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腔内治疗进展

      2020, 29(12):1415-14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1

      摘要 (268) HTML (863) PDF 1.03 M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脉弓部病变主要包括动脉瘤和夹层。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开胸及体外循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高龄及高外科风险患者常常无法耐受手术。腔内技术以其微创、有效的优势,已成为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胸降主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弓部病变具有邻近心脏、重要分支血管多、血流速度快等特点,腔内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应用于主动脉弓的腔内治疗技术很多是超适应证范围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分支支架技术因其更符合人体的正常解剖结构及血流状态,术中通常不需要进行脑保护措施,因此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方向。

    • 复杂腹主动脉瘤内脏分支重建技术评价

      2020, 29(12):1420-14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2

      摘要 (366) HTML (601) PDF 581.46 K (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腔内治疗技术和器材的发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已成为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而近端锚定区不良以及累及内脏分支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则是制约该技术发展和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平行支架、开窗支架、分支支架、多层密网支架和去分支等技术是目前重建内脏分支的主要方法,笔者结合相关研究结果对上述技术进行简要讨论,以期为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提供参考。

    • >专题研究
    • 支架自显影定位法体外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附113例国际多中心病例回顾性分析

      2020, 29(12):1426-143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3

      摘要 (697) HTML (677) PDF 1.49 M (7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降主动脉疾病的一线治疗方式。在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时,体外开窗(PMF)是目前常用于重建弓部分支动脉的技术之一。它是指在选择合适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后,根据弓上分支动脉的位置,在覆膜支架相应位置上除去覆膜,建立人造的“窗孔”,在将有窗孔的大动脉支架准确对位释放后再释放分支支架。本文介绍一种利用主动脉支架本身所携带的不透X线标志快速、准确地将窗孔与分支动脉开口对准的开窗方法—支架自显影定位PMF技术(S-F技术),并通过总结利用该方法进行TEVAR的一组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以及随访数据,探讨利用S-F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疾病腔内治疗中的技术特点和其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利用S-F技术行TEVAR治疗的中国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和其他7个国家的国家级血管外科中心共113例主动脉弓部疾病患者的基本数据、术中技术数据和术后随访数据。
      结果:患者均根据S-F技术的操作标准流程进行的TEVAR,即时手术成功率为100%,共植入胸主动脉覆膜支架118枚,其中植入桥接支架35例。手术时间(62.9±17.4)min,X线操作时间(23.1±9.8)min,造影剂用量(81.2±22.5)mL。术中开窗对位准确率为98.2%。补救性植入烟囱支架1例(0.9%),矫正后对位回准1例(0.9%)。开窗同时保留弓上三分支动脉2例(1.8%),开窗同时保留左颈总动脉(LCCA)和左锁骨下动脉(LSA)6例(5.3%),保留LSA 110例(97.3%)。术后1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发现Ⅰ型内漏7例(6.2%)。随访时间中位时间24.5个月,死亡2例(1.8%);术后分支动脉闭塞3例(2.7%),分别发生在术后3个月(2例)和术后6个月(1例)。
      结论:S-F技术为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重建弓上分支动脉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部方法技术上的一项进步。

    • 个体化体外循环联合原位针刺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2020, 29(12):1435-14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4

      摘要 (234) HTML (635) PDF 3.11 M (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治疗是临床上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完全腔内修复技术是目前该病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主动脉弓部病变局部解剖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有效脑保护下重建弓上分支血管仍是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探讨选择性建立个体化体外循环模式联合原位针刺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弓部病变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新的研究思路。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例累及弓部的主动脉病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弓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经颅多普勒超声(大脑前、后交通动脉和Willis动脉环及双侧椎动脉优势情况)决定术中选择性应用右股静脉-右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伴(或不伴)左腋动脉转流模式,建立个体化体外循环实施术中有效脑保护。根据基础脑血流图,合理、准确地控制体外循环的流量和压力。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释放后,采用腔内原位针刺开窗、球囊扩张穿刺口以及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对主动脉弓上分支进行重建。术后3、6、12及24个月行主动脉CTA复查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无手术死亡,共植入Gore TAG胸主动脉覆膜支架14枚,Gore Viabahn覆膜支架19枚。术中三分支开窗3例,二分支开窗5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180~360 min,平均(240±30)min;术中开窗时间18~55 min,平均(35±5)min;术中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00±50)mL。术后ICU监护时间2~5 d,平均2.5 d;术后出现1例轻微腔隙性脑梗塞,经抗凝、改善脑循环对症治疗后患者康复,8例均于术后5~10 d出院。随访6~24个月,CTA显示主动脉瘤的瘤腔、夹层和溃疡的破口隔绝满意,瘤腔和假腔逐渐血栓化并顺利重塑。
      结论:应用个体化体外循环模式联合原位针刺开窗重建分支技术治疗主动脉弓病变,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脑保护确切、开窗精准快速、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颈动脉体瘤的无术前栓塞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附单中心65例报告

      2020, 29(12):1445-14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5

      摘要 (141) HTML (518) PDF 3.47 M (7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颈动脉体瘤(CBT)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疾病,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CBT的金标准,由于该病变血供极其丰富,是否行术前栓塞目前国内外存在争议,支持术前栓塞者认为其可减少术中失血,反对者认为成本和卒中风险大于收益,本文总结我院CBT无术前栓塞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及术后随访结果,为临床无术前栓塞切除瘤体的安全性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CBT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2例双侧CBT患者选择第一次手术侧的数据)。肿块大小为1.0 cm×0.5 cm×1.0 cm~8.0 cm×6.5 cm×8.5 cm。患者Shamblin分型分别为I型13例,II型33例,III型19例。
      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切除,其中单纯瘤体切除51例(78.46%),瘤体切除联合单纯颈外动脉结扎8例(12.31%),瘤体切除联合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切除并颈内动脉重建6例(9.23%);术中发现术野内淋巴结的患者行淋巴结摘除;术中失血量为10~1 800 mL,平均247 mL。2例双侧病变者均建议择期行对侧手术。病理检查结果,65例均为颈动脉副神经节瘤。围术期1例(1.54%)出现术后脑梗塞死亡。术后14例患者(21.54%)出现迷走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5例患者出现舌下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伸舌偏斜、吞咽困难。2例颈内动脉重建的III型患者(3.08%)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颈内动脉闭塞。
      结论:CBT确诊后应首选手术治疗,无术前栓塞情况下切除肿瘤安全有效。

    • 经腹小切口超声引导系膜穿刺逆向开通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全堵病变

      2020, 29(12):1453-14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6

      摘要 (407) HTML (556) PDF 2.83 M (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对于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患者,尤其是存在开口处动脉粥样硬化性无残端病变,开腹逆行肠系膜动脉支架置入术(ROM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该手术创伤较大,一些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并不适合。笔者通过报告1例SMA全堵病变病例的治疗过程介绍一种改良的微创ROMS技术,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10月收治的1例SMA全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64岁女性,诊断为SMA闭塞引起的慢性肠系膜缺血,行杂交手术再通SMA。
      结果:患者SMA开口处为无残端完全闭塞病变且无侧支血管与腹腔干动脉及脾动脉沟通,顺行或逆行血管腔内开通均无法进行。因患者全身条件较差,难以耐受开放血运重建手术和传统的ROMS。遂做腹部做小切口,超声引导下经系膜穿刺SMA远端建立通路,导丝顺利逆向通过SMA闭塞处进入降主动脉;右侧肱动脉入路导管和逆向导丝对接后顺利正向通过病变,完成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CTA示,支架形态、位置良好,血流通畅。
      结论:对于血管腔内治疗失败且全身条件较差的SMA闭塞患者,通过经腹小切口超声引导系膜穿刺逆向开通SMA是可行的。

    • 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的应用及中远期效果观察

      2020, 29(12):1460-14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7

      摘要 (375) HTML (775) PDF 1.35 M (8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终末期肾病(ESRD)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阶段,大部分ESRD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肾脏替代治疗,而功能良好且通畅率令人满意的血管通路对其至关重要。上肢是患者构建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位置,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存在上肢血管或中心静脉资源耗竭等问题,无法构建上肢血管通路。对此,可以考虑构建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作为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通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构建下肢AVG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中远期随访结果,以期为此提供经验证据。
      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32例构建下肢AVG的ESRD患者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能触及AVG震颤,围术期1例患者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予药物、加强透析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后死亡;2例患者出现移植物血栓形成,切开导管取栓后造影未见吻合口及流出道静脉狭窄,术后AVG恢复通畅,顺利透析。所有患者围术期间无感染、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HAIDI)、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1个月。随访期间出现AVG狭窄13例(40.6%),闭塞10例(31.3%),经外科手术或腔内手术修复后恢复AVG通畅;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3例(9.4%),其中1例患者移植物局段感染,行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段切除,自体静脉移植术后顺利保留AVG并用于透析,2例患者因移植物全段感染予全段切除。期间未出现假性动脉瘤、HAIDI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初级通畅时间为(20.4±3.32)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为64.6%、44.7%、19.6%;次级通畅时间为(38.7±5.52)个月,1、2、3年次级通畅率为79.6%、79.6%、54.6%。
      结论:下肢AVG经修复后可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对于无法建立上肢血管通路患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通路选择。规范的术前评估、手术及穿刺中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规律的随访是保证其远期通畅的重要因素。

    • >临床研究
    • 腹腔镜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

      2020, 29(12):1468-14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8

      摘要 (575) HTML (627) PDF 2.33 M (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腔静脉取滤器手术以来,已进行了多例该项手术。本文通过分析10例行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两种腹腔镜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手术途径(经腹腔途径、经腹膜后途径)的手术经验,为开展及推广该手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1月10例行腹腔镜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4~66岁,平均(47±12.5)岁;经CT分型:滤器头端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上1例,位于肾静脉水平4例,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下5例;滤器头端贴近下腔静脉前壁或前侧壁者5例,贴近后外侧壁者4例,位于下腔静脉腔内者1例。9例患者置入Cook Celect滤器,1例患者置入Denali滤器。所有滤器均为可回收滤器。患者均在当地医院置入,因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而预防性置入滤器7例,因肋骨及骨盆多发骨折而预防性置入滤器1例,因下肢静脉血栓致肺栓塞而置入滤器2例,患者既往均在当地医院腔内取滤器失败次数1~3次失败后转入我院。10例患者均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包括经腹腔途径6例,经腹膜后途径4例。手术通常放置3~4个Trocar,游离下腔静脉,根据CT检查,找到滤器头端的具体位置,纵行切开下腔静脉,取出滤器。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情况,24 h经腹腔途径引流量50 mL以下,经腹膜后途径引流20 mL以下即可拔出引流管。根据引流情况,术后24~48 h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第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鼓励患者适度下床活动。
      结果:10例患者中9例腹腔镜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成功,1例未成功。下腔静脉阻断1例,阻断时间20 min,其余未阻断。手术时间150~420 min,平均(253.5±86.7)min;术中出血量10~500 mL,平均(67.0±152.6)mL;9例出血量较少(10~50 mL),未输血,1例患者出血500 mL,输悬浮红细胞4单位。住院时间7~15 d,平均(12.3±2.4)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所有患者均未见血栓复发。
      结论:腹腔镜滤器取出手术难度大、技术复杂,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巧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对于每位患者,都要仔细观察CT片,根据滤器头端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提高成功率。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中应用评价的Meta分析

      2020, 29(12):1475-14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09

      摘要 (380) HTML (571) PDF 1.27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治疗常用的方式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而介入手术在该领域应用尚不广泛,该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禁忌证。随着近年来技术水平提升,以及相关操作器械的升级换代,TIPSS治疗逐渐在CTPV患者中开展。但目前TIPSS在CTPV患者群体中开展情况并不广泛,仅在部分有着丰富经验的血管介入中心实施,同时也缺乏循证学证据来证明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TIPSS在CTPV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求获得循证学证据供临床参考。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20年2月,提取相关数据,将手术成功率、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前后门体静脉压力梯度(PPG)、术后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12个月支架通畅率及12个月生存率指标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的检测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了9篇研究,共188例接受TIPSS治疗的CTPV患者。合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为77%(95% CI=63%~87%,I2=67%,P=0.000 5)、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95% CI=11%~40%,I2=59%,P=0.004)、手术后PPG明显降低(WMD=13.19,95% CI=11.86~14.52,I2=58%,P<0.000 01)、再出血率为12%(95% CI=7%~21%,I2=0%,P<0.000 01)、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7%(95% CI=11%~25%,I2=0%,P<0.000 01)、12个月支架通畅率为81%(95% CI= 73%~86%,I2=0%,P<0.000 01)、12个月生存率为89%(95% CI=81%~94%,I2=16%,P<0.000 01)。
      结论:TIPSS在CTPV患者中应用是可行、有效且安全的。但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施术者丰富的经验及熟练的技艺,也必须结合术前的相关检查以及患者的情况充分评估权衡手术的风险利弊,严格把握适应证,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使得目标患者群体能够最大程度的获益。期待未来将TIPSS治疗变成合适的CTPV患者群体的一项常规治疗方式,且在未来达成较为统一的相关共识及操作标准。现阶段亟待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充分比较各个因素,以指导临床在这一领域的决策。

    • 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与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20, 29(12):1487-14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0

      摘要 (221) HTML (693) PDF 502.77 K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   要 背景与目的: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剂量密集型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中,使用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对比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可手术的局部晚期HER-2阴性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该研究人群均行8周期新辅助化疗,其中196例采用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方案(多西紫杉醇组),48例采用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方案(紫杉醇脂质体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按照1:1匹配两组基线特征差异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与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通过1:1 PSM匹配后,两组各48例患者。两组间pCR率无统计学意义(22.9% vs. 18.8%,P>0.05);多西紫杉醇组客观缓解率(ORR)93.7%、疾病控制率(DCR)100.0%,紫杉醇脂质体组ORR与DCR均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紫杉醇组III~IV度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以及III~IV度恶心、呕吐、乏力和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均高于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均P<0.05),两组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局部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蒽环序贯多西紫杉醇与剂量密集型蒽环序贯紫杉醇脂质体的疗效相当。紫杉醇脂质体化疗组毒副反应明显优于多西紫杉醇化疗组。紫杉醇脂质体可作为HER-2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中紫杉醇类药物的优选。

    •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2020, 29(12):1494-150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1

      摘要 (513) HTML (691) PDF 1.18 M (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念、直肠远端2 cm原则的提出、吻合器械的应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手术)等技术的发展,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大幅提高,但对于男性、肥胖、前列腺肥大、放化疗后、骨盆狭窄等“困难骨盆”患者,同时实现根治与保肛两个目标仍存在较大挑战。近年来“自下而上”的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低位直肠癌治疗的热点,但随着手术的开展,吻合口相关并发症明显升高。因此,如何改进技术和方法成为降低TaTME术后吻合口漏的关键。本研究分析TaTME联合改良Bacon手术(经肛结肠拖出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3月行TaTME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共62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联合行改良Bacon术(观察组),另30例行常规的结肠肛管(直肠)吻合(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标本长度、远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环周切缘阳性率、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0.33 d vs. 22.22 d,P<0.001)。两组患者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肛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16.7%,P=0.022);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3.1%),对照组吻合口狭窄4例(1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术后7、12个月两组患者肛门功能徐忠法评分及Wexner失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TaTME联合改良Bacon术发挥了两种手术的优点,既保证了肿瘤根治的远切缘和环周切缘,又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且肛门功能不亚于直接吻合者,不足之处是住院时间延长,是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合理的手术选择。

    • >文献综述
    • 胸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020, 29(12):1503-15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2

      摘要 (203) HTML (622) PDF 1.97 M (8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复杂且致死率高的疾病,特别是胸主动脉夹层(TAD),目前对AD的认知和治疗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理论与实践需要借助动物模型来完成转化,由此各种模型应运而生,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要创建一个理想动物模型需先全面了解各种模型的利弊,才能取各家之长,达到自己的实验目的。TAD小动物模型主要通过化学诱导或转基因方式建模,TAD大动物模型则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或腔内途径建模,笔者就以上TAD动物模型的各种建模方式作简要综述。

    • 炎症反应参与主动脉夹层临床转归的研究进展

      2020, 29(12):1509-15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3

      摘要 (172) HTML (567) PDF 1.03 M (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脉夹层(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凶险、病死率高。近年来,涉及到AD疾病进程中炎症指标变化的研究提示炎症与AD临床转归的关系密切,意义重大。笔者收集近年来AD炎症研究文献,从AD炎症反应时程变化特点、炎症反应相关标记物与AD临床转归关系的研究进展,以及炎症反应与主动脉管壁重塑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炎症干预提供依据。

    • 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0, 29(12):1515-15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4

      摘要 (360) HTML (717) PDF 1.05 M (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具有高病发率、高致残率和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表现较隐匿,其疾病本身及并发症都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同时增加社会医疗风险及消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抗凝和手术取栓等,目的是控制病情、延缓其进展和促进深静脉管腔的再通。DVT发病机制复杂,其病理与治疗机制尚有许多未明之处,尤其是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还需通过建立具有针对性的DVT动物模型来找出答案。用于DVT造模的动物和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需进行综合比较,以便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时选择最合适的动物模型和造模方法。

    • >简要论著
    • 高海拔地区颈动脉体瘤围术期颈动脉处理策略——单中心经验

      2020, 29(12):1521-152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5

      摘要 (99) HTML (420) PDF 2.12 M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发现青海省颈动脉体瘤(CBT)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笔者总结高海拔地区CBT围术期颈动脉处理经验,期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脑缺血性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20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CBT患者151例,共179个瘤体的资料,其中男26例,女125例;瘤体位于左侧60例,右侧63例,双侧28例。
      结果:151例CBT患者共179个瘤体中176例成功切除瘤体,手术切除率98.3%。手术时间47~184 min,平均(86±9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5±125)mL。术中行颈外动脉切断结扎2例,颈外动脉切断、重建术2例;颈动脉分叉破裂修补14例;颈动脉分叉切除、颈内动脉重建1例。全组无术中死亡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脑梗塞7例,其中2例因大面积脑梗死亡,5例经治疗康复。
      结论:围术期妥善处理颈动脉可有效减少CBT切除术中出血及术后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 改良小切口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2020, 29(12):1528-153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6

      摘要 (308) HTML (375) PDF 440.01 K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腔镜手术中区分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组织并有效避免手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管意外伤害的方法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改良小切口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收治280例PTC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0例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小切口组)、另140例患者采用传统常规开放手术治疗(传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甲状旁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手术并发症率。
      结果: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4、12、24 h,小切口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前小切口组和传统组的血清PTH、血钙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小切口组患者的血清PTH、血钙浓度高于传统组(P<0.05)。术前,小切口组和传统组的TNF-α、IL-10、CRP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小切口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0测定值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小切口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3.57% vs. 11.43%,P<0.05)。
      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PTC患者较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对甲状旁腺功能及炎症反应影响更小。

    • 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0, 29(12):1533-15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12.017

      摘要 (230) HTML (397) PDF 1.12 M (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预后评估手段的缺乏使其随访治疗难度增加。近年来,关于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探讨较多,但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价值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前NLR、PLR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中120例患者随访中死亡患者27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LR、PLR、CA19-9、CEA和术后化疗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是否化疗、NLR、PLR、CA19-9及三者联合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阳性者总生存率均低于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阴性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与三者单独检测相比,术前NLR、PLR联合CA19-9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较大,预测准确性较高。
      结论: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