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28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研究新进展

      2019, 28(7):773-7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1

      摘要 (597) HTML (705) PDF 1.07 M (9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是影响受者预后的重要原因。研究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因素,降低复发率是提升受者生存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移植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发现受者选择标准、降期治疗、生物标志物、术中出血量、供肝缺血时间、免疫抑制剂方案、全身辅助治疗等因素可影响复发。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术:回顾与展望

      2019, 28(7):779-7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2

      摘要 (634) HTML (646) PDF 1.13 M (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普及,腹腔镜肝切除在肝脏良恶性疾病的治疗中已逐渐成为主流。全腔镜下活体供肝切取是最具吸引力也最具争议的应用之一,供者安全和受者移植后疗效是争议的主要焦点。自2002年首例全腹腔镜供肝切取报道以来,目前在部分移植中心,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已得到广泛应用。从早期的左肝、左外移植物到更复杂的右半肝移植物,从作为过渡形式的手辅助腹腔镜供肝切取到全腹腔镜供肝切取,目前全腹腔镜供肝切取已日臻成熟。笔者对腹腔镜供肝切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基于个人经验对其技术细节进行了简要分析。

    • >指南解读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解读

      2019, 28(7):785-78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3

      摘要 (442) HTML (638) PDF 1.02 M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我国发病率仍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肿瘤相关死亡第2位。根据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在2011年版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肝细胞癌诊疗进展,卫计委更新相关建议,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笔者从肝细胞癌的筛查、诊断、分期和治疗等方面对该规范的诊疗要点和更新进行解读。

    • >专题研究
    • 以坏死并血管侵犯为关键要素的肝细胞癌T“N”M分期系统的建立及其准确性初步评估

      2019, 28(7):790-7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4

      摘要 (671) HTML (956) PDF 1.79 M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肝细胞癌(肝癌)关键预后因素尝试建立新的肝细胞癌临床分期系统。
      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癌组织标本338例,检测肿瘤坏死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率;检索的相关文献,分析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基于湘雅医院236例肝癌患者随访生存数据,以肿瘤坏死与血管侵犯为变量对肝癌患者复发与生存率进行分析;将肿瘤坏死是否并血管侵犯为要素整合入AJCC第8版肝癌TNM分期系统中,构建T(肿瘤)“N”(坏死+血管侵犯)M(转移)肝癌分期系统,用生存分析比较T“N”M分期与第8版TNM分期的预后判断效力。
      结果: 两组队列中,肿瘤坏死发生率分别为75.4%(177/236)、61/102(59.8%),微血管侵犯检出率分别为71.6%(169/236)、86.2%(88/102),而文献报道肝癌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仅为0.8%~8.33%。坏死和血管侵犯联合预测复发及1、3、5年整体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834、0.748、0.721。T“N”M分期系统能够清晰区分Ia和Ib、IIIa和IIIc期肝癌患者预后差异。T“N”M分期系统5年生存率的C指数(0.672)和线性趋势χ2检验值(0.732)高于第8版TNM分期系统对应值(0.537和0.626),而AIC值(1 798.142)则小于TNM分期系统对应值(1 806.256)。
      结论: 所建立的T“N”M分期系统是一个基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简单有效的分期系统,可弥补TNM分期系统N分期预测效能的不足,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 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9, 28(7):798-8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5

      摘要 (561) HTML (549) PDF 933.99 K (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阿帕替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搜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TACE(试验组)与单独TACE(对照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3月。提取文献资料并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随机对照研究,共486例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43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OR=2.88,95% CI=1.80~4.62,P<0.000 1;疾病控制率:OR=3.29,95% CI=1.96~5.53,P<0.000 01)与远期疗效(6个月生存率:OR=2.89,95% CI=1.74~4.80,P<0.000 1;12个月生存率:OR=2.37,95% CI=1.46~3.83,P=0.000 5;24个月生存率:OR=2.67,95% CI=1.41~5.04,P=0.002)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高血压等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独TACE治疗,但相关的副反应可能影响适用范围和患者生活质量。 

    •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比较

      2019, 28(7):809-8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6

      摘要 (742) HTML (712) PDF 1.13 M (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比较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治疗BCLC-A期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脏外科313例BCLC-A期HCC行首次肝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腔镜组),211例行开腹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肿瘤特征和患者基本情况、切除方式等基线资料对病例进行1:1的倾向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匹配后平衡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584),匹配后每组患者86例。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肿瘤分化等级、微血管侵犯、切缘阳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前者的术中出血量
      (100 mL vs. 200 mL)、术中需要输血患者比例(4.7% vs.16.3%)、手术时间(160 min vs. 200 min)、术后住院时间(9 d vs. 12 d)、并发症发生率(5.8% vs. 16.3%)均较后者明显减少(均P<0.05),两者总体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863、P=0.789)。
      结论: 对于BCLC-A期HCC,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的疗效相似,但前者有更好的围手术期安全性。

    •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 28(7):815-82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7

      摘要 (572) HTML (683) PDF 1.06 M (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切除术中采用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与半入肝血流阻断法(HHO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141例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术中采用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Pringle组),70例采用HHO法阻断入肝血流(HH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HHO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ringle组(P=0.001),但其他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输血比率、肝实质切除范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病理方面,两组除脉管癌栓比例有统计学差异外(P=0.02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实质大范围切除患者的分层分析中,HHO组手术时间均明显长于Pringle组(均P<0.05);HHO组术后多数肝功能指标优于Pringle组,但仅在肝炎患者中术后第7天白蛋白(ALB)水平及肝实质大范围切除患者中术后第7天ALB、术后第5天谷草转氨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项肝功能指标及其他临床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HCC肝切除术中,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法均是安全有效的,但合并肝炎、肝硬化或肝实质大范围切除的患者,推荐采用HHO法行入肝血流阻断。

    • Ki-67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9, 28(7):825-8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8

      摘要 (390) HTML (753) PDF 1.93 M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Ki-67表达与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150例行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在术后2个月内行预防性TAC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肝癌组织病理Ki-67评分分为为低表达组(Ki-67评分≤20%,44例)和高表达组(Ki-67评分>20%,106例);分析Ki-67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与生存的关系。
      结果:高表达组肿瘤多发、肿瘤包膜不完整及合并微血管癌栓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Ki-67高表达与肿瘤多发、肿瘤直径大为影响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i-67高表达与肿瘤多发、肿瘤直径大、肿瘤包膜不完整、合并微血管癌栓为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表达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57.9% vs. 37.7%,χ2=6.777,P<0.05),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45.6% vs. 75.9%,χ2=8.447,P<0.05)。
      结论:Ki-67的表达量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高表达者预后不良。

    • 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在肝门区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 28(7):833-8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09

      摘要 (438) HTML (523) PDF 1.87 M (6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肝门区肿瘤外科治疗中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7例肝门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肝门区肿瘤切除术,术中研究组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吻合术。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肝功能指标及生存率差异。
      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48 h主要肝功能指标、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53% vs. 54.17%,P<0.05);两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肝门区肿瘤手术治疗中采用肝圆韧带间置肠肝吻合术能够获得与常规吻合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并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推荐临床使用。

    • >基础研究
    • 肝细胞癌中miR-942-5p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恶性特征及不良预后的关系

      2019, 28(7):840-84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0

      摘要 (489) HTML (614) PDF 1.70 M (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
      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 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
      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 长链非编码RNA MIF-AS1在肝癌中表达及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系

      2019, 28(7):848-8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1

      摘要 (483) HTML (510) PDF 1.60 M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F-AS1(lncRNA MIF-AS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lncRNA MIF-AS1在94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以及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与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将肝癌细胞分别转染lncRNA MIF-AS1干扰序列(沉默组)、lncRNA MIF-AS1模拟物(过表达组)、阴性对照组序列(对照组)后,观察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lncRNA MIF-AS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均P<0.05)。lncRNA MIF-AS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门静脉微癌栓、TNM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lncRNA MIF-AS1高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lncRNA MIF-AS1低表达患者(均P<0.05);lncRNA MIF-AS1表达是患者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沉默组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上皮表型分子E-钙黏附蛋白表达升高,间质表型分子N-钙黏附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明显增强,E-钙黏附蛋白表达降低,N-钙黏附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
      结论:lncRNA MIF-AS1在肝癌中表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差密切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EMT过程有关。

    • >临床研究
    • 基于肝实质优先离断的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流程优化及应用

      2019, 28(7):857-8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2

      摘要 (289) HTML (583) PDF 1.97 M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完成的20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肝实质优先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即优先进行肝实质离断,而不是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另外10例行常规步骤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再进行肝实质离断(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0±70.4)min vs.(203.0±61.3)min,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470.0±427.0)mL vs.(270.0±149.4)mL,P<0.05],但术中输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

      2019, 28(7):864-8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3

      摘要 (397) HTML (731) PDF 1.03 M (8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期间96例因肝血管瘤接受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ERAS理念行围手术期管理(ERAS组),56例按照传统方式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功能恢复情况、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各方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均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ERAS组术后7 d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ERAS是安全及可行的,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 基于3D分割技术的CT与磁共振增强检查对肝细胞癌体积评估的一致性分析

      2019, 28(7):871-8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4

      摘要 (352) HTML (735) PDF 1.52 M (8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利用3D分割技术比较增强CT与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对同一肝细胞癌患者肿瘤体积评估的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2018年12月75例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首诊且未经历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和CE-MRI检查,利用区域生长和主动轮廓模型3D病变分割技术,计算两种成像方法所对应的肿瘤体积,并分析其一致性。
      结果: 排除15例由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患者,共分析60例患者60个靶病灶(多病灶的病例取最大病灶进行分析)。60例靶病灶在CT增强图像上测量的体积平均值为(22.72±7.49)cm3,CE-MRI图像上测量的体积平均值为(23.53±7.63)cm3。两种成像方法测量的肿瘤体积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59,P=0.55)。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成像方法测量的病灶体积之间具有强相关性(r=0.99,95% CI=0.97~0.99)。
      结论: 运用3D分割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病灶体积时,增强CT与增强MR图像上所计算出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 >文献综述
    • 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19, 28(7):878-8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5

      摘要 (246) HTML (593) PDF 1.05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的影响移植物功能和受者生存质量,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NODAT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大致可分为不可调控性危险因素及可调控性危险因素。不可调控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供肝脂肪变性、肝硬化、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调控性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肝炎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移植前血糖等。笔者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报道对NODAT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14岁以下儿童肝细胞癌的治疗现状

      2019, 28(7):885-8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6

      摘要 (254) HTML (523) PDF 1.06 M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儿童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脏肿瘤,具有复杂的临床特点,恶性较高,预后较差。儿童HCC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笔者就14岁以下儿童HCC的各种治疗方式的现状进行综述。

    • >简要论著
    • 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9, 28(7):891-8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7

      摘要 (194) HTML (307) PDF 447.51 K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88例患者为腔镜组,选择同期因甲状腺良性肿瘤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64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 h及24 h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美容满意度、术后24 h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
      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腔镜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腔镜组术后1、3个月的NSS评分均较传统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因子、应激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且传统组较腔镜组升高更显著(P<0.05)。
      结论:胸乳入路腔镜手术在老年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提高美容满意度,这可能与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及应激激素(Cor、NE)水平有关。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比较

      2019, 28(7):897-90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19.07.018

      摘要 (218) HTML (398) PDF 494.53 K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的差异。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黔南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腹腔镜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开腹根治术的2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生存率,应用胃肠生活质量量表(GIQLI)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略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9%,而开腹组则为22.2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GIQLI评分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出现明显下降,但腹腔镜组仍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恢复,腹腔镜组患者生活质量大致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则恢复较差,组间差异明显(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且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3年,Kaplan-Meier分析显示,腹腔镜组3年生存率为47.63%,开腹组为45.2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639)。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远期疗效与开腹术相当,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