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
高本见 , 罗佳 , 刘莹 , 仲富瑞 , 杨小李 , 苏松 , 李波
2020, 29(1):1-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1
摘要:背景与目的:挽救性肝移植(SLT)与再次肝切除术(RH)哪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亦无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SLT与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术后复发性肝癌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9年8月,收集比较SLT和RH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以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6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650例患者,其中SLT组134例,RH组5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SLT组与RH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0,95% CI= 0.82~3.53,P=0.15;OR=1.10,95% CI=0.70~1.72,P=0.67),但SLT组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优于RH组(OR=1.56,95% CI=1.03~2.37,P=0.04)。SLT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优于RH组(OR=5.91,95% CI=3.16~11.05,P<0.000 01;OR=3.98,95% CI=2.57~6.16,P<0.000 01;OR=4.37,95% CI=2.03~9.44,P=0.000 2)。SL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RH组(OR=4.67,95% CI=2.72~8.01,P<0.000 01)。两组围手术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92,95% CI= 0.41~37.80,P=0.24)。SL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RH组、院时间长于RH组(均P<0.05)。
结论:SLT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安全、有效;与RH比较,SLT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但供肝来源的短缺,使RH仍是复发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2020, 29(1):11-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2
摘要:背景与目的:对于复发性肝细胞癌(HCC),肝移植和重复肝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两者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此外,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经皮微波消融(PMCT)也是治疗复发性HCC的有效方法,但TACE联合PMCT是否更能提高治疗效果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TACE联合PMCT与单纯TACE治疗复发性HCC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2007年1月—2019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术后首次复发的530例HCC患者资料,其中161例行TACE+PMCT治疗(观察组),369例行纯TACE治疗(对照组),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RF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因纳入的两组患者间基线存在差异,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对两组患者行1:1配对,最终从两组患者中匹配出150对基线特征均衡的患者。30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观察组中位OS时间与中位RFS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43.1个月vs. 19.0个月,P=0.001;36.0个月vs. 16.7个月,P=0.002)。两组患者1、2年OS和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3、4、5年OS及RF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ACE+PMCT(HR=1.473,95% CI= 1.094~1.983,P=0.011),肝硬化(HR=1.101,95% CI=1.041~1.165,P=0.001)是复发性HC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TACE+PMCT(HR=1.093,95% CI=1.037~1.151,P=0.001)和分化程度(HR=1.445,95% CI=1.135~1.840,P=0.003)是复发性HCC患者R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TACE联合PMCT是复发性HC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明显改善复发性HCC患者的预后。
2020, 29(1):19-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3
摘要:背景与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帮助外科医师更加直观地观察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了解相关的变异、计算肝脏切除量及剩余肝体积。本研究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搜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相关试验性、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9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分,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 283例患者,其中647例采用三维影像行术前评估(三维组),636例采用二维影像行术前评估(二维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维组比较,三维组手术根治切除率(R0切除率)提高(OR=3.05,95% CI=1.42~6.55,P=0.004)、术中出血量减少(MD=-83.87,95% CI=-104.68~-63.05,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52,95% CI=0.36~0.76,P<0.05)、术前预测切除肝脏体积与术中实际切除体积偏差减小(MD=-103.25,95% CI=-173.24~-33.26,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MD=-2.03,95% CI=-10.23~6.17,P>0.05)、住院时间(MD=-1.10,95% CI=-2.52~0.32,P>0.05)无明显差异。
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可提高R0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可能与三维可视化技术能清晰、准确、直观的对肝脏及目标进行显示和测量有关。因此,与传统影像学相比,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肝脏手术安全性,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史惠中 , 熊奇如 , 夏俊 , 张超 , 贾冉 , 俞广进 , 戴伟
2020, 29(1):27-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4
摘要:背景与目的:在肝脏切除手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可有效减少肝断面出血,然而,低中心静脉压(CVP)所产生的相对低血压和潜在低灌注可能造成不良影响,这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探讨CLCVP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手术的44例原发性肝癌伴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生手术,其中24例患者术中采用CLCVP技术(观察组),另外20例患者术中未采用CLCVP对照组(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Child分级、肝硬化程度、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术后均未见低CVP相关气栓、肝肾损伤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动脉收缩压、CVP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与肝门阻断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和手术输血率明显降低,但术中乳酸指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的术后出血、感染、胸腔积液、胆汁漏的发生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做好术前肝功能评估和术中密切观测患者灌注指标的前提下,CLCVP技术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是安全可靠的,虽然低CVP会使机体灌注减少,机体无氧代谢增强,乳酸含量增高,但对肝肾功能及肝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而且较低的CVP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长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长时间缺血缺氧对肝脏的打击。总之,在无严重心、肺、脑、肾基础疾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CLCVP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控制肝断面出血技术。
2020, 29(1):35-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5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 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中晚期HCC的治疗效果,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的方案也被用于临床,但目前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化研究来明确该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为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减少混杂偏倚影响,探讨TACE联合RFA对于中晚期HCC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单纯TACE治疗(TACE组)和TACE联合RFA治疗(联合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HCC患者临床资料,用PSM法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1:1匹配后,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差异,以及按不同临床因素分亚组后的生存率差异。
结果:共收集到22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TACE组127例,联合组94例,PSM后成功配对160例患者。TACE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18、2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57.9%、16.1%和94.4%、66.2%、29.2%,联合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TACE组患者(P=0.02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在AFP≤400 ng/mL和肿瘤为单发的患者中,联合组的生存时间均优于TACE组(P=0.044、P=0.037),而在AFP>400 ng/mL、肿瘤多发以及Child评分在A或B级的患者中,TACE组与联合组的生存率均无明差异(均P>0.05)。
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较单独TACE治疗对延长中晚期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着明显优势。在AFP≤400 ng/mL和单发肿瘤的中晚期患者中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对于多发肿瘤和AFP>400 ng/mL的患者,TACE联合RFA治疗并无明显优势;Child分级可能并不是选择TACE联合RFA治疗的参考指标。
2020, 29(1):43-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6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671-5p(miR-671-5p)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与多种病毒介导的肝损伤相关,但其与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miR-671-5p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功能及其与HCC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
方法:用qRT-PCR检测80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不同HCC细胞系(Hep3B、MHCC-97H、HepG2、SMMC-7721)及人正常肝细胞(L02)中miR-671-5p的表达,且在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671-5p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miR-671-5p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miR-671-5p抑制物敲低MHCC-97H细胞系中miR-671-5p的表后,分别采用CCK-8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CC细胞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利用TargetScan及Starbase网站预测miR-671-5p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实验及TCGA数据库分析验证。用Western blot观察降低miR-671-5p表达对HCC细胞中miR-671-5p靶基因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同时敲低靶基因的表达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miR-671-5p的表达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在各种HCC细胞系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且随着样本肿瘤分期与HCC细胞的侵袭力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671-5p的表达水平与AFP水平、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TNM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显示丝切蛋白2(CFL2)是miR-671-5p潜在靶基因,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与CFL2的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降低MHCC-97H细胞中miR-671-5p的表达后,CFL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但同时干扰CFL2的表达后,以上变化均有明显程度的逆转(均P<0.05)。
结论:miR-671-5p在HCC中表达上调,且与HCC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miR-671-5p可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FL2的表达而促进EMT发生有关。
杨佳兴 , 徐红伟 , 王迎 , 王亮 , 王建国 , 李世朋
2020, 29(1):53-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7
摘要: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
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
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
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胡若冰 , 杨玉秀 , 李修岭 , 丁辉 , 韩双印 , 丁松泽 , 孙锁峰
2020, 29(1):61-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8
摘要:背景与目的:氯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疟疾、类风湿性疾病治疗的药物,同时还是一种自噬抑制剂,而且多项研究表明,氯喹能抑制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本研究在体外细胞实验与荷瘤鼠模型上进一步观察氯喹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
方法:不同浓度的氯喹(0、25、50 μmol/L)体外作用于肝癌Huh7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将75只裸鼠皮下接种Huh7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3组,于接种后7 d(均已成瘤)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5 mg/kg氯喹(低剂量氯喹组)、50 mg/kg氯喹(高剂量氯喹组),1次/d,连续30 d。期间记录各组肿瘤生长情况,实验结束时,收集移植瘤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内自噬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
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 μmol/L),两个浓度氯喹均能明显抑制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均P<0.05)。荷瘤鼠模型中,两个剂量氯喹组的肿瘤生长均较对照组明显抑制,且高剂量氯喹组较低剂量氯喹组的肿瘤生长抑制更为明显(均P<0.05);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个剂量氯喹组肿瘤组织中LC3、p6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高剂量氯喹组的升高水平明显大于低剂量氯喹组(均P<0.05)。
结论:氯喹体外与体内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自噬有关。
2020, 29(1):69-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09
摘要:背景与目的:胶质细胞成熟因子β(GMFB)是一种17 kDa、高度保守的脑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GMFB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然而,GMFB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检测GMF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探讨GMFB在HCC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olt方法检测36对新鲜冷冻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MF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91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石蜡组织标本中GMFB和Ki-67蛋白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GMFB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以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qRT-PCR和Western bolt结果显示,HCC组织中GMFB mRNA与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均明显升高(均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MFB和Ki-67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均P<0.001);GMFB的表达与HCC微血管侵犯(P=0.045)、Edmondson分级(P=0.032)、BCLC分期(P=0.012)明显有关;在HCC组织中,GMFB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265,P=0.01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GMFB阳性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及总生存时间(OS)均明显短于GMFB阴性表达患者(DFS:4.52个月vs.10.48个月,P=0.001;OS:27.67个月vs. 39.75个月,P=0.007);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GMFB与Ki-67的表达上调是影响HCC患者DFS(HR=0.441,95% CI=0.242~0.801,P=0.007;HR=1.818,95% CI=1.012~3.269,P=0.046)与OS(HR=0.504,95% CI=0.287~0.886,P=0.017;HR=1.787,95% CI=1.083~2.935,P=0.023)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GMFB在HCC中呈现高表达,且与HCC进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GMFB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故推测其可能通过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发挥作用。
郭凯 , 李晓勇 , 周百中 , 陈艳军 , 陈升阳 , 程冰冰 , 胡水全 , 苏东朝
2020, 29(1):78-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0
摘要:背景与目的:对于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解除胆道梗阻,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率,本研究通过比较纳米刀消融联合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与单纯PTCD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纳米刀消融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该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35例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行PTCD治疗后1~2周行纳米刀消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PTC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氨酶、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生存率情况;观察纳米刀消融后患者胆管再通情况、纳米刀消融的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及单纯行PTCD患者术后3个月内因PTCD管梗阻、感染等再次住院率。
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及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1、3个月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转氨酶、TBIL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1、3个月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5个月vs. 5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 vs. 15.0%,P<0.05),但两组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 vs. 0,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PTCD管拔出率为82.6%、98.0%,胆管通畅时间为(185.1±95.8)d;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腹胀、发热等不适,发生胆道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因PTCD管梗阻、感染再次住院率为50%。
结论:纳米刀消融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并延长患者生存期,实现胆道再通,给患者提供拔除外引流管的机会,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给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2020, 29(1):85-9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1
摘要: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是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三大的肿瘤相关致死癌症,肝切除术是一种根治性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式,随着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不断成熟,肝切除术的安全性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残余肝功能不足导致的术后肝功能衰竭仍然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至关重要。目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方法包括:传统的血液检查、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超声检测、CT体积法、普美显MRI及核医学等。Child-Pugh评分评估肝储备功能应用最广泛,但它的预测价值有限,根据其评分对患者分类,术前绝大部分的患者被分为Child-Pugh A级,但是他们的肝功能实际有很大区别。MELD评分最初用于预测肝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的生存情况,已被用作对肝移植患者先后顺序进行排名的工具,但是不能决定肝脏切除范围。吲哚菁绿和其他代谢定量肝功能试验可以评估功能性肝细胞,使其更准确地预测肝功能。超声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通过测量肝脏硬度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从而间接预测肝储备功能。CT可以提供总肝体积和剩余肝脏体积的解剖信息,但是不能提供功能性肝体积,并且它的使用受到辐射量的限制,特别当需要重复检测时。动脉增强分数可用于检测早期、中期、晚期肝纤维化。Gd-EOB-DTPA是顺磁性肝胆MRI造影剂,与吲哚菁绿依赖相同的运输机制,因此与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相类似,Gd-EOB-DTPA MRI可以用于肝功能的定量评估,并提供各个肝段储备功能信息。99mTC-去唾液酸糖蛋白类似物半乳糖化人血清清蛋白显像联合SPECT、CT和三维重建,可能是衡量肝功能的更好定量指标,特别对于肝段间功能不均的受损肝脏。99mTc-甲溴苯宁肝胆显像与SPECT/CT联合越来越多应用于术前肝功能评估,这种动态定量的肝功能测定可同时评估总体和区域肝储备功能,以肝脏甲溴苯宁摄取率为准,从而有助于评估患者是否可行肝切除术。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肝衰发生风险;但是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段仍难以准确评估术前肝储备功能;笔者对以上方法及其优点一并进行综述。
2020, 29(1):97-1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2
摘要: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缺氧与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缺氧、缺氧标志物以及缺氧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在HCC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大意义。笔者就缺氧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迁移率族蛋白1、自噬基因Beclin-1、神经红蛋白、细胞红蛋白和microRNAs在HCC中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2020, 29(1):104-1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3
摘要:多囊肝(PL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以独立成病也可作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的伴随症状。PLD的致病基因以及形成机制复杂多样,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多因素引起的先天胆管发育异常有关。PLD表现为散在的多发肝脏囊肿,大多数PLD患者无症状,但在少数患者中,随着囊肿数量及体积的不断增长而增大的肝脏会压迫周围器官导致腹胀,呼吸急促,食管反流,腹痛和背痛等症状,从而影响生活质量。使用超声检查、CT或MRI可以帮助诊断PLD,在无家族史的患者中,肝囊肿数量>20个时可予以PLD的诊断,若可进行基因分析则可从基因层面进行PLD的诊断并明确具体疾病分类。对于伴随症状的PLD患者,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病变范围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目前对于PLD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与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方案中,研究表明生长抑素类似物、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熊去氧胆酸、血管加压素2受体拮抗剂等具有潜在治疗能力,但目前被广泛认可并应用于临床仅有生长抑素类似物,其余种类药物仍需进一步高质量研究以确定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常使用的外科治疗手段包括囊肿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囊肿开窗去顶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等,其中,肝移植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术式。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临床上PLD的诊疗尚未有重大突破。笔者针对目前PLD临床诊疗的进展状况以及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以期加深对目前PLD临床诊疗状况的理解以及指引未来可能的突破方向。另外根据所在医疗中心的经验总结,提供了本中心针对PLD的诊疗流程以供参考。
2020, 29(1):115-1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4
摘要:背景与目的: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模型是近年来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对代偿期肝脏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吲哚箐绿15 min清除率则已经证实了可以安全、定量评估肝脏预切除代销,同时对患者肝脏功能储备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手术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研究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吲哚箐绿15 min清除率(ICGR15)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手术后发生肝衰竭的关系。
方法:选取既往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且发生肝衰竭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实施相同手术且未发生肝衰竭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乙肝病毒载量(HBV-DNA)、术前甲胎蛋白(AFP)、腹水、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BI评分、ICGR15值、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出血量;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探讨ICGR15、ALBI评分与患者手术后发生肝衰竭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饮酒、HBV-DNA、术前AFP、腹水、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LT、AST、手术切除范围、肝门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ALBI评分、ICGR15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前血清ALT升高、AST升高、ALBI评分增高、ICGR15值增大、肝门阻断时间延长、肝切除范围增大是其术后发生肝衰竭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ICGR15值增大、ALBI评分是其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对评价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0, 29(1):120-1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1.015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肠憩室炎引起结肠瘘并致腹膜后脓肿形成临床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结肠瘘致腹膜后脓肿形成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结肠瘘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治的1例慢性结肠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肠瘘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明确诊断后,采取控制血糖、血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脓肿切开持续冲洗引流、改善泌尿系症状、肠镜辅助下金属夹堵瘘口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大便、饮食均正常,左输尿管、肾周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脓肿愈合良好。
结论:早期发现、诊断结肠瘘,给予保守、微创治疗,一种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可使患者免受多次手术治疗的痛苦,适合于肠瘘合并内科疾病的中老年患者。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编:王志明
创刊:1992年3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6947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13
国内邮发代号: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