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2020, 29(8):909-9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1

      摘要 (596) HTML (669) PDF 2.69 M (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胆管结石病病情复杂,术后复发率高,需反复多次手术。在病程晚期可继发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内胆管癌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再狭窄情况。
      结果:8例患者为首次手术,另28例患者曾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等手术1~4次,所有患者均采用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部胆管狭窄,行胆管盆式Roux-en-Y内引流术。其中合并右后叶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6例,肝方叶切除11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手术历时(256.4±98.2)min,术中失血量(218.5±68.1)mL,术后住院(10.3±3.2)d;3例(8.3%)术后发现残余少量结石;术后出现轻微胆汁漏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腹腔积液2例,胸腔积液2例,均保守治疗治愈,未出现Clavien-Dindo IIIa级以上并发症。所有患者出院后采用门诊、电话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3.6(12~46)个月。2例出现反流性胆管炎,均自行缓解,未发现有吻合口再狭窄的患者;3例(8.3%)发现结石复发。
      结论:转移胆管瓣修补肝门胆管狭窄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供临床借鉴。

    •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020, 29(8):916-9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2

      摘要 (582) HTML (657) PDF 1.36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结石,特别是合并数个肝段结石或是既往合并多次胆道手术史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的诊断治疗是肝胆外科的难题之一,如何能够“一站式”清除结石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鉴于目前计算机三维重建可视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肝叶切除术中,本研究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期间由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收治的术前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的肝胆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共纳入期间收治的复杂肝胆管结石19例,包括Ⅰ型9例,IIa型6例,IIb型3例,IIc型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2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占位性病变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右肝血吸虫病1例。手术方式包括行左半肝切除术3例、行右半肝切除术7例、行胆总管探查引流术9例。术前三维重建与术中符合情况:门静脉、肝动脉走行符合率均为78.95%;结石在胆管分布、肝脏体积符合率均为84.21%;总准确率为73.68%。术后胆管直接造影均未见结石残留,无术后胆管炎发作病例,无胆道损伤病例。
      结论:术前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能精准描述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精确测量肝脏体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诊断、手术方案个体规划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最大程度的达到结石的“一站式”的清除效果。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手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20, 29(8):924-9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3

      摘要 (226) HTML (783) PDF 623.25 K (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对于肝门部胆管癌(HCCA)而言,血管侵犯是主要的手术治疗障碍之一。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后的各个临床研究指标不一,结论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的安全性、切除有效性及近远期疗效。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与无血管切除比较的研究,前者包括肝动脉切除及重建和门静脉切除及重建,检索起止时间均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根治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指标。
      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研究),共3 260例患者,其中行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904例(血管切除组),未行血管切除2 356例(对照组);分亚组的研究中含肝动脉切除及重建237例(肝动脉切除亚组)与门静脉切除及重建560(门静脉切除亚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切除组的术后总并发症(OR=1.09,95% CI=0.78~1.54,P=0.61)、肝衰竭(OR=0.84,95% CI=0.56~1.24,P=0.36)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血管并发症(OR=6.79,95% CI=2.16~21.38,P=0.01)与肝脓肿(OR=7.47,95% CI=2.63~21.18,P=0.01)的发生率升高;术后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OR=1.27,95% CI=0.84~1.93,P=0.25);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OR=0.69,95% CI=0.56~0.85;OR=0.62,95% CI=0.52~0.75;OR=0.61,95% CI=0.49~0.76,均P<0.05);R0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OR=0.96,95% CI=0.66~1.40,P=0.84)。亚组分析显示,肝动脉切除亚组和门静脉切除亚组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肝动脉切除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对照组(OR=0.44,95% CI=0.30~0.67,P=0.01),但门静脉切除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0.89,95% CI=0.68~1.17,P=0.42)。此外,R0切除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R1切除组,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
      结论:HCCA根治术中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是总体可接受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R0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当合并门静脉侵犯时,可以行联合血管的R0切除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也不会恶化预后。当合并肝动脉侵犯是手术R0切除的唯一障碍时,不能简单地将其作为根治性手术的禁忌证,仍可以手术治疗,但需慎重处理,从而使患者获益。

    • 三维与二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2020, 29(8):936-9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4

      摘要 (170) HTML (604) PDF 1.21 M (8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三维(3D)与二维(2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哪种治疗方式更有利于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目前尚无一致结论,亦无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胆囊良性病变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关于比较3D与2D腹腔镜应用于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为2020年3月。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1篇研究,包括7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和4个回顾性研究,共980例患者,其中3D组438例,2D组5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2D组比较,3D组手术时间(MD=-8.64,95% CI=-12.87~-4.42,P=0.000 1)、术中失血量(MD=-13.82,95% CI=-19.98~-7.65,P=0.000 1)、术中并发症发生率(OR=0.52,95% CI=0.32~0.83,P=0.006)均明显降低;在整体分析中,3D组住院时间较2D组缩短(MD=-0.13,95% CI=-0.25~-0.02,P=0.02),但在RCT及回顾性研究的亚组分析中,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MD=-0.12,95% CI=-0.24~0.01,P=0.06;MD=-0.20,95% CI=-0.45~0.05,P=0.12);在中转开腹率(OR=0.74,95% CI=0.30~1.79,P=0.50)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67,95% CI=0.35~1.28,P=0.23)方面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3D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2D腹腔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未来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予以验证。

    • 术前/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胆囊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0, 29(8):947-9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5

      摘要 (376) HTML (622) PDF 574.72 K (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胆囊癌(GBC)是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快速有效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手段的缺乏为胆囊癌的手术及随访治疗增加了难度。近年来围绕着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与肿瘤预后的研究较为广泛,但由于外周血参数的不稳定性,预测价值往往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外周血参数模型术前/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比值(PP-NLR)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在GBC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GB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界值决定手术前后NLR界值,升高则分别赋值为1,反之则为0,PP-NLR定义为两者赋值之和,分别为0、1、2;将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和术前CRP>10 g/L分别赋值为1,否则为0,GPS定义为两者赋值之和,分别为0、1、2。采用Kaplan-Meier法与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PP-NLR和GPS与患者生存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PP-NLR和GPS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用多因素Cox风险模型确定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ROC曲线确定术前及术后NLR的界值分别为2.51(敏感度0.961,特异度0.788)和2.38(敏感度0.745,特异度0.712)。生存分析显示,不同PP-NLR或GPS水平患者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生存率在PP-NLR=1、PP-NLR=2、PP-NLR=3组呈依次降低(均P<0.05);GPS=0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GPS=1组或GPS=2组(均P<0.05),但GPS=1和GPS=2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P-NLR和GPS水平均与根治率、肿瘤侵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及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等明显有关(均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PP-NLR与GPS与根治率、肿瘤侵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PP-NLR及GPS的升高均与低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P-NLR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P-NLR=1:HR=0.357,95% CI=0.221~0.575,P<0.05;PP-NLR=2:HR=0.357,95% CI=0.221~0.575,P<0.05)。
      结论:PP-NLR和GPS均与GBC患者预后相关,且PP-NLR为独立预后危险因素,提示外周血参数PP-NLR及GPS可以简便、快速、有效的评估患者预后。此外,PP-NLR整体考虑了术前及术后的系统炎症及免疫状态,相对于GPS及单纯的手术前后NLR预测更为全面、价值更高,可为临床随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基础研究
    • 杜仲不同部位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0, 29(8):958-9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6

      摘要 (220) HTML (672) PDF 2.74 M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证实杜仲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且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杜仲的不同部位及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的药理效应有所不同。本研究对比性研究杜仲叶与皮的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以期为临床HIRI的防治提供给参考。
      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均为假手术组、HIRI模型组与4个预处理组。4个预处理组大鼠分别用杜仲皮水提取物、杜仲皮醇提取物、杜仲叶水提取物、杜仲叶醇提取物灌胃,1次/d,连续10 d,提取物浓度80 g生药/kg;假手术组、HIRI模型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按相同的方式灌胃,第11天,除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外,其余各组采用阻断左肝叶及肝中叶血供1 h后再灌4 h的方式诱导HIRI,随后采集各组大鼠左肝叶与下腔静脉取血标本,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但各预处理组的肝损伤情况均较HIRI组有明显改善,其中杜仲叶醇提取物预处理的作用最为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HIRI模型组及各预处理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IL-1β水平及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而各预处理组以上指标的变化程度均较HIRI模型组降低,其中杜仲叶醇提取物预处理最为明显(均P<0.05)。
      结论:杜仲不同部位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HIRI的保护作用,尤以杜仲叶醇提取物保护作用最为显著,提示杜仲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抗HIRI最有效的成分,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 长链非编码RNA RAB1A-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2020, 29(8):966-97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7

      摘要 (403) HTML (521) PDF 1.01 M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周期控制、细胞发育和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其差异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 RAB1A-2(RAB1A-2)一种mTORC1激活剂,目前发现RAB1A-2与肺癌细胞DNA异常扩增、细胞增殖及侵袭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探讨RAB1A-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3种胃癌细胞系(MKN-45、BGC-823、SGC-7901)及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中RAB1A-2的表达,分析RAB1A-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RAB1A-2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将SGC-7901细胞系分别转染si-RAB1A-2(RAB1A-2干扰组)、RAB1A-2模拟物(RAB1A-2模拟物组)和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q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RAB1A-2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3种胃癌细胞系中RAB1A-2表达量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细胞系(均P<0.05)。胃癌组织中RAB1A-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类、N分类和TNM分期均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AB1A-2高表达患者3、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RAB1A-2低表达患者(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SGC-7901细胞比较,转染后24、48、72 h,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A450 nm值均明显升高,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A450 nm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明显升高(均P<0.05);RAB1A-2模拟物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RAB1A-2干扰组SGC-7901细胞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
      结论: RAB1A-2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RAB1A-2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抑制细胞凋亡,RAB1A-2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 >临床研究
    • 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br# 模型构建

      2020, 29(8):973-9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8

      摘要 (278) HTML (873) PDF 1.11 M (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术后早期复发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探讨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评估模型,为预测复发风险、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5例肝细胞癌患者,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2年内复发)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变量的预测早期复发的效能,用Cox回归方程建立早期复发的风险评分模型。
      结果:225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复发130例(57.8%)。肿瘤数目、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为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γ-GT、NLR以及γ-GT与NLR联合预测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67.6%、59.1%、70.4%。将肿瘤个数、γ-GT、NLR纳入回归方程,建立风险评分模型后,根据HR值,将γ-GT>108 U/L赋值为1,NLR>2.11赋值为2,肿瘤个数>1赋值为3,否则赋值为0,可得危险评分界值为0~6分。根据此模型,低危组(<3分)与高危组(≥3分)患者1、3、5年的累积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9%、44.5%、32.8%与33.4%、20.1%、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肿瘤个数、γ-GT、TNLR是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用来对肝癌患者早期复发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有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附101报告

      2020, 29(8):979-98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09

      摘要 (222) HTML (849) PDF 1.11 M (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缺血性结肠炎(IC)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早期误诊率高,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病死率较高。本文总结分析IC的临床特点,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9年9月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收治的101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和疾病转归情况,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结果:101例均为初发IC患者,其中女性62例(61.4%);年龄为45~93岁,平均年龄为(63±8.8)岁。包括45~<60岁39例(中年组),≥60岁62例(老年组)。患者主要症状为便血、下腹痛、恶心、腹胀;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紊乱、糜烂和溃疡;左半结肠受累69例(68.3%)、右半结肠受累7例(6.9%)、广泛结肠受累25例(24.8%)。81例(80.2%)行腹腔血管检查,其中提示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者或血栓形成25例(30.9%),仅动脉硬化者14例(17.3%),无明显异常者42例(51.8%)。大多数行内科保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为1~35 d,平均(9.5±4.3)d。老年组与中年组患者性别构成比、结肠受累部位、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总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脑部血管疾病史比例明显多于中年组,腹腔动脉狭窄、腹腔动脉硬化比例高于中年组(均P<0.05)。
      结论:IC好发于老年人,且女性易发病,主要症状为下腹痛及血便,好发于左半结肠。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有利于IC的确诊。目前IC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老年IC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腹腔血管条件差,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正确诊断、早诊早治,改善预后。

    • 加速康复外科对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0, 29(8):987-99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0

      摘要 (261) HTML (569) PDF 506.91 K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头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癌的主要术式,但其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情况较差仍是普通外科领域中的难题。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创新理念,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但ERAS在PD术中仍未广泛的应用,因此,本研究探讨ERAS理念的应用对胰头癌行PD术患者术后恢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9年5月期间行PD术的胰头癌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ERA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ERAS指导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况指标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营养状况指标转铁蛋白(TRE)、前清蛋白(PAB)和白蛋白(ALB)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胰瘘、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未见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ERA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 vs. 32.26%,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TRE、PAB和AL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ERAS组的降低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对胰头癌行PD术患者采用ERAS策略效果良好,可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推荐临床开展应用。

    • >文献综述
    • 丁酸与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的关系

      2020, 29(8):994-99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1

      摘要 (762) HTML (810) PDF 1.05 M (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胆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受遗传、环境、饮食等多因素影响的胆道系统疾病。其发病因素多样且临床症状不一,主要以右上腹疼痛为主要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关于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仍存在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弊端。近来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对胆固醇型胆结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就其中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与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消化道微生态与胆结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0, 29(8):1000-10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2

      摘要 (564) HTML (604) PDF 455.35 K (1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胆结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对人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发现消化道微生态系统参与维持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其失调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相关。近年来对胆结石的众多研究表明消化道微生态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笔者从消化道微生态在人体微生态中的地位、胆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胆道微生态与胆结石疾病的关系及肠道微生态与胆结石疾病的关系几个方面,针对消化道微生态与胆结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肝卵圆细胞在肝硬化组织中介导肝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2020, 29(8):1006-10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3

      摘要 (413) HTML (620) PDF 1.06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脏依靠肝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肝卵圆细胞(HOC)的增殖分化两大途径参与肝损伤的修复。HO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在肝脏再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肝硬化肝细胞再生能力低下,HOC参与肝脏损伤的修复和重建,其活化,增殖及分化等与肝硬化微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HOC在肝硬化中介导肝脏再生的机制及细胞移植的优势,将为治疗终末期肝硬化提供新策略。笔者就HOC的特征、其在肝硬化微环境下的作用、以及肝硬化微环境对HOC介导肝脏再生的调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2020, 29(8):1012-10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4

      摘要 (149) HTML (482) PDF 1.03 M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腔镜脾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VST)形成具有高发生率、隐匿性与危害性。然而,腹腔镜脾切术后PVST的最佳的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以及预测因子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认为脾切除术后PVST发生的机制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其形成的原因大致为全身系统疾病和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全身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血液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包括手术方式及时长、血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脾脏体积、脾脏最长直径、术前脾静脉直径及门静脉直径等。笔者对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后PVST形成预测因子的相关研究结果做一综述,旨在方便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腔镜脾切后PVST形成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抗凝时机,减少此并发症引起的严重后果,同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 >简要论著
    • 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取出2枚嵌顿网篮1例并文献复习

      2020, 29(8):1018-10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5

      摘要 (470) HTML (301) PDF 1.35 M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胆管取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成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通过网篮或球囊扩张,ERCP的取石成功率可高达90%。对于较大的结石无法通过网篮拖出时可能发生网篮嵌顿、导丝断裂。本文总结1例ERCP术中网篮嵌顿、导丝断裂继而通过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LCBDE)取出2枚嵌顿网篮的经验,以期对临床预防和处理该类并发症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1例老年患者ERCP术中网篮嵌顿、导丝断裂继而通过LCBDE取出2枚嵌顿网篮的临床资料,并对近些年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
      结果:患者,女,78岁。以“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急性胰腺炎”收治。对症治疗及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入院第10天行ERCP,胆胰管显影后,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切开乳头括约肌,用碎石网篮套住大结石,拟行机械碎石,取石网篮嵌顿及导丝断裂,立即置入第二个网篮套住结石和网篮,向外无法拉出,剪断嵌顿网篮口腔外导丝,并放置鼻胆管于胆总管。术后按胰腺炎处理,于入院第13天行LC+LCBDE,顺利取出结石和2枚留置网篮,术后60 d经T管窦道取尽残余结石后拔除T管,恢复良好。随访24个月,无胆道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近些年文献报道网篮嵌顿发生率约为0.2%~0.8%,对于这种ERCP罕见并发症,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体外震波碎石、液电碎石术、激光碎石、再次网篮套取、球囊扩张术、开腹胆道探查术等。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嵌顿网篮的取出仅少数报道,同时取出2枚嵌顿网篮罕见。
      结论:ERCP取石术中网篮嵌顿导丝断裂后择期行LCBDE是安全可行的,既控制了外科的损伤,又处理了并发症,患者能快速康复。

    • 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2020, 29(8):1023-10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8.016

      摘要 (131) HTML (309) PDF 997.42 K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作为肝癌治疗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被广泛应用,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血流的变化,对肝癌的RFA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探讨实时动态肝脏超声造影引导肝癌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40例因肝癌就诊我科行RFA的患者,按超声引导方式分组,22例为常规超声组(常规组),18例超声造影组(造影组)。比较两组RFA治疗的完全消融率(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评估)、术后并发症(感染、胆汁漏、出血、针道种植转移、坏死性肝脓肿、肝衰竭、皮肤灼烧坏死)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RFA后行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分析肿瘤残留率;并对RFA治疗疗效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常规组完全消融15例,完全消融率68.2%,造影组完全消融17例,完全消融率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内单发病灶、是否肝内有子灶、是否超声造影是影响RFA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效果优越,完全消融率高;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的鉴别及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