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肝癌外科治疗理念的革新与挑战

      2021, 30(7):753-76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1

      摘要 (681) HTML (1363) PDF 891.59 K (1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肝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由于起病隐匿,仅1/3左右的初诊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或肝移植。学术界对于选择腹腔镜还是传统开放肝切除,解剖性还是非解剖性肝切除的争议仍未停止。另外,在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和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问世之后,肝癌的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国内众多中心报道了对初始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行术前转化治疗的良好效果,为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对初始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肝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价值的研究也在积极开展中。更有学者基于辅助治疗手段的进步,提出肝癌无疾病证据状态的治疗策略。总之,目前肝癌的治疗模式已经开始向肝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模式转变,但其中仍有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亟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的验证。本文聚焦目前肝癌外科治疗理念的革新与挑战。

      • 0+1
      • 1+1
      • 2+1
    • >专题研究
    • 肝癌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21, 30(7):761-77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2

      摘要 (589) HTML (963) PDF 1020.60 K (1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肝切除术通常作为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高,远期疗效待提高。胸腔积液是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饮酒、右肝切除等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发生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为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制定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合计5 42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MD=5.03,95% CI=1.85~8.21)、术前血清白蛋白低(OR=-1.28,95% CI=-2.14~-0.42)、有饮酒史(OR=1.46,95% CI=1.03~2.06)、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3.15,95% CI=1.15~8.59)、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OR=0.98,95% CI=0.72~1.34;OR=2.17,95% CI=1.18~4.00)、腹水(MD=7.13,95% CI=3.53~14.40)、肿瘤直径大(MD=1.30,95% CI=0.27~2.33)、肝门长时间阻断(MD=3.24,95% CI=1.65~4.83)、术中出血量大(MD=482.99,95% CI=183.24~782.74)、手术时间长(MD=67.14,95% CI=47.49~86.79)、右肝肿瘤切除(MD=10.29,95% CI=4.60~22.99)、术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MD=19.83,95% CI=6.17~33.49)、术后凝血酶原时间长(MD=2.15,95% CI=0.19~4.10)、术后白蛋白低(MD=-4.06,95% CI=-7.07~-1.06)。不确定因素有术前TBIL、肝硬化、糖尿病。结论 本研究确定14项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本研究结果仍有待未来大样本、更严谨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0+1
      • 1+1
      • 2+1
      • 3+1
      • 4+1
    •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前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021, 30(7):772-77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3

      摘要 (660) HTML (495) PDF 965.86 K (1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术前有效预测微血管侵犯(MV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决策、术后辅助治疗和全面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本研究探讨HCC合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1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535例HCC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模型组(433例),验证组(102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术前HCC的MVI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用验证组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采用一致性指数、较正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列线图的预测价值。结果 模型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LR>2.282(OR=1.864,95% CI=1.184~2.933)、GGT>60 IU/L(OR=2.554,95% CI=1.631~4.001)、lgAFP(OR=1.455,95% CI=1.21~1.75)、肿瘤大小(OR=1.177,95% CI=1.084~1.277)、无完整假包膜(OR=2.019,95% CI=1.286~3.171)是术前预测HCC患者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为分别为0.785(95% CI=0.742~0.828)、0.824(95% CI=0.737~0.91)。模型与校准预测曲线贴合良好,通过Youden指数计算出列线图的最佳临界值为103分,临界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模型组分别为86%、61%、67%和82%,在验证组中分别为82%、56%、53%和83%。结论 NLR>2.282、GGT>60 IU/L、lgAFP、肿瘤大小、无完整假包膜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预测MVI效能良好,可直观的分析术前合并微血管侵犯的发生风险,甄别出高风险人群。

      • 0+1
      • 1+1
      • 2+1
      • 3+1
    • 腹腔镜超声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预后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1, 30(7):780-78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4

      摘要 (718) HTML (773) PDF 1.20 M (1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超声(LUS)下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其在原发性肝癌(PLC)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探讨LUS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PLC的近期预后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LUS下左半肝切除术(LUS组),34例行常规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与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LUS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322.64 mL vs. 395.94 mL,P<0.05),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切缘距离、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US组无肝中静脉损伤,常规组肝中静脉损伤5例(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S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 vs. 23.53%,P>0.05),两组术后3 d、1个月的APTT、FIB和PT以及ALB和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LUS组的ALT、AST、TBIL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但术后1个月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3.5(9~18)个月,LUS组与常规组的复发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17.65%,P=0.483;3.33% vs. 5.88%,P=0.999)。结论 LUS下左半肝切除术治疗PLC安全有效,近期预后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当;较常规组可减少术中出血并更好地保护早期肝功能。

      • 0+1
      • 1+1
      • 2+1
      • 3+1
      • 4+1
    •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9例报告

      2021, 30(7):789-79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5

      摘要 (1125) HTML (1432) PDF 1.46 M (1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肝脏少见的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或其他肝良性肿瘤,本文报告19例HAML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HAML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12例,男7例;年龄28~61岁;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者14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者3例,间断腹胀者1例,腹痛伴腹泻者1例;1例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肺脓肿,1例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9例均不伴肾肺等其他脏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无结节性硬化症。肿瘤直径1.3~12 cm,平均直径(4.6±2.2)cm。AFP、CA19-9、CEA均正常。7例患者术前诊断肝细胞癌(36.8%),12例术前诊断肝良性肿瘤(63.2%),分别为7例诊断肝腺瘤,2例诊断炎性假瘤,1例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1例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HAML。结果 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18例行肝切除治疗,1例行超声引导下肝肿瘤穿刺活检术、经皮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平均手术时间(172.7±8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6.6±528.1)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8±2.7)d。19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HAML,其中7例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免疫组化检查HMB-45、SMA均阳性表达。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肝衰竭、腹腔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结论 HAML瘤属于良性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一部分患者容易误诊为肝细胞癌,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外科手术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预后良好。

      • 0+1
      • 1+1
      • 2+1
      • 3+1
      • 4+1
    • Glisson蒂鞘外与鞘内法在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的对比研究

      2021, 30(7):798-80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6

      摘要 (957) HTML (765) PDF 1.12 M (1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鞘外解剖法最早由日本学者Takasaki率先提出并且用于开腹肝切除,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外科手术逐渐步入微创时代,肝胆外科医生将鞘外解剖法灵活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法和鞘内解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在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的手术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肝后叶切除患者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鞘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外组),14例采用鞘内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内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及疾病构成(均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鞘外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鞘内组(191.72 min vs. 231.54 min,P=0.001),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鞘外法与鞘内法在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应用中安全性相当。但术前应该有充分的影像学资料以及对肝内管道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充分了解。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运用鞘外法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 0+1
      • 1+1
    • 三维重建技术与二维影像辅助肝切除术的Meta分析

      2021, 30(7):805-81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7

      摘要 (757) HTML (435) PDF 1.01 M (1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为术前精确评估、手术方案规划及手术操作提供了更直观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但三维重建技术是否在肝脏切除中更有优势,目前还缺乏高质量证据的支持。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三维重建与二维影像辅助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三维重建技术与二维影像辅助肝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12月。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临床研究,包括1 428例患者,二维组705例,三维组7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维组比较,三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69,95% CI=0.51~0.92,P=0.01)、术中出血量减少(MD=-63.85,95% CI=-98.66~-29.04,P=0.000 3)、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降低(OR=2.19,95% CI=0.96~5.00,P=0.06),术后复发率降低(OR=0.29,95% CI=0.16~0.53,P<0.000 1),术后生存率升高(OR=2.43,95% CI=1.61~3.68,P<0.000 1)。结论 当前数据显示,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肝脏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并能提升术后生存率。因此,三维重建技术在辅助肝脏切除术中值得应用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基础研究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肝癌细胞再增殖及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1, 30(7):814-8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8

      摘要 (465) HTML (451) PDF 1.66 M (1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肿瘤复发是导致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肝癌细胞再增殖体外模型与数据库分析,探讨HMGB1与肝癌细胞再增殖以及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癌细胞Huh7和Li7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转染萤火虫荧光素蛋白-水母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Fluc-GFP)基因质粒构建相对应的报告细胞Huh7-Fluc和Li7-Fluc。以10 Gy剂量X射线照射过的Huh7和Li7作为饲养细胞,分别与相应的报告细胞Huh7-Fluc和Li7-Fluc共培养构建肿瘤再增殖模型,以单纯的报告细胞以及报告细胞与无X射线处理的饲养细胞共培养的体系为对照,通过生物成像观察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来判断报告细胞生长情况,以及HMGB1抑制剂甘草酸(Gly)干预后的影响。通过TIMER2.0和GEPIA2数据库分析平台,分析HMGB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肝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与各自单纯报告细胞培养组以及报告细胞加无X射线处理饲养细胞共培养组比较,再增殖模型组报告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均P<0.01)。Gly干预后,再增殖模型组报告细胞的生长被明显抑制(均P<0.01),但单纯培养的报告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均P>0.05)。公共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HMGB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HMGB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短(P<0.01),HMGB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HMGB1参与了X射线诱导的肝癌细胞再增殖。HMGB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预后评估参考指标,并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0+1
      • 1+1
      • 2+1
      • 3+1
      • 4+1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ceRNA网络构建和潜在治疗药物筛选

      2021, 30(7):822-8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09

      摘要 (549) HTML (909) PDF 2.28 M (1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和肝切除手术过程中常涉及的共同病理生理变化。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网络可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ceRNA网络在肝脏I/R损伤中的功能仅有少量报道。本研究旨在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与肝脏I/R损伤相关的ceRNA网络,同时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潜在治疗药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肝脏I/R损伤的mRNA及miRNA表达芯片数据。使用R语言中的limma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使用ggplot2包进行散点图、火山图和热图绘制。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mRNA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转录调控网络数据库分析可能调控这些差异基因的转录因子。使用miRTarBase数据库构建miRNA-差异表达基因网络。通过starBase:ceRNA数据库构建ceRNA网络。使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对关键差异基因表达具有潜在作用的天然药物。结果 从GEO数据库获得2个肝脏I/R损伤mRNA数据集(GSE10654和GSE117066)和1个肝脏I/R损伤miRNA数据集(GSE72315)。通过limma包及Venn图分析mRNA表达数据集,筛选到16个在I/R组上调表达,在缺血后适应(IPO)组下调表达的基因;7个在I/R组下调表达,在IPO组上调表达的基因。GO/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细胞死亡的正调控及对细胞外刺激反应的生物学过程,并参与MAPK信号通路。转录调控网络数据库分析获得6个转录因子(Trp53、Cebpb、Crebbp、Fos、Nfkb1及SP1)可能参与这些差异基因的调控。通过miRTarBase数据库分析,并结合GSE72315数据集中miRNA在I/R损伤后的差异表达,获得两个可能在肝脏I/R损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miRNA-mRNA轴(mmu-miR-32-5p-Btg2与mmu-miR-9-5p-Mt2)。通过starBase:ceRNA数据库分析,最终获得9条ceRNA网络,分别是:XIST/MEG8/LINC00963/MALAT1-miR-32-5p-Btg2轴、XIST/NEAT1-miR-132-3p-Btg2轴及HSPA9P1/RALGAPA1P1/RPS26P39-miR-9-5p-Dusp6轴。CTD数据库筛选到7种植物药(槲皮素、白藜芦醇、染料木黄酮、香豆雌酚、姜黄素、辣椒素及东莨菪碱)可降低关键基因的表达发挥潜在治疗作用。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了肝脏I/R损伤过程中的关键ceRNA网络及治疗的潜在天然药物,为进一步研究肝脏I/R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

      2021, 30(7):836-8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10

      摘要 (570) HTML (711) PDF 2.43 M (1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YTH基因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属于m6A阅读蛋白,负责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甲基化调控。然而,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YTH家族成员在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浸润及相关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UALCAN数据库分析YTH基因家族在肝癌及其亚组中的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进行YTH基因家族的共表达谱和遗传学变异分析。通过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YTH基因家族的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YTH基因家族与肝癌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TIMER 2.0数据库完成。结果 肝癌中YTHDC1、YTHDC2、YTHDF1、YTHDF2、YTHDF3的mRNA表达均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级密切相关,其在1、2、3期/级中表达逐级升高,而在4期/级中表达水平下降。预后分析显示,YTHDF1和YTHDF2的高表达均与患者更短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明显相关。TCGA数据库和cBioPortal工具分析显示,YTHDF3基因变异率为25%,是YTH家族中最高的。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YTH基因家族的主要癌症相关功能指向代谢及生物合成分解方向,尤其是激素代谢、固醇类代谢、脂代谢、药物分解代谢等。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多数YTH家族成员的表达与CD4+ T细胞、CD8+ 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树突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与巨噬细胞浸润呈负相关。结论 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存在分子和表达谱的失调。YTH基因家族成员(尤其是YTHDF1和YTHDF2)是肝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这些发现可为肝癌机制与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文献综述
    •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新进展

      2021, 30(7):847-85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11

      摘要 (410) HTML (1001) PDF 886.38 K (16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发性肝癌(HC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在过去30年,中国的HCC发病率及病死率有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从世界范围内来讲,中国仍然是HCC大国。在HCC总体生存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中晚期HCC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尽人意,中晚期HCC治疗形势严峻。最近3年,一系列针对中晚期HCC的药物及治疗策略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笔者从目前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几大领域总结目前中晚期HCC的治疗进展。

      • 0+1
    • 全反式维甲酸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2021, 30(7):858-86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12

      摘要 (1411) HTML (1490) PDF 827.15 K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全反式维甲酸(ATRA)也叫做视黄酸、维生素甲酸,是维生素A主要的生物活性形式,迄今为止ATR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的应用已超过20年,并仍为APL治疗的标准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ATRA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肺癌、胃癌、卡波西氏肉瘤、卵巢癌、膀胱癌、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的治疗中,且正逐步延伸至更多肿瘤的分化治疗。ATRA通过与核维甲酸受体(RAR)或维甲类X受体(RXR)结合并作用于维甲酸反应原件(RARE)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在维持细胞稳态、调节细胞周期、信号转导、转录和翻译、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促使其凋亡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肝脏是维生素A代谢的主要场所,相关研究显示,ATRA可通过调控相关蛋白(包括chemerin、信号蛋白Smad2/3、IGFBP-3等)以及遗传物质的表达,广泛参与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癌的增殖、侵袭、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此外,ATRA可通过上调chemerin的表达来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肝星状细胞(HSC)也称为窦周细胞,是参与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类型,当肝脏受损时,HSC可以转变为激活状态,活化的HSC通过分泌I型胶原蛋白(COL1α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导致肝纤维化,而ATRA的活性形式维生素A可逆转HSC的激活和肝纤维化。一方面,Wnt信号通路通过激活HSC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而ATRA可通过诱导RORα磷酸化,抑制Wnt/β-catenin的信号传递从而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另一方面,ATRA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表达,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本文从多个途径阐述了ATRA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的机理,其中包括ATRA抑制Bcl-2和Bcl-x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一系列过程,或直接充当诱导分化剂,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此外,ATRA可通过调控相关遗传物质的表达来调节肝癌细胞的增值,其中包括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促进维甲酸诱导基因1甲基化来抑制肝细胞癌的增值等。ATRA在肝癌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被初步认识的,目前,关于ATRA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尚无系统的认识,在肝癌中的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充分认识ATRA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及其涉及的相关分子机制,可为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等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

      • 0+1
    • >简要论著
    • “隧道剪开”精细皮瓣游离技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2021, 30(7):866-8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13

      摘要 (559) HTML (746) PDF 1.05 M (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游离皮瓣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单独采用电刀或手术刀游离皮瓣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隧道剪开”的方法来游离皮瓣,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8月─2019年12月7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刀组(20例)、手术刀组(20例)、隧道剪开组(30例),术中分别采用电刀、手术刀、“隧道剪开”法游离皮瓣,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游离皮瓣时间及失血量、术后1~5 d引流量、皮瓣坏死与皮下积液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隧道剪开组游离皮瓣时的出血量、游离皮瓣时间、术后引流量(总引流量、胸壁引流量、腋窝引流量)均明显少于电刀组和手术刀组(均P<0.05)。术后电刀组皮瓣坏死1例(5.0%),皮下积液2例(10.0%);手术刀组皮瓣坏死1例(5.0%),皮下积液1例(5.0%);隧道剪开组无皮瓣坏死、无皮下积液发生,但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隧道剪开法”精细皮瓣游离技术综合了电刀、手术刀游离方法的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0+1
      • 1+1
    • 乳腺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一期假体植入对早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观察

      2021, 30(7):871-8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7.014

      摘要 (330) HTML (609) PDF 840.77 K (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假体植入重建乳房后,能较好改善患者心理障碍,其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但关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对早期乳腺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率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影响如何?笔者对比研究乳腺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一期假体植入对早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用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一期假体植入。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术后患者乳房外观满意度进行统计,采取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等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CD4+/CD8+比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统计1、3年后患者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对乳房外观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淋巴水肿、出血、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NAC改良根治术联合一期假体植入可以更好满足患者对乳房外观要求并且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患者近远期疗效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 0+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