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术前CT血管成像在精准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并D3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0, 29(10):1157-11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1

      摘要 (649) HTML (635) PDF 2.69 M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能够保证近端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存在变异,保留LCA的D3淋巴结清扫,会增加操作难度,明显延长手术时间。本研究探讨在术前CT血管成像(CTA)的指导下,行保留LCA的低位结扎并D3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50例行IMA低位结扎并D3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下腹部血管CTA三维重建,以了解IMA分支分型情况。
      结果:50例患者中,IMA分支I、II、III、IV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0%(24/50)、16.0%(8/50)、34.0%(17/50)、2.0%(1/50);IMA长度为1.6~4.8 cm,平均(3.7±0.5)cm;Riolan弓缺如率70.0%(35/50)。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No.253淋巴结清扫时间12~35 min,平均(18.5±5.8)min,No.253淋巴结清扫数量0~6枚,平均(4.5±1.3)枚,其中淋巴结阳性者2例(4.0%),且2例术后病理分期均为IIIC期。总手术时间115~190 min,平均(130±26)min;术中出血量30~150 mL,平均(65.8±7.8)mL;淋巴结清扫总数10~39枚,平均(17.6±4.5)枚。50例患者肿瘤组织学分型包括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25例,低分化腺癌15例;pTNM分期包括I期5例,IIB期23例,IIIA期15例,IIIB期5例,IIIC期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8~15  d,平均(12.5±2.3)d。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解暗红色血便,给予止血治疗后好转。患者均痊愈出院。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其中1例No.253淋巴结阳性IIIC期患者,术后14个月出现肝脏转移。全组无死亡病例。
      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应行常规腹盆腔CTA三维重建。根据IMA分型,精准低位结扎、保留LCA并D3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安全可行。

    •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2020, 29(10):1165-117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2

      摘要 (294) HTML (776) PDF 1.56 M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与开放TME比较,腹腔镜辅助TME(LaTME)不仅降低了手术创伤,且疗效相当。但对于肥胖、骨盆狭窄、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LaTME的盆腔操作仍十分困难,且环周切缘(CRM)阳性的风险增加。腹腔镜辅助经肛TME(TaTME)的出现为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微创选择,给外科医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TaTME与L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 cm)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行腹腔镜辅助TaTME(TaTME组),18例行LaTME(LaTM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分级、肿瘤学分期、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无近期死亡病例。TaTME组较LaTM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68.5 min vs. 239.33 min,P=0.007)、出血量明显减少(66.50 mL vs. 160.00 mL,P=0.002)。两组在预防性造口、保肛率、CRM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aTME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LaTME组(6.33 d vs. 10.83 d,P<0.0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LaTME组(58 963元 vs. 81 341元,P<0.001),TaTME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及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短于LaTM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与LaTME的短期疗效相当,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原发直肠肛管小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 29(10):1172-117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3

      摘要 (652) HTML (639) PDF 2.27 M (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原发直肠肛管小细胞癌(SCC)是直肠肛管肿瘤罕见的类型,占比不超过1%。与常见的直肠肛管腺癌相比,直肠肛管SCC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术后极易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差,其总体病死率极高。由于直肠肛管SCC的罕见性和特殊性,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和治疗经验,对其认识不够深入,尚无统一的最佳治疗方案,这给临床对其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笔者通过收治1例原发直肠肛管SCC患者,分析诊疗经过,探讨直肠肛管S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经验和新的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直肠肛管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病史特点、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标记物特征进行分析诊断,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结果:患者表现出便血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考虑为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经过2次肠镜下组织活检病理提示为SCC,遂行腹腔镜辅助Miles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肛管SCC。患者术后通过辅以盆腔放疗和“顺铂+依托泊苷”EP化疗方案的综合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全腹CT、盆腔MRI、结肠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等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已无瘤生存13个月,目前继续随访观察中。
      结论:原发直肠肛管SCC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总体生存率低。直肠肛管SCC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的直肠肛管腺癌相似,不具有特异性,肠镜下的组织活检取材较为困难,确诊需要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手术切除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肛管SCC最为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应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盆腔放疗和“顺铂+依托泊苷”EP化疗方案的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期。

    • 错配修复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2020, 29(10):1178-11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4

      摘要 (210) HTML (688) PDF 2.50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CRT)是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金标准,完全病理缓解(pCR)患者远期预后较好,尽管有新的分子生物学发展和诊疗技术进步,但对nCRT前可预测良好病理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甚少。本研究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表达情况,及其与nCRT敏感性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治疗的162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所有患者均在nCRT后接受手术治疗。用免疫组化检测初诊肠镜活检组织标本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表达,分析MMR蛋白表达状态与患者临床资料及nCRT疗效[按RECIST 1.1标准与肿瘤退缩分级(TRG)评分]的关系,以及患者TRG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及MMR蛋白表达状态的关系,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R的影响因素。
      结果:162例直肠癌患者中22例(13.4%)存在MMR蛋白缺失(dMMR),其中MLH1蛋白缺失17例(10.5%)、MSH2蛋白缺失10例(6.2%)、MSH6蛋白缺失8例(4.9%)、PMS2蛋白缺失11例(6.8%)。组织学类型、术前临床分期、TRG评分与MMR蛋白表达状态有关(均P<0.05);dMMR患者RECIST 1.1评估nCRT的有效率高于MMR蛋白表达完整(pMMR)患者(59.1% vs. 36.4%,P=0.043)。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CEA水平、同步化疗方案以及MLH1、MSH2、MSH6、PMS2蛋白的表达与TRG评分无明显关系(均P>0.05);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术前临床分期、MMR蛋白的表达状态(dMMR或pMMR)与TRG评分有关(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dMMR是患者pCR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27,95% CI=0.109~0.984,P=0.047)。
      结论: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肠镜初诊活检组织中dMMR蛋白表型预示较好的nCRT疗效;MMR蛋白的表达状态可作为直肠癌患者nCRT疗效的预测指标。

    • >基础研究
    • 基于不同数据库来源数据的胃癌长链非编码RNA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2020, 29(10):1187-11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5

      摘要 (441) HTML (630) PDF 1.87 M (7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判断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构建并验证能够准确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lncRNA预后预测模型。
      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获取数据作为用于构建预后模型(建模组),通过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GEO)获取数据用于验证(验证组)。采用R软件中的edgeR包筛选差异表达lncRNA;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来构建预后模型并计算风险值;按照风险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分析风险值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用验证组样本对建模组的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共筛选出288个差异表达lncRNA,其中28个与胃癌预后有关(均P<0.05)。10种lncRNA生物标记物(MEG3、DNAJC9-AS1、ACTA2-AS1、C15orf54、LINC01210、OVAAL、POU6F2-AS2、ERICH3-AS1、LINC00326及LINC01526)被鉴定并用于构建预后模型。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组(均P<0.01),ROC曲线证实该预测模型有一定的准确性(AUC=0.700)。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值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均P<0.001)。风险值与胃癌T分期(P=0.031)、肿瘤分化程度(P=0.044)存在明显关系。在独立的验证组中,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以及无病生存率同样明显低于低风险组,且示风险值依旧为独立的预后因子(均P<0.05)。
      结论:所构建的10-lncRNA模型对于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且筛选出的差异表达lncRNA为胃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 羧基酯脂肪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2020, 29(10):1195-12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6

      摘要 (462) HTML (550) PDF 1.68 M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尽管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其疗效仍难令人满意,因此继续筛选和鉴定在结直肠癌起始和进展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分子,揭示其功能和机制,是开发诊疗新靶标和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水平的重要途经。据此,本研究首次探讨羧基酯脂肪酶(CEL)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研究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基于收录肿瘤组织基因表达数据的UALCAN和GEPIA在线数据库,综合分析CEL在结直肠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分别用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EL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结直肠癌细胞/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通过转染特异性靶向CEL的siRNA(siCEL),瞬时敲低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中CEL的表达水平后,分别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CEL在结直肠癌中的基本生物学功能。
      结果:癌症相关数据库显示,CE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CEL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01)。q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实CE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P<0.01;P<0.001)。转染siCEL敲低SW620细胞中CEL的表达水平后,SW620细胞的生长速度、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明显抑制(P<0.05;P<0.01;P<0.001)。
      结论:CEL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区的低甲基化有关。敲低CEL表达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表明CEL高表达促进结直肠癌恶性进展,因此,CEL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靶标。

    • >临床研究
    • 食管空肠π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0, 29(10):1204-12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7

      摘要 (333) HTML (544) PDF 1.79 M (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两个部分,其中消化道重建是手术中的技术难点,尤其是全腹腔镜下的食管空肠吻合术,是难度系数最大的操作技术,极大地制约了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开展。食管空肠π吻合术是基于直线切割闭合器的线性吻合技术,据报道可以简化手术流程并缩短手术时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空肠π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7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0例消化道重建食管空肠π吻合(观察组),38例采用传统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无1例患者发生中转开腹情况,食管切缘均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17.4 min vs. 237.9 min;22.6 min vs. 34.8 min;64.4 mL vs. 99.2 mL,均P<0.05);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1.5 d vs. 2.3 d;2.6 d vs. 2.9 d,均P<0.05)。观察组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吻合口均通畅。
      结论:食管空肠π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安全可行,与传统的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法相比,其具有手术时间和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 基于SEER数据库的胃癌肝转移预后因素分析与预后模型构建

      2020, 29(10):1212-12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8

      摘要 (663) HTML (675) PDF 1.36 M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胃癌其因具有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等特点而导致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临床预后,其中胃癌肝转移(GCLM)更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然而,目前对于GCLM的预后评价手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本研究利用SEER数据库分析GCL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风险因素,从而建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评估模型,以提升对患者个体化预后的评估能力。
      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2015年确诊的GC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病例共2 554例,按7:3比例随机分配为建模集(1 790例)和验证集(764例),比较建模集与验证集中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差异,用Cox等比例回归模型与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分别筛选出GCLM患者总体生存期(OS)与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建模集Cox或Fine-Gray风险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及AIC因素优化的结果,构建预测GCLM患者OS或CSS的列线图模型。最后,采用一致性指数、ROC曲线和校正曲线评估模型预测的可靠性。
      结果: 建模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化疗、肿瘤分级、原发灶切除和原发灶数目是影响GCLM患者O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化疗、肿瘤分级、原发灶切除和原发灶数目是影响GCLM患者CS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指标分别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价,预测OS与CSS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均明显高于AJCC-TNM分期系统(建模集:0.706 vs. 0.560、0.670 vs. 0.554;验证集:0.769 vs. 0.534、0.744 vs. 0.518),并且ROC曲线分析亦展示出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最后,校正曲线分析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OS或CSS的生存率与实际观察值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结论: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GCLM患者OS和CSS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GCLM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 不同类型减重代谢手术治疗重度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分析

      2020, 29(10):1224-12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09

      摘要 (655) HTML (717) PDF 1.15 M (1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减重代谢手术是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治疗方式,但不同的减重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症和控制血糖等方面效果不同。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减重代谢手术方式治疗重度肥胖合并T2DM的短期疗效,以及它们在减重、降糖、降脂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63例行减重代谢手术重度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LSG),18例行LSG+空肠旁路术(LSG+JJB),20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术(LRYGB),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临床数据。
      结果:三组术前各项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体质量、腰围、臀围、BMI、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等减重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除臀围在同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以及三组间术后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均P>0.05),其余4项指标均为同组术后12个月明显优于术后6个月、同时间点LSG+JJB组与LRYGB组优于LSG组(均P<0.05),而LSG+JJB组与LRYG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糖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以上指标在同组术后6个月与12个月间以及三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术后6、12个月糖尿病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等脂代谢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三组间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RYGB组、LSG+JJB组血尿酸及胆固醇降低程度均优于LSG组(均P<0.05)。
      结论:LSG、LSG+JJB、LRYGB均有良好的减重及改善糖脂代谢作用,短期效果显著;三者均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指标。LSG+JJB和LRYGB的减重、降尿酸、降胆固醇的效果优于LSG。LSG+JJB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腔内治疗:附16例报告

      2020, 29(10):1234-124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0

      摘要 (429) HTML (781) PDF 1.75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为主动脉弓部的一种先天畸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合并ARSA是一种罕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既往临床上对其处理通常采用开放手术或杂交手术。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飞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逐渐被应用与TBAD合并ARSA的治疗,并展现出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由于ARSA与夹层破口相对位置的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夹层破口与ARSA成为了影响其腔内治疗的主要因素,完全腔内治疗这一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TBAD合并ARSA的腔内修复治疗方法,总结初步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TEVAR治疗的16例TBAD合并ARSA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56.1±11.3)岁;13例患者破口位于Z3区,3例位于Z4区;左椎动脉优势14例,右椎动脉优势1例,双侧椎动脉均势1例。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与双侧锁骨下动脉开口位置、椎动脉形态制定手术方案。
      结果:技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95.2±38.9)min,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患者保留双侧锁骨下动脉,5例患者封堵ARSA,7例患者采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1例患者采用烟囱技术重建LSA并采用潜望镜技术重建ARSA,1例患者采用开窗技术重建LSA。弓部分支动脉重建的患者,术后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3.2(3~66)个月。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右上肢缺血2例,保守治疗后逐渐恢复;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主动脉CTA,降主动脉最大直径从(37.1±9.6)mm降至(33.9±8.9)mm,假腔与真腔之比从1.03±0.62降至0.21±0.31。长期随访,所有烟囱支架均保持通畅,未出现弓部分支动脉缺血、锁骨下动脉窃血、脊髓缺血等症状。
      结论:TEVAR辅以“烟囱”、开窗等技术治疗合并ARSA的TBAD安全可行,可以在保留LSA和(或)ARSA血流的同时良好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体的手术方式应由夹层破口与双侧锁骨下动脉的相对位置来决定,应至少保证椎动脉优势一侧锁骨下动脉的血流供应。 

    • >文献综述
    • Lynch综合征相关胃癌研究进展

      2020, 29(10):1243-12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1

      摘要 (248) HTML (774) PDF 1.06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Lynch综合征(LS)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MMR)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LS相关胃癌发病率在LS相关消化道肿瘤中位居首位,与一般人群的胃癌不同,其病理表现为微卫星不稳定(MSI),对免疫治疗敏感。随着对LS分子检测的精准化以及各种诊断技术的普及,LS患者及其家属对LS相关胃癌的筛查、监测及治疗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其方案尚不明确,目前尚存在诸多争议。LS相关胃癌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风险较高,我国作为亚洲国家之一,应强化对LS患者的识别、规范其管理措施。笔者综述了近年来LS相关胃癌相关文献资料,以期为充分认识LS相关胃癌、优化其预防决策、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和参考。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衍生的多靶点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0, 29(10):1251-12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2

      摘要 (387) HTML (591) PDF 569.54 K (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癌的新发病例排在恶性肿瘤的第5位,而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组蛋白乙酰化的动态平衡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两个酶家族共同维持。HDAC能将赖氨酸上的乙酰基去除,从而抑制基因转录,但HDAC异常高表达可诱导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并参与其发展、增殖、侵袭和转移。靶向抑制HDAC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的效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能抑制HDAC的表达及活性,并通过影响细胞活性氧水平、阻滞细胞周期、促进损伤DNA修复、抗血管新生、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凋亡及增加细胞对放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发挥强效的抗瘤作用,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HDAC则表达增高,HDACi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也呈现出良好的成效,由于I、II和IV类HDAC的催化核心发挥功能均依赖于Zn2+,故多数HDACi均含有Zn2+鳌合基团,异羟肟酸类抑制剂中的SAHA、TSA小剂量单独给药时已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的成效,但后期临床研究发现,SAHA由于活性低,在治疗胃癌及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疗效并不佳,TSA的活性有所提高,但对HDAC选择性仍低,苯甲酰胺类HDACi在选择性上得以改善,但也无法只针对于特定亚型的HDAC,后期的环肽类及新报道的HDACi在HDAC的选择性上逐渐增加,但也仅限在动物及细胞实验阶段,并且上述的HDACi除与Zn2+结合之外还能与其他金属酶结合,从而缺乏绝对的特异性,故大多数的HDACi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已引发了副作用,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环节、多因素,单一靶标常常不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并易产生耐药性,联合多靶标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强的抑癌效用,甚至能减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但有时联合用药时会因药物间相互影响而带来不良反应,为了避免药物间相互影响,研究者基于药效基团拼接理念,将HDACi活性基团与其他不同作用靶点药物的活性基团进行合理拼接设计合成新的具有多靶点抑制剂,研究证实,多靶点抑制剂既能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提高药物作用,现依次介绍HDACi及HDACi相关的多重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0, 29(10):1261-12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3

      摘要 (761) HTML (1170) PDF 1.09 M (14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防御等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的生存繁殖依赖于肠道内特殊的微生态环境,同时它们也能完成多种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其中肠道内细菌所占数量最多,其数量超过100万亿,在人体内直接或间地参与免疫调节、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等过程,在肠黏膜的保护、肠道稳态和机体正常功能的维持以及疾病的抵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定植在肠道中的各菌群之间关系密切,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种群和数量保持动态平衡。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禁食、机械性肠道准备或使用抗生素等处理均可改变其构成与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菌群间的动态平衡,甚至引起菌群失调。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基因毒性反应、代谢产物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肠道菌群在结直肠肿瘤的无创非侵入性诊断、放化疗以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也被逐渐证实。此外,通过饮食调节、粪菌疗法等方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品,也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肿瘤及其相关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全面了解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能够为结直肠肿瘤的生物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就肠道菌群与结直肠肿瘤关系作一综述。

    • >简要论著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并穿孔的疗效观察

      2020, 29(10):1270-12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4

      摘要 (181) HTML (553) PDF 1.00 M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胃穿孔是常见的消化内科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胃穿孔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恢复的的优势。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并穿孔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并穿孔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术,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者低于对照组(8.70% vs. 26.32%),观察组术后1 、3 、7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48 、72 h血清胃泌素含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7%  vs. 15.79%),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效果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

      2020, 29(10):1275-12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5

      摘要 (165) HTML (316) PDF 1019.62 K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成人腹股沟疝只能通过手术治愈,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被医患所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选取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住院腹股沟疝患者9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化分为两组:TAPP组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情况、腹壁切口满意度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TAPP组无中转开腹。TAPP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46.87±4.94)min vs. (38.40±4.29)min,P=0.000];TAPP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放组[(5.40±1.64)mL  vs. (11.09±2.09)mL,P=0.000];TAPP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开放组[(0.98 ±1.59) vs. (4.76±2.40),P=0.000];TAPP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开放组[χ2=5.409,P=0.020];TAPP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放组[(4.31±1.14) vs.  (4.84±1.69), P=0.004];TAPP组腹壁切口满意度高于开放组[(4.58±0.62) vs. (3.16±0.74),P=0.000];术后随访半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TAPP穿刺点疤痕小,术后疼痛程度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高。

    • 保留脾脏功能术式在脾良性占位疾病应用

      2020, 29(10):1280-12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0.016

      摘要 (145) HTML (602) PDF 1.87 M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全脾切除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栓等风险。保留脾脏功能的术式在脾良性疾病治疗中逐渐被认同,然而开展此类术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脾良性占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17例脾良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开腹脾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35 min,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平均42 min,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28 min,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平均156 min。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5例,良性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术中出血量: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416 mL,脾囊肿开窗术平均10 mL,脾部分切除术平均395 mL,脾大部分切除术280 mL。术后血小板变化: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术后平均2周恢复正常,脾大部分切除术后血小板平均3周恢复正常,术后均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例随访6~78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脾良性占位的外科治疗首选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二级血管离断联合脾蒂阻断是脾部分切除术中一种新的阻断方法,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