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从我国疝和腹壁外科的历史谈今后的发展

      2023, 32(10):1445-145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1

      摘要 (641) HTML (917) PDF 738.35 K (1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对于疝病的认知可追溯到数百年前,经过一代又一代外科医师的不断努力,我国在指南和共识的制定、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疝病随访系统的建立,以及疝病诊疗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目前已在疝病诊疗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复杂疝病方面还需要创新性的开拓,如在腹壁重建技术革新、修复材料科学的发展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努力。如何实现腹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的统一,材料科学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疝病专科化、基层外科医生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等短板都亟待进一步解决。另外,如何有效结合机器人手术技术的推广、人工智能、4G网络等信息化技术,都将成为未来造福我国广大疝病患者需要进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

      • 0+1
    • 切口疝、腹壁力学与外科技术

      2023, 32(10):1453-14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2

      摘要 (495) HTML (476) PDF 991.21 K (1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切口疝的治疗一直是腹壁外科的难点,因为还有很多问题至今尚未厘清和解决。要加深对切口疝的认识,需要从其本质及发生、发展的原理开始,这离不开对腹壁结构与力学特点的探索。另外,腹壁是一有多种功能的复杂器官,外科技术需要重视腹壁功能才能做到“从结构到功能”的统一。笔者从“腹壁功能单位”、切口疝在力学作用下的发展、腹壁的力学特点、腹壁的功能特点等多个层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当下切口疝外科技术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观点,旨在增进外科医生对切口疝的理解以更好地运用和创新腹壁外科的技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从原发性腹壁疝的含义和特点谈微创术式进展

      2023, 32(10):1460-146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3

      摘要 (506) HTML (510) PDF 1.32 M (1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壁疝和原发性腹壁疝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原发性腹壁疝是指非手术引起的位于腹前外侧壁和后腹壁的腹外疝(不含腹股沟疝和股疝)。原发性腹壁疝患者无手术切口,更愿意接受微创治疗,其腹壁组织完整,也有利于微创新技术的开展。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显著优于切口疝。目前,微创术式众多,在原发性腹壁疝中可最大程度体现各自的优势。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和微创非腹腔内补片修补术(MINIM)理念不同,技术互补,共同目标是追求微创和腹壁功能重建。MINIM的主要术式是各类腔镜腹膜外修补术(EER),大多从原发性腹壁疝起步,逐步发展并扩大其适应证。另一类术式是腔镜辅助肌前修补术(onlay),在中线位原发性腹壁疝中发挥特有的作用。脐疝、腹直肌分离、原发性耻骨上疝、半月线疝和原发性腰疝等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壁疝,本文逐一讨论,阐述其定义、特点及微创术式的进展。

      • 0+1
    • >专题研究
    • 腹腔镜下腹壁疝腹膜外补片修补术与腹腔内补片修补术比较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3, 32(10):1469-147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4

      摘要 (699) HTML (274) PDF 702.23 K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壁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全球每年有200万例左右的腹壁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优势明显。然而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与腹腔镜下腹膜外补片修补术(ESR)这两种腔镜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如何,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ESR与IPOM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疝的近远期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11家医疗机构收治的157例行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行ESR(ESR组),33例行IPOM(IPOM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近远期效果。结果 全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或围术期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BMI、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疝环横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环闭合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网片固定方式ESR组以自固定和缝线固定为主(91.1%),而IPOM组以钉枪固定为主(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IPOM组(2.4±0.8 vs. 2.8±1.0,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IPOM组(21 001元vs. 38 437元,P<0.05)。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随访10.3个月,ESR组无复发病例,IPOM组2例复发(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是湖南地区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的主流术式之一。由于固定方式和网片选择的不同,ESR较之IPOM而言,术后疼痛更轻微、费用更低、复发率更低,且并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近期并发症。

    • 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方式选择及安全性分析

      2023, 32(10):1476-1482.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5

      摘要 (572) HTML (318) PDF 684.47 K (12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其中老年患者是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主要群体。然而,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目前尚无定论。局麻Lichtenstein术难度低、效果好、术后愈合较快,在临床中运用广泛。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因其视野开阔、可发现对侧隐匿疝、可同时处理双侧疝等优势而被越来越多外科医生接受和推荐。本文主要对接受局麻开放疝修补术或全麻腔镜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和病历系统搜集资料,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130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老年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Lichtenstein术67例(开放组),腔镜疝修补术63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基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开放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腹腔镜组(78.94岁vs. 71.83岁),术前麻醉风险比例、各种合并症比例以及双侧疝发病率均高于腹腔镜组(均P<0.05);其余基线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相关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组缩短(1.51 d vs. 2.16 d)、术后1 d疼痛评分低于开放组(2.70 vs. 3.58)(均P<0.05);两组间术后各并发症(切口感染、血肿、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发生率、1年复发率、长期疼痛(>3个月)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疝侧、麻醉风险分级、术前合并症均是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评估的内容。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后,选择行腔镜手术是安全的。

    • “对位对线”补片放置法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应用:单中心120例分析

      2023, 32(10):1483-149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6

      摘要 (676) HTML (488) PDF 1.54 M (10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HH)补片修补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已成为治疗HH的主要手术方法。腹腔镜下的补片放置及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介绍一种新式的HH补片放置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HH补片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对位对线”的补片放置方法。结果 全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2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2.2)d,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7例,其中5例2周后缓解,2例手术后4周仍诉有吞咽困难,予以胃镜下行球囊扩张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手术后尿潴留2例,予以留置尿管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术后腹腔出血1例,予以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止血;术后肠梗阻2例,予以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中位时间为26个月,其中14例(11.7%)失访。随访患者中有5例诉临床症状与手术前相比未得到明显改善,其余患者诉临床症状得到完全改善或部分改善。所有随访病例均无确切依据的解剖学复发。所有随访病例未发现补片相关并发症如补片移位、感染、补片侵蚀食管以及大血管等。结论 腹腔镜HH补片修补术中采用“对位对线”的补片放置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此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 0+1
    • “立体缝合”法在腹腔镜造口旁疝Sugarbaker修补术中的应用

      2023, 32(10):1491-14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7

      摘要 (323) HTML (517) PDF 1.19 M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造口旁疝是肠造口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术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而如何缝合关闭筋膜缺损是手术最大的难点。常规的缝合关闭技术存在闭合或缩小缺损困难、术后血清肿发生率高、腹壁塑形效果差等不足。笔者中心在前期应用“立体缝合”技术缝合关闭缺损,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比造口旁疝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术中应用“立体缝合”技术和常规缝合技术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立体缝合”技术在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疝和腹壁外科行腹腔镜Sugarbaker修补术的造口旁疝患者资料,其中44例采用“立体缝合”关闭缺损(研究组),29例采用传统缝合方法关闭缺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均实现了筋膜缺损的完全关闭,对照组无法完全关闭缺损9例(31.0%);研究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47.45±10.44)min,平均手术时间(132.14±13.72)min,对照组平均关闭筋膜缺损缝合时间为(33.72±8.64)min,平均手术时间(113.97±18.30)min,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8% vs. 27.6%,P=0.036),两组术后补片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vs. 3.4%,P=0.640)。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 vs. 20.7%,P=0.027)。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6(5~7)d,住院费用为(72 998.79±15 352.46)元,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6(5~7)d,住院费用为(72 998.79±11 542.77)元,两组间该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47,P=0.708)。结论 立体缝合技术应用于造口旁疝修补术中,可有效关闭筋膜缺损,减少术后血清肿和复发的发生率。

      • 0+1
      • 1+1
      • 2+1
    • 经腹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各型腹股沟复发疝的单中心经验

      2023, 32(10):1499-15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8

      摘要 (503) HTML (601) PDF 1.46 M (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股沟疝是腹壁疝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和材料科技的发展,腹股沟疝手术效果也逐步提高。腹股沟疝手术方式多样,然而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无法避免术后复发的可能,而复发疝的处理也要比原发疝更加复杂。目前,对于腹股沟复发疝的处理仍没有共识。现代外科腔镜技术的发展使经腹腹腔镜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方式。本文探讨TAPP治疗各型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为腹股沟复发疝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TAPP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例行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确诊真性复发疝26例(56.5%),假性复发疝20例(45.4%)。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6% vs. 43.1%,P<0.05)。观察组无再次复发病例,对照组再次复发2例,但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各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TAPP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提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各型腹股沟复发疝的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 0+1
    • 闭孔疝的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2023, 32(10):1508-151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09

      摘要 (299) HTML (592) PDF 1.23 M (1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闭孔疝是临床较为罕见的腹外疝,老年女性由于盆底松弛等特点,易罹患此病。由于闭孔疝的疝环狭小缺乏弹性,患者多因嵌顿造成的急腹症就诊,一般在肠梗阻手术时发现。彻底缝闭半坚硬的疝环有一定困难,故疝易复发,再手术率高,使用修补材料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本文中笔者通过回顾收治的闭孔疝病例,分析总结闭孔疝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方面经验体会,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9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收治的10例闭孔疝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8 ~86岁,中位年龄(70.7±11.8)岁。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腹盆腔CT扫描检查,发现2例左侧闭孔疝,8例右侧闭孔疝。术中证实嵌顿疝内容物中肠管8例,大网膜1例,腹膜外脂肪1例。全组病例中未有无张力修补的绝对禁忌患者,结合腹腔污染情况,2例使用生物补片,其余8例患者使用聚丙烯补片。6例完全在腔镜下完成,1例在腔镜下疝修补完成后观察肠管活力恢复欠佳中转开腹行肠切除,1例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行肠切除及疝修补,2例患者腔镜不耐受直接行开腹探查并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5.5 min。术后1例患者死于围术期内科疾病合并症,其余患者顺利出院,住院时间3~28 d。术后6、12、18个月随访,均无复发及补片相关感染。结论 闭孔疝发病率低,起病隐匿容易发生嵌顿。腹盆腔CT扫描对此病诊断有较高价值。使用补片修补并恰当地固定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腹腔污染的情况下使用合成补片一期修补具有可行性,污染较重时生物补片更具优势。修补区域严重感染,应放弃使用补片修补。

      • 0+1
      • 1+1
      • 2+1
    • 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治疗成人脐疝13例报告

      2023, 32(10):1516-152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0

      摘要 (291) HTML (370) PDF 1.00 M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单孔腹腔镜技术(SILS)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中,但在脐疝修补术中的应用鲜见报道。笔者科室在前期成熟开展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EP)手术的基础上,尝试使用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SIL-TES)治疗成人脐疝并取得一定经验。本文探讨SIL-TES治疗成人脐疝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疝外科13例行SIL-TES治疗的成人脐疝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38.9±6.1)岁,疝环平均直径(2.4±0.6)cm。SIL-TES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三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为基础,配合单孔腹腔镜的操作技巧,扶镜手与主刀的默契配合,合理放置腹腔镜及器械,尽可能减少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筷子”效应;需熟练掌握腹壁的多层解剖,避免术中解剖层次错误、腹膜破损,导致补片不能放置于正确层面。结果 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平均(138.5±20.9)min,术后3 d疼痛评分2.5±0.9,术后留置引流管平均(4.1±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 d,中位时间4.1 d,无术区血清肿、出血、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脐部皮肤坏死、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4.7±6.3)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等。结论 采用SIL-TES治疗成人脐疝是可行的,可作为成人脐疝的补充手术方式,但碍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明确。

      • 0+1
      • 1+1
    • >基础研究
    • circRAD18/miR-516b/PDK1轴调节葡萄糖代谢重编程与结直肠癌增殖的关系

      2023, 32(10):1522-153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1

      摘要 (320) HTML (372) PDF 781.34 K (9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环状RNA circRAD18被发现在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进展中起了促进作用,但其在其他恶性肿瘤的表达及作用尚未被充分揭示。笔者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ircRAD18可与miR-516b互补结合,而葡萄糖代谢关键调节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可能是miR-516b的靶基因。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circRAD18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及其对靶miRNA及下游靶基因的调控关系。方法 用qRT-PCR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T-29)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NCM460)中circRAD18的表达;用si-circRAD18沉默结直肠癌细胞中circRAD18的表达后,分别用CCK-8实验和相应的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产生量。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RNA免疫沉淀(RIP)实验分析circRAD18、miR-516b及PDK1之间的结合关系;最后,采用过表达/敲低实验进一步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比较,circRAD18在各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转染si-circRAD18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葡萄糖摄取及乳酸产生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与RIP实验证实circRAD18可与miR-516b结合,而PDK1是miR-516b的下游靶基因。miR-516b模拟物及si-circRAD18的转染可明显抑制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产生及PDK1蛋白表达,且补充PDK1可逆转该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 circRAD18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并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作用机制可能与circRAD18通过海绵样吸附miR-516b后,上调PDK1表达,从而导致结直肠癌细胞葡萄糖代谢重编程有关。

      • 0+1
      • 1+1
      • 2+1
      • 3+1
    • 结直肠癌干细胞中miR-520c-3p的表达及其对丙酮酸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

      2023, 32(10):1531-153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2

      摘要 (503) HTML (179) PDF 1.16 M (9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研究显示,丙酮酸代谢的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结直肠癌干细胞中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可能与丙酮酸代谢密切相关。笔者前期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miR-520c-3p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且与预后相关。然而,miR-520c-3p是否参与了丙酮酸代谢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干细胞中miR-520c-3p的表达与丙酮酸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择人结肠癌细胞株,并从中分离纯化结直肠癌干细胞。检测过表达或敲低miR-520c-3p后,结直肠癌干细胞及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丙酮酸氧化水平、乳酸产量的变化。用D-[U-13C]葡萄糖孵育细胞,质量同位素分析追踪葡萄糖衍生碳的命运。通过miRNA序列分析和遗传学手段分析和鉴定miR-520c-3p的功能底物。结果 过表达miR-520c-3p后,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丙酮酸氧化水平明显下降、乳酸产量明显升高(均P<0.05);用D-(U-13C)葡萄糖培养后,未标记的柠檬酸盐(m+0)明显增加,而高阶柠檬酸盐标记(m+1、m+4和m+5)明显减少(均P<0.05)。在敲低miR-520c-3p后,结直肠癌干细胞的上述情况呈反向变化(均P<0.05)。过表达或敲低miR-520c-3p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miR-520c-3p可以靶向线粒体丙酮酸载体1(MPC1)mRNA 3'UTR(P<0.05)。过表达miR-520c-3p后,结直肠癌干细胞中MPC1的mRNA与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敲低miR-520c-3p后则相反(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MPC1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P<0.05)。敲低MPC1后,结直肠癌干细胞的丙酮酸氧化水平明显降低、乳酸产量明显增高、增殖能力均明显增强(均P<0.05);用D-[U-13C]葡萄糖培养后,未标记的柠檬酸盐(m+0)在敲低MPC1的结直肠癌干细胞中明显增加,而高阶柠檬酸盐标记(m+1、m+4和m+5)明显减少(均P<0.05)。同时敲低miR-520c-3p和MPC1后,结直肠癌干细胞丙酮酸氧化水平、乳酸产量、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miR-520c-3p的高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其机制可能是miR-520c-3p靶向MPC1调控结直肠癌干细胞中的丙酮酸代谢水平,促进了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增殖。

      • 0+1
      • 1+1
      • 2+1
    • >临床研究
    • 不同浓度丙氨酰谷氨酰胺用于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023, 32(10):1539-15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3

      摘要 (573) HTML (395) PDF 939.77 K (1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为胃肠肿瘤术后患者提供营养物质、并促进患者康复。肠外营养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但关于Ala-Gln的占比浓度,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实际应用有明显不同。因此,本研究探究肠外营养中不同占比浓度Ala-Gln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营养、肝肾功能、炎症/免疫状态等的影响,以期为Ala-Gln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6月—2022年4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占比组(肠外营养中Ala-Gln剂量占总氨基酸20%)与高占比组(肠外营养中Ala-Gln剂量占总氨基酸30%),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通过中心静脉给予肠外营养制剂支持(1次/d,持续输注8~12 h)。在术前、肠外营养结束后1 d进行营养指标、肝肾功能及炎症/免疫指标监测,在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信息。结果 本研究纳入77例患者,低占比组39例,高占比组3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所有营养、肝肾功能及炎症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肠外营养结束后1 d,所有患者的前白蛋白、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总胆汁酸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的术后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Th/Ts)、补体C4术后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除高占比组Th/Ts明显高于低占比组(P=0.026),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P(P=0.032)和ALB(P=0.008)存在分组与时间交互作用。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分组对TP和ALB结果无明显影响(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肠外营养中添加不同占比浓度Ala-Gln(占总氨基酸20% vs.占总氨基酸30%)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肝肾功能指标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免疫调节方面,较高的Ala-Gln占比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更优。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Ala-Gln占比浓度。

    • 术前超声内镜下钛夹标记预判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入路的临床价值

      2023, 32(10):1552-1559.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4

      摘要 (743) HTML (365) PDF 965.80 K (1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处于食管胃交界处的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由于其在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临床上对其最佳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US)下钛夹标记预判Siewert Ⅱ型AEG手术入路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安全、精准的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2020年2月—202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Siewert Ⅱ型AEG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完善入院常规检查后,研究组患者在术前1 d行EUS直视下探测肿瘤纵轴最长浸润位置后,在口侧1 cm处用2枚于同一高度平面进行钛夹标记定位,并立即行腹部平片确认钛夹位置。对照组患者不做任何标记。研究组患者根据钛夹与第10胸椎位置关系决定手术入路,对照组患者根据术前常规CT、胃镜等检查决定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肿瘤直径、食管切缘、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肿瘤T分期及N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判手术入路与实际手术入路的符合率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预判手术入路与实际手术入路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 vs. 86.21%,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67%与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结论 术前EUS下钛夹标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强,对判断Siewert Ⅱ型AEG外科手术入路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 0+1
      • 1+1
    • 结直肠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疗分析

      2023, 32(10):1560-156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5

      摘要 (616) HTML (351) PDF 1.44 M (1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是一种发病率极低,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肠道MANEC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增长趋势。本研究总结了近10余年来收治的结直肠MANEC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诊疗经过,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规范其治疗及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3例经手术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结直肠MANE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结直肠MANEC的患者中,男性10例(76.9%),平均年龄为65.1岁,最常见的主诉为便血及大便性状改变,体格检查发现阳性体征的概率为61%,所有患者都通过CT或MRI发现肠壁增厚,并通过内镜发现肿块并以此获得术前的组织病理报告,但仅有2例在术前的病理报告中提示存在神经内分泌成分,加行以18F-奥曲肽(18F-OC)为显像剂的PET/CT全身断层显像,提示肠壁增厚处及周围淋巴结存在生长抑素受体表达增高。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的临床分级为Ⅲ、Ⅳ期占多数(84.6%),肠旁淋巴结和肝脏为常见的转移部位,肿块的平均大小为4 cm×3.4 cm×2.6 cm,84.6%(11/13)为溃疡型肿块,12例(92.2%)为中低分化腺癌。7例患者接受了术后药物治疗,获得8例患者的具体生存期,平均生存期为20.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有2例的术后生存期超过3年。结论 结直肠MANEC的预后普遍偏差,生存期可能主要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相关。术前病理正确诊断率较低,以奥曲肽为显像剂的PET/CT可增加该类疾病的检出率。治疗原则为手术治疗为主,化疗为辅,联合针对神经内分泌癌与腺癌两种成分的化疗方案是否更有优势,以及免疫治疗对于晚期结直肠MANEC的疗效均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 0+1
      • 1+1
    • 根治切除联合人工材料桥接治疗腹壁型侵袭性纤维瘤病16例报告

      2023, 32(10):1568-157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6

      摘要 (585) HTML (564) PDF 1.48 M (1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侵袭性纤维瘤病(AF)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交界性肿瘤,一般不具备远处转移能力,具有局部侵袭特性,复发率较高。对于腹壁型AF而言,根治性切除意味着腹壁完整性的破坏,切除肿瘤后的腹壁重建处理较为棘手。本研究探讨根治切除联合人工材料桥接治疗腹壁型AF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老年外科收治的16例腹壁型AF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壁病灶一期根治性切除,并同期采用人工材料桥接的方式修复腹壁缺损。结果 1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8(70~235)min,肿瘤平均长径8.6(4~14)cm,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6 cm×8 cm~14 cm×19 cm。腹壁缺损采用人工材料修复重建,6例采用sublay桥接,9例采用腹膜内补片桥接,1例紧贴耻骨病例采用立体桥接。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病理报告均为AF,其中唯一男性患者检测到CMNNB1基因外显子3(T41A)突变。1例患者出现术后血清肿,开放伤口后行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治疗,行二期缝合后治愈。余15例患者无伤口感染、补片感染、肠梗阻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伤口甲级愈合出院。中位随访46(12~110)个月,随访率100%,未见肿瘤复发,无慢性疼痛、补片感染、补片膨出及切口疝发生。结论 腹壁型AF可发生于腹壁肌层的不同部位,以局部包块为主要表现,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和保证阴性切缘可以有效避免肿瘤的复发,根治切除手术前应充分评估肿瘤大小、侵犯层面、缺损部位及范围,设计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有效达到腹壁形态和功能的重建。根治切除联合人工材料桥接修复切除后腹壁缺损治疗腹壁型AF安全有效。

      • 0+1
      • 1+1
      • 2+1
      • 3+1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残胃癌研究可视化及热点分析

      2023, 32(10):1577-158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7

      摘要 (442) HTML (451) PDF 1.45 M (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残胃癌是一类具有特殊致病因素、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的胃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其发生发展机制和手术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较多争议,且当前尚无针对国际残胃癌领域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可视化分析的研究。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残胃癌领域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探讨研究趋势,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自建库起至2022年12月31日残胃癌领域的文献,应用Excel、VOSviewer和CiteSpace进行发文整体情况分析、社交网络及时序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关键词突现情况分析。结果 共纳入400篇英文文献,其中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64年。分析时间段内残胃癌领域英文文献多发表在胃肠病学、肿瘤学及手术学专业期刊,年发文量呈波动性缓慢增长,近3年趋于平稳。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O hashi M(2007年),其次为S asako M(1991年);发文量前三的国家分别为日本(n=127)、中国(n=42)、韩国(n=32);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n=10),该机构的Offerhaus GJA在残胃癌领域发文最多(n=10)。共被引频次位列前三的作者分别是Ohashi M(87次)、Sasako M(77次)和Balfour DC(72次)。残胃癌的研究以同一机构内的作者合作为主,除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同时与国内外的机构均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外,国家间、机构间的合作仍相对较少,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关键词共现网络显示Surgery(137次)、Distal Gastrectomy(126次)等为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关键词突现情况表明该领域前期主要对良性溃疡性疾病行胃Billroth Ⅱ式切除术后的残胃癌展开研究;中期主要关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残胃的致癌作用、早期残胃癌的内镜切除,以及残胃癌的外科手术淋巴结清扫;近期研究热点为残胃癌的微创治疗、手术并发症、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 残胃癌英文文献总体数量偏少,VOSviewer和CiteSpace能对残胃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直观的分析,我国应加强与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合作,并紧跟当前残胃癌的研究热点,提高学术影响力。

      • 0+1
      • 1+1
      • 2+1
      • 3+1
      • 4+1
    • >文献综述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 32(10):1588-159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8

      摘要 (519) HTML (419) PDF 866.19 K (1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但术后高复发率和5年低生存率等特点成为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相对于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的传统常规疗法,新辅助治疗是将放疗、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前移至手术前的治疗方式,具有提高根治率、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等优良特点。由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难以通过传统常规疗法显著延长生存期,近年来,新辅助治疗所展现的优势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愈发明显,逐渐纳入最新权威诊疗指南的推荐治疗标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一类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来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AL-4)抑制剂,其研发和应用给无数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在医学肿瘤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ICIs已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化疗免疫组合治疗和免疫治疗更是在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并且成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一、二线治疗的选择之一,从而为ICIs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可切除/潜在可切除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近期的Ⅰ/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以ICIs为基础的新辅助免疫疗法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中极具潜力,患者的肿瘤分期明显降低、病理学缓解率和完全切除率显著提升、安全性可控,但生存时间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更多的Ⅲ期研究或将阐明ICIs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就ICIs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 结直肠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研究进展

      2023, 32(10):1599-16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19

      摘要 (609) HTML (543) PDF 998.88 K (1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病毒、细菌、免疫复合物、细胞因子等各种刺激作用下释放到胞外的由DNA染色质和多种颗粒蛋白构成的特殊网状物。作为先天性免疫胞外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NETs可介导抗菌活性并清除病原体,维持机体免受外界侵害,而过量或功能失调的NETs可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并推动多类疾病的发生发展。NETs形成与自身免疫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就NETs形成在调控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NETs形成促进CRC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血管生成、免疫逃避及肿瘤相关的血栓形成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并探讨NETs形成作为CRC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前景。

      • 0+1
    • 肠内营养后高血糖的研究进展

      2023, 32(10):1608-161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20

      摘要 (310) HTML (384) PDF 842.92 K (1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接受肠内营养的住院患者中,高血糖的发生率高达34.5%,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为应对逐年加剧的住院患者营养需求,掌握肠内营养患者高血糖发生机制,对改善肠内营养患者高血糖预后,加强医护肠内营养后高血糖管理现状至关重要。笔者就肠内营养后高血糖管理现状,以及肠内营养后高血糖发生机制、不良结局等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治疗建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帮助。

      • 0+1
    • >简要论著
    • Ezrin/YAP信号轴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2023, 32(10):1617-162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21

      摘要 (445) HTML (375) PDF 1.91 M (7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埃兹蛋白(Ezrin)与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在胃癌细胞中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关系与作用。方法 将胃癌细胞分别用Ezrin特异性siRNA序列(si-Ezrin)转染、YAP激动剂(HY-101299B组)处理、si-Ezrin转染+HY-101299B处理,以转染无关siRNA序列的胃癌细胞为阴性对照。随后分别用CCK-8法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YAP及其下游靶分子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si-Ezrin的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中YAP及其下游分子(Mst、WW45、Lats1、Lats2、TEAD)的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调,而HY-101299B处理的胃癌细胞上述指标均呈反向变化(均P<0.05);转染si-Ezrin同时加HY-101299B处理,两者的上述作用部分相互抵消。转染si-Ezrin与HY-101299B对胃癌的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 Ezrin在胃癌中起了致癌因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YAP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有关。

      • 0+1
      • 1+1
      • 2+1
    • 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 32(10):1624-16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0.022

      摘要 (288) HTML (346) PDF 973.78 K (7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初诊时易误诊,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50岁女性,因体检意外发现脾脏占位20 d余入院,全腹增强CT示:脾大,内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脾脏多发混合回声病灶,较大者约10.2 cm×8.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通过全科讨论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认为有手术指征。遂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脾脏血管淋巴管瘤。结论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误诊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完全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 0+1
      • 1+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