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2020, 29(4):383-3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1

      摘要 (543) HTML (617) PDF 2.14 M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已被广泛用于结肠癌根治术中,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手术疗效起重要作用。由于右半结肠区域血管走行复杂,因此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操作难度更高,需要慎重选取手术入路。本研究通过比较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手术的最佳手术入路。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并确诊为右半结肠癌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一组患者采用尾侧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尾侧入路组),另一组患者采用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间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生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尾侧入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23.52 min vs. 168.6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46 mL vs. 24.28 mL)、中转开腹率(2.94% vs. 11.76%)均明显优于中间入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通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尾侧入路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肺部炎症、吻合口瘘、及肠梗阻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23.53% vs. 35.29%)均明显低于中间入路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数、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尾侧入路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间入路组(82.35% vs. 52.94%,P<0.05)。
      结论: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操作性好的优势,有利于保证手术视野的充分及解剖定位的准确,其近远期疗效均优于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 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2020, 29(4):391-3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2

      摘要 (210) HTML (629) PDF 2.93 M (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随着对关键解剖标志、手术层面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念等认识的深入,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步规范。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头尾侧联合手术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期进一步提高该手术的疗效与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中采用头尾侧联合入路(观察组),52例采用传统中间入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0.9 min vs. 150.9 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5.5 mL vs. 50.8 mL,P<0.05),但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标本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在肥胖或肿瘤位于结肠肝曲的患者中,观察组除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外,术后排气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随着腹腔镜设备广泛普及和器械不断改进,加之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2000—2019年结直肠癌肝转移文献计量分析

      2020, 29(4):400-4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3

      摘要 (569) HTML (612) PDF 2.35 M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问题广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文献大量涌现。本研究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上CRLM研究的文献分布规律和研究热点,为把握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00—2019年CRLM领域的相关文献,使用文献计量工具Bibexcel提取年发文量、国家、期刊、关键词等字段,并通过Excel软件和Pajek软件绘制图表和知识图谱。利用VOSviewer软件对作者个体、机构、国家合作网络和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CRLM相关文献7 965篇,2007年以后年发文量均在400篇以上,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1 728、1 108、1 078篇;从基金分布来看,高产文章主要来自国家级基金。期刊主要集中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等肿瘤学科高质量期刊;H指数20及以上的作者美国有12位,法国有5位;高频关键词53个,聚类分析将高频关键词聚类为5类,依次手术和化疗、预后因素、辅助诊断、化疗药物、腹膜转移癌。
      结论:在过去的近20年间,国际CRLM研究活动和合作不断增加,但是不同国家之间仍具有较大差距。总的来说,这项文献计量学研究确定了CRLM研究的三大热点:手术治疗及预后、化学治疗和辅助诊断。因此,对这些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更有助于促进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化,在不久的将来使CRLM的诊疗和个性化防治更加精准和有效。

    • 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预测价值分析

      2020, 29(4):412-41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4

      摘要 (198) HTML (687) PDF 1.24 M (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与胃癌患者预后之间密切关联,且淋巴结转移与否及淋巴结转移程度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方法仍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提供一定途径。
      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38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从中寻找出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用Kaplan-Meier法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380例患者中,241例(63.42%)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Lauren's分型、肿瘤直径以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4.175,P=0.041)和肿瘤浸润深度(OR=16.444,P<0.000 1)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BMI值呈明显正相关(r=1.95,P=0.007)。BMI(以24 kg/m2为临界值)与肿瘤浸润深度分级(以T4期为标准)预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均为63.16%,特异度分别为76.84%、53.68%;两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增高至88.36%,ROC曲线下面积达75.7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BMI值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BMI值患者(51.09% vs. 53.13%,P<0.05)。
      结论:BMI与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BMI值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情况分析,对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基础研究
    • 长链非编码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2020, 29(4):420-4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5

      摘要 (223) HTML (648) PDF 2.18 M (6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LK7-AS1是一种新发现的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lncRNA,但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其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用qRT-PCR检测lncRNA MLK7-AS1在21对结肠癌组织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以及在不同结肠癌细胞系(SW480、HCT116、SW620、DLD1、HT29、LOVO)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中的表达。将结肠癌细胞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分别用MTS、平板克隆试验、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qRT-PCR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各结肠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均P<0.05)。将lncRNA MLK7-AS1表达量相对较低的SW480与HCT116转染lncRNA MLK7-AS1过表达质粒后,两种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增强(均P<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均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P<0.05)。
      结论:lncRNA MLK7-AS1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CDK6表达有关。

    • FOXP4的表达及其对β-catenin转录的调控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2020, 29(4):429-4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6

      摘要 (569) HTML (594) PDF 2.78 M (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FOXP转录因子家族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成员FOXP4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故本研究探讨FOXP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FOX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GEIPA数据库分析结直肠癌组织构FOXP4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构建稳定过表达或敲减FOXP4的结直肠癌细胞系,分别用CCK8与Transwell法检测各结直肠癌细胞系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变化。根据AnimalTFDB 3.0数据库预测FOXP4可能的靶启动子,分别用CHIP实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FOXP4与靶启动子结合能力及对相应靶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最后,对靶基因的功能进行验证。
      结果:临床标本与GEIPA数据库分析均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OXP4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其表达量与患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明显有关,高表达FOXP4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均P<0.05)。CCK8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FOXP4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而FOXP4低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明显减弱(均P<0.05)。AnimalTFDB 3.0数据库分析显示,β-catenin的启动子可能是FOXP4的靶启动子;ChIP实验证明FOXP4可以识别β-catenin启动子区域;荧光素酶实验显示FOXP4仅可识别野生型的β-catenin序列;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FOXP4过表达可增加β-caten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β-catenin抑制剂处理后,FOXP4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增强作用被取消(均P<0.05)。
      结论:FOXP4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增高,且与患者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FOXP4过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β-catenin转录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综上提示,FOXP4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专题研究
    • PRRX1在胃癌细胞增殖与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TGF-β/Smad2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2020, 29(4):440-4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7

      摘要 (339) HTML (466) PDF 2.27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在恶性肿瘤进展与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是促进EMT的重要转录因子。笔者前期研究表明,PRRX1在胃癌中表达增加,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探讨PRRX1促胃癌细胞增殖、转移与EMT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为胃癌复发转移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
      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SGC7901、MNK45中PRRX1表达。将MNK45细胞分别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PRRX1过表达组)及空载慢病毒(阴性对照组),以无处理的MNK45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RRX1、TGF-β1、Smad2及EMT标志物的表达,以及TGF-β/Smad2通路阻断剂SB-431542干预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将8只裸鼠皮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皮下接种转染PRRX1过表达慢病毒的MNK45细胞(PRRX1过表达组)与转染空载慢病毒MNK45细胞(阴性对照组),比较两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结果:PRRX1在胃癌SGC7901与MNK45细胞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且在SGC7901细胞中高于MNK45(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RRX1、TGF-β1、Smad2、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阴性对照组MNK45细胞无以上变化(均P>0.05)。用SB-431542处理后,PRRX1过表达组MNK45细胞的PRRX1和TGF-β1表达未受影响(均P>0.05),但Smad2和vimentin表达的升高与E-cadherin表达的降低被明显抑制(均P<0.05)。PRRX1过表达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生长速度与瘤体质量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
      结论:PRRX1过表达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机制可能与其诱导TGF-β/Smad2通路活化促进EMT有关。对过表达PRRX1及TGF-β/Smad2 通路的干预可能是胃癌复发转移防治的新途径。

    • >基础研究
    • CCDC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2020, 29(4):449-4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8

      摘要 (444) HTML (638) PDF 3.40 M (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卷曲螺旋结构域(CCDC)家族蛋白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中成员CCDC34在多种癌中过表达,参与肿瘤血管生成,但其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与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GIST组织中CCDC34的表达和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GIST组织标本及30例正常胃肠道黏膜组织标本中CCDC34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以CD34标记),分析CCDC34表达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MVD计数与的关系;用慢病毒转染方法分别将CCDC34过表达载体与CCDC34干扰载体转染人GIST细胞系GIST882,建立CCDC34过表达GIST882细胞或CCDC34干扰GIST882细胞;将60只裸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皮下注射无处理的GIST882细胞(模型组)、CCDC34过表达GIST882细胞(过表达组)、CCDC34干扰GIST882细胞(干扰组),建立移植瘤模型。3周后处死各组裸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MVD,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PI3K、p-Akt、VEGF-C蛋白的表达。
      结果:CCDC34在GIS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肠道黏膜组织(90.16% vs. 27.5%,χ2=10.295,P=0.001)。CCDC34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肿瘤细胞核分裂象和局部侵犯、坏死及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CCDC34蛋白表达与MVD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695,P<0.001)。与模型组比较,过表达组植瘤组织MVD及PI3K、p-Akt、VEGF-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干扰组以上指标则呈明显的反向变化(均P<0.05)。
      结论:CCDC34在GIST中表达升高,CCDC34过表达可以促进的血管生成,从而致GIST进展,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故该通路可望成为GIST治疗的新靶点。

    • >临床研究
    •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

      2020, 29(4):458-4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09

      摘要 (528) HTML (495) PDF 1.11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切除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由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诱导HIRI的重要机制,故本研究探讨抗炎类护肝药异甘草酸镁联合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90例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均为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3、7 d的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方式、肝切除范围以及肝功能、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肝门阻断时长、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见皮疹、瘙痒或过敏症状发生。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 vs. 11.1%,P<0.05)。
      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肝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优于单纯抗氧化治疗,该作用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双重作用后有效抑制HIRI有关。

    • 腹型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2020, 29(4):466-4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0

      摘要 (768) HTML (649) PDF 959.82 K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小血管受累的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多个部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胃肠道症状先于紫癜样皮疹出现的患者中,诊断更加困难。本研究总结分析腹型HS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45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5例腹型HSP患者中男34例,女11例,男女比3.1:1;平均发病年龄(31.1±18.6)岁,以18岁以下青少年居多;最常见的发病季节为秋冬两季。24例(53.3%)以腹痛为首发表现,部位以中上腹部多见,以阵发性绞痛为主,14例(31.1%)以紫癜样皮疹为首发表现,5例(11.1%)腹痛和皮疹同时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便血、腹胀以及双膝关节疼痛等。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32例(71.1%),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尿蛋白阳性13例(28.9%)、尿红细胞阳性13例(28.9%)、白蛋白降低35例(77.8%)、C反应蛋白升高(CRP)27例(60.0%)、大便隐血试验阳性33例(73.3%)、免疫球蛋白A(IgA)升高4例(16.0%);32例行食物不耐受检查,其中含有食物过敏原19例(59.4%),以异种蛋白为主。33例(73.3%)行胃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十二指肠球降部以及胃窦,26例(57.8%)行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3例(6.7%)行小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中下段;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胃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片状糜烂,少数伴有溃疡形成。7例(15.6%)行腹部CT,均表现为肠壁增厚,少数伴有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2例(26.7%)行病理活检,提示为黏膜非特异性炎症,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给予综合治疗,40例(88.9%)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消化道症状和皮疹均可得到明显缓解。6例(13.3%)复发,复发时间1~24个月不等。
      结论:腹型HSP皮疹往往晚于胃肠道症状出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临床上可以早期行胃肠镜检查,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认识。

    • >文献综述
    •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0, 29(4):473-4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1

      摘要 (505) HTML (608) PDF 1.07 M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介导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0, 29(4):480-4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2

      摘要 (211) HTML (610) PDF 1.10 M (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肿瘤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死亡约为233.8万例,发病率约为285.83/10万,病死率约为170.05/10万。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渐进性累积的演变过程,涉及肿瘤的转化、生存、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遗传基因和表观遗传的变化:致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等在DNA、RNA和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虽然近年来肿瘤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状态,总体预后较差。因此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意义重大。目前已知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核小体重塑、非编码RNA等。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修饰包括了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核糖化及泛素化等。同其它组蛋白修饰一样,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能够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H3K4)和第9位赖氨酸(H3K9)的脱一甲基、二甲基反应,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相互作用,起到转录阻遏物的作用。该酶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异染色质的形成、细胞内DNA甲基化状态的合理维持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等。目前证实LSD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起着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LSD1和Wnt信号通路都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未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SD1可通过调节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活性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笔者就LSD1介导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2020, 29(4):487-4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3

      摘要 (538) HTML (774) PDF 501.92 K (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非产科急腹症之一,可发生在孕期各阶段,以孕6个月内最为常见。由于妊娠的特殊生理及阑尾位置的变化,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在不同妊娠阶段的表现各异,其中在妊娠早期,其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相似,具有典型的麦氏点固定压痛;在妊娠中、晚期,阑尾向上外、向后移位,其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延误病情而致阑尾穿孔、坏疽、胎儿流产、早产,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另外,实验室检查不具备特异性,其确诊需要依靠影像学等辅助手段。超声、MRI均是其安全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其中超声具备方便、快捷、安全等特性,作为初诊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术是其首要的治疗手段,并应积极在发病24 h内进行,以降低胎儿、孕产妇病死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手术方式可分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然而,目前手术方式的最佳选择应基于现有的专业知识、术者经验、医疗设施、病情以及患者意向等因素。腹腔镜手术已被证实具备安全性及有效性,开腹手术仍占主导地位。

    • >简要论著
    •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罕见吻合口完全闭锁1例报告

      2020, 29(4):494-4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4

      摘要 (279) HTML (380) PDF 1.88 M (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吻合口狭窄(AS)为直肠癌术后发生较晚的并发症,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完全闭锁少见。本文探讨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AS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完全闭锁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AS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结果:该患者经过3次内镜下吻合口环切未能解除狭窄,并在第3次内镜下治疗过程中发生肠穿孔,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狭窄闭锁的吻合口,行消化道重建,成功解除狭窄。 
      结论:AS多发生于有预防性造口、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对于吻合口完全闭锁的AS患者,可先尝试内镜下吻合口切开,但在进行内镜下切开时应做好手术准备,如发生肠穿孔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 腔内超声与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在术前评估与直肠癌术后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

      2020, 29(4):498-50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5

      摘要 (217) HTML (281) PDF 1.03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准确的术前评估对选择新辅助治疗和制定手术方式优化完全切除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比分析直肠腔内超声(EUS)与高分辨薄层直肠磁共振成像(MRI)新序列(3.0T RESOLVE-DWI)术前评估与直肠癌术后病理结果。
      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行EUS与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检查且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9例患者(排除术前联合放化疗及临床资料不全者等)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比较EUS与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检查对直肠癌浸润深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EUS、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准确度分别为65.0%、75.3%(P<0.05)。分析EUS与MRI对直肠癌T1~T4各分期的诊断价值数据发现,两组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MRI对T过高分期分别占15.0%、11.2%;EUS、MRI对T过低分期分别占20.0%、13.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US、MRI对N分期总准确度分别为70.0%、78.5%,组间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US、MRI对N过高分期分别占17.5%(14/80)、11.2%(10/89);EUS、MRI对N过低分期分别占12.5%(10/80)、11.2%(10/89);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高分辨薄层直肠MRI新序列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度较EUS有一定优势。

    • 胃肠道肿瘤合并肾损害3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 29(4):504-50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6

      摘要 (227) HTML (291) PDF 428.21 K (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及老龄化、烟酒、不健康饮食、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肾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本研究分析胃肠道肿瘤合并肾损害的临床资料,探讨肿瘤和肾损害的相关性及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合并有肾损害30例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指标,统计肿瘤的类型及治疗方式、出现肾损害的先后时间及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进行CKD分期,同时观察本组患者是否有吸烟和饮酒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
      结果:全组共30例胃肠道肿瘤合并肾损害的患者,其中男24例(80.0%),女6例(20.0%),年龄最小38岁,最大83岁。血红蛋白(89.20±22.67)g/L,血清总蛋白(62.17±8.59)g/L,血清白蛋白(34.23±6.16)g/L,血尿素氮(12.41±7.53)mmol/L,血肌酐(303.71±241.22)μmol/L,血尿酸(387.27±144.78)μmol/L。肿瘤类型:胃癌3例、结肠癌18例和直肠癌9例。治疗方式:26例肿瘤手术切除,2例行化疗未手术和2例未手术及化疗。肿瘤与肾损害发生前后关系是:肿瘤发生在肾损害之前5例(16.7%),肿瘤发生在肾损害之后22例(73.3%),肿瘤和肾损害同时发现3例(10.0%)。肾功能情况:急性肾损伤(AKI) 2例,CKD有28例;CKD分期:5例CKD 2期,7例CKD3期,6例CKD4期和10例CKD5期。在高危因素中,有吸烟史16例(46.7%),无吸烟14例(53.3%),吸烟史时长20~50年。有饮酒史12例(40%),无饮酒史18例(60%),饮酒史时长20~40年。有糖尿病史8例,无糖尿病史22例。有高血压史20例,无高血压史10例。
      结论:胃肠道肿瘤与肾损害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可发生在肾损害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对于中老年的肾病患者,特别是有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因素时,建议定期排查有无肿瘤。对于肿瘤患者,早期发现并切除肿瘤,做好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前的评估,定期检测尿液和肾功能,可以减少肾损害的发生,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整体预后。

    • 妊娠合并BRAF突变晚期结肠癌国际会诊病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2020, 29(4):510-5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4.017

      摘要 (122) HTML (363) PDF 1.09 M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妊娠期结直肠癌的症状常会被妊娠期不适反应所掩盖,导致诊断延误,很多检查与治疗的开展同样会受到妊娠的限制,故患者预后通常较差。本文通过介绍1例妊娠期间发生BRAF突变基因型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该病的临床诊治策略以及国际远程会诊的价值。
      方法:报告1例34岁女性妊娠期间发生BRAF突变基因型的右半结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
      结果:该患者分娩时被诊断为右半结肠梗阻性腺癌,姑息术后及系统化疗后进行了国际远程会诊,寻求国外权威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会诊后行双靶向系统治疗和第2次手术切除肋骨转移病灶,并进行了PD-1免疫治疗。目前一般情况良好,肿瘤基本稳定。文献复习结果显示,1965—2018年期间国内的类似病例共36例,我国患者多以结肠癌为主,欧美、日本患者以直肠癌为主。
      结论:此病罕见,且非常容易误诊和漏诊,预后很差,临床医生需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如能得到高水平国际会诊的帮助,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