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2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述评
    • 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后卒中的防治研究进展

      2023, 32(12):1819-182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1

      摘要 (316) HTML (353) PDF 855.04 K (8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开放性主动脉弓修复手术存在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EAAR)为开放手术高风险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选择。然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EAAR仍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分支技术是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疾病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尽管其早期卒中风险略高于传统开放手术,但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这样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导致术后卒中的主要原因包括固体栓塞、气体栓塞和脑灌注不足。术前评估、围术期监测、药物预防和优化术中操作是预防EAAR术后卒中发生的关键策略。对于已经发生卒中的患者,及时诊断和评估、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干预是治疗的基石,而多学科有效协作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亦尤为重要。目前,EAAR术后卒中的防治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笔者就EAAR术后早期卒中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思路。

    • >指南解读
    •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2023版《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023, 32(12):1829-184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2

      摘要 (337) HTML (501) PDF 991.66 K (1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发布了2023版《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的诊疗策略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该指南一共包含了133条推荐,其中11条推荐更新了证据等级或推荐强度,38条为新发布的推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合理的管理治疗策略能够降低卒中风险。因此,笔者根据指南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我国临床实际,对指南内容进行解读,以期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和椎动脉患者。

      • 0+1
      • 1+1
    • 《SVS/AVF/AVLS下肢静脉曲张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更新要点解读

      2023, 32(12):1842-185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3

      摘要 (436) HTML (811) PDF 882.85 K (46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血管外科学会、美国静脉论坛和美国静脉与淋巴学会最近发布了2023年版下肢静脉曲张临床实践指南,并就影响下肢静脉曲张(CEAP 2类疾病)患者管理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循证建议。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评估、加压治疗、药物和营养补充剂、浅静脉主干反流腔内消融术与高位结扎-剥脱术、属支静脉曲张和穿静脉功能不全的评估和治疗、血栓并发症的管理以及静脉曲张出血和浅静脉瘤的管理及其治疗提出了循证建议。本文总结新版指南更新要点,并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进展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同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专题论坛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主动脉内膜脱套的腔内处理策略

      2023, 32(12):1854-186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4

      摘要 (335) HTML (218) PDF 1.45 M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中主动脉内膜脱套(AII)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补救处理难度大且易漏诊、误诊、误判,正确识别术中AII并快速有效地给予治疗是一大挑战。术中AII属于继发性AII,具体病因仍不明确,可能与手术操作原因和潜在的主动脉病变等原因相关。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诊疗经验,对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中AII的发生原因、分型、诊断评估要点及紧急腔内处置方法等进行介绍和探讨。首先,笔者提出基于脏器血流灌注的细化分型方案:即在原分型的基础上增加脏器分支缺血严重程度的评价,依据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的脏器分支灌注情况细分为a、b两个亚型。新分型法的优势在于除了可以区分脏器缺血严重程度,还可用于指导腔内紧急处置策略。第二,对于疑诊术中AII的患者,需要进行术中详细造影确定分型。笔者建议分三步完成主动脉支架近端、支架远端造影及腹主动脉真腔内造影,这有助于明确近端锚定区的稳定性以及术中AII类型,确定灌注不良的脏器分支、严重程度及缺血阻塞类型,对下一步采取的补救措施至关重要。最后,腔内补救支架治疗效果良好且具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术中AII治疗的首选;腔内补救支架治疗应按照先近端再远端、先主干再分支的顺序进行。针对重建支架远端胸腹主动脉真腔血供,现有主流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笔者推荐采用“两步法”方案重建主动脉真腔血供,该方案可以避免脱套内膜进一步向远端撕脱。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专题研究
    • 主动脉定制开窗支架治疗主动脉弓动脉瘤中国首例报告(附视频)

      2023, 32(12):1864-187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5

      摘要 (511) HTML (278) PDF 1.37 M (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病变已逐渐成为一线手术方案。然而,受限于主动脉弓部复杂解剖结构,在治疗病变的同时如何有效重建弓部分支动脉是应用当前标准化产品常有的困境。鉴于此,笔者团队与支架厂家合作开发了Castor胸主动脉定制开窗覆膜支架(以下简称Castor定制开窗支架),并实施了国内首例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的置入。本文对此作一汇报。方法 报告国内首例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置入病例的临床资料、支架定制情况与手术过程,并进行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的优缺点分析与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为59岁男性,于TEVAR术后14年发生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病变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LSA)、左颈总动脉(LCCA)。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采用Castor定制开窗支架隔绝动脉瘤,手术规划拟采用Castor定制开窗支架隔绝动脉瘤,将Castor支架分支置入LCCA;术前定制开窗分别重建无名动脉(IA)和LSA。术中成功置入Castor单分支支架并顺利重建弓部三根分支动脉,术后复查结果提示动脉瘤隔绝满意无内漏,弓部三根分支动脉通畅,同时无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Castor个体化定制开窗支架性能优良,能够契合患者解剖条件,完全隔绝瘤体,同时实现精准开窗重建弓部分支动脉,且避免破坏支架完整性,为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手段。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封闭髂内动脉后的并发症及其与侧支血管形成的关系

      2023, 32(12):1872-188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6

      摘要 (564) HTML (326) PDF 995.66 K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由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逐步成为腹主动脉瘤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已有各种微创腔内器具和介入技术运用于髂内动脉(IIA)的保留,但临床上需封闭IIA的情况仍不少见,而一旦封闭IIA,尤其进行双侧IIA栓塞的患者,可能出现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同时,部分IIA侧支建立良好患者行双侧IIA封闭后无明显封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探讨分析EVAR中封闭单侧或双侧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缺血等并发症情况及其与侧支代偿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7月—2021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EVAR的1 902例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影像学资料,筛选出426例行IIA封闭的患者(62例行双侧IIA封闭,264例行单侧IIA封闭),并进行并发症相关症状电话随访。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缺血、肠道缺血、性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中及术后影像观察侧支代偿情况,并分析侧支建立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426例患者中,73例(17.1%)出现臀肌缺血症状,7例(1.6%)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症状,3例(0.7%)出现性功能障碍。术后1~12个月复查全主动脉CTA,321例(75.4%)存在单侧或双侧IIA侧支血管,其中143例(33.6%)有股深动脉(DFA)-IIA侧支形成,79例(18.5%)有股总动脉来源侧支,90例(21.1%)有肠系膜上动脉-IIA脏支侧支建立,7例(1.6%)存在股浅动脉-IIA侧支,7例(1.6%)存在脾动脉-IIA侧支,13例(3.1%)存在髂外动脉-IIA侧支,76例(17.8%)有来自对侧IIA的侧支。全组患者中,有侧支血管建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侧支建立患者(OR=4.68,95% CI=2.84~7.71,P<0.05),且主要与对侧IIA的建立有关(OR=6.30,95% CI=2.21~17.94,P<0.05)。在双侧IIA封闭的患者中,有侧支血管建立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无侧支建立患者(OR=5.79,95% CI=2.65~12.67,P<0.05),且主要与DFA侧支建立有关(OR=2.91,95% CI=1.35~6.29,P<0.05)。结论 EVAR术中封闭IIA后臀肌、肠道、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缺血症状,并发症发生与术后侧支血管代偿密切相关,对于需要在EVAR术中行双侧IIA处理的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相应侧支来源血管,并在术中予以保留。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开窗/分支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 32(12):1882-189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7

      摘要 (304) HTML (222) PDF 1.36 M (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腹主动脉疾病全腔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广泛验证。但在胸腹主动脉疾病中,因为解剖条件更复杂,所以全腔内治疗的难度大,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总结笔者团队采用开窗/分支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的单中心经验,并介绍团队针对复杂性胸腹主动脉病首创的双主干技术,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7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开窗/分支支架治疗并至少重建2个分支动脉的37例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病变患者资料。37例患者中,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20例,胸腹主动脉瘤17例;在完善术前CTA及评估后,分别行单主干腔内治疗(26例)与双主干腔内治疗(11例)。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基线资料、术前解剖参数、围术期指标、随访结局指标),分析整体治疗效果,以及双主干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手术总共重建了162个分支动脉,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发生死亡3例(8.11%)、移植物植入后综合征3例(8.11%)、Ⅲ型内漏1例(2.70%)。中位随访时间为13.73(2.33~26.74)个月,总体存活率为91.9%(34/37)。随访期间,发生Ⅲ型内漏2例(5.41%),支架再狭窄或栓塞3例(8.11%),夹层进展1例(2.70%);5例(13.51%)接受了再次干预治疗。单主干组与双主干组的重建方式、4分支重建比例以及平均所用支架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窗/分支支架治疗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策略。对于解剖条件复杂的病变,传统的单主干结合开窗/分支支架难以重建所有分支时,双主干技术是可行的选择。然而,本研究的结果仍需要更多的病例、更长的随访时间来验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原位开窗与体外预开窗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治疗不良近端锚定区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疗效分析

      2023, 32(12):1892-190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8

      摘要 (249) HTML (224) PDF 1.44 M (7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开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开窗技术可分为原位开窗与体外预开窗,两者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本研究对比分析原位开窗与体外预开窗技术用于不良(短或不健康)近端锚定区主动脉弓病变左锁骨下动脉(LSA)重建的早期及中期疗效,并总结开窗方式的选择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原位开窗或体外预开窗技术重建LSA治疗的215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4例采用原位开窗(原位开窗组),101例采用体外预开窗(体外预开窗组),对比分析两组间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等。结果 原位开窗组技术成功率为93.9%(开窗失败3例、Ia型内漏3例、入路血管损伤1例);1例术后4 d发生双侧多发急性脑梗死,经保守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30 d内主动脉相关死亡3例,2例分别于术后10 d和25 d死于夹层累及内脏动脉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2 d死于腹主动脉夹层破裂。体外预开窗组技术成功率为94.1%(1例因支架移位LSA被覆盖、Ⅲ型内漏3例、Ⅰa型内漏2例);1例术后1 d发生右侧急性脑梗死,经内科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主动脉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原位开窗组26(10~46)个月、体外预开窗组19(10~44)个月。随访期间原位开窗组术后6个月发生分支支架闭塞1例、术后3个月Ⅰa型内漏2例;体外预开窗组术后3个月近端夹层动脉瘤形成1例、术后3个月Ⅰa型内漏2例,两组均未发生主动脉相关死亡。两组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及随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原位开窗与体外预开窗技术重建LSA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根据患者解剖条件及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术式选择可提高技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0+1
      • 1+1
      • 2+1
      • 3+1
    • 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 32(12):1901-1907.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09

      摘要 (511) HTML (351) PDF 721.98 K (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TEVAR通常只封闭原发破口,而对夹层远端破口采取旷置处理,但在长期随访中发现旷置远端破口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支架远端瘤样扩张、灌注不良导致内脏缺血及覆膜支架远端新发夹层等。此外,近期研究发现TEVAR术后支架覆盖段的胸主动脉重塑效果较好,但对于支架未覆盖的腹主动脉段重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主动脉扩张或形成夹层动脉瘤,需要再次干预。鉴于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不良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情况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TEVAR的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腹主动脉最大直径平面的动脉直径和真、假腔变化将患者分为未重塑组和重塑组,分析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入选105例患者,其中未重塑组44例,重塑组6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距发病时间、既往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重塑组与重塑组在中位年龄(62.50岁 vs. 55.00岁)、平均远端破口数量(2.98个 vs. 2.26个)、累及左肾动脉比例(38.64% vs. 19.6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端破口数量是影响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89,95% CI=0.406~0.855,P=0.005)。结论 TEVAR术后部分患者腹主动脉重塑不良,远端破口数量是影响腹主动脉重塑的主要因素。对于远端破口较多者,应密切随访观察患者的主动脉重塑情况,必要时再次手术干预。

    • >基础研究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小鼠下肢缺血机制的代谢组学分析

      2023, 32(12):1908-191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0

      摘要 (602) HTML (206) PDF 1.68 M (7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外周血管疾病(PAD)是因各种原因所致血流灌注不足而引发的疾病,部分患者无法手术。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开始应用于PAD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目前尚未见其作用机制涉及代谢方面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促进下肢缺血组织修复中所涉及的代谢通路与代谢分子,并重点分析酸性鞘磷脂酶(ASM)-神经酰胺(Cer)代谢途径的变化。方法 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获得HUCMSC,培养扩增后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分子标记。8周龄雄性小鼠(C57BL/6J)采用结扎并离断其左侧下肢股动脉、股静脉的方法制备下肢缺血模型,将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于缺血侧下肢局部注射HUCMSC混悬液(HUCMSC组)与PBS(对照组)。分别在术后3、7、14 d,取两组小鼠缺血侧腓肠肌组织,行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两组小鼠缺血肌肉的形态学变化;行LC-MS检测,并结合KEGG数据库分析,比较两组肌肉组织的代谢组学差异。结果 分离获得的HUCMSC高表达CD105、CD90、CD73,低表达HLA-DR、CD14、CD19、CD34。形态学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UCMSC组术后7、14 d肌肉萎缩与纤维化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术后3、7、14 d的腓肠肌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共鉴定出687种代谢物,其中脂类相关物质占比最大(34.088%)。负离子模式下检测的差异代谢物共37种,25种上调,12种为下调;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的差异代谢物共17种,其中11种上调,6种为下调。与对照组比较,Cer明显下调(FC=0.43),且ASM/Cer通路产物磷脂酰胆碱也明显下降(FC=0.68)。合并两组术后3、7 d的腓肠肌样本的正负离子模式数据后的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通路有γ-氨基丁酸能突触、精氨酸/鸟氨酸代谢、矿物质吸收、氧化磷酸化、蛋白质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结论 在HUCMSC促进小鼠下肢缺血损伤的修复中,脂类代谢产物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部分机制可能与HUCMSC抑制ASM/Cer代谢途径有关。

      • 0+1
      • 1+1
      • 2+1
      • 3+1
      • 4+1
    • >临床研究
    • 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髂静脉压迫的短期疗效分析

      2023, 32(12):1919-1926.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1

      摘要 (282) HTML (342) PDF 895.39 K (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目前,髂静脉压迫(IVC)支架植入指征尚不明确,此外,对于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2 mmHg),只要单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也能有效改善下肢症状。因此,本研究分析此类患者单纯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髂静脉超声、CTV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筛选出IVC伴侧支循环形成而压力差<2 mmHg的患者(IVC+静脉曲张组),并为其使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3匹配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组)。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1周及3、6、12个月隐静脉主干闭塞率,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术后6、12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CIVIQ-20)评分。结果 筛选出IVC+静脉曲张组29例,匹配静脉曲张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隐静脉主干闭合率均为100.0%;术后3、6、12个月的随访时,静脉曲张组与IVC+静脉曲张组患者主干闭合率分别为100.0% vs. 100.0%、97.7% vs. 100.0%、98.8% vs.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VCSS评分与CIVIQ-20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不良事件,静脉曲张组与IVC+静脉曲张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 vs. 24.1%,P=0.69)。结论 对于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的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隐静脉射频消融的微创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效果,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检验。

      • 0+1
      • 1+1
    • 日间模式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安全性与住院费用构成分析

      2023, 32(12):1927-1935.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2

      摘要 (389) HTML (478) PDF 926.65 K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2022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并未纳入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本文分析笔者医院日间手术和常规住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的临床特征、中期结局和住院费用构成,探讨将日间模式应用于这一术式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229例患者资料,其中,91例患者采用日间模式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日间模式组),138例常规住院行滤器取出术(常规住院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并使用结构变动分析法统计费用明细。结果 两组间抗凝血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有明显差异(均P<0.05),但均值都位于正常范围内,其余基线特征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与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有明显差异(均P<0.05),日间模式组所有患者均在48 h内出院,中位住院时间1.6 d,常规住院组最长15 d,中位住院时间6.0 d。日间模式组住院人均标准金额22 547.1元,比常规住院组减少8 153.1元,其中材料费结构变动贡献率30.57%,降幅11.4%;药品费结构变动贡献率25.81%,降幅62.7%;治疗费结构变动贡献率19.4%,降幅9.7%。相对于常规住院,日间模式药占比降低6.9个百分点(7.16% vs. 14.10%,P<0.001)。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23(1~64)个月,两组结局事件(症状型肺栓塞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或加重、全因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日间模式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是安全可行的,而且相对于传统住院模式,能明显降低药品费与药占比,在公立医院考核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 0+1
      • 1+1
      • 2+1
    • >文献综述
    •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腔内器械自动识别与跟踪研究进展

      2023, 32(12):1936-1943.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3

      摘要 (186) HTML (328) PDF 702.30 K (1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血管外科领域,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高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然而,传统的介入手术方法需要医生长时间穿戴防护铅衣,并且存在暴露于辐射的风险,这不仅为医生带来健康隐患,还可能对手术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机器人(EIR)的研发应用,可在减少医生辐射暴露的同时,提供相较于传统方法更高的操作精度和稳定性。介入器械的自动识别和实时跟踪两大关键技术可以使得EIR在复杂的介入手术中拥有对器械方位的把控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保证治疗的质量和安全。目前研究大多倾向利用介入影像实现EIR在血管结构中实时、准确地检测和定位器械,即令机器人观察图像信息进行手术。与此同时,介入器械识别技术与EIR的协同工作具有重大潜在价值。这要求机器人不仅要能精准执行命令,更需能够理解和预测医生的操作意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望在辅助机器人更精确地识别和跟踪器械并修改定位误差方面提供支持,实现真正的协同手术。在此,笔者分析介入器械的自动识别和实时跟踪两大技术在EIR领域的应用情况,综合讨论它们的临床应用前景,并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和总结。

    • 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在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2023, 32(12):1944-1951.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4

      摘要 (277) HTML (254) PDF 793.70 K (8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腹主动脉瘤(AAA)是成年人主动脉破裂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切实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首要防线,中性粒细胞在循环系统白细胞中占据70%的比例。中性粒细胞可通过吞噬、脱颗粒、产生活性氧以及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等机制,参与炎症反应。多项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参与无菌性炎症和血栓形成,且过度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也可杀伤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疾病发生,与AA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AAA细胞外基质降解、炎性浸润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丧失三大病理特征,深入探讨了中性粒细胞在AAA病程中的多重角色。中性粒细胞通过炎症因子等机制被募集至病变部位,造成炎性浸润,活化后释放杀伤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分子,促进AAA的发展;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沉积及相关炎性分子的累积,参与AAA腔内血栓形成,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形成NETs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中性粒细胞杀伤形式,已有文献报道NETs从多角度协同加重炎症,且可能通过激活凝血级联、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方式形成腔内血栓,导致AAA的病变加剧,对该疾病进展有重要作用。由于相关研究尚处起步,且多数研究结论尚处表层,本文强调学界研究应对AAA机制中中性粒细胞复杂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着重阐述中性粒细胞在该疾病炎性微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在器官、组织和细胞层次上的全面概述与分析,为AAA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深入参考。此外,本文还对后续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讨论,为发现AAA有效诊疗靶点提供启示。

      • 0+1
    • 可降解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 32(12):1952-1958.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5

      摘要 (257) HTML (224) PDF 709.51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下肢动脉疾病(LEAD)指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据估算,全世界2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2.37亿例罹患LEAD,我国的LEAD患者约有4 530万例,疾病负担重。腔内血运重建为缓解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LEAD患者下肢缺血症状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受限于内膜增生等支架植入后反应,腔内血运重建术后的中远期初级通畅率仍逊于开放手术,且再干预率更高。作为血管腔内永久性金属支架植入的新型替代治疗方案,可降解支架(BRS)指由聚合物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可在体内被逐步分解、吸收并降解,降解产物可被完全排出人体的支架。BRS植入后可为狭窄段血管提供临时管壁支撑,理想状态下可在血管重塑后完全降解,恢复生理性血管反应性和内皮功能。有望避免支架内再狭窄等远期并发症,进一步提升LEAD腔内血运重建疗效。目前,REMEDY、ABSORB、AMS等BRS已被用于LEAD治疗。其中,REMEDY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欠佳,其治疗狭窄性病变的效果与内膜切除和镍钛合金支架植入相比并无明显优势。ABSOR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术后1年通畅率高,靶病变再干预率较低。与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AMS支架植入后6个月的初级通畅率显著更低,无法达到有效性评价指标。此外,目前尚无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说明LEAD患者BRS植入后应如何开展抗血栓治疗。未来,应开发具备更佳材料性能、更优结构设计的新一代BRS,并将其与各类LEAD腔内治疗方式结合,有效提升LEAD医疗质量。

    • >简要论著
    • 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3, 32(12):1959-1964.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6

      摘要 (307) HTML (227) PDF 679.51 K (8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血管腔内治疗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介入科室中应用,股总动脉(CFA)是最常见的血管入路。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处理是腔内治疗中必须注重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证实,血管闭合装置(VCD)缝合股动脉安全性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探讨Perclose ProGlideTM缝合CFA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筛选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Perclose ProGlideTM缝合CFA穿刺点3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病例中男204例,女126例,平均年龄(74.4±9.9)岁。本研究观察终点为穿刺部位发生Perclose ProGlideTM相关并发症(PRC)事件,发生穿刺点缝合失败、穿刺点动脉夹层或假性动脉瘤或血肿、穿刺点感染、手术侧肢体远端缺血和瘀斑中的任一事件即可认为发生PRC事件。将入组病例分为PRC组与非PRC组,分析PRC发生的相关因素;其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学习曲线与PRC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生PRC 69例,发生率为20.9%(69/330),包括穿刺点出血(n=2)、周围血肿(n=4)、皮下瘀斑(n=47)、缝合失败(n=15)和假性动脉瘤(n=1),无穿刺点感染、夹层及远端肢体动脉栓塞发生。68例PRC患者通过保守加压治疗后缓解,1例假性动脉瘤进行再干预。单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史与PCR的发生有关(P=0.019)。相关性分析发现,PRC发生率与学习曲线具有中等相关性(r2=0.743,P=0.000 2)。结论 Perclose ProGlideTM用于缝合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PRC。一定的学习周期对于减少PRC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0+1
      • 1+1
    • 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无胆总管扩张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3, 32(12):1965-1970. doi: 10.7659/j.issn.1005-6947.2023.12.017

      摘要 (266) HTML (162) PDF 678.26 K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背景与目的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LCBDE)是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但其适应证为胆总管直径>0.8 cm,对于正常直径胆总管(0.6~0.8 cm)能否行腹腔镜下一期缝合术,国内外文献报道尚不多且处理无统一意见。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胆总管直径扩张及正常患者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用于治疗胆总管直径正常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66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胆总管是否扩张分为扩张组(38例)和正常直径组(28例)。扩张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正常直径组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扩张组与正常直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感染、胆汁漏和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随访期内无胆道穿孔、重症胰腺炎、大出血、十二指肠穿孔、胆管狭窄等危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精准评估,术式选择得当,术中操作精细,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直径正常胆总管结石,且有效安全。