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复杂腹主动脉瘤对近端锚定区的要求及不同技术的评价

      2020, 29(6):645-64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1

      摘要 (239) HTML (587) PDF 1.04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和器材的迅猛发展,腔内修复术已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但是,不良近端锚定区仍然制约着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发展。笔者结合“烟囱技术”、“开窗技术”以及“多分支支架技术”,对复杂腹主动脉瘤对近端锚定区的要求及相关临床证据进行简要讨论,为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处理提供些许参考。

    • 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2020, 29(6):649-65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2

      摘要 (543) HTML (1196) PDF 1.02 M (6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罕见的严重主动脉疾病,好发于男性,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关系密切。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或无明显症状,容易导致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增强CT是诊断AAD的首选。初始治疗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和心率,并结合影像学随访。当疾病进展出现手术指征时,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AAD的首选的手术方式,开放手术多用于病变解剖学条件不适合腔内修复术的患者。腔内修复术难度较高,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腔内修复术成功的关键。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疗进展

      2020, 29(6):654-6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3

      摘要 (506) HTML (693) PDF 1.10 M (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AAA)是由于各种致病菌感染所致的一类特殊类型的动脉瘤。IAAA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瘤体易于破裂、临床预后差,因此对其早诊早治十分关键。依据典型病史、实验室检查、CTA影像、术中所见、血培养或组织培养阳性结果可做出诊断。诊断明确后,应在足量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尽早手术治疗。但有关抗生素具体使用方案、手术方案等治疗选择上尚未达成一致。目前推荐术后用抗生素至少6个月以上。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腔内修复术治疗IAAA的比例越来越高,且短期效果良好,未来有望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2020, 29(6):659-6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4

      摘要 (292) HTML (631) PDF 1.06 M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感染性腹主动脉瘤(IAAA)是血管外科极具挑战性的一种疾病,是由致病微生物直接或者间接感染腹主动脉所引起的,具有进展快、破裂风险高、病死率高以及预后差的特点。目前对于IAAA的治疗是以抗感染作为基础,应用腔内腹主动脉覆膜修复术或外科手术来进行干预。笔者将就国内外对于IAAA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与进展进行一综述,从而为患者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 小腹主动脉瘤临床随访现状与展望

      2020, 29(6):664-6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5

      摘要 (220) HTML (738) PDF 1.10 M (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腹主动脉瘤是指瘤体最大直径30~54 mm的腹主动脉瘤。虽然多数患者无症状且破裂风险较低,但临床工作中仍会遇到小瘤体破裂的患者。瘤体一旦破裂其病死率极高。同时,随访过程中给予手术干预的比例也非常高。目前尚缺乏成熟的针对发病机制层面的治疗策略。如何做好临床随访工作、预测破裂风险及时行外科人工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目前小腹主动脉瘤的临床随访现状以及如何精准预测破裂风险予以阐述。

    • >专题研究
    • 全腹腔镜辅助下透壁锥形滤器取出的临床分析

      2020, 29(6):671-6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6

      摘要 (314) HTML (535) PDF 1.63 M (7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锥形滤器是近些年较为常用的可取出下腔静脉滤器,但其容易发生倾斜及回收钩嵌入或穿透下腔静脉壁,导致常规腔内介入方法无法取出,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本研究探讨全腹腔镜辅助下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的锥形滤器取出的安全性与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处理策略与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15例下腔静脉锥形滤器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7.7±13.3)岁。置入Celect滤器12例,Denali滤器2例, Option滤器1例。所有滤器经颈静脉介入无法取出,术前CT提示滤器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所有患者在全麻下采用全腹腔镜辅助下滤器取出术。
      结果:手术方式为经腹腔途径9例(60.0%),经腹膜外途径6例(40.0%)。全腹腔镜辅助下滤器成功取出14例(93.3%),其中1例为Option滤器,2例为Denali滤器,11例为Celect滤器。1例(6.7%)Celect滤器腹腔镜手术未能分离回收钩,中转开腹手术成功取出。腹腔镜取出率为93.3%。患者滤器置入时间为(103.9±70.3)d,围手术期1例(6.7%)术中失血给予输血治疗,1例(6.7%)切口皮肤感染,术后平均住院(7.4±2.8)d。
      结论:全腹腔镜辅助下取出回收钩穿透下腔静脉壁的锥形滤器是安全有效的,能避免滤器长期植入导致的并发症,术前CT评估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ABO血型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及Meta分析

      2020, 29(6):677-68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7

      摘要 (202) HTML (579) PDF 1.14 M (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深静脉血栓(DVT)是住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如何预防DVT的发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及Meta分析探讨ABO血型与DVT发生风险的关系,以期为DVT的个体化预防及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8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500例住院DVT患者(多次住院患者只统计首次住院),并按诱因(无明显诱因、妊娠、外伤、手术、癌症、长期卧床)及性别1:1配对选择同期500例非DVT住院患者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经质量评价及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 进行Meta分析。
      结果:病例-对照研究中,整体分析结果显示,非O型血较O型血个体DVT发生风险升高(RR=2.859,95% CI=2.142~3.817,P<0.01);按诱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明显诱因(RR=2.845,95% CI= 1.819~4.282,P<0.05)、外伤(RR=3.11,95% CI=1.477~6.552,P<0.05)、手术(RR=2.613,95% CI= 1.271~5.373,P<0.05)及癌症(RR=2.962,95% CI=1.436~6.106,P<0.05)患者中,非O型血是DVT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而在妊娠(RR=1,95%CI=0.034~29.807,P>0.05)及卧床(RR=5.714,95% CI=0.528~30.325,P>0.05)患者未表现出明显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O型血个体发生DVT风险低于非O血型人群(RR=0.62,95% CI=0.56~0.69,P<0.05)。
      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组、外伤组、手术组及癌症组患者,将ABO血型纳入DVT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中,对于血栓的个体化干预和精准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对于妊娠组及长期卧床组患者,ABO血型的不一定能表现出足够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

    •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0, 29(6):686-69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8

      摘要 (294) HTML (717) PDF 3.63 M (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是外周静脉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可由下肢静脉反流性疾病、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畸形等多种疾病所致;不同病因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其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临床中常出现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误诊误治,故明确其病因至关重要。目前下肢静脉造影仍是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金标准,可提供完整的下肢静脉系统影像,为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总结江苏常州地区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探讨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意义,并分析该地区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
      方法: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3 012例(3 42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患肢踝部至盆腔段深静脉形态、通畅度,以及患者做Valsalva动作时造影剂的反流情况,对患者静脉曲张的病因进行分析和分类。
      结果:3 420条肢体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 395条(40.79%),单纯浅静脉曲张1 052条(30.76%),髂静脉受压综合征569条(16.64%),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28条(9.59%),其他(双股静脉畸形、腘静脉瘤、深静脉瘤样扩张、先天性静脉曲张骨肥大综合征、布加综合征、盆腔肿瘤等)76条(2.22%)。
      结论:常州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因以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浅静脉曲张及髂静脉受压为主。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病变,需明确病因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明确下肢静脉曲张病因的可靠方法,并能检出腘静脉瘤、布加综合征等少见疾病,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其在下肢静脉病变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 腔内介入治疗血管内异物: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 29(6):693-6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09

      摘要 (649) HTML (726) PDF 2.41 M (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针对医源性因素所引起的血管内异物更为常见。随着医疗有创操作的增加,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发生也逐渐增多,这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针对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思路也引起了临床医生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探讨。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诊治此类患者,保障患者的就诊安全,本文将立足于我中心近2年血管内异物的诊治经过,以及结合现有文献的报道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期对临床上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分享。
      方法:收集我中心近2年诊治的4例血管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异物的来源及特点、手术的过程及经验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梳理。对现有国内外针对此类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学习和总结。
      结果:4例患者均属于医源性的血管内异物,其中1例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导丝脱落引起,2例是由于PICC导管的断裂引起,另外1例是由于腔内介入手术对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栓塞过程中弹簧圈部分脱落至腹主动脉腔内引起。4例患者均无异物相关的临床表现,均在介入下通过单弯导管配合鹅颈圈套器的方式成功取出异物,且异物完整性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任何异物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尽管无法完全避免血管内异物的发生,尤其是医源性的因素,但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针对已发生的血管内异物,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异物所带来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极其重要。腔内介入治疗作为血管内异物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异物回收率高、手术风险低、并发症少等独特的优势,而且其疗效也已经得到了证实。除此之外,腔内介入手术过程中还需具有多种可选择适宜的介入器械以及经验丰富的手术操作医师。

    • 内膜剥脱治疗颈动脉残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0, 29(6):699-7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0

      摘要 (245) HTML (709) PDF 1.92 M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单侧颈内动脉(ICA)慢性闭塞后,仍有3%~5%的患者会出现黑懵、头晕等脑缺血症状,在标准的药物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可作为其治疗方案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临床诊断的病例较少,并且对手术方式的认识不足,故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以颈外动脉(ECA)、颈总动脉(CCA)或ICA内膜剥脱为主并联合ICA的残腔缝合或切断的方式治疗颈动脉残腔综合征(CS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8年6月9例诊断为CSS并经内膜剥脱治疗的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67.3岁。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手术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
      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术后头晕、肢体乏力等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和好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次数明显减少,但1例患者因失明时间较长,其视力仍无法缓解。2例(22.2%)出现头痛、烦躁等高灌注表现,经药物降压和脱水治疗后好转,无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有2例术后出现饮水呛咳,但均于术后1周基本恢复。mRS评分结果较术前降低(≥1分)。
      结论:以ECA、CCA或ICA内膜剥脱为主并联合颈内动脉的残腔缝合或切断的方式治疗CS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其短期随访结果较为满意,可作为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取的一种手术方法。

    • 脾动脉瘤的临床特征与腔内治疗:附30例报告

      2020, 29(6):706-71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1

      摘要 (298) HTML (926) PDF 1.67 M (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脾动脉瘤(SAA)是一类少见、具有潜在致命破裂风险的内脏动脉瘤疾病。SAA的传统手术方式为开腹切除动脉瘤及脾脏。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和材料的发展,SAA的腔内治疗越来越普及。相比于开放手术,腔内治疗具有微创、简便、术后快速康复的优势。本文探讨SAA腔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30例SAA患者资料,并介绍了我科治疗SAA的3种介入手术方式。
      结果:患者30例均行腹部CTA明确SAA诊断,其中近脾门型17例,中间型9例,远脾门型4例;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11例。30例均采取腔内治疗方法,其中21例行SAA栓塞术,6例行脾动脉支架置入术,3例行脾动脉裸支架置入+栓塞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平均住院费用5万元,术后发生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10例,症状均在3 d以内缓解,无后遗症发生。发生穿刺点出血1例,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住院期间无急性脾梗死发生,没有发生需再次手术的并发症。2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CT复查示动脉瘤完全血栓化,未见造影剂进入;出现无症状局灶性脾梗死5例。
      结论:介入腔内手术可在保留脾脏的情况下治疗SAA,治疗效果确切,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住院时间短,费用相比开放手术无明显增加。腔内治疗可作为绝大部分SAA的首选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术前CTA显示的SAA形态及位置来决定。

    • >基础研究
    • miR-486-5p的靶基因预测及其在胰腺腺癌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0, 29(6):715-7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2

      摘要 (426) HTML (667) PDF 1.19 M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癌症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消化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其主要的病理类型为胰腺腺癌(PAAD),预后较差。miR-486-5p在不同癌症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尚缺乏miR-486-5p在PAAD中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miR-486-5p的靶基因并分析靶基因在PAAD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使用PROGmiRV2数据库分析miR-486-5p与PAAD预后的相关性。综合运用多个数据平台来预测miR-486-5p的靶基因,并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筛选出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信号通路分析,再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编辑,筛选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最后验证筛选出的核心基因,找出与PAAD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
      结果:miR-486-5p低表达PAAD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miR-486-5p高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5)。得到至少被3个数据库预测到的靶基因数目共187个。GO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稳定、蛋白质磷酸化、RNA聚合酶II启动子的转录正调节及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参与FOXO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miR-486-5p潜在靶基因的蛋白网络分析发现,SIRT1、PTEN、SMAD2、CSNK2A1、SE RPINE1是PPI网络中关键靶基因;进一步通过GEPIA验证发现CSNK2A1、SERPINE1在PAAD组织中均明显上调(均P<0.05),这些基因的高表达与PAAD患者的总体存活和无病生存相关(均P<0.05),CSNK2A1和SERPINE1的高表达的PAAD患者有更差的预后。
      结论:miR-486-5p通过对靶向基因的调控,作用于PAAD患者体内多种信号通路的网络,参与PAAD的发生和发展,影响PAAD患者的预后。

    • microRNA-124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2020, 29(6):723-7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3

      摘要 (214) HTML (556) PDF 1.99 M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microRNA-124(miR-124)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并且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表达下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探讨miR-124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用qRT-PCR检测人胃癌细胞系MGC803、AGS、MNK-45、SGC-7901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124的表达。用miR-124模拟物(miR-124模拟物组)及miR-124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至MGC803细胞后,用CCK-8法及细胞克隆实验检测MGC803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p-PI3K和p-Akt蛋白水平,qRT-PCR检测PI3K和Akt mRNA 表达。
      结果: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miR-124在各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4模拟物组转染后的OD450值与细胞克隆形成数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PI3K、Akt、p-PI3K和p-Ak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PI3K和Akt基因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均P<0.01)。
      结论:miR-124表达的下调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临床研究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胆管癌根治术自我质控体系建设及应用

      2020, 29(6):731-7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4

      摘要 (220) HTML (586) PDF 1.09 M (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已广泛应用于远端胆管癌根治,然而由于远端胆管癌临床病理特点,远端胆管癌行LPD仍然是技术难度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有必要开展该手术的自我质控体系建设。本研究探讨LPD远端胆管癌根治术自我质控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1月建立自我质控体系前开展的37例远端胆管癌LPD患者(对照组)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建立自我质控体系后开展的30例远端胆管癌LPD患者(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行历史对照分析。自我质控体系的内容包括:“en-block”切除流程进行淋巴神经清扫;外科医师术后分拣淋巴结;妥善处理胃十二指肠动脉、冠状静脉、Helen干以及“危险三角”,同时注意防止遗漏胃右动脉;胰肠吻合确保空肠浆肌层贴覆胰腺后壁以及5-0 vicryl线固定胰管导管;胆肠吻合注意保护胆道血运同时采用4-0 PDS缝线完成吻合;胃肠吻合完成后注意探查吻合口有无渗血,并采用能量设备止血;各吻合口区域全方位引流,吻合口区域全方位引流。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结获取方面,观察组患者淋巴结获取数达到第8版AJCC最低要求标准(≥12枚)比例明显高于较对照组(96.7% vs. 78.4%,P=0.029)。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1.0±59.7)mL vs.(176.2±39.5)mL,P=0.042]。观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7% vs. 37.8%,P=0.333);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vs. 8.1%,P=0.41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3.3% vs. 21.6%,P=0.867),但观察组B级以上胰瘘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全组67例患者仅1例胆汁漏发生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5.4%,P<0.01)。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
      结论:针对远端胆管癌LPD手术各个环节的自我质控体系  有助于改善患者肿瘤学治疗效果,并且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保障远端胆管癌LPD安全有效的开展。

    • 3D与2D腹腔镜胃旁路手术的手术时间与术者主观评价比较

      2020, 29(6):739-7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5

      摘要 (250) HTML (528) PDF 1.06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肥胖发病率正在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是最常见的减肥手术之一。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3D腹腔镜成像系统逐步踏入普外科手术领域,三维立体图像弥补了传统2D腹腔镜成像系统缺乏纵深感、立体解剖描述不足的劣势,为主刀医师提供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3D腹腔镜作为腹腔镜技术的重大革新,在胃旁路手术方面的应用却鲜有报道,与2D腹腔镜比较的优劣情况尚不明了。本研究通过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探讨3D腹腔镜在胃旁路手术中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减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行2D腹腔镜胃旁路手术(2D组)与3D腹腔镜胃旁路手术(3D组)。比较两组完成各手术步骤(建立胃小囊、胃肠吻合及肠肠吻合)的用时及总体用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就术者对两组手术的镜下可操作性及舒适度行主观问卷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2D组比较,3D组除胃小囊建立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外(P=0.120),胃肠吻合时间(P=0.015)、肠肠吻合时间(P=0.012)及手术总用时(P=0.023)均明显缩短。术者对3D腹腔镜下的精准性、层面感、纵深感主观评分以及眼部疲乏感、颈部疲乏感的主观评分均明显优于2D腹腔镜(均P<0.05)。
      结论:与2D腹腔镜比较,3D腹腔镜可显著缩短胃旁路手术的手术用时,有效的提高了术者操作的舒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文献综述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治现状及舒洛地特的应用前景

      2020, 29(6):745-7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6

      摘要 (318) HTML (577) PDF 1.08 M (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的治疗方式因其再狭窄(ISR)率较高,而不能令人满意。ISR严重影响支架术后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发生ISR患者往往需要二次手术,但由于费用高、远期通畅效果不佳、支架断裂等一系列问题,预防ISR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舒洛地特对全身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抗炎、抗血栓、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对防治ISR可能可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ISR目前诊治的现状及舒洛地特在ISR治疗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在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中的研究进展

      2020, 29(6):752-7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7

      摘要 (324) HTML (626) PDF 1.05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慢性溃疡(CLU)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12%~1.1%,其中60岁以上发病率为0.5%~3%,80岁以上则高达5%。根据溃疡病因,可将其分为血管源性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压力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神经营养性溃疡、恶性溃疡等。伤口的愈合包括炎症反应期、增生期和修复期,适当的微环境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有利于早期伤口愈合,防止炎症和疤痕产生。溃疡创面的处理对愈合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CLU的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植皮、负压封闭引流、抗感染、局部活性因子、干细胞移植及敷料覆盖等。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对促进CLU创面的愈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敷料除具有良好的吸收伤口渗液能力外,还应保持伤口的适宜的微环境、抑菌、止血、镇痛等能力和促进伤口愈合能力。壳聚糖化是甲壳素经强碱作用脱去部分乙酰基的产物。其具有抗感染、止血、免疫调节、诱导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同时壳聚糖对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其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进而促进创面进行“自净”。壳聚糖在治疗CLU中的良好前景。

    • 内皮祖细胞在血管新生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2020, 29(6):759-7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8

      摘要 (250) HTML (616) PDF 1.02 M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新生与多种难治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失衡可致血管新生相关疾病。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及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其具体作用和分子机制将为血管新生相关疾病带来曙光。笔者就EPC在血管新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 >简要论著
    • 快速康复理念在大隐静脉曲张射频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2020, 29(6):765-76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19

      摘要 (137) HTML (363) PDF 2.11 M (5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大隐静脉曲张(GSVV)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不断进展的静脉曲张病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静脉剥脱、射频或激光消融、硬化剂注射等多种技术使得更多的高龄、复杂的静脉曲张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缓解了多年的痛苦。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通过改进围手术期管理模式,优化临床流程及路径,使得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不适体验大大降低,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研究对微创射频治疗的GSVV患者在围术期采用ERAS理念管理,优化GSVV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流程,探讨ERAS理念对GSVV患者微创射频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GSVV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ERAS组(73例)和对照组(67例)。ERAS组采用ERAS理念宣教、主干静脉射频治疗和小腿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或硬化剂注射,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主干静脉剥脱治疗和小腿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或硬化剂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疼痛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之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静脉曲张分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ERA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疼痛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均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其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两组患者在主干在通、曲张静脉复发、浅静脉炎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皮肤瘀斑和隐神经损伤明显高于ERAS组(P<0.05),考虑与术中静脉剥脱损伤范围广泛有关,经对症处理及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处理后缓解。
      结论:在GSVV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结合ERAS理念进行管理,可有效优化GSVV手术治疗的管理流程,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

    • 应用Rotarex?S系统经皮血栓切除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血栓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 29(6):770-77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6.020

      摘要 (132) HTML (324) PDF 2.31 M (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人工血管动静脉瘘(AVG)血栓处理目前尚无公认最佳的方法,近年来血管腔内血栓减容逐渐取代开放性手术。本文对应用Rotarex?S系统切除AVG血栓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Rotarex?S系统治疗AVG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机械性血栓切除系统治疗的2例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系统应用于AVG血栓的一些经验。
      结果:该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个月均无血栓发生,初次通畅率100%。患者1在术后8个月因动脉吻合口、静脉流出道严重狭窄导致血栓形成,高压球囊扩张后流出道狭窄难以解除,改行对侧上肢AVG新建,目前随访3个月新建AVG通畅;患者2于术后7个月因流量下降再次行静脉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术后随访5个月无血栓事件。
      结论:Rotarex?S经皮血栓切除系统治疗AVG血栓的治疗拥有快速、高效、安全的优点,可应用于AVG内急性、亚急性血栓,溶栓及吻合口损伤高风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