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29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题研究
    • FRS与a-FRS对不同胰腺手术术后胰瘘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0, 29(9):1029-103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1

      摘要 (266) HTML (594) PDF 493.43 K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和胰体尾切除术(DP)是治疗胰腺肿瘤常见的手术方式。术后胰瘘(POPF)是胰腺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能准确预测POPF的发生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胰瘘危险评分(FRS)和新的胰瘘危险评分(a-FRS)是运用最广的两个POPF预测模型,但这两个预测模型能否有效预测POPF仍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比较FRS和a-FRS对PD与DP的POPF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方法:回顾性收集单中心2018—2019年间行胰腺手术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排除标准筛选的入选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整体与不同手术类型(PD、DP)的POPF发生情况,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两种评分模型对整体及不同手术类型的POPF的预测效能。
      结果:排除不符合的病例后共纳入339例患者,其中193例行PD,146例行DP。全组POPF发生率为17.4%,PD组为18.1%,DP组为16.4%。FRS和a-FRS在全组中预测POPF的能力相似(AUC:0.67 vs. 0.65,P=0.412),FRS在PD组中POPF预测价值优于a-FRS(AUC:0.74 vs. 0.67,P=0.006),但对DP组的POPF无预测价值(AUC=0.57,95% CI=0.44~0.70,P=0.285),而a-FRS预测DP组POPF的能力好于FRS(AUC:0.66 vs. 0.57,P=0.048)。此外,按FRS与a-FRS任何一个模型,POPF的发生率在全组、PD组、DP组的发生率均随着风险等级的上升而增加。FRS的预测因子中,术中失血量和主胰管直径在DP组和PD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
      结论:FRS和a-FRS均可用于POPF的预测。FRS对PD的POPF预测价值大于a-FRS,但不适用于DP的POPF的预测,而a-FRS对DP的POPF的预测有帮助。术中失血量和主胰管直径是导致FRS对DP的POPF预测效能较低的原因。但由于研究的局限性,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 胰腺星状细胞活跃度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中的预测价值

      2020, 29(9):1037-104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2

      摘要 (525) HTML (498) PDF 2.28 M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质地是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瘘(POPF)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胰腺质地的判断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研究发现,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活化与胰腺的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其活性可能影响胰腺质地。因此,本研究探讨PSC活跃度预测PD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CR-POPF)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连续收治的101例行PD术患者的切缘处胰腺病理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PSC的活跃度,并进行分级。分析PSC活跃度与胰腺质地及CR-POPF发生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与CR-POPF发生的关系,用ROC曲线评价PSC活跃度预测CR-POPF的效能。
      结果:101例患者中,41例(40.6%)出现CR-POPF。分析结果显示,随着PSC活跃度等级的升高,CR-POPF发生率呈明显递减趋势,不同的胰腺质地之间,PSC等级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C活跃度与胰腺质地的硬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456,P<0.001),而与CR-POPF发生率之间则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539,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胰腺病理、PSC活跃度分级、术前体质量指数、胰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与CR-POPF的发生密切相关(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C活跃度分级(OR=0.24,95% CI=0.10~0.56,P<0.001)和术前总胆红素(OR=1.01, 95% CI=1.00~1.01,P=0.008)是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SC活跃度预测CR-POPF的AUC为0.795(95% CI=0.708~0.88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和87.8%。
      结论:PSC活跃度等级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胰腺的质地情况,是预测PD术后CR-POPF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置入式胰肠吻合对减少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临床价值分析:附69例报告

      2020, 29(9):1045-10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3

      摘要 (176) HTML (544) PDF 1.43 M (7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瘘是胰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腹腔出血、腹腔感染,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作为目前广泛开展的胰腺手术方式,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较低失血量和较高长期总体生存率的优势,但仍然有较高的术后胰瘘发生率。消化道重建中的胰肠吻合与术后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也是目前被重点关注和不断改进的节点。目前众多的胰肠吻合方式中,胰腺导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胰腺吻合方式,然而LPD过程中行胰腺导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技术难度大,术后胰瘘风险仍然高。置入式胰肠吻合法是笔者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的一种新的胰肠吻合方式,本研究讨该方法对减少LPD术后胰瘘发生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由同一手术小组施行的采用置入式胰肠吻合的69行LPD术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胰瘘、胆汁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病理结果)并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PD,4例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和(或)修补。总手术时间为(264.5±27.2)min,胰肠吻合时间为(25.7±7.2)min,术中出血(85.5±19.5)mL。术后发生胰瘘2例(2.9%),包括B、C级瘘各1例;术后胆汁漏1例(1.4%),经加强营养及抑制消化液分泌等非手术治疗后愈合;术后腹腔出血2例(2.8%),1例经过静脉输入止血药、输血治疗后获得止血效果,1例经过静脉输入止血药、输血及介入治疗后获得止血效果;1例(1.5%)出现腹腔感染,和胰瘘相关,通过调整腹腔引流管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5.7±1.3)d。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胰头癌23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1例,壶腹癌7例,胆总管末端癌8例。
      结论:置入式胰肠吻合法可以有效降低LPD后胰瘘的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符合腹腔镜下操作,是一种可靠的胰肠吻合方法,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 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0, 29(9):1051-10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4

      摘要 (240) HTML (525) PDF 3.10 M (7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是普通外科最为复杂手术之一,具有手术时间长、切除难度大、吻合口多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尤其是LPD术后胰瘘(POPF)及其所导致的腹腔感染和出血,甚至死亡,严重制约了LPD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此,如何避免POPF的发生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笔者前期将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应用于LPD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应用于LPD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弋矶山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拟行LPD手术的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LPD术中行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对照组,15例)和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组(观察组,10例)。后者即在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实施之前,对胰腺断面进行2针U型缝合,加固胰腺断面。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PD,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3.50 min vs. 20.20 min,P=0.003)。两组总胰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级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40%,P=0.028);观察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如腹腔感染和出血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0 vs.33.3%,P=0.057);观察组胰肠吻合口旁引流管拔管时间(11.00 d vs. 25.60 d,P<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12.20 d vs. 18.53 d,P=0.045)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胰肠吻合方法,在LPD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不仅降低了B级胰瘘的发生率,而且加速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基础研究
    • 隐丹参酮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20, 29(9):1060-10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5

      摘要 (247) HTML (779) PDF 5.30 M (8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尽管目前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方式在不断发展,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隐丹参酮(CPT)是从植物丹参中提取的具有多种活性的单体,已被证实对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有抗癌作用,但其对胰腺癌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CPT对胰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相关的临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人胰腺癌BxPC-3细胞和SW1990细胞为研究对象,用3个浓度(10、20、40 μmol/L)的CPT处理该两种胰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3 d)后,用CCK-8法检测CPT对细胞活力影响的浓度与时间效应;用以上3个浓度的CPT处理两种胰腺癌细胞24 h后,分别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的变化;用20 μmol/L CPT处理BxPC-3和SW1990细胞1、2、3 d后,用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Akt(p-Akt)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yclin D1的表达。对照组细胞均只采用溶剂(DMSO)处理。
      结果:与各自对照组比较,CPT处理后的两种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被明显抑制,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划痕愈合程度、相对克隆形成率、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Akt、p-Akt、vimentin、E-cadherin、CDK4、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均P<0.05)。
      结论:CPT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kt的表达,并进一步导致胰腺癌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及抑制EMT过程有关。

    • lncRNA TUG1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miR-204介导的JAK2-STAT3通路关系

      2020, 29(9):1069-10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6

      摘要 (130) HTML (559) PDF 2.14 M (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整体临床预后仍然较差,因此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与JAK2-STAT3通路相关分子在HB组织中的表达,初步分析HB中TUG1与miR-204介导的JAK2-STAT3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HB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HB肿瘤组织及其远端瘤旁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JAK2、STAT3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蛋白的表达,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TUG1、miR-204与JAK2、STAT3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RNA表达,并分析HB组织中TUG1与miR-204的表达的相关性。此外,在人HB细胞系HepG2中,观察TUG1敲减或miR-204过表达后,JAK2、STAT3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组织中JAK2与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JAK2:40.1% vs. 16.9%;STAT3:55.7% vs. 19.8%,均P<0.05)。qRT-PCR结果显示,HB组织中TUG1、JAK2、STAT3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VEGF、VEGFR2、HIF-1α的RNA表达均较瘤旁组织明显上调(均P<0.05);HB组织中,TUG1与miR-20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962,P=0.01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B组织中JAK2、STAT3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均较瘤旁组织明显上调(均P<0.05)。HepG2中,TUG1敲减或miR-204过表达后,JAK2、STAT3及下游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
      结论:HB患儿肿瘤组织内TUG1的表达上调,并伴有JAK2-STAT3通路的活性升高,且TUG1与miR-204的表达呈负相关,这提示在HB中,TUG1可能通过抑制miR-204表达,从而激活JAK2-STAT3通路,促进HB的血管生成。

    • >临床研究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胰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0, 29(9):1076-108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7

      摘要 (739) HTML (668) PDF 1.18 M (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存在争议,亦无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予以证实。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SII对胰腺癌的预后意义,以期为改善患者预后和个体化治疗提供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SII 与胰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5项队列研究,总计3 0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SII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OS)缩短(HR=1.26,95% CI=1.13~1.40,P<0.001)、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较差(HR=2.32,95% CI=1.55~3.48,P<0.001),而SII与胰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无明显关系(HR=1.27,95% CI=0.95~1.70,P<0.106)。亚组分析发现,SII临界值≥600时,高SII与OS缩短有关(HR=1.39,95% CI=1.14~1.69,P=0.001),而SII临界值<600时,SII与OS无明显关系(HR=1.22,95% CI= 0.97~1.54,P=0.089)。来自奥地利与美国的研究显示SII较高与OS缩短有关(HR=1.40,95% CI= 1.07~1.84,P=0.016;HR=1.37,95% CI=1.02~1.84,P=0.004),而中国的研究显示SII与OS无明显关系(HR=1.22,95% CI=0.97~1.54,P=0.089)。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高SII均与OS缩短有关(HR=1.40,95% CI=1.07~1.84,P=0.004;HR=1.38,95% CI=1.18~1.61,P<0.001),而混合治疗患者中SII与OS无明显关系(HR=1.09,95% CI=0.92~1.29,P=0.303)。无论AJCC I~III期还是III~IV期患者,高SII均与OS缩短有关(HR=1.39,95% CI=1.14~1.69,P<0.001;HR=1.38,95% CI= 1.14~1.66,P<0.001);无论是治疗前或治疗后,高SII均与OS缩短有关(HR=1.39,95% CI=1.19~1.62,P<0.001;HR=1.37,95% CI=1.02~1.84,P=0.037)。此外,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胰腺癌患者的OS有预测作用,而CA19-9对OS无预测作用;以上4种指标对DFS均无预测作用,而对CSS有预测作用。
      结论:SII较高可能是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胰腺导管腺癌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 29(9):1084-10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8

      摘要 (593) HTML (700) PDF 1.04 M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即便完成肿瘤根治性切除仍可能面临术后早期复发(术后6个月内)的风险,而围手术期预测早期复发的因素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PDAC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前新辅助化疗(NAC)和术后辅助化疗(PAC)对预防PDAC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接受胰腺切除术的141例PD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47.5%)接受NAC,103例(73.0%)接受PAC;术后6个月内复发45例,未复发96例。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术前CA19-9水平、NAC、术后并发症、术后CA19-9水平、PAC与术后早期复发明显有关(均P<0.05)。依据治疗方式的分析结果显示,行NAC的患者(行NAC或NAC+PAC)术后早期局部复发发生率低于未行NAC的患者(行单纯手术组或PAC)(部分P<0.05);行PAC的患者(行PAC或NAC+PAC)早期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低于未行PAC的患者(行单纯手术组或NAC)(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晚(III vs. I,HR=1.866,95% CI=1.148~3.035,P=0.012;III vs. II,HR=1.790,95% CI=11.044~3.068,P=0.035)、术后CA19-9水平>37 IU/mL(HR=1.998,95% CI=1.200~3.325,P=0.008)和PAC缺失(HR=1.962,95% CI=1.176~3.273,P=0.010)是PDAC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TNM分期、术后CA19-9水平和PAC是PDAC早期复发的重要预测因素。尽管PAC是预防PDAC早期复发尤其是远处转移的主要措施,但NAC能更好地预防PDAC的早期局部复发,两者可能存在互补关系。

    • 腹腔镜治疗功能性胰岛素瘤的临床应用疗效:附11例报告

      2020, 29(9):1091-10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09

      摘要 (180) HTML (687) PDF 1.12 M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的方法。随着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腹腔镜下手术已被医患所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5月笔者所在单位行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
      结果: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就诊时年龄21~62岁,平均44.8岁;病程8 d至4年,术前定性、定位诊断均为胰岛素瘤。10例在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肿瘤,其中行胰岛素瘤切除术8例(胰腺颈部2枚,体部5枚,尾部2枚);2例行胰体尾切除术(胰腺体部1枚,尾部1枚)。11例均行术中腹腔镜超声检查,10例患者发现肿瘤,共11枚,1例腹腔镜超声未探及肿瘤,终止手术。手术时间85.0~380.0 min,术中出血量10.0~530.0 mL。肿瘤切除30 min后,血糖升高1.5~2.3 mmol/L;术后第1天清晨血糖3.9~10.4 mmol/L,出院时血糖2.4~12.8 mmol/L。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胰岛素瘤。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胰瘘(A级),2例出现反跳性高血糖。术后住院时间5.0~15.0 d。随访10~43个月,完整切除肿瘤的10例患者,低血糖症状完全消失,无肿瘤复发。
      结论:胰颈、体尾部表面及适合胰体尾切除的良性胰岛素瘤,腹腔镜下手术切除安全、有效、创伤小,临床可推广应用。

    • 气肿性胰腺炎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 29(9):1098-11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0

      摘要 (649) HTML (574) PDF 1.33 M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气肿性胰腺炎(EP)被认为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一种罕见类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然而,目前国内外尚未对其进行明确归类,治疗原则方面也无共识。笔者对收治的3例EP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原因、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诊断为EP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与讨论。
      结果:患者1,男,72岁;因腹痛12 h入院,CT提示急性胰腺炎征象,入院第5 天出现高热,当日复查腹部CT提示胰腺坏死、胰周大范围气体影,急诊行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28 d出现腹膜后大出血,保守治疗无好转当日自动出院并于当日死亡。患者2,女,70岁;腹痛1 d入院,入院时即表现为感染性休克,入院CT提示胰腺炎伴腹膜后积气影,当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胰腺被膜切开减压+腹腔引流术,术后休克持续加重并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不能纠正,于术后4 d自动出院并于当日死亡。患者3,男,76岁;因腹痛20 h余入院,入院CT提示急性胰腺炎,未见腹膜后气体影。入院9 d复查CT提示胰腺显示不清,胰周积气,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入院25 d出现腹膜后大出血,给予介入栓塞治疗。入院1个月行剖腹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横结肠造瘘术,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文献报道,EP的病死率可以达到10%~36%,但与病死率相关的风险因素尚未明确,总体上,早发型EP预后差,迟发型EP预后相对较好。
      结论:EP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胰腺坏死性感染,CT是EP诊断的首选,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EP,积极的抗菌治疗控制感染,早期经皮穿刺引流等微创治疗及延期外科手术将有助于改善预后。

    • 开放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适应证及临床价值分析

      2020, 29(9):1105-11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1

      摘要 (475) HTML (558) PDF 1.11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随着近年来重症医学的进步、外科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的更新,各类微创升阶梯技术逐渐成为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主流手段。然而,传统的开放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OPN)仍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时代下OPN治疗IPN的新特点及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9年5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连续收治的140例IPN患者,其中24例行OPN,116例行单纯微创治疗,重点对其中24例行OPN治疗的IPN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指针、方法及结局进行分析。全组IPN患者均遵循延迟外科干预的治疗原则,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IPN,尽量保守治疗延迟至起病3~4周,待胰腺坏死充分包裹、液化后行外科干预。
      结果:24例OPN手术指征或原因包括无PCD穿刺路径1例(4.2%)、主动OPN 5例(20.8%)、微创手术无法控制的感染6例(25.0%)、合并严重并发症9例(37.5%)、外院已行腹腔开放感染仍无法控制3例(12.5%)。所有OPN患者均合并严重的腹膜后及血流感染,其中79.2%(19/24)为多重耐药菌感染,58.3%(14/24)合并血流感染,29.2%(7/24)合并胰周真菌感染,4.2%(1/24)合并真菌血症;肺炎克雷伯杆菌为最常见的胰周分离菌。与行单纯微创手术患者比较,行OPN患者重症比例高(87.5% vs. 63.8%),平均ICU住院时间延长(26.9 d vs. 17.7 d),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24.1 d vs. 42.9 d)、病死率增高(45.8% vs. 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一般资料、手术距离起病的平均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出血、肠瘘、胰瘘)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OPN患者术后主要死因包括感染性休克5例(45.5%)和失血性休克6例(54.5%)。
      结论:OPN在IPN的治疗中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有时候是唯一能够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在微创治疗的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合理选择OPN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对于进一步改善重症胰腺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经皮肾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0, 29(9):1112-11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2

      摘要 (668) HTML (513) PDF 2.80 M (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目前,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理念已从以往的早期开腹手术向延期、微创、创伤递进式、通畅引流式的手术方式过渡。本研究按照这一新理念,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SAP合并IPN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SAP合并IPN患者共53例患者资料,其中26例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镜胰周脓肿清创治疗(经皮肾镜组),27例行腹腔镜清创(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感染指标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皮肾镜组中5例患者术后2周床旁局麻下二次经窦道探查清理,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前者平均手术时间(51.8 min vs. 57.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 mL vs. 65.8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1.6 h vs. 22.7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5 d vs. 51.2 d)、平均住院费用(8.2万元vs. 10.6万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7 d引流量较术前均增加,而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等感染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下降(部分P<0.05),而两组间以上指标在相同时间点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术后肠瘘、胰瘘、出血、肺炎、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 vs. 37%,P>0.05)。
      结论: SAP合并IPN患者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感染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改善,效果明确。与腹腔镜手术比较,经皮肾镜治疗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费用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ERCP联合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与适应证分析

      2020, 29(9):1119-112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3

      摘要 (182) HTML (551) PDF 1.04 M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为胆总管结石。目前国内主流观点认为,对于发病早期的ABP应尽早进行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诊疗,然而,近期的文献及指南表明ERCP联合EST并非适用于所有的ABP患者。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ERCP联合EST治疗ABP的临床价值及其临床适应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因ABP收治的10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取保守治疗,另60例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72 h内实施ERCP联合EST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整体分析结果显示,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CRP恢复时间以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患者,ERCP联合EST治疗在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CRP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均P<0.05);但对于不伴急性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优势(均P>0.05)。无论是整体分析还是亚组分析,ERCP联合EST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治疗费用(均P<0.05),而两种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ERCP联合EST治疗ABP相比保守治疗而言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对于伴有急性胆管炎的ABP效果确切;但对于不伴胆管炎的ABP,ERCP联合EST治疗较保守治疗并无明显优势,却增加住院费用。因此,临床中需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建议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

    • >文献综述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技术与胰瘘预防策略研究现状

      2020, 29(9):1126-11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4

      摘要 (325) HTML (578) PDF 1.10 M (8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部分良性疾病以及癌前病变的标准术式,胰肠吻合相关术后胰瘘(POPF)是该手术导致不良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和经济损失。现有研究表明,POPF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胰肠吻合方式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外科医师可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经报道的胰肠吻合术式虽已过百种,但均不能回避POPF,均未得到完全认可。因此胰腺外科医师仍致力于寻找一种更为可靠的胰肠吻合。现如今,国内外学者不仅从未停止对于胰肠吻合的探索,在开发其他预防胰瘘措施方面,也在不懈努力。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就胰肠吻合技术现状和POPF预防策略进行综述,旨在减少POPF的危害。

    • 自噬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新进展

      2020, 29(9):1134-11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5

      摘要 (494) HTML (622) PDF 713.53 K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噬是细胞清除胞质中受损、缺陷或无用的细胞器、长寿命蛋白质和脂质,并回收其成分以满足生物新陈代谢的营养和能量需要的主要分解代谢过程。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临床急症,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研究显示,自噬在AP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腺泡细胞内大液泡积聚,诱发促炎介质的释放,引起胰腺炎症细胞浸润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笔者就自噬的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在AP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线粒体损伤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20, 29(9):1141-11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6

      摘要 (328) HTML (463) PDF 1.02 M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在AP的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认为,线粒体损伤与钙超载、细胞内ATP耗竭、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自噬受损等关系密切,这些病理变化共同参与AP的发生发展。此外,线粒体对腺泡细胞死亡途径的调控也在AP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AP中线粒体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简要论著
    • 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局部切除的初步经验:附4例报告

      2020, 29(9):1147-115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7

      摘要 (156) HTML (438) PDF 1014.58 K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胰腺囊性肿瘤手术方案多有争议,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病例报道较少,临床仍在积累经验。本文总结近年来笔者科室在治疗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的经验教训,探讨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行胰腺局部切除的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例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行胰腺局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运用胰腺局部切除治疗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的经验教训。
      结果:2例患者术后快速出院,均在术前放置胰管内支撑管;另外2例患者出现了主胰管损伤伴B级胰瘘,术前均未放置胰管内支撑管,其中1例患者术后放置胰管内支撑管后胰瘘量明显减少,此2例患者均长期带管后胰瘘自行愈合。
      结论:对于紧邻主胰管的胰腺囊性肿瘤,尤其是良性及低度恶性的囊性肿瘤,施行胰腺局部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术前放置胰管内支撑管对于术中辨认主胰管、减少主胰管损伤、预防胰瘘发生有积极作用;发生主胰管损伤后,胰瘘给予长期带管引流,有自行修复机会,部分患者可避免二次手术。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肿瘤:附35例报告

      2020, 29(9):1151-115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0.09.018

      摘要 (320) HTML (300) PDF 1.07 M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采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治疗壶腹部肿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总结所在科室LPD治疗壶腹部肿瘤的经验及体会,以供临床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行LPD术的壶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十二指肠乳头腺癌32例,壶腹癌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处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结果:30例顺利行LPD术,5例因腹腔组织粘连严重、结构不清晰中转开腹;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法行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33例,行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2例。31例术后均恢复良好,3例因术后胰瘘行再次手术,1例因术后消化道溃疡出血行再次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35例随访1~48个月,平均随访32个月,死亡22例,死亡时间为术后5~27个月。平均生存期42.2个月,中位生存期43.0个月。
      结论:壶腹部肿瘤患者行LPD治疗围术期无病死情况发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