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0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胰腺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2021, 30(9):997-100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1

      摘要 (810) HTML (2142) PDF 738.20 K (1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群体研究证据所提供的治疗方案对改善胰腺癌的预后效果有限。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胰腺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个体间的异质性造成了其治疗效果的差异。精准治疗模式在癌症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胰腺癌在靶向治疗、分子分型、个体化肿瘤模型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展,为精准治疗模式在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胰腺癌的四大驱动突变(KRAS、TP53、CDKN2A、SMAD4)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缺乏相对应的靶向药物。II期临床试验证实AMG510对有KRAS G12C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KRAS G12C突变在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低。POLO试验结果提示奥拉帕利可以提高BRCA基因胚系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基于此结果,NCCN指南已推荐奥拉帕利用于BRCA1/2基因胚系突变晚期胰腺癌的维持治疗。此外,KEYNOTE-158 II期临床试验提示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相关基因(MLH1、MSH2等)突变以及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从PD-1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总体上看,目前胰腺癌可干预靶点较少,针对四大高频突变及其相关通路靶向药物的研发是胰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病理学分型,转录组学分型从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对患者进行分型,为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2011年首个胰腺癌转录组学分型被提出后,已有多个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转录组学分型标准。综合来看,根据转录组学特征可以将胰腺癌大致分为两型:经典型和基底样型。相对于经典型胰腺癌,基底样型胰腺癌对化疗的反应不佳,预后也更差。未来的研究中,表观遗传学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可能会为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转化提供新的路径。个体化肿瘤模型可以为癌症患者筛选潜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肿瘤细胞系,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和类器官更好地保留了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特征。我中心的研究实践证实了胰腺癌PDX和类器官有相对较高的建模成功率,其中类器官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是PDX和类器官在肿瘤微环境上与人体有较大差别,同时建模方法和药敏检测也缺乏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总体上看,胰腺癌的精准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胰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应侧重于借助多组学探索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建立生物样本库加速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随着基础医学的进步以及精准医疗实践的深入,精准医疗模式一定能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治进展

      2021, 30(9):1006-101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2

      摘要 (720) HTML (962) PDF 657.95 K (1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严重的脓毒症和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急性胰腺炎治疗理念和技术的不断进步,IPN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IPN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仍十分困难,IPN的干预时机、干预方式和干预策略仍有较多争议。并且,由于IPN的诊治往往涉及多学科合作,因此,统一认识、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优势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并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实践经验,就IPN的诊断、病原学变化及治疗进展等进行系统阐述。

      • 0+1
      • 1+1
    • 新的治疗模式下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开腹手术指征和时机的思考

      2021, 30(9):1012-10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3

      摘要 (329) HTML (878) PDF 836.52 K (1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虽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IPN)的治疗模式经历了从开腹手术到微创引流的历史性转变,但国内外指南中依然不否认开腹手术在IPN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合理把握开腹手术的指征和时机,使IPN患者最大化的临床获益,仍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学科团队面临的关键问题。笔者将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对新的治疗模式下IPN开腹手术的指征和时机进行具体阐述,并就升阶梯引流模式的流程再造实践进行探讨。

      • 0+1
    •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认识现状

      2021, 30(9):1017-102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4

      摘要 (759) HTML (1618) PDF 696.19 K (10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依然在全球肆虐,有关新冠肺炎的文献报道呈指数增长,其中已有病例报道、回顾性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学数据开始关注新冠肺炎与急性胰腺炎的关联。新冠病毒攻击胰腺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新冠病毒受体在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已被证实,且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胰腺组织中可分离出新冠病毒成分。这些均提示新冠病毒与急性胰腺炎之间可能存在因果联系。新冠病毒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临床上易被漏诊,其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预后均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值得特别关注。

      • 0+1
      • 1+1
    • >专题研究
    • 胰管支架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附33例报告

      2021, 30(9):1023-10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5

      摘要 (839) HTML (700) PDF 867.35 K (10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HTGP)发病率逐年增高,至今没有相关的治疗指南,目前主要采用以降脂为主的保守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预后也相对较差,因此单纯的保守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评价胰管支架置入治疗HTGP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回顾分析作者单位2017年1月—2020年7月所有经胰管支架置入治疗的HTG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入组病例。统计纳入病例的胰管梗阻情况;比较入院及治疗48 h后的APACHE II评分、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血糖水平;记录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新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等。结果 共纳入33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8例;33例患者平均年龄(37.42±9.69)岁,血清TG水平中位数19.83(11.85~39.18)mmol/L;其中16例存在胰管蛋白栓,胰管蛋白栓在轻、中、重度HTGP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7%、56%、100%,与无胰管蛋白栓患者比较,有胰管蛋白栓的患者病情更重。2例(6%)发生与ERCP有关的血清淀粉酶升高;3例(9%)发生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通过胰管支架全部治愈,于入院后3(2~5)d恢复经口进食,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3~9)d,治疗48 h后APACHE II评分较入院时降低约70%,发病48 h内行胰管支架置入的患者禁食时间、住院时间较发病48 h后行胰管支架置入的患者分别缩短33%、38%,住院花费减少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胰管支架治疗可以快速缓解HTGP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幅度减少住院时间并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策略。

      • 0+1
      • 1+1
    • 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期脓肿处理方式的选择:附5例报告

      2021, 30(9):1031-103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6

      摘要 (922) HTML (1320) PDF 1.58 M (1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感染坏死(IPN)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情况。进阶式微创引流或清创策略已被广泛认可,但刻板地执行进阶式策略并不能使所有患者受益,对于部分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直接进行开放清创更能提供救治机会。本文对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进阶式和跳跃式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SAP合并IPN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37~54岁,平均(45.2±6.06)岁;住院时间22~108 d,平均(68±38.03)d。1例患者经进阶式策略治疗成功,2例患者采用进阶式策略治疗效果较差,最终家属放弃治疗,2例患者在进阶式策略的基础上进行跳跃式策略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SAP合并IPN的治疗应注重个体化,力求“一人一策”。进阶式策略可使大部分患者康复,但对于患者出现爆发性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腹腔内存在广泛脓腔时,切勿刻板执行进阶式策略,在充分评估后选择跳跃式策略更能使患者受益。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 30(9):1040-104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7

      摘要 (1029) HTML (1278) PDF 631.46 K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胰瘘是胰体尾切除(DP)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其与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探讨DP术后胰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因胰腺肿瘤行D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对可能导致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9例患者DP术后生化漏发生率为34.3%(34/99),B级胰瘘发生率18.2%(18/99),C级胰瘘发生率1.0%(1/99)。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手术时间、胰管直径及是否联合脾切与胰瘘发生明显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42岁(OR=0.955,95% CI=0.914~0.998)、手术时间≥253 min(OR=1.013,95% CI=1.005~1.021)及联合脾切术(OR=4.152,95% CI=1.043~16.535)为DP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DP术后有一定的胰瘘发生率,年龄、手术时间、联合脾切是DP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评估对术后胰瘘的风险预测及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2021, 30(9):1047-10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8

      摘要 (746) HTML (356) PDF 1003.19 K (1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手术切除依旧是胰腺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采用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还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争议很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RDP与LDP在治疗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获得循证学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关于RDP与LDP治疗胰腺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2 940例患者,其中997例行RDP,1 943例行LDP。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DP比较,RDP的保脾率提高(OR=2.31,95% CI=1.37~3.90,P=0.002),术中中转开腹率(OR=0.36,95% CI=0.24~0.52,P?0.000 01)、90 d再手术率(OR=0.46,95% CI=0.24~0.89,P=0.02)和30 d病死率(OR=0.18,95% CI=0.06~0.53,P=0.002)均降低,手术时间延长(MD=-40.09,95% CI=-77.64~-2.54,P=0.04),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多(MD=2.06,95% CI=0.65~3.47,P=0.004);而在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率、伤口感染、胰瘘、住院时间、90 d再入院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当前的证据表明,与LDP比较,RDP能提高保脾率和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中转开腹率、90 d再手术率及30 d病死率。这表明RDP与LDP在胰腺恶性肿瘤治疗上有着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基础研究
    • PIK3C3与SMAD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2021, 30(9):1059-10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09

      摘要 (513) HTML (814) PDF 1.80 M (1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III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3)及SMAD家族成员4(SMAD4)参与的信号通路与胰腺癌(PAAD)关系密切,但两者与PAAD发生及预后是否有关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初步探究两者在PAAD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UALCAN在线网站分析PIK3C3 mRNA和SMAD4 mRNA在PAAD中的表达及两者各自对PAAD患者预后的影响;从TCGA数据库下载PAAD患者PIK3C3 mRNA和SMAD4 mRNA的表达数据和相应临床病理资料,基于PIK3C3和SMAD4联合的mRNA表达水平,用一致性聚类分析将PAAD患者分为两个聚类,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及Kaplan-Meier法分析两个聚类患者PIK3C3与SMAD4的mRNA表达模式、临床病理因素和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AAD和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PIK3C3及SMAD4蛋白表达水平,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个蛋白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的方法分析PIK3C3和SMAD4的蛋白水平单独及联合对PAAD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PIK3C3 mRNA或SMAD4 mRNA水平在PAAD中均无明显变化,并且两者单独均不影响PAAD患者的预后(均P>0.05)。PAAD中与PIK3C3 mRNA与SMAD4 mRNA具有较高的共表达相关性。两个聚类的PAAD患者之间,两基因的mRNA水平及年龄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中,PIK3C3 mRNA及SMAD4 mRNA均高表达聚类的PAAD患者预后较好(P=0.006)。PAAD组织中PIK3C3和SMAD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01),AUC分别为0.7417及0.7991。PIK3C3和SMAD4蛋白之一阳性患者比两蛋白均阴性的患者预后更好(P=0.0359)。结论 PIK3C3和SMAD4蛋白可作为PAAD潜在的诊断标志物,PIK3C3和SMAD4联合分析可成为PAAD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Gasdermin基因家族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 30(9):1068-107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0

      摘要 (640) HTML (814) PDF 3.33 M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Gasdermin(GSDM)家族由6个重要分子组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焦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来不断有研究表明GSDM家族的表达失调参与多种癌症进程,然而GSDM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和潜在机制研究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性的分析GSDM基因家族各成员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ONCOMINE、GEPIA2、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cBioPortal、TIMER 2.0、DiseaseMeth等多个数据库对GSDM家族分子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预后价值、功能富集、基因改变、免疫浸润相关性、甲基化改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GSDM家族中仅DFNA5在胃癌中明显高表达,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升高2.479倍。DFNA5在TNM 2、3、4期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在肿瘤分级2、3级的表达明显升高。GSDM家族中仅DFNA5在胃癌中有预后价值,高表达的DFNA5提示较差的总生存期。GSDM家族中GSDMD的基因变异率最高(19%),GSDMA、GSDMB、GSDMC次之(14%),DFNA5(8%)和PJVK最低(6%)。在胃癌中筛选出186个GSDM相关的共表达基因,这些分子可能通过炎症细胞凋亡、趋化因子反应、急性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胃癌进程。多数GSDM家族成员的表达与CD4+ T细胞、CD8+ 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的浸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仅PJVK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浸润中呈负相关。GSDMA、GSDMD在胃癌组织中处于低甲基化水平。结论 GSDM家族成员在胃癌中存在表达及功能紊乱。GSDM家族特别是DFNA5分子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为开发新的胃癌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临床研究
    • 扶镜机器人在经胸乳径路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2021, 30(9):1079-108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1

      摘要 (1216) HTML (756) PDF 775.72 K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扶镜机器人是一种机器人辅助镜头支架,手术者可通过操纵杆控制腔镜镜头,提供精确的,稳定的手术视野,同时可以减少1名手术者,非常有利于腔镜甲状腺手术这种空间狭小,操作精细的手术。本研究探讨扶镜机器人在腔镜经胸乳径路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80例接受经胸乳径路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机器人扶镜(观察组),38例采用人工扶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实施两组手术的同一组主刀医生主观感受。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肿瘤直径、手术方式、病理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机器人转为人工扶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医生主观感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视野精准度和视野稳定性方面以及术中操作感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视觉疲劳度方面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扶镜机器人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与人工扶镜相比,术中操作复杂程度有所增加,但减少了手术人员,缩短了手术时间,为手术者提供了更准确、更稳定的视野,提高了手术效率。

      • 0+1
    • 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1, 30(9):1086-110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2

      摘要 (774) HTML (256) PDF 1.34 M (1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发展,围术期的多模式镇痛逐渐被接受。其中超前镇痛是一种常用方法。本研究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判断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比较LC中应用术前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与未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空白组)或手术结束时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术毕镇痛组)的随机对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5月。在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3篇,涉及9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前镇痛组的患者术后2、4、6、8、12、24 h可视模拟评分(VAS)均低于空白组(均P<0.05)与术毕镇痛组(部分P<0.05)。超前镇痛组术后需要额外止痛药病例数少于空白组与术毕镇痛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空白组(均P<0.05)。基于需要额外止痛药病例数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发表偏倚与敏感度分析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移存在(均P>0.05),该方法不会改变最初总体分析的结果。结论 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LC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较小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多模式镇痛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文献综述
    • 急性胰腺炎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1, 30(9):1102-11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3

      摘要 (759) HTML (602) PDF 623.13 K (9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组织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以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损伤为特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发现AP均伴有心血管系统损伤,损伤程度与A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P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目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控制AP本身是疾病治疗的重点。笔者就AP诱发心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及时预防AP诱发心血管系统损伤以及降低AP病死率提供新的思路。

    •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21, 30(9):1108-11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4

      摘要 (1108) HTML (445) PDF 702.77 K (10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亦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而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的发现为AP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研究显示,MFG-E8参与AP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是AP的内源性保护介质,同时MFG-E8在AP患者血清中的高表达可能作为评价AP治疗有效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近年来随着对AP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已经证实钙介导的腺泡细胞损伤和死亡机制,清除凋亡和坏死细胞在AP炎症反应中的必要性,以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肠黏膜屏障在AP中的重要性等。而MFG-E8在A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MFG-E8通过改善胰腺结构,恢复胰腺腺泡细胞的再生功能并清除坏死的腺泡,同时降低AP动物模型小鼠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而缓解AP;另一方面,MFG-E8通过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重编程,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AP炎症反应。同时MFG-E8可通过改善线粒体生物发生,增加线粒体融合而修复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防止AP进展。此外,MFG-E8在修复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改善肠道缺血再灌注等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MFG-E8作为一种亲脂性抗炎糖蛋白,具有抗自身免疫性和炎性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与整合素受体αvβ3/5和磷脂酰丝氨酸结合,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参与肠上皮细胞的维持和修复、血管生成、肿瘤细胞间的黏附、增殖以及凋亡细胞的清除等细胞过程。目前研究发现MFG-E8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然而MFG-E8在AP中的作用是在近年来才被意识到,对于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并未完全明确;且目前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恢复和肠黏膜屏障保护方面,对于在AP其他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如胰腺微循环,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其次对于MFG-E8干预AP的时机,适用的阶段,以及具体的量效关系还未有确切的定论,但靶向MFG-E8是治疗AP的新策略。因此,继续深入研究MFG-E8在AP发病中的作用对于AP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MFG-E8的结构功能及其在AP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以MFG-E8为靶点进行AP治疗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为今后AP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切入点。

    • >简要论著
    • 外科升阶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周感染坏死的疗效:附34例报告

      2021, 30(9):1116-112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5

      摘要 (705) HTML (613) PDF 1.05 M (7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以经皮穿刺置管引流为基础的外科升阶梯治疗已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周感染性坏死(IPN)主要治疗策略,但如何把握外科手术的指征和时机等方面仍值得探讨,本文分析34例SAP合并IPN患者的治疗经过,探讨外科升阶梯治疗SAP合并IPN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4例运用外科升阶梯方法治疗的SAP合并IPN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生理盐水1 000~3 000 mL/d经引流管反复冲洗,5~7 d复查1次CT;28例复查CT提示IPN残留,分别行小切口联合肾镜IPN清除或开腹扩大切口清除脓肿,术毕胰周放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34例均顺利康复。术后随访5~30个月,均复查CT提示脓肿均缩小或消失,引流管逐步拔除。结论 外科升阶梯治疗SAP合并IPN效果明显,推荐广泛使用,但针对不同患者仍需采取个体化措施,及选择适当的干预时机,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 0+1
      • 1+1
      • 2+1
    • 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的比较

      2021, 30(9):1121-11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1.09.016

      摘要 (824) HTML (1902) PDF 658.66 K (8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LC+LCBDE+PDC)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首选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着争议。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21年3月华润武钢总医院肝胆外科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LCBDE+PDC组(43例)和ERCP+EST+LC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恢复指标、肝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LC手术时间、结石残留、中转开腹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PDC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ERCP+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RP、IL-6、IL-10、TNF-α、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LC+LCBDE+PDC组患者的CRP、IL-6、TNF-α、Cor水平低于ERCP+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LCBDE+PD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6%,ERCP+EST+L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9.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PDC与LC+EST+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均较好,前者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炎症应激反应程度轻,并发症少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