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指南解读
    • NCCN癌症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2021, 30(12):1387-13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1

      摘要 (1115) HTML (858) PDF 623.52 K (1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4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癌症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指南2020年第1版。指南主要对住院及门诊癌症患者如何进行VTE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指导建议。笔者重点将2020版与2019版NCCN指南内容进行对比,同时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对更新的VTE风险评估方法和防治措施的内容进行解读,以期相关医务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专题研究
    • Octoparms®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021, 30(12):1395-140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2

      摘要 (918) HTML (380) PDF 844.31 K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Octoparms?为首个国产伞状结构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VCF),为探讨该VCF预防肺栓塞(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多中心临床对照试验将其与进口VCF进行非劣效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多中心、阳性平行对照设计,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全国10家中心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按1∶1入组,对Octoparms?滤器与美国Celect滤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共188例患者纳入研究,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滤器均顺利植入。试验组87例(92.6%)滤器成功取出,中位留置时间11(7~31)d,26例(27.6%)拦截血栓,对照组91例(96.8%)滤器成功取出,中位留置时间12(7~21)d,35例(37.2%)拦截血栓,滤器植入和取出过程两组均无PE症状发生,未见滤器严重移位、断裂,试验组滤器自居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104例(55.3%),2例(1.9%)滤器未取出,17例(16.3%)出血事件,未溶栓治疗84例(44.7%),8例(9.5%)滤器未取出,5例(5.9%)出血事件,溶栓与未溶栓患者间滤器取出率与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48;χ2=4.858,P=0.028)。结论 用Octoparms?伞形VFC预防PE安全、有效,且整体效果与进口VCF一致。此外,溶栓治疗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负荷,增加滤器取出率,但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 0+1
    • 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修复伴锚定区不足的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附8例报告

      2021, 30(12):1403-141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3

      摘要 (945) HTML (355) PDF 1.13 M (8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单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其传输系统是近年国内研发的新型支架系统,适用于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夹层,是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主动脉夹层的新选择。笔者通过总结使用该支架系统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TEVAR)治疗锚定区不足的急性Stanford B型的病例,评估其近期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采用Castor?一体化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行TEVAR的Stanford B型夹层伴锚定区不足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男7例(87.5%),女1例(12.5%);中位年龄42(33~64)岁;BMI(25.5±3.8)kg/m2。8例均成功植入支架,初始技术成功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无I型内漏。平均住院时间为(14.8±3.7)d。平均随访时间为223(60~370)d,所有主体、分支支架血管通畅、无相关I和III型内漏,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左上肢缺血表现。结论 应用单分支覆膜支架行TEVAR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伴锚定区不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远期疗效有待随访。

      • 0+1
      • 1+1
      • 2+1
      • 3+1
    • 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行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分支的应用

      2021, 30(12):1411-141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4

      摘要 (1413) HTML (600) PDF 1004.14 K (1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首选术式。然而,此术式要求支架近端安全锚定区至少为15 mm,对于锚定区不足者,则通常需重建弓部分支血管以确保手术安全。在目前各种重建技术中,原位开窗技术因其较大程度的保留分支血管以及较低的内漏风险而应用最多。因此,本研究探讨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分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收治的47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主动脉夹层38例,胸主动脉瘤6例,胸主动脉溃疡3例。根据术前CTA影像资料决定患者的开窗数目、开窗支架规格,术中利用穿刺针对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弓部分支,术后定期行主动脉CTA复查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共植入Ankura胸主动脉覆膜支架47枚,Gore Viabahn覆膜支架51枚,Cordis Smart裸支架20枚。4例术中转烟囱支架植入,原位开窗成功率91.5%(43/47),包括左锁骨下动脉(LSA)开窗29例,左颈总动脉(LCCA)开窗+LSA栓塞1例,LSA开窗+左椎动脉烟囱1例,LSA开窗+左LCCA烟囱9例,LCCA+LSA开窗+无名动脉(IA)烟囱1例,LCCA开窗+IA烟囱+LSA栓塞2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160~300 min,平均(200±20)min,术中开窗时间18~45 min,平均(30±8)min;术后内漏(1型)3例,逆撕2例(1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后好转,1例死亡),脑梗死2例,截瘫0例。平均随访时间(28.4±14.7)个月,期间2例内漏在随访中消失,1例内漏未进一步增大予以观察随访中,未见开窗分支血管闭塞。结论 利用穿刺破膜技术对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分支血管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良好。

      • 0+1
      • 1+1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II型内漏的处理

      2021, 30(12):1418-14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5

      摘要 (691) HTML (929) PDF 1.66 M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II型内漏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相对常见的并发症,然而目前对其是否需要手术干预及干预时机方面尚无统一的认识。因此,本研究探讨EVAR术后II型内漏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给参考。方法 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行EVAR手术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EVAR术后发生II型内漏的发生率,以及其中行二次手术干预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期间共282例行EVAR患者,术后随访1~54个月,平均17.9个月。随访过程中,发现单纯II型内漏68例(24.1%),其中31例患者(45.6%)II型内漏自愈;25例患者(36.8%)瘤体直径无明显增大;12例患者(17.6%)瘤体直径增加>10 mm或表现有相应的临床症状行二次干预。二次干预患者中,10例行经皮动脉栓塞术,其中8例患者行责任动脉栓塞者随诊12个月无内漏复发,瘤体直径缩小;2例栓塞后术后随访24个月II型内漏仍存在,但瘤体直径无继续增大;2例行开放手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顺利恢复出院,另1例术中大出血,住院时间延长至16 d。2例开放手术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情况良好,内漏完全消失。结论 大部分EVAR术后II型内漏患者预后较好,而对于随访中瘤体直径增长较快及有临床症状者,栓塞责任血管可获得不错的临床效果;开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选择需慎重。

      • 0+1
      • 1+1
      • 2+1
      • 3+1
    • 原位针刺开窗在保留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

      2021, 30(12):1427-143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6

      摘要 (238) HTML (211) PDF 878.35 K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采用原位针刺开窗技术行保留左锁骨下动脉(LSA)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总结相关数据分析该方法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12月25例胸主动脉疾病行原位针刺开窗技术保留LSA的TEVAR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88%),女3例(12%);年龄45~68岁,平均(62.1±11.2)岁。结果 25例患者中,24例患者(96%)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所有的患者在30 d内均未发生围术期重大不良事件。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的II、III和IV型内漏在中位随访13个月时消失,期间主体支架及分支支架形态良好,无明显狭窄或移位。结论 原位针刺开窗在行保留LSA的TEVAR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是可行和有效的,且短期随访较为满意。

      • 0+1
      • 1+1
    • 医源性与非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取出策略与方法:附15例报告

      2021, 30(12):1434-144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7

      摘要 (268) HTML (541) PDF 909.85 K (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血管内异物(IFB)的取出技术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异物的类型、留置部位、大小等的不同,IFB取出的操作难度不同。因此,本文中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医源性与非医源性IFB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例IFB患者资料,对异物来源,残留部位,手术过程等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患者中医源性IFB 12例,非医源性IFB 3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79岁,平均为(56.67±17.63)岁;手术时间为20~110 min,平均(51±23.62)min;原发病包括外伤性3例,乳腺癌2例,胃癌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肺癌2例,肝癌1例,宫颈癌1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1例,肾功能不全1例。15例IFB均顺利取出,技术成功率为100%,单纯介入治疗取出异物10例,1例行腹腔镜下异物取出术,4例行传统外科手术切开取出。术前除1例因血管支架移位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相应并发症,如血管破裂、出血、感染、继发性血栓形成等;术后给予抗凝治疗,15例患者经随访,均未出现并发症,超声复查血管通畅。结论 大多数IFB患者可通过急诊手术处理,首选治疗方式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对于简单病例,可通过鹅颈抓捕器进行抓捕异物,而针对较难取出的患者,可通过导丝塑形或改用较大的环形圈套器,操作者术中需耐心操作;对于介入操作困难的病例,可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术中中转腹腔镜或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安全性也较好。

      • 0+1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1, 30(12):1441-14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8

      摘要 (607) HTML (107) PDF 1.14 M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或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明确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搜集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包含4 964例患者,其中病例组1 040例,对照组3 924例,共研究了36项危险因素。将其中10项危险因素进行了数据合并分析显示,既往有DVT史(OR=3.70,95% CI=2.15~6.35,P<0.001)、年龄大(OR=2.99,95% CI=1.85~4.82,P<0.001)、合并高血压(OR=2.25,95% CI=1.32~3.83,P=0.003)、手术时间长(OR=1.03,95% CI=1.02~1.04,P<0.001)、BMI增加(OR=1.87,95% CI=1.55~2.25,P<0.001)、术后卧床时间长(OR=3.17,95% CI=2.56~3.92,P<0.001)、纤维蛋白原高(OR=2.80,95% CI=2.26~3.47,P<0.001)、肿瘤分期晚(OR=2.56,95% CI=1.83~3.57,P<0.001)、发生淋巴结转移(OR=2.88,95% CI=1.58~5.25,P=0.000 6)、D-二聚体高(OR=2.52,95% CI=1.84~3.43,P<0.001)均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本研究结果所确定10项危险因素,积极识别术后易发生DVT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或降低其术后发生DVT风险。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CTP与HR-MR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的评估及应用价值

      2021, 30(12):1453-14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09

      摘要 (376) HTML (111) PDF 634.94 K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有效治疗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关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方法,但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及发生再次狭窄或闭塞的风险,因此,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分析CT灌注成像(CTP)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疗效的评估效能。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20年2月期间44例颈动脉狭窄并接受CAS治疗的患者资料,所有入选患者于手术前、手术后2个月行CTP、HR-MRI以及DSA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TP与HR-MRI参数的差异,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颈动脉残余狭窄的效能。结果 CTP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2个月大脑动脉相对脑血流量明显增多,相对通过时间、相对达峰时间明显减少(均P<0.05),相对脑血容量无明显差异(P>0.05);HR-MRI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2个月血管面积、管壁面积以及管腔面积无明显差异(均P>0.05),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明显减小(均P<0.05)。DSA检查出16支颈动脉存在狭窄,颈动脉狭窄改善率为80.00%,CTP检查出颈动脉存在狭窄12支,颈动脉狭窄改善率为85.00%,HR-MRI检查出颈动脉存在狭窄14支,颈动脉狭窄改善率为82.50%,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残余狭窄的诊断效能相当(P>0.05)。结论 CTP、HR-MRI均可用于颈动脉狭窄患者CAS疗效评估,两种方法补充使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基础研究
    • 血红素加氧酶-1促进导管相关性血栓溶解再通的实验研究

      2021, 30(12):1460-14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0

      摘要 (548) HTML (299) PDF 2.23 M (10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导管相关性血栓(CRT)是中心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CRT的治疗主要为抗凝、溶栓治疗。血栓的溶解对于血管恢复通畅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血栓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预后。研究表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血栓的溶解再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CRT中的作用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大鼠CRT模型中探讨HO-1对血栓溶解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CRT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 将72只7~8周龄健康的雄性SD大鼠上腔静脉置管10 d构建CRT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组、HO-1激动剂组、HO-1抑制剂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后两组分别腹腔注射HO-1激动剂钴原卟啉(CoPP)与HO-1抑制剂锡原卟啉(SnPP),剂量均为5 mg/kg。此后,于第1、7、14、28天每组分别取6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用ELISA检测血清HO-1、IL-6、IL-10浓度;取受累血管,用HE染色观察血栓溶解情况,计算血栓溶解率,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表达,用qPCR检测HO-1 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血栓的溶解均逐渐增加,HO-1激动剂组各时间点血栓溶解率均高于模型组,HO-1抑制剂组各时间点血栓溶解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在第28天,HO-1激动剂组接近完全再通,而HO-1抑制剂组仅部分再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时间点HO-1激动剂组CD31表达高于模型组,而HO-1抑制剂组CD31表达低于模型组(均P<0.05)。ELISA结果表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HO-1激动剂组血清中HO-1与IL-10含量升高、IL-6含量降低,而HO-1抑制剂组中这些指标则呈反向变化(均P<0.05)。q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HO-1激动剂组血管组织中HO-1 mRNA表达量高于CRT对照组,HO-1抑制剂组则相反(均P<0.05)。结论 HO-1能促进大鼠CRT的溶解再通,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的功能有关。

      • 0+1
      • 1+1
      • 2+1
      • 3+1
    •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展模型的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分析

      2021, 30(12):1468-14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1

      摘要 (728) HTML (161) PDF 1.02 M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规律并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主动脉夹层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无夹层及夹层发展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旨在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探究夹层的产生与发展规律。方法 根据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尺寸数据,通过三维建模软件Pro/E构建出无夹层及夹层发展不同时期的理想化主动脉模型,利用Workbench平台完成双向流固耦合仿真,分析血流速度、压力、血管壁Von Mise应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 加速射血期内,有夹层存在时,血液的最大流速增加了0.6 m/s左右,同时假腔内的血液流动状态随着夹层的发展更加复杂;最大血液压力增加了0.3~0.6 kPa左右,同时升主动脉入口外侧壁的高血压区域也有所扩大;血管壁的最大Von Mise应力的峰值及波动性随着夹层的发展而增大,并且最大Von Mise应力主要位于夹层撕裂处、假腔侧壁与外壁等部位。结论 有夹层存在时,假腔压迫真腔,导致分支血管血流速度增大、升主动脉血液压力及高血压区域增大;靠近夹层撕裂处的涡流有可能导致血管壁进一步撕裂甚至破裂;血管壁进一步撕裂及破裂的风险随着夹层的发展而增大,并且应当重点预防血管壁在撕裂处、假腔侧壁与外壁等部位破裂。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文献综述
    •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及研发现状

      2021, 30(12):1477-148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2

      摘要 (844) HTML (2225) PDF 614.77 K (1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管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已被血管外科、心血管内外科及神经内外科等不同学科所广泛应用。传统血管介入手术依靠透视下手对导管导丝的操作,可持续性及精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同时操作者在长期X射线暴露及铅防护围裙负重中承担了较高的职业危害风险。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具有明显减少操作者X射线暴露、成像定位精准、操作准确稳定的优点,在减少器械与血管壁接触、操作颤抖的同时,增加操作者舒适感,目前已经成为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热点。笔者在此介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图像导航、机械臂结构、力反馈及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并对目前国内外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通过临床应用阐明该技术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尽管技术的进步使得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有了长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的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仍然存在较多不足:触觉力学反馈的缺乏使其在复杂困难病变、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缺乏适用操控各类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血管腔内器具,频繁更换介入器材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可操控性。人工智能与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机器人系统辅助下的血管介入手术提供更加精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并且在人工智能基础上,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与腔内影像设备的一体化融合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精准血管介入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指明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未来研究方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发展,是符合目前对于精准医疗的趋势,为血管介入医师提供一种保护,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精进这项技术,同时需要制定其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建立标准程序,并通过大量临床试验来评估血管介入机器人系统的长期疗效,使得这项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组织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2021, 30(12):1485-149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3

      摘要 (1157) HTML (814) PDF 625.94 K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刺激下释放到细胞外并由DNA、组蛋白、颗粒蛋白和胞浆蛋白等组成的网状纤维结构。根据刺激物的不同,NETs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两大类: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依赖性途径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依赖性途径。NETs具有抗炎和促炎双重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捕获、固定并杀死入侵病原体,从而发挥抗微生物作用,这有利于炎症消退,这是中性粒细胞发挥宿主防御的一种特殊方式;另一方面,当NETs生成过多或清除不足时,不仅可以直接造成组织损伤,还可募集其他促炎细胞或蛋白质,引起炎症因子的释放并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损伤。因此,笔者通过综述NETs与肺部疾病、肝脏疾病、肠道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关系,揭示它的异常形成与清除障碍在组织器官损伤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部分疾病的发生机制做出解释,亦为探讨药物干预NETs相关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导和理论基础。

    • >简要论著
    • 脾动脉瘤破裂致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1, 30(12):1495-14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4

      摘要 (821) HTML (113) PDF 664.26 K (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脾动脉瘤破裂致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临床极为少见,当其破裂时常表现为间歇性出血,易被漏诊或误诊。笔者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脾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以便血、呕血为主要表现先后4次就诊我院,完善胃肠镜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灶,腹部增强CT仅提示胰腺体部脾动脉周围见一直径约1.5 cm的囊状改变,未明确为脾动脉瘤。患者于第4次入院后在出血症状发作时行腹部CT血管成像显示脾动脉主干可见一直径约1.5 cm的脾动脉瘤突出于胰腺体部,与先前囊状改变的位置相吻合,完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见脾动脉瘤处造影剂外溢,确诊为脾动脉血管瘤破裂出血。经皮介入下脾动脉瘤栓塞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症状停止,术后顺利出院,随访1年后患者无再发出血。结论 脾动脉瘤是消化道出血罕见的病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活动性出血时完善相关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脾动脉瘤诊断须综合临床表现、腹部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经皮介入下脾动脉瘤栓塞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 0+1
    • 前入路肝中叶+全尾叶切除治疗肝尾状叶腔静脉旁部肝细胞癌

      2021, 30(12):1499-150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5

      摘要 (597) HTML (120) PDF 835.04 K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腔静脉旁部位置深在,被肝脏主要管道结构包围,涉及该部位的肿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本研究探讨采用前入路肝中叶+全尾叶切除术治疗肝尾状叶腔静脉旁部肝细胞癌(HC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2月—2020年2月的3例肝尾状叶腔静脉旁部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行前入路肝中叶+全尾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400~700 mL,平均506 mL,手术时间310~360 min,平均330 min。术后无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检均为HCC,切缘均阴性。1例术后12个月复发,行TACE后未再复发,术后随访14~50个月均健在。结论 前入路肝中叶+全尾叶切除术治疗肝尾状叶腔静脉旁部HCC是安全、可行的。

      • 0+1
      • 1+1
    • 右肝管入路单通道横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疗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2021, 30(12):1503-150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12.016

      摘要 (642) HTML (83) PDF 769.22 K (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对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效的减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单通道跨左右肝管引流属于改良的引流方法,本研究探讨该方法治疗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用右肝管入路单通道横跨左右肝管引流胆汁,对照组行单管引流局部胆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3 d及1周的血清TBIL、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AS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再次评估,研究组患者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00% vs. 15.00%;11.0个月vs. 9.0个月,均P>0.05)。结论 右肝管入路单通道横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疗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单管引流局部胆汁的方式能更好地缓解梗阻,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对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尚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观察。

      • 0+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