393.33 K (5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颈肩技术在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行前入路腹股沟疝U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方法组110例(传统组),颈肩组95例(颈肩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有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大出血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颈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传统组[(53.84±10.64)min vs. (58.52±10.15)min,(6.34±3.02)mL vs. (7.60±2.90)mL,均P<0.05]。颈肩组术后复发3例(3.2%),术后血肿6例(6.3%),切口感染2例(2.1%),慢性疼痛9例(9.5%),尿潴留3例(3.2%);传统组术后复发7例(6.4%),术后血肿11例(10.0%),切口感染4例(3.6%),慢性疼痛15例(13.6%),尿潴留5例(4.5%);两组间术后复发率、术后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应用颈肩技术可缩短前入路U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腹股沟疝前入路中较安全实用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